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昭通市市直中学2025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芳
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9
10
答案
D
C
A
D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0
B
C
D
D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B
C
D
B
C
D
A
【解析】
1.根据材料“良渚古城遗址”及所学可知,己有私有制的产生,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
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遗址,②③④符合良渚遗址,D项正确:良渚遗址不属于夏文化的遗
存,①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2.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与自然和谐相处,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其思想较为保守和倒退,并不积极主张变
法改革,延揽人才,C项正确:儒家从孔子到孟子都表达出对贤能的思慕,如孔子的“见
贤思齐”,孟子的“尊贤使能”等,排除A项:墨家代表社会下层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
“尚贤”,希望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排除B项;法家从商鞅到韩非皆主张“赏罚分明”,
在人才使用方面革故鼎新,如商鞅“奖励军功”等,排除D项。故选C项。
3.①位于甘肃临祧一带,这是秦长城的西起点,A项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位于广
西境内,②位置在关中地区,与灵渠位置不符,排除B项:郑国渠是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
③位于长江上游,四川成都地区,与郑国渠位置不符,排除C项: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
原,④位于湘江流域,与都江堰位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汉
朝(中国)。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加强皇权,将权力集中到皇帝身边,以减弱宰
相和外朝官员对政权的影响,从孟康对中朝的解释可以看出,中朝的组成成员多为皇帝身
高一历史ZT参考答案·第1页(共9页)
边的亲信和近臣,其权力逐步扩大,主要是为巩固皇权服务的,因此汉朝的中外朝制度有
助于加强皇权专制,D项正确:汉朝没有终结宰相制度,明朝时期终结,排除A项:材料
主要涉及的是皇权与相权,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
强化了皇权,并没有加速西汉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
5,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不仅提倡儒学,还对几代帝
王推崇祭拜修庙陵,又模仿他们祭泰山及华山等,他希望自己的统治是华夏正统,C项正
确:材料没有体现学习汉朝的治国理政经验,排除A项:传播儒家礼制文化只是材料表达
的其中一点,不能以点代面,排除B项: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可以推动鲜卑民族汉化,
而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6.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此时应该是隋唐时期,B项正确;秦汉时期主要产粮区应该是在黄河中游,特别是关中地
区,排除A项:宋元和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长江中下游成为粮食的主要产
区,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7.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
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宝年间,土地
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简化税收
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他“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
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两税法
的实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排除A项:两税法征税标准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实际上已不
再限制土地兼并,因此两税法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C项;在两税法实行时,
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已经瓦解,“有利于均田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D
项。故选B项。
8.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惟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这是由政府对本草所作的全面整理总结”及所
学知识可知,这部医学典籍是《唐本草》,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千金方》《神农
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都不是政府颁布的,不符合“由政府对本草所作的全面整理总结”,
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9.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大部分知州知府的任期在两
年以内”“任职一年以内的知州知府…达到66.7%”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知州知府
任期普遍不长,虽然这是为了防止地方官与地方势力勾结形成割据势力,但官员的频繁调
高一历史ZT参考答案·第2页(共9页)4.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
昭通市市直中学2025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历史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
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5.除尊孔外,北魏孝文帝还诏祀尧、舜、禹及周文王,诏修尧、舜、禹庙:又祭汉高祖,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
遣使祭东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又遣使祭泰山及华山等。孝文帝上述举动意在
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
A.学习汉朝的治国理政经验
B.传播儒家礼制文化
考试用时90分钟。
C.彰显政权的华夏正统地位
D.推动鲜卑民族汉化
6.如图2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A.秦汉时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B.隋唐时期
题卡上填写清楚。
C.宋元时期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D.明清时期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7.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的国家财政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土地所有制的烈发展使得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度日益崩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溃,开启了“以资产为宗”的新格局。这一“新格局”的出现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2
A.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
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
C.限制了唐后期土地兼并
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D.有利于均田制的进一步发展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8.有纪录片这样介绍中国古代某一医学典籍:“全书54卷,收药844种,由药图、图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增加了药物图谱,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作的先例,这是由政府对本草所作的全面整理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
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格局。”据此可知,该“医学典籍”是
A.儒家
A.《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
B.墨家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C.道家
9.北宋政府规定知州知府的任期为三年,但实际上大部分知州知府的任期在两年以内。
D.法家
如北宋福州、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四地在九个皇帝任期内能达到三年一任的知州知
3.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
府还不到20%;太宗时,任职一年以内的知州知府所占比例为32.4%,到徽宗时这一
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图1(局部),对图中所示
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占比达到66.7%。宋朝的这一做法
A.①一秦始皇长城
A.提高了地方办事效率
都城
B.②—灵渠
⊙郡
B.保证了宋朝的吏治清明
C.③一郑国渠

C.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
D.④一都江堰
D.妨碍了地方的有效治理
高一历史ZT·第1页(共8页)
高一历史ZT·第2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