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5年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士拥有一定财产,无须生产劳作,必须小心谨慎地为卿大夫效劳。春秋战国时
期的士则不同,孔子公然竖起“学而优则仕”的旗帜,墨家派遣弟子拿起武器帮助宋国守城,
法家导演了众多的变法活动。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制度的形成
B.思想流派的对立
C.社会活力的增强
D.政治权力的集中
2.表1是史籍中关于“贾谊之死”的记述。据此可知
表1
记述
出处
“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
《史记》
“(怀)王堕马薨。(费)谊自伤为傅无状,旦莱哭泣,岁余亦卒。”
《汉纪》
“傅梁怀王,王堕马毙,(贾)谊不食死”
《读通鉴论》
A.贾谊之死应与怀王堕马有关
B.
《读通鉴论》成书较晚更为客观
C.文献史料记戟详实价值最高
D,综合诸多史料即可还原历史事实
历史试@第1页(共6页)
3.十六国时期,前燕奠基者慕容庾“著《家令》数千言”,要求子孙慎刑狱、敬贤人、务稼
穑:西凉建立者李悬亲作手令诫其诸子,希望他们克己修身,识治乱之本,明安危之机。这
些举措
A.巩固了宗法制度
B.向基层渗透了儒家伦理
C.促进了文化认同
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
4.据《通典》记载:“九品及中正,至隋开皇中方罢。”《唐会要》又载:“武德七年正月
敕,每州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内人物,以本州人闻望者兼领,无品秩。至贞观初废。”这
反映了
A.科举制度的初步完普
B.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C.唐初政治的复古取向
D.士族衰落是大势所趋
5.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大运河两岸要用石头筑牢堤坝,以免泥土落入;以石块郁设
路面,以免道路泥泞:道路两旁栽植柳树等树木。这
A.维持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B.体现了水陆交通体系的完备
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D.说明了政府重视运河的治理
6.表2是明代中后期赋役折色(指将原本应缴纳的实物或劳役,折算成其他物品征收)变化
表。据此可知,该时期
表2
年号
折色物品
成化
绢、布、丝、银
弘治
绢、布、丝、钞、银
嘉靖
绢、丝、银
万历一崇祯
银
A.赋役征发呈货币化趋势
B.纺织行业转型受挫
C.财产是征税的主要标准
D.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7.9世纪后期,一位英国人在参观了福州船政局后感叹:“这个船厂和外国任何其他造船厂
并没有多少区别”。该厂制造的“平远”号“船式之精良、轮机之灵巧、钢甲之紧密、炮位
之整严”与当时外购的“致、靖、经、来式不甚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大力支持洋务事业
B.早期现代化取得了一定突破
C.实业救国主张得以践行
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大为改善
8,20世纪20年代前后,各种“主义”出现在中国,既有对传统君权思想和封建专制进行坪
击的无政府主义,也有主张约束政府的自由主义,还有民生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据此可知,
当时
A.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新文化运动存在局限性
C,新旧心想趋于调和
D.国人积极探索国家出路
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