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下3月月考试题
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在某地文化中,水被看作最易被“污染”、造成“不洁”的媒介。因此在所有村庄中,“贱民”不可以接近公用水井。全村活动时,烹调、取水等工作必须由高种姓承担,低种姓只能清扫垃圾。这体现的是()
A.种姓制度影响深刻B.印度独特的水文化
C.村庄传统的生活方式D.埃及文化落后于时代
2.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印度有如下描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二日刹帝利......三日吠奢......四日戍陀螺......。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据此可知,当时的印度()
A.社会阶层固化B.分裂割据严重
C.社会分工细化D.阶级矛盾弱化
3.亚述帝国阿淑尔行省总督埃沙拉在回复国王萨尔贡二世的一封信中,提及了两种破坏蝗虫卵的方法:一是用刺柏粉熏蒸,二是直接捣毁。萨尔贡二世写信命令埃沙拉用这两种方式破坏蝗虫卵,而埃沙拉在接到国王的命令前就发布了相关的命令。由此可见,亚述帝国当时()
A.中央集权削弱B.农业地位重要
C.治理体系完善D.科学技术先进
4.“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5.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有学者认为,这种改革在帝国早期难以推行,而在此时却势在必行。改革“势在必行”主要是因为当时罗马
A.统治危机日益严重B.公民政治热情消退
C.军事扩张达到极限D.奴隶制经济已崩溃
6.古代印度是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的中亚入侵者是()
A.苏美尔人B.日耳曼人C.蒙古人D.雅利安人
7.“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国家。下图反映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据此分析可知()
A.地形、气候和水源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条件
B.只有大河流域才能孕育出人类的早期文明
C.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D.文明最早诞生于西亚两河流域和非洲尼罗河流域
8.在瓦尔卡遗址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的乌鲁克的埃安纳塔庙里,有一件著名的浮雕石膏瓶,瓶的最上面一行是女神伊南娜,全苏美尔人都供奉她,雕像上一个祭司正向她献上一篮水果,伊南娜的下面是一些小神,站在模型神庙和一些动物的身上;第二行是祭司们拿着祭品;第三行是平民、动物和植物。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
A.雕刻技术发达B.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C.绘画艺术高超D.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9.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A.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B.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10.罗马帝国境内,除意大利以外的广大被征服地区在政治上没有权利,帝国通过建立行省、派遣官员加以统治。行省需向罗马缴纳年产量1/10的税收,同时行省总督常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搜刮行省的财富并捞取政治资本。此外,省内还设立数量不少、权利不等的各种自治市。到皇帝戴克里先时期,罗马行省已有100个。据此可知,行省制()
A.加强了罗马的统治力量
B.有利于强化罗马国家凝聚力
C.分权治理埋下统治隐患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11.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西亚的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模仿埃及。据此可知()
A.西亚是当时文明最发达之地
B.古代希腊文明完全源自西亚
C.各地文明交流以技术传播为主
D.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12.狮子山遗址位于两河流域北部,该遗址6B层(约公元前3080-2900年)T1号墓由一个椭圆形墓坑和一具石棺组成。棺内随葬品有大量铜制矛头和剑以及一顶刻有浮雕图案的精美头冠。这反映出当时两河流域()
A.手工业生产实现专业化B.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C.早期国家政权职能形成D.国家统一基本实现
13.公元前8世纪开始,斯巴达逐渐发展出“共餐制”。男子凡20岁必须通过选拔竞争进入某一公共食堂,在此接受年长者教育,定期缴纳配额食物和金钱,城邦往往也在公共食堂作出政治决策。据此可知,这种共餐制()
A.巩固了男性公民的政治联合
B.实行公有经济维系城邦稳定
C.为希腊的民主政治创造条件
D.确保斯巴达的军事装备优势
14.希波战争温泉关战役,斯巴达精锐战士成功抵抗十倍于己的波斯军三天,为之后希腊胜利立下大功,但三百名战士全部阵亡,无人被俘或降。如普鲁塔克所说,他们只为公共利益而行动,他们渴望荣誉,除了他们的国家别无他念,为整体生存而献身。材料意在强调()
A.希腊公民的集体荣誉B.希腊人的勇敢牺牲精神
C.希腊军队的纪律严明D.温泉关战役的重要意义
15.《史记》称,“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北有奄蔡、黎轩(罗马,后称大秦)”;《晋书》言及“大秦”时说:“若国有灾异,辄更立贤人,放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以上所述表明,古代中国人()
A.与欧洲地区实现直接往来
B.已具备完整的世界地理知识
C.对外部世界认知不断提升
D.用天人感应说来解释新事物
16.形成于古印度西北部地区的犍陀罗艺术,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隋唐美术影响很大,成就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一批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据此推断,该艺术是()
A.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
B.古代罗马帝国对外征服的结果
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
D.阿拉伯帝国融合东西方的结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座学校:议会中的投票者聆听雅典最精明机智的人的演说,法院中的陪审员因听取及辨别证词而变得更敏锐,公务员因行政责任的磨炼与经验而更成熟,更具理解与判断力。因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说,“这个城邦,是人之师”。基于这些原因,雅典才能产生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剧院中的观众已在议会及法院中形成......这种贵族式的民主政治体制绝非放任的自由主义,也不仅仅是财产与社会秩序的守护者;它资助希腊的戏剧,建造帕特农神庙;它负责人民的福利与发展,为人民提供“不仅生活,而且要生活得很好”的机会。
材料二 诗人兼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宣扬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缺点:一个不负责任的议会,不援先例或修正,可能今天凭一时冲动投下票,第二天又懊悔不已。受惩罚的不是议会本身,而是执行其错误的那些人。立法权仅限于有资格参加议会的人;鼓励煽动并滥用贝壳投票,放逐贤能之士;以拈阄儿与轮流方式决定公职人选,年年换人,造成政府的混乱;党派相互倾轧,永远使政府的领导与治理骚扰不宁-这些都是雅典民主政治上的弊病。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利与弊。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的共通之处。
18.(12分)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3/4的国土是山地,仅在崎岖山崖间有少量耕地,遭遇人口增加或自然灾害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他们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无以为生的平民、寻求财富的工商业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都是殖民的主体。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星星点点的众多城邦国家。柏拉图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摘编自崔艳华《浅谈古希腊城邦殖民扩张的原因》
材料二:在大流士时代,波斯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517年)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面对辽阔疆域,大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并直接向他汇报;军事上划分为五大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行省总督不管军事;在中央建立以国王办公厅为首的庞大管理机构,一切政令由中央发往各行省。大流士还让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制定法律时参照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原有宗教与文化采取宽容态度、完成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
-摘编自任宪宝《全球通史: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明向外扩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古代文明扩张的认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巴尔干半岛南部地狭多山,小块平原受山隘阻隔,交通不畅,封闭分离。希腊人先后在此建立起二百多个城邦,这些国家通常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村落而组成,一般都是小国寡民,一城一邦,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在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征服包括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一方面继承了此前亚述、新巴比伦、米底和埃及等先驱者的遗产,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与税收系统;另一方面,帝国首次把古代埃及文明区、两河流域文明区和古代印度以及希腊文明的部分地区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帝国中,促进了埃及、西亚、希腊和印度等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摘编自晏绍祥《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上古中古史内容解读
(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希腊“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斯帝国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城邦的领导人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城市对全世界的人都是开放的。”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等都跑到雅典来,在雅典,他们有广大的施展才能的余地。雅典城的演剧、庆节、献祭等,都需要很大的开销,大部分是以“社会义务”的形式分摊给富裕的工商业者的。在城邦民主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和议事会出现的同时,市政公共建筑随之出现。市政广场是交流信息、参与市政议会和公民大会的“民众集会之所”。
-摘编自解光云《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
材料二:当罗马帝国征服整个地中海世界之后,诸皇帝根据希腊人的历史教训,采取了得到证明的十分有效的方法:大量建立和发展城市。由当地上层人物实行城市自治,使其与帝国融为一体。有人评价道:“如果没有那些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事务并能为帝国收税的城市,罗马是不可能统治行省的。”新组织起来的城市的第一项义务就是把城市青年送到军队里去。罗马帝国早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当罗马由于对外进行战争而需要征募新兵的时候,城市化受到的“鼓励”尤甚。
古罗马的市政建筑追求整体和谐,强调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为了宣扬皇权的伟大,各朝皇帝竞相营建大型建筑。
-摘编自段光达《罗马帝国早期城市化运动的原因及特点》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城市对古代雅典文化繁荣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推动城市化的原因。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雅典与古罗马的城市规划所折射出的政治差异。
参考答案
1.A2.A3.B4.D5.A6.D7.A8.D
9.C10.C11.D12.C13.A14.A15.C16.C
17.(1)利: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在于它培养了大量具备参政素质和能力的人,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如文学、艺术、哲学等。弊: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导致政治腐败;法律缺乏稳定性,影响政策的连续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导致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共同之处:它们都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即人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同时,它们都采用了直接或间接民主的方式,通过选举、代表等方式实现人民的参与。此外,二者都重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意识,强调公民应该具备参与政治的能力和意识。
18.(1)原因:多山少平原,资源少;组织能力强、航海技术和武器先进;工商业的发展;政治斗争的产物。
特点:以移民方式向周边殖民扩展;沿海岸线呈点线状分布;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独立于母邦。
(2)措施:实行行省制;分设军区,与行省相互制约;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央官僚体系;尊重被征服地区的习俗;加强与被征服地区的联系。
认识:古代文明的扩张,给被征服的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灾难,但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19.(1)因素:多山少平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体制。
(2)形成原因: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依靠军事征服建立;依靠军队和官僚体系维持;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任答2点即可)
影响:促进中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任答2点即可)
(3)各个区域文明相对独立地发展;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征,应该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明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任答1点即可)
20.(1)作用: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资源;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为古典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城邦民主政治提供了思想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和社会氛围。
(2)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吸取古代希腊人的教训;上层人物的配合;城市自治的推动;对外扩张和军事发展的需要;罗马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差异:雅典城市规划服务于民主政治,强调民主参与,罗马城市规划服务于帝国统治,强调中央集权;雅典城市规划宣扬开放和政治平等,罗马城市规划宣扬皇权伟大,城中多大型建筑。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