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梅关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大余县梅关中学2024-2025下学期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计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 据目前所见材料,商代公卿大致有22位,其中姓氏可考的有19位,与商王同姓的公卿与异姓的公卿占比(如图)。这可用来说明,商代( )
A. 政权结构在形式上较为紧密 B.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初步形成
C. 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不明显 D. 商王注意协调贵族集团利益
2.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相比,西周的治国理念特点是( )
A. 突出人的作用 B. 强化神权色彩
C. 注重道德治理 D. 依赖血缘纽带
3. 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南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A. 宗法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 B. 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 D. 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4. 《旧唐书》记述,成德镇的李宝臣,“意在以土地传付子孙,不禀朝旨,自补官吏,不输王赋”;卢龙镇的李怀仙,也是“贡赋不入于朝廷”。该史书记述的唐代现象( )
A. 促使地方政治秩序趋于稳定 B. 反映了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 减轻了中央管控地方的压力 D. 加速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5. 元朝路府州县在行省督办下征集赋税,再由行省汇总并将其中七成解运至京师,留三成供地方支用;行省严格管束路府州县的经费,有权批准金额在一千锭以内的开销。材料反映了元朝
A. 出现内重外轻局面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路府州县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6.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秦朝 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 中(尚书、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宋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元 中书一省制
A. 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 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
C.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7. 明代皇帝诏敕文书,在“诰”“誓”“命”等基础上增加了“谕旨”。清代初期,细化为“谕”和“旨”,雍正时又独创了“寄信谕旨”,该谕旨大多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撰拟,由皇帝修改,不走正常程序发出,且极为机密迅速。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
A. 皇帝独尊地位最终确立
B. 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挑战
C. 皇帝对国家机器驾驭能力得到提高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矛盾激化
8. 在古希腊,每一个人都成为一种政治性的动物,他们共同在城邦公共区域内从事政治性交往,每一个人的活动都是试图为这个共同体增加一些共识,增强城邦命运共同体的凝聚性这说明古希腊
A. 具有小国寡民的特征 B. 崇尚城邦利益至上原则
C. 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 D. 公民个人利益受到忽视
9. 下面是某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 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 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10. 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
A. 体现共和精神 B. 说明司法权独立 C. 防止专制独裁 D. 凸显行政权至上
11.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
A. 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 B. 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 德意志帝国宪法——民主共和制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民主共和制
12. 下面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3. 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三权分立的确立”“一票共和”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A. 新体制的创立 B.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 工业革命的浪潮 D. 民族独立新探索
14. “民主化的波浪及其回潮是政治中的一种更普遍现象的表现。在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政治体制中间不时地或多或少发生类似的事件”,下列符合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A.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B. 尊孔复古与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与袁世凯专权 D.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15.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这些成就表明( )
类别 制造业 货物贸易 商品消费 外资流入 外汇储备 整体经济实力
世界排名 第一 第一 第一 第二 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第二大经济体
A. “一带一路”倡议辐射作用日渐凸显 B.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C.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D.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现代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计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计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的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17. 社会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时间 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
1945年 各行政村取消村长制,建立人民代表主任制。同时以当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成立居民小组
1956年 各行政村被取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下设若干生产队。
1958年 农村普遍建立了人民公社并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成生产大队,大队下面仍设若干个生产队,不仅领导和组织农业生产,而且还承办公社布置的各项工作。
1983年 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设立村民委员会
1987年 依据1982年宪法实行村民自治的规定,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主任和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接受村民监督。
1998年 《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孙宅巍、韩海浪《现代中国社会基层组织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建国以来每个时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归纳准确、完整)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学家同样对宪法如何起草、含义如何持有争议,他们的争论同样反映出对宪法含义的当代见解。在有些学者看来,联邦制的建立是为了消除威胁新国家的混乱和纷争,维护独立战争时期的理想。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宪法是为了保护权贵阶层的经济利益,甚至不惜背叛独立革命的原则。还有人认为,宪法是要保护个人自由而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大余县梅关中学2024-2025下学期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计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计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计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硬件”:秦始皇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软件”:汉武帝让宫廷内侍机构参与军国大事(建立中外朝制度);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说明: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掌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分散和削弱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17题答案】
【答案】①过渡时期:设立人民代表主任制、互助合作组,建立了社会主义农村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②全面建设和“文革”时期: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出现政社不分,“左”倾错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③改革开放时期:撤社设乡,实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和基层民主选举,健全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18题答案】
【答案】答案:(示例1)观点:美国联邦制的建立是为了消除威胁新国家的混乱和纷争。
探讨:独立之初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各州之间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示例2)观点:美国1787年宪法是要保护个人自由而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
探讨: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样做可以避免联邦政府过度集权;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三者相互制衡,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院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众议院有权对犯有错误的总统提出弹劾。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梅关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