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东安雄才学校
第一轮月考
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总分50分)
1.贞观初年,不畏艰险,历经磨难,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2.遣唐使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例如“端午(阳)节”“重阳节”等;舶来的奇珍异宝与日常用品成为唐朝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各国使节、商人、僧侣云集长安,使其成为汇聚各种文明因素的大都市。以上内容反映出唐朝( )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C.民族关系和睦 D.诗歌创作繁荣
3.广西开挖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运河——平陆运河,始于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公里,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通航。在隋朝隋炀帝时期,人工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南北端点分别是( )
A.江都、涿郡 B.余杭、涿郡 C.余杭、洛阳 D.江都、洛阳
4.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千人齐诵李白《将进酒》,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李白成为春晚“最亮的星”,他被后人誉为( )
A.诗圣 B.诗仙 C.诗鬼 D.诗魔
5.《新唐书 兵志》记载“一些骄兵悍将因战功从军队中崛起,被授予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权势不断扩大,规模大的占有十多州,小的也有三四州,一些强势藩镇常与中央对抗”。材料评述的是( )
A.安史之乱的影响 B.黄巢起义的后果
C.五代十国的更迭 D.北宋建立的背景
6.以下是一位同学分类整理的中国古代人物、其中“___”处应填( )
第一类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第二类 李白 ___ 关汉卿 曹雪芹 第三类 陈胜 张角 黄巢 李自成
A.吴广 B.贾思勰 C.杜甫 D.郑成功
7.在影视作品中,因为出现不合历史的场景、物品或前后场景不一致,被称为“穿帮”。电视剧《三国》摄制组布置了一个曹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哪个道具的出现会导致“穿帮”( )
A.椅子上放着一件丝绸衣服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洛神赋图》
D.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8.“这一运河网络,使隋帝国能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洛阳,并且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后勤保障。”材料意在强调,运河网络(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重了百姓徭役负担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
9.小刚正在开展项目式学习,以下是他搜集到的中国唐朝和日本大化年间的三组图片。这些图片说明了这一时期( )
A.日本社会曾深受中国影响
B.日本和中国历史同步发展
C.日本与中国住宅样式相同
D.中日两国历史受他国影响
10.如图中的唐代文物均出土于陕西西安。其共同折射出唐代( )
A.妇女地位高于男性 B.社会风气开放
C.传统审美失去市场 D.对外政策开明
11.与如图所示路线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蒙古灭西夏
12.如图所示壁画可直接用于研究唐朝( )
A.赋税制度 B.民族关系 C.对外交往 D.藩镇割据
13.“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上述材料共同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
A.加强了经济交流 B.加重了人民负担
C.促进了中外交往 D.强化了君主专制
14.据史料记载:“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船舶)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材料可以佐证大运河( )
A.加强了边疆控制 B.沟通了南北交通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巩固了国家统一
15.隋朝制定“输籍法”,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通过全国性大规模地检括户口,检出大量的隐漏人口。隋朝这种举措( )
A.体现了赋役繁重统治严苛
B.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C.反映了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D.表明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
16.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年代尺反映了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②处的相关事件是( )
A.隋炀帝创立科举制 B.隋文帝统一全国
C.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D.隋文帝定都长安
17.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初年,……魏征以征税失信为例,劝说太宗减少税赋和兵役……太宗说,我的过错很大,于是收回成命。这段材料反映出唐太宗( )
A.勇于革新 B.知人善任 C.以史为鉴 D.虚心纳谏
18.同学们表演历史短剧“吐蕃使者求亲”时,用了阎立本的这幅画作为屏幕背景。这幅画的名称是( )
A.《步辇图》 B.《女史箴图》
C.《天王送子图》 D.《洛神赋图》
19.下面是小方为社团排演历史情景剧搜集的图片与歌曲。据此判断,该历史情景剧反映的历史事件( )
布达拉宫,穿越来世情感。浩荡的的车帐,正给谁做嫁妆,热闹地奏响,把孤单埋葬。大唐的辉煌,吐蕃的的蛮荒,丝绸之乡,千里路的艰难,那日月宝镜,照不到长安。
A.加强了对吐蕃的管辖 B.有利于拓展唐朝版图
C.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 D.推动了唐与吐蕃会盟
20.据史书记载,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中有很多人曾经担任节度使。如后梁君主朱温是唐朝宣武节度使,后晋君主石敬瑭是后唐河东节度使,吴越开国国君钱谬是唐朝镇海节度使,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是唐朝威武节度使。据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 )
A.只有当过节度使,才能当皇帝
B.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C.唐朝的节度使都建立了政权
D.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1.唐朝时期的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说明当时的唐朝( )
A.社会风气开放 B.社会风气保守
C.尚武风气盛行 D.男女平等
22.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国家粮库,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探出密集排列的粮窖数百座(右侧是其中一个粮窖示意图)。这反映出( )
A.隋朝成为疆域辽阔的王朝
B.隋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隋文帝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D.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
23.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唐朝统治前期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下面四幅图片,最能体现唐朝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
A.铁农具 B.水排
C.耧车 D.曲辕犁
24.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女皇帝,她重视人才,知人善任,重用狄仁杰、张束之等,开创盛世局面,下列关于这位女皇帝说法正确的是( )
A.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B.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D.统治时期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25.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唐朝书法家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 )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欧阳询
④王羲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总分19分)
26.唐玄宗在位前期,“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财宝山积,四方丰稔,百姓乐业。”历史上称为“ ”。
27.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以后 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
28.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 ,将一大批人才汇聚到他的麾下。
29.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 国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30.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是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故杜诗有 之称。
31.唐朝诗坛名家辈出。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后人称他为“ ”;另一位诗人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 ”的美誉。
32.公元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 为都城。
3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对应举之人亲自出题面试,开创了 。
34.读图题
如图为隋朝大运河。图中代码
A是 (城市)
B是 (城市)
C是 (城市)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31分)
35.杰出的执政者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隋朝开国之君是谁?隋炀帝在位时期创立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写出这一制度建立的标志。(3分)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在选拔人才方面她创立了哪一制度?(3分)
(3)唐朝的鼎盛时期被称为什么?写出当时在位的皇帝。(3分)
36.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唐朝农民发明的耕作农具和灌溉工具,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2)图三是唐朝时期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除此之外,再写出两例唐朝陶瓷器的代表。(3分)
(3)图四的城市见证了唐朝商业的繁荣,写出这座国际性的大都会。(3分)
(4)任意写出一个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3分)
3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创新和发明。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延续了1300多年的制度是什么?(3分)
(2)唐宋时期在诗词创作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物有哪些?(3分)
(3)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应该包括哪些内容?(4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总分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B B A C C D A B B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D A C D A B D B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空 1 分,总分 19 分)
26.开元盛世。
27.武则天;开元盛世。
28.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29.遣唐使;新罗。
30.“诗仙”;“诗史”。
31.诗圣;诗仙。
32. 581 , 长安 。
33.进士科;殿试。
34.A.洛阳;
B.涿郡;
C.余杭。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总分 31 分)
35.(1)隋文帝;科举制度;进士科的设立。(3分)
(2)武则天;殿试制度。(3分)
(3)开元盛世。唐玄宗。(3分)
36.(1)曲辕犁筒车。(3分)
(2)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3分)
(3)长安。(3分)
(4)统治者的政策;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劳动者的素质等。(3
分)
37.(1)制度:科举制。(3分)
(2)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3分)
第 1页(共 2页)
{#{QQABAYQswgiwgAQACI7rQ0miCksQsJCQJYoGBQCeKARCQRFAFAA=}#}
(3)内容:具有创新的思想、开拓的意识、乐于探究、善于思考、不断推陈出新、不盲从,学会继承
和发扬(4分)
第 2页(共 2页)
{#{QQABAYQswgiwgAQACI7rQ0miCksQsJCQJYoGBQCeKARCQRFAF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