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
反映出()
历史试卷
A.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
B.早期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
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
本试卷考查内容为1一4单元
7.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制下,农民需为领主服一定的劳役。11世纪以来,农民在服劳役期间,领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要为其提供较为丰盛的膳食,通常包括鱼、肉、啤酒等,如不兑现,农民有权拒服劳役。这说明
庄园制下()
1.如图为人类早期部分文明分布图.受自然条件
A.封建剥削已荡然无存
B.实现了领主与农民的平等
限制,各区城文明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由此
C.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D.形成了较明确的契约关系
可推知,各文明之间()
8.12世纪中期,英王亨利二世推行司法改革,加强王室巡回法庭的作用。平民在缴纳一定费用后,
A.保持着同步的经济发展
可将自己的案件从领主法庭移交王室巡回法庭审理,王室巡回法庭判定的案件记录在案,成为以
B.区域性和独立性明显
后判案的依据。这样,王室的法律逐渐替代了封建领主的法律。这-改革()
C.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A.加强了王权和国家意识
B.建立起英国现代司法体系
D.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
C.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
D.打破了传统的封君封臣制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人无法战胜自然,死亡也不可避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则认为应
9.14世纪,阿兹特克人定居于特斯科科湖沼泽地区的一个岛屿上,面对不便利的地形,阿兹特克人
顺从、享受自然,对自然常怀感恩之情,相信人能死而复生,灵魂不灭。这反映出()
从湖底挖掘出肥沃的淤泥,在湖中建成一块块“浮园”,用来种植玉米、番茄等作物,有时耕种者
每年甚至可以从浮园中收获七次。“浮园”的发明()
A.自然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古埃及的文明历史悠久
A.体现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增强
B.得益于海外物种的引入
C.两河流域文明较为发达
D.古代各地文明缺乏交流
C.巩固了印加帝国的经济基础
D.有利于种植园经济发展
3.波斯帝国的建筑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型建筑不是神庙,而是宫殿,它们不是用来
10.如表展示了近代欧洲知识界对地球表面的了解面积占比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赞美神,而是用来颂扬“王中之王”。据此可知()
陆地
水域
总体
A.地圆学说的盛行
A.君主专制导致波斯建筑衰落
B.波斯建筑大量吸收外来文明
C.政治制度影响波斯建筑风格
D.民主政治推动波斯建筑发展
1500年
25%
20.9%
22%
B.交通工具的革命
4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在西亚、北非,
1600年
40%
52.5%
49%
C.
全球航路的开辟
希腊语得以推广与传播,希腊样式的城市出现了70多个。在这一时期,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经
历碰撞与融合,直到罗马帝国时期的高度融合。这说明()
1700年
50.6%
64.7%
60.7%
D.西班牙王室支持
A.帝国扩张促进文化的交流
B.亚历山大奉行文化专制的政策
观察下表,从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来看,明朝太仓银库岁入激增的原因是()
C.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
明朝太仓银库岁入表(部分)
D.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向西转移
5,如图为古代文明的历史地图(局部),图中的路线所展示的是()
年代
岁入银(两)
A.
郑和下西洋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2200000(+)
A.汉朝与罗马的交往
隆庆元年(1567年)
2014200(+)
B.开征“金花银”
B.
伊斯兰教的传播路线
隆庆三年(1569年)
2300000(+)
C.
沿海倭患平定
C.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隆庆五年(1571年)
3100000(+)
D.“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
D.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
万历五年(1577年)
4359400(+)
12.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
6.据记载,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发布改新诏书,其中一项内容为实施租庸调制:10世纪初,朝鲜
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
半岛的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11世纪,独立后的越南开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上述材料
第1页共3页山西现代双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有X项符合题意。
1
—--5
6—10
11—-—15
B A CA D
C DA A C
DC BA B
16—--20
21
—-25
C B D A B
B CC B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答案】
(1)背景: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
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4分)
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国王的统一事业。(4分)
(2)分歧:材料一认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迫使西欧人寻找新的航路。(4分)
材料二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并非是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传统商路。(2分)
观点:认同材料一。(2分)
理由:而奥斯曼帝国兴起,不断对外扩张,对过境商品征收高额税收,对传统商路构成威胁,造成了
西欧的商业危机。西班牙和葡萄牙具备了开辟新航路的条件。(4分)
观点:认同材料二。(2分)
理由:葡萄牙海外探险早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威泥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的商路:热那
亚和佛罗伦萨商人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
(3)商业革命。(2分)
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强世界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分)
27.【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实现:联邦政府拥有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
有一定的自治权。
(2)不同: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意志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
28.【答案】
第一阶段:8至13世纪。趋势:西欧王权逐渐衰落。
原因:封君封臣制导致权力分散:基督教会地位不断上升,凌驾与王权之上。
第二阶段:13至17世纪。趋势:西欧王权不断加强。
原因: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自治城市对王权的支持。
第三阶段:17、18世纪之后。趋势:王权不断衰落。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王权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