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1-10
BADDD
BCAAB
11-20 CBBBC
CCDDC
21-25 CDACA
26.(1)589年
(2)①涿郡②洛阳或东都③余杭(一个一分)原因:巩固封建政权;巩
固国家统一:加强对南方的有效统治;加强南北交通:保障北方的物资供
应:加强南北经济的联系。(答对任意两条即可4分)
(3)制度:科举制度。(2分)皇帝:隋炀帝(2分)作用:有利于人才的
选拔和任用: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3分)
(4)隋炀帝的暴政。
27.
(1)④①③②(每个一分)
(2)选择情节三。历史事件:安史之乱。解释: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边将安禄山逐渐扩张势力,准备发动叛乱。共6分,
情节和历史现象2分,解释至少两条,每条2分。
(3)唐诗的光辉不会因为唐朝的灭亡而失去活力,唐诗是唐朝文学发展的重要
形式,代表的是文化的自信,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对后世诗词的创作和精神文化
的传承具有深远影响。(共5分,言之有理即可)
28.
(1)贞观之治(2分)
(2)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各2分)
农业上,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曲辕犁、筒车得以发明
和推广:经济作物尤其是茶叶种植有长足的发展。(每条2分)
(3)观点正确2分,三方面的解释3分,总结2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③名医在药房翻阅(本草纲目》④农民在田间使用曲辕型耕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班级、姓名、考场
科举制度的创立,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
1.
号、座位号。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其确立的标志是()
3.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必
A.开创武举
B.殿试的创立
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C.分科考试
D.进士科的创立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50分)
“文物静默无声,却藏万语千言”下列出土的唐墓葬文物,反映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正确
答案)
1.
下图时间轴中,③表示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先秦
③
④
明清时期
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印
黑人俑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
A.唐代社会经济繁荣
B.唐代政治比较清明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唐代民族关系融洽
D.唐代对外交往频繁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6.诗歌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2.
下图所示是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绢片,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
杜甫的诗淳朴厚重,沉郁悲伤,语言精练凝重。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李白、
家蚕丝织品。它属于
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出身不同B.生活背景不同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①实物资料②第一手资料③文献资料④第二手资料
7.“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下列与唐高祖李渊有关的是(
A.开通运河
B.重用魏征
C.太原起兵
D.开元盛世
8.七年级某班的同学小张和小李正在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为书中“隋朝为什么会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亡”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他俩最后归纳了下列四点灭亡的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3.
陆羽为避安史之乱隐居湖州,完成了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部专业著作《茶经》。
A.隋文帝的暴政,阶级矛盾尖锐
B.沉重的赋税,人民不堪重负
在完成《茶经》期间,他可能看到
C.开凿大运河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D.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操发
①宫吏在戏园里观看《窦娥冤》②书生在茶会中吟通杜甫诗作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10页)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10页)
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