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前导学(答案)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归纳近代的殖民活动和人口迁移的表现。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运用史料,探究人口迁移的原因、特征及影响,阐释美洲与大洋洲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
3.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相关理论,认识近代殖民活动的双重影响,认识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
课前预习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
(1)哥伦布到达________后,欧洲国家进行疯狂殖民扩张和掠夺。
(2)欧洲殖民者屠杀、奴役________。
(3)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4)殖民者从非洲贩卖黑奴到美洲
①原因:为了弥补________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
②影响: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上千万黑人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________提供了劳动力。
(5)大量欧洲人移民到美洲,使美洲________数量大大增加。
2.对美洲的影响
(1)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________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来自不同地方的各个族群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________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3.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1)美国、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在美国,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________生活。
(2)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3)拉丁美洲: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只有在________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的殖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________和新西兰等地。
(2)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________。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3)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________,人口数量锐减。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对大洋洲的影响
(1)原住民大量________,白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2)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华工与美洲的开发
(1)大量华工到美洲的原因
①19世纪初,________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②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________出国。
③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2)影响:在美国,华工成为________场所的主要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2.华工与大洋洲的开发
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________。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促进了大洋洲的开发。
3.影响
(1)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________。
(2)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________经济、文化的发展。
课后练习
1.阅读下列《欧洲移民表》,对此比较好的解释是( )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年 3420万
俄国亚洲地区 1800—1939年 1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年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年 520万
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2.据统计,1790年,加拿大仅有大约25万名移民,其中以法国人为主;而到了1860年,已有超过300万名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大多以英语为母语)迁居于此。当时的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新人种的形成 B.提升了城市人口数量
C.引发了拉美独立运动 D.推动了社会文化重构
3.近代美国女作家海伦·亨特·杰克逊撰写了《可耻的世纪》,书中对西进运动揭露说:“只要我们的边疆还剩下一平方英里掌握在弱小的、孤立无援的主人手里,就会有一个壮实无耻的移民企图去夺取它,而且还有一个文质彬彬的政客为了获得选票和金钱在背后支持他。”由此可知,美国西进运动中原住民遭受灾难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印第安人的落后
C.西部土地资源的丰富 D.白人移民的贪婪
4.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驱使……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此观点意在表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 )
A.给印度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B.激起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 D.中断了殖民地的历史发展进程
5.1650年,一位来自西班牙的殖民者在新世界建立了一个种植园。他使用了从非洲运来的奴隶劳动力,并与当地的原住民社区进行了交流。这种情况最能反映( )
A.不同洲之间的族群混合 B.美洲原住民的迁移
C.欧洲对亚洲的文化影响 D.亚洲殖民地的发展
6.19世纪,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大量兴建英式学校。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私立学校中,英国移民及后裔所占的比重仅为40%左右;在19世纪80年代的一份抽样调查中,40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1名是英国移民。英国移民此举( )
A.服务于资本原始积累需要 B.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
C.具有深刻的种族歧视倾向 D.促使列强收缩在拉美的扩张
7.位于太平洋东岸的旧金山,是华工漂洋过海登陆美国的第一站。1880年《哈泼斯周报》图绘(见下图),生动再现了旧金山唐人街庆贺新年的场景:其中有数位白人面孔,各商铺的小伙子竞相高挑鞭炮,争夺头彩,人们拱手作揖,互相拜年。作为史料,该图反映了( )
A.美国政府对华人移民的排斥政策 B.赴美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贡献
C.美国社会充斥对多元文化的偏见 D.赴美华人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
8.北洋水师的致远等舰曾于1890年前往南洋巡视,途经新加坡进行访问时,当地华人商民为之欢欣鼓舞,认为中国海军军威无比。此后,新加坡华人每逢冬季来临便开始热议本年北洋水师是否再来巡视。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洋务运动达到自强目的 B.清政府注重维护宗藩关系
C.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认同 D.华人深受荷兰殖民者压迫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陆,约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拉丁美洲约有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约为950万人……
美洲的种族分布(单位:百万)
白人 黑人
年份 1835年 1935年 1835年 1935年
北美洲 13.8 124.3 2.6 12.4
中美洲 1.9 6.9 2.7 8.4
南美洲 2.9 40.9 4.5 18.7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美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课前预习】
一、美洲、印第安人、劳动力、矿山、白人、混血、欧洲文化、保留地、秘鲁
二、澳大利亚、牧场、屠杀、减少
三、黑奴贸易、华工、繁重劳动、金矿、唐人街、大洋洲
【课后练习】
1.答案:D
解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故选D;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但不是最佳项,A错误;世界性经济危机指1929—1933年,过于片面,B错误;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符合史实,但不是最佳项,排除C。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到1860年讲英语的移民数量远超过了讲法语的移民,这必然使英语文化成为加拿大的主体文化,从而推动了社会文化重构,D项正确;新人种是不同种族间融合而形成的,法国人与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都是白种人,不会形成新人种,排除A项;根据材料所给信息无法判断城市人口是否增加,排除B项;拉美独立运动发生在拉丁美洲,与加拿大移民的变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西进运动的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所以西进运动中原住民的灾难根源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印第安人落后与西部土地资源丰富的状况在西进运动前很长时间内就已经存在,而西进运动时才出现灾难,说明灾难的原因并非“印第安人的落后”与“西部土地资源的丰富”,排除B、C项;白人的贪婪是表面现象,其根源也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对印度殖民的影响。选择C:根据材料“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排除A、B:这两项是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材料强调从历史上看英国的殖民统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与进步。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在美洲建立种植园,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并与美洲原住民社区交流,体现了欧洲、美洲、非洲等不同洲之间的族群交流,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没有体现原住民的迁移,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欧洲对亚洲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美洲,而非亚洲,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大量兴建英式学校。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私立学校中,英国移民及后裔所占的比重仅为40%左右;在19世纪80年代的一份抽样调查中,40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1名是英国移民。”可知,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大量兴建英式学校,并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其主观目的是培养阿根廷精英阶层的亲英意识,但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B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是暴力、血腥的,此时英国已进行工业革命,此举并非服务于资本原始积累需要,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种族歧视倾向的信息,排除C项;列强在不断扩大在拉美的扩张,而非收缩,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D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旧金山唐人街庆贺新年,人们拱手作揖、互相拜年,还有放鞭炮等传统习俗,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体现,说明赴美华人保留着中华文化并且在当地进行传播,同时也有白人参与到庆祝活动中,进一步说明中华文化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D项正确;题干图片及描述展现的是旧金山唐人街庆贺新年时白人与华人共同庆祝的和谐场景,没有任何信息体现美国政府对华人移民采取了排斥政策,排除A项;图片主要呈现的是华人庆祝新年的场景以及白人参与其中的画面,没有涉及赴美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贡献,排除B项;图中白人与华人一起庆祝新年,人们互相拜年,相处融洽,并没有体现出美国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偏见,反而是对多元文化的一种接纳,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华人认为中国海军军威无比,每逢冬季来临便开始热议本年北洋水师是否再来巡视,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认同,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新加坡华人的民族认同,而非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A项:新加坡与清政府不是宗藩关系,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民族认同,没有描述华人受压迫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特点:印第安人大幅减少,移民总数增长迅速;美洲人种走向多样化。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与殖民扩张出现并加强,人口迁移规模扩大;屠杀、奴役和疾病等多种因素使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工业化不断发展,新的交通运输工具进步,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
解析: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印第安人减少、白人和黑人移民增加等信息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涉及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殖民主义的罪恶、工业革命的影响等角度概括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前导学(答案)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