2024一2025学年度八年级阶段评估
历
史
》八下第1—6课
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总分
累分人
座位号
得分
注意事项:共两部分,满分75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得分
评分人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5
7
8
10
12
13
答案
1.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的时间
里,共收到国内外寄来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出人民
A.作图能力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争取祖国统一
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2.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冉
冉升起。这时,在军乐声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公告》。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开国大典的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意义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称谓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如政府叫“人民政府”,货币叫
“人民币”,警察叫“人民警察”,等等。这类称谓意在彰显新中国
A.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4,下列能够在“抗美援朝”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作为第一手史料被采用的是
A.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B.电影《上甘岭》
C.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物
D.书籍《抗美援朝战争史》
5.1950年11月,有“常胜师”之称的美国骑兵第一师师长盖伊这样评价对手:“他们没有航空火
力支援,也没有远程炮火支援,他们手里拿的是二战时的简易武器,但他们在穿插分割中动作
极其勇猛。”“他们”指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6.1950年5月,中国美协发动全国美术工作者以“响应世界保护和平大会禁用原子武器的
言”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广泛宣传和平签名运动。此举旨在
A.打破西方的外交封锁
B.推动和平民主建立新中国
C.促进土地改革的开展
D.为抗美援朝做舆论准备
7.毛泽东曾告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
就会赢得农民。”据此,中央人民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打土豪、分田地,限制封建剥削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
8.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
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这次改革使农民获得的最重要权利是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经营权
D.土地管理权
9.下表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1952年中国广大
农村
阶级
占总人口比例
1946年所占耕地比例
1952年所占耕地比例
地主
4.75%
64.38%
4.30%
农民
73.37%
7.21%
73.02%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
D.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10.下面的漫画反映出
“1954年”从“1953年”手中
五”计切
接过接力棒,说:“你好啊!
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41953年”:“哈!我相信你
定会创造更高的纪录。”
《儆祝进步》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B.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后的喜悦
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其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是
茅汽丰装送扇
算基把会
它?禾
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二第一汽车制造厂爽基
A.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
B.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保证了工业成就的取得
D.“一五”计划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A.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
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2024一2025学年度八年级阶段评估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6
8
9
10
11
12
13
15
答案B
B CCC
A
A
C
B
B
D
D
16.问题1:
②:焦裕禄在兰考致力于治理风沙、盐碱、内涝。他深人基层,亲民爱民,无私奉献,成为干部
楷模,激励了无数人。(2分)
③:王进喜带领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为应对井喷的险情,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
浆,他因此被誉为“铁人”。他的事迹激励了国人,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2分)
问题2:
展板一:②④⑤。(2分)展板二:①③⑥。(2分)
(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7.(1)条件:封建农奴制的废除,西藏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西藏社会和
谐稳定;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中央的方针。(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2分)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分)
(2)必要性:敌人压至鸭绿江边,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对巩固新
生政权不利;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1分)
作用: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保卫了新中国的和平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历史背景: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但在新解放区,
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
2分)
作用: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
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
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8.(1)“重任”:实现工业化。(1分)
国际处境: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1分)国内处境:工业基础特别是重
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才的匮乏;资本和资源的严重缺乏。(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制度创新:设立国家主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一院制。(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共2分)
理解: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它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分)》
(3)过程: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
手工业采用合作社的方式进行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改造,1956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部分学校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