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八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2,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闻,
诗人兴会更无前。”毛泽东这首诗中“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标志性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取得胜利
B.推翻国民党政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的和平解放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理解有误的是()
A.社会性质新B.人民地位新
C.国家地位新
D.新阶级
4.1949年9月21日,作为662位代表之一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
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这说明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制定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员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5.有学者指出:“它的确使中国在世界上恢复了一个大国和强国的形象,中国以弱抗强,与美
国代表平起平坐地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能不令世人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真正可以自
豪地呼喊‘从此站起来了’”。该学者评述的史事是()
A.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6.“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战歌激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是为了()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瑞APP
A.提高国际地位B.保家卫国
C.维护世界和平D.打败法西斯
7.《长津湖》这部电影,全情全景地还原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长津湖战役,这次出国作战抵御
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电影的这段介绍词旨在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
A.历史意义
B.爆发原因
C.国际影响
D.战争过程
8.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
②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③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说:“朝鲜战争对中国来说不只是平局。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
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基辛格强调了这场战争()
A.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
C.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0.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一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11.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
民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这次改革使农民获得的最重要权利是()
A.土地所有权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经营权D.土地管理权
12.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复习。本节课复习的主
题应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3.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改革前,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
占有全国50%以上的耕地;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却只占有14%的耕地,处于
无地、少地的状态,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性质
B.土地改革的背景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福APP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八年级历史答案
1.C2.C3.D4.D5.C6.B7.A8.B9.D10.C11.A12.B13.B14.C
15.B16.B17.A18.B19.D20.B21.B22.C23.A24.B25.A
26.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战争
27.黄继光
邱少云28.1951
1953
29.农业生产合作社:
赎买;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目的:筹建新中国。
(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32.(1)背景:美国入侵朝鲜。利益:能保证朝鲜与中国的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打击美国侵
略者气焰,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损害:会导致美国占领朝鲜;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和经济建设会
受到严重威胁。
(2)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进行上甘岭战役,并赢得胜利。
(3)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严密的纪律性。
33.(1)国内:经济濒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2)含义:结束了剥削阶级的统治,人民当家作主。
史实说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
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答一点即可)
(3)事件:土地改革方式:剥夺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点即可)
34.(1)国情: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各界齐心协力等。(答一点即可)
(2)特点:我国自主建设;政府统一规划,投资大,成效显著;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发展快。
(3)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促进了铁路沿线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的生活提供便利;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等。
35.(1)特点:代表具有广泛性:代表人民利益。
影响: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促进从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
度的转变;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变化: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
主要原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作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
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