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校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2026 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校测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DADBA CDBDD ADDBD D
17.(14 分)
(1)原因:先秦刑罚繁苛吸取秦朝速亡教训;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社会经济;尊
崇黄老思想,与民休息。(6 分)
(2)趋势:由传统刑罚向近代刑法转变;由重刑向轻刑转变;由繁琐向简明转变。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评价:顺应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以维护专制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法制近代
化,为民主法治思想的传播等提供了法律保障。(4 分)
18.(14 分) (1)变化: 活动方式上:组织活动从秘密到公开、半
公开; 组织形式上:从第二党式青年组织转变为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青
年组织;
组织成份上:从青年工人为主体到成份广泛的青年群众组织;
组织性质上:从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变成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亡青年团
体。(任
答三点 6分)
(2)作用: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推动了
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发展;为以后的青年运动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积累了经验;
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任答四点得 8分)
19.(12 分)
(1)变化:从单独的铁路线发展到密集的铁路网;从横跨河流分布到遍布欧洲
各地;从英国开始向其他欧洲国家普及;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渐紧密。(6分)
(2)影响:促进欧洲的商品流动,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欧洲人民的
生活方式,便利了日常生活;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促进文化交流。(6分)
20.(12 分)
示例一:时间:1935 年、1941 年。(1分)
主题:20 世纪 30、40 年代的历史试题体现了近代民族主义精神。(2分)
阐述:1935 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
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指出抗日救国是全体中国
人的首要任务。同年浙江省高中会考历史试题考查了唐朝时中日两国冲突的影响;
考查了东晋、南宋时两次民族迁移形成的民族交融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试
题立意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1937 年抗
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的沿海工业集团和高校开始有计划地向西南内地迁徙。
实践证明,这个大转移挽救了中国的工业,保存中国的文化科技。1941 年历史
试题要求说明四川是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这反映了中国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而
做出的正确决策这一时代主题。(7分)
总之,以上历史试题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探索与斗争,具有
鲜明的时代性。(2分)
示例二:时间:2001 年。(1分) 主题: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试题体现了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特征。(2
分)
阐述: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1982 年党
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 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001 年全国统一考
试历史试题考查了“20世纪 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
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提出的正确的方针及其重要意义”,这一命题体现了探索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时代特征。(7分)
综上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历史试题对此
做出了回应。(2分)玉溪师院附中2026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校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为不同古籍中关于大禹时期“万国”的描述,据表可知,大禹时期()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春秋·《左传》
(大禹)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战国·《庄子》
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西汉·
《战国策》
A.分封制度盛行
B.内外服制确立
C打破禅让传统
D王权初步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的“商业新城市”,如图的中山、临淄、
邯郸、安邑、洛阳、咸阳、大梁、郢等。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城市的出现与繁荣()
A.促进区域内经济的交流
B.有助于南北文化的互补
C.形成义利并重的价值观
D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公。封君城
3在云南晋宁汉代益州郡城旧址中,考古发掘了两枚东汉简。一枚写着“口季氏旅于”,一枚写着“能
救与对曰不”。与《论语·八佾》的内容“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高度吻合。据此可推知,当时()
A.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B.郡县制度推动了文化统一
C.书写材料未出现革新
D.统一多民族国家深入发展
4南宋陈剪说,湖州等江南地区农家“唯籍蚕桑办生事,十口之家,养蚕十箔…以此岁计衣食之给,
极有准的也。”同时期的另一部志书则称:“(吴兴)山乡以蚕桑岁计,富室育蚕有数百箔,兼工机
织。”这些现象表明,江南地区()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B.丝织业出现了新经营方式
C传统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D.民众服饰材质发生根本改变
5巡抚初设之时,主“安抚”天下军民而非主“监察”,“事毕复命,即或停遗”;而明中叶,为适应
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这一新的力量对比变化,巡抚成为介于行省与三司之间新
的省级军政长官,明代走出“三司”时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A地方政权运行的集权化趋势
B行政权与监察权相结合
C行省制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
D.社会主导力量出现下沉
6.据学者估算,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两国的战争支出分别约为3000万两和1263万两白银,各自占中英
两国1840年财政收入的70%和8%。而同时期中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20%,英国GDP约占世界总量
的5%。这反映了()
第1页共6页
A.物质基础决定战争胜负
B.关税成为清廷主要财源
C两国政府执政能力不同
D.中国经济发展远超英国
7.下表是1900一1928年间中国省级主官文武比重表(注:省级主官指清代督抚和民国前期的都督、督军、
督办、巡按使、省长等):该表可以论证清末民初()
A.选官制度重大变革
类别时段
1900—1912年
1912—1928年
B.军阀混战日趋惨烈
C科举制的顺利推进
文官
81人
136人
D社会转型艰难曲折
军人
14人
197人
8.中央苏区在《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
其他
2人
7人
及相关经济工作的条例中明确规定,对于资本
97人
340人
家的企业和手工业“尚不实行国有”,“商人
总计
的粮食买卖是不禁止的”,“鼓励各种群众的
文官比重
83.51%
40.00%
与私人的商业机关的自动性”,提倡和鼓励个
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上述举措(
军人比重
14.43%
57.94%
A.改变了农村经济面貌
B.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C解决了苏区经济困难
D.完善了苏区的经济体系
9.下图是1946年6月30日《东北日报》刊登的漫画《另一种
另一種来華美軍
草君武作
来华美军》。画面中蒋介石举着代表国民党的旗帜为“美军”
指路,顺利通过“中国海关”。由此可推断(
A关税主权的丧失降低国民党威望
B政府扶持助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国民政府奉行一党专制丧失民心
D.政策失当加刷国内经济形势恶化
10.1958一一1959年,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共完成710亿立方米土石方,灌溉面积扩大5.5亿亩,其中1959
年建成大型水库31座,仅河南省就开工、兴建了三义寨、人民跃进渠、人民胜利渠等大型蓄灌工程。
这些举措()
A缓解了国民经济困难局面
B.对西部开发产生重大影响
C.改变了农村生产经营模式
D.对农业发展具有奠基意义
11.如图,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围绕广东农民陈志雄承包鱼塘,雇工经营开辟专栏,展开了
长达几个月的全国大讨论,1982年广东省农业委员会肯定了他的做法。此事件的讨论()
关于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讨论
一、《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人民日报》1981年5月29日。
二、《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人民日报》1981年6月18日、24日,7月5
日,18日,28日,8月22日,30日。
三、《因地制宜搞好渔业生产责任制一关于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调查》《人民日报》
1981年9月19日。
A.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B.导致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D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第2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校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