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D C B C C A D C A B B D A B
1、B 题干主要描述的是不同文化的兴衰以及文化格局的变化情况,并未涉及各地
区自然环境的比较信息。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明确指出红山文化等区域文
化逐渐衰弱,而龙山文化却一枝独秀,这种变化体现区域文化的重心逐渐转移 B 项
正确。材料中没有文化衰落的具体原因是战争,不能主观臆断得结论,所以 C 项
错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强调的是多个文化区域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故 D 项不准确。
2、C 瓦当直观地体现了建立汉朝、实现天下统一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故①正确。
瓦当属于陶制品,从其材质、质地、制作工艺、等方面,能够反映出西汉时期制陶
工艺技术水准的发展水平,故②正确。一个瓦当使用篆书 “汉并天下” 四字,不
能充分证明篆书在西汉时期广为流行,故③错误。将 “汉并天下” 刻于瓦当,是
汉初统治阶层宣扬自身统治合法性和权威性的一种方式,体现了汉初在文化方面的
构建故④正确。所以答案是 C。
3、D 北魏统治者的改革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加强自身统治,故 A 项错误;改革的
根本动力也是从自身统治出发,故 B 项错误。民族融合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交往
中共同推动的结果,并非由少数民族政权主导,C 项错误。改革举措顺应了当时北
方各民族之间已经存在的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北魏的
统治,D 项正确。
4、C 两税法按财产定户等征税,农民的赋税负担是否减轻取决于其财产状况,如
果农民财产较多,赋税可能不会减轻,甚至可能增加,A 错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在两税法之后还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不能确定两税法就是赋税制度的成熟,B
错误。两税法扩大了征税范围,无论主户、客户,还是行商,都纳入了征税体系,
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C 正确。两税法主要是针对赋税征收制度的改革,并没有
从根本上触动土地制度,无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D 错误。
5、B 题干主要强调的是辽阳行省的管辖范围及意义,而不是与其他朝代比较领土
面积大小,A 项与题意不符。辽阳行省管辖范围包括现今东北地区以及东北部分俄
罗斯境内区域和库页岛,这表明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制,对这一区域实施了直接有效
的统治,B 项正确。中国对库页岛的管辖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此前中国历代王朝
对库页岛也有一定的联系和管理等,C 项表述不准确。在元朝时期,中原地区依然
是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D 项错误。
6、C 不能仅从这一观点就说心学开始向经济领域渗透,说法过于牵强,故 A 项错
误。经世致用思想主要是强调学问要用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等,而题干主要是在论
述四民的职业特点和他们都应尽心尽力的观点,故 B 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
济发展,王阳明认为四民 “异业而同道”,这种对商人地位和商业活动的新认识,
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反思与调适,故 C 项正确。传统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等,王
阳明强调四民各尽其心,故 D 项错误。
7、C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19 世纪 60 - 80 年代,中国已经有了自办的保险公司,
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说明中国保险市场并非完全被外资垄断,故 A 项错误。1875 年
轮船招商局连带保险招商局的成立,说明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受洋务运动影响较大,
而不是较小,故 B 项错误。在短短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中国自办保险行业从无
到有且数量不断增加,发展的较为迅速,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外资洋
行和民族保险企业有合作共赢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故 D 项错误。
8、A 从考试内容来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个方面。所以这些考试内
容的设置是适应当时国家治理等多方面的需要的,故 A 项正确。考试内容涵盖了多
方面的知识和学科,是为了选拔出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来管理国家各项事务,
不能简单地将其目的归结为强化独裁统治故 B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侧重考试内容
的多样性,且国文、笔试等传统的选官制度中也是存在的,故 C 项错误。考试内
容只是选拔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人才选拔是否公正,故 D 选项错误。
9、D 开展各类生产活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日伪的经济封锁,缓解了物资短
缺的问题,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抗战大局,故 A 项不准确。国共两党当时
处于合作抗日的状态,中共的重点是团结抗战,而不是经济竞争,故 B 项错误。
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抗击日本侵略者 ,C 项不是主要意义,故 C 不准确。1943 年正
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根据地军民开展各类生产活动,主要意义在于增强了根
据地的经济实力,为抗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支撑抗战,故 D 项正确。
10、C 苏联对中国的大规模经济援助主要是在 “一五” 计划期间,故 A 项错误。
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是从 1953 年开始的,故 B 项错误。1950 - 1952 年
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题干中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以及 1952 年超过建国前最高
水平,正说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作初见成效,故 C 项正确。1950-1952 年中国的
经济结构还存在着工业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D 表述错误。
11、A 1978 年后我国农村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粮食在种植面积有
所减少的情况下产量大幅增加,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显著增
长,故 A 项正确。农业机械化主要是提高生产效率,无法很好地解释种植面积的
调整和不同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故 B 项错误。1978 - 1985 年期间,国家逐渐
减少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干预,故 C 项错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 21 世纪改
革进一步深入的措施,故 D 项错误。
12、B 腓尼基字母是向西逐渐演化为拉丁字母而不是向东,A 项说法错误。腓尼基
字母既影响了西亚的阿拉马字母等,又影响了欧洲的希腊字母等,这充分说明西亚
与欧洲在文字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和联系,故 B 项正确。图中只是展示了
部分字母文字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地得出腓尼基文字影响了世界各国文字的形成,
故 C 项错误。仅从图中这些字母文字的关系,无法得出西亚地区是欧亚两大洲的
文化源头这一结论,故 D 项错误。
13、B 题干主要体现的是领主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与德意志统一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前后的变化明显体现出领主对城市居住权等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多,
对城市的控制逐渐加强,故 B 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关于商业发展以及城市改革的
相关内容表述,无法推断出商业发展推动了城市改革,故 C 项错误。题干中没有
涉及资产阶级在城市中地位和权力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
14、D 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不同类型书籍出版份额的变化,没有直接体现出科技发展
与出版业发展繁荣之间的关系,故 A 项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对出版领域确实有
影响,但材料并没有对启蒙运动的影响进行对比,故 B 项错误;题干中明确提到
法律、历史方面的书籍出版数量所占份额基本保持不变,说明这些传统学科并没有
面临发展的困境,故 C 项错误。18 世纪的法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启蒙运动等
思想潮流涌动,材料中书籍出版份额的变化体现了人们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变迁
,所以选 D。
15、A 1919 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对粮食等物资实行严格的管控和
征购,故 A 项正确。没有与其他国家粮食价格及相关竞争因素的对比,不能得出 B
选项。仅从表格信息难以完全确定就是因为短缺导致黑市价格高,也可能有其他因
素如投机等,故 C 项不准确。题干中没有足够信息表明此前或此后粮价的情况,
不能由此得出十月革命后苏俄粮食价格波动较大的结论,故 D 项错误。
16、B 经济全球化只是加剧了贫富差距,而不是导致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所以 A
项错误。材料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这充分凸显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
由于自身的经济、科技等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
境,B 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 “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了共识”
这一信息,故 C 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全球贫富差距的扩大以
及最不发达国家的困境,而非发达国家始终主导全球经济的发展走向,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答案】(14 分)
(1)特点:有明确的等级结构;族长权力较大;重视族规族约的教化作用;重视
祭祀。(6 分,任答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积极影响:通过宗族共同体传承文化和教化族人;增强宗族凝聚力;补充政
府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秩序。(6 分,任答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消极影响:共同体内的家长制和等级制影响个性发展。(2 分,其它言之成理酌情
给分)
18.【答案】(12 分) (1)实践:修长城、置九边军镇;在边疆设立都司、卫所;册封;在西南设吐司;
通过朝贡贸易等方式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每点 1 分。任意 4 点 4 分)
意义:《古今形胜之图》为研究明代边疆治理体系提供了一手资料,有助于了解明
朝边疆治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以及政策实施情况。对于全面认识明代国家治理
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原因:殖民扩张战略需求;经济利益驱动,西班牙渴望参与东西方贸易获取
经济利益;文化探索与交流的渴望。(6 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9.【答案】(14 分)
(1)背景: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古典文
化的复兴。(任意答出 3 点得 6 分)
(2)原因:殖民扩张的需要;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推动;教育的
普及;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任意答出四点得 8 分)
20、示例 1 社论标题折射中国现代史的重大变革。(2 分)
选取 1949 年《将革命进行到底》和 1978 年《光明的中国》(1 分)
1949 年,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刻,《将革命进行到底》这
一社论标题,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坚定决心。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
覆灭,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
主主义社会的转变,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78 年,《光明的中国》发表,
此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对 “文
化大革命” 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选择。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
此,中国开始了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
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7 分)
结论:不同年份的社论标题如同时代的号角,生动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史进程中
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轨迹,推动着中国不断向前迈进。
(2 分)
示例 2 时代发展影响《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主题的变化。
论述略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4500年前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区域文化逐渐衰弱,而以中原龙山文化为
主的政治威权模式一枝独秀。在“月明星稀”的格局下,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与耀眼
光芒。呈现出史前文化格局的空前转换。由此可知()
A.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比其他地区优越
B.区域文化的重心逐渐转移
C.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因为战争而衰落
D.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
2.图1是西汉“汉并天下”瓦当,为纪念刘邦建立汉朝而作。已知该瓦当为圆形,陶制,
外圈由双线界分为四区,分印篆书“汉并天下”四字。该瓦当可用于研究()
图1“汉并天下”瓦当
①西汉初期的国家统一状况
②西汉时期制陶工艺技术水准的发展情况
③篆书在西汉时期广为流行
④汉初统治阶层政治宜传策略与文化构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同年采用大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
以土德王”。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
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这说明()
A.北魏统治者以文化改造实现民族同化
B.汉文化的先进性就是改革的根本动力
C.民族融合趋势是由少数民族政权主导
D,改革顺应了当时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4.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
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
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
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B.标志着古代赋税制度成熟
C.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D.解决了唐朝土地兼并问题
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5.元朝实行行省制(如图2),其中辽阳行省作为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划。其管辖范围包括
现今东北地区以及东北部分俄罗斯境内区域和库页岛。这一范围的划定(


汗国
甘肃行省
。甘州
图2元朝行省示意图
A.使元朝的领土面积达到历史顶峰且远超其他朝代
B.意味着元朝对东北亚地区实施了直接有效的统治
C.标志着库页岛正式成为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促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越了中原地区
6.王阳明在《节庵方公墓表》文中提到“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士以修治,农以具养,
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他的观点()
A.意味着心学开始向经济领域渗透
B.体现出经世致用色彩
C.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反思与调适
D.摒弃了传统的义利观
7.19世纪中后期中国保险行业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以下是关于这一时期保险行业发
展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
事件
19世纪中
英商怡和洋行、英商太古洋行、法商永兴洋行、美商中国营业公司等在上
海开业的外资洋行相继开展保险业务
1865年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一一
义和保险行成立
1875年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行
轮船招商局的连带企业
保险招商局成立
1884年前中国自办的保险行己达到了10家左右
A。中国保险市场完全被外国资本垄断
B.民族保险业发展受洋务运动影响小
C.中国自办保险行业发展的较为迅速
D.外资洋行和民族保险企业合作共赢
8,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高等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甄录试包含国文、历史、地理、笔
算;初试须对国法学、刑法、民法等七门主科进行考核,还有商法、政治学等五门附科
供选择一科加考。这一考试内容的设置()
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