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天津市蓟州区杨家楼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练习历史试题(答案)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练习试题
一、单选题(共30题,60分)
1.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人类文明发展均是大河文明的体现D.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梨俱吠陀》提到众神享受作为祭品的“原人”后,将其身体进行分割,“其嘴乃成婆罗门二臂制成刹帝利,两股衍生是吠舍,双足产出首陀罗”。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
A.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B.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
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D.古代罗马的奴隶制度
3.“三面环水、港湾众名的地理特征造成了大批城邦的诞生与发展。”这段话描述的古文明是( )
A.古希腊文明 B.罗马帝国文明 C.古中国文明 D.古埃及文明
4.公元前7世纪,大量希腊人到达埃及,学到了古埃及的雕刻技术,最初的雕像带有浓厚的埃及风格。除雕刻外,古希腊人开始广泛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该材料体现当时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 )
A.技术传播 B.经贸往来 C.制度研讨 D.思想交流
5.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条,分别通向波斯的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其中,通向中亚的驿道,构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表明,驿道的修建( )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改善了落后的交通状况
C.推动了丝绸之路开通 D.便利了经济和文化交流
6.恩格斯说:“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反叛这个最高首脑。”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出现于()
A.阿拉伯帝国 B.中古西欧 C.奥斯曼帝国 D.古代美洲
7.“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8.在中世纪的西欧,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形式获得一定自治权。这种自治权()
A.维护了封建庄园的秩序B.阻碍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C.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束缚D.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9.沙皇一词来自于古拉丁语caesar(凯撒),俄罗斯第一位加冕为沙皇的是()
A.彼得大帝B.亚历山大二世 C.伊凡四世D.叶卡捷琳娜大帝
10.“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方面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泛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东方文化的韵味,也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11.中古时期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一度呈现出文化繁荣的景象。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跨亚非欧三洲的辽阔区域 ②独特地理位置及发达的商业
③灵活开放的吸收、融合精神 ④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的推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古代文明各自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历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亚欧非的帝国。地跨亚欧非的帝国有()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 ③俄罗斯帝国 ④奥斯曼帝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作物,下列作物为古代美洲所特有的是()
①山羊 ②西瓜 ③花生 ④番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4.“1986年,该遗址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也成为撤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体,并因此闻名世界,让人惊叹不已。”该遗址是
A.大津巴布韦 B.摩加迪沙 C.阿克苏姆王国 D.桑海帝国
15.印加帝国拥有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通讯靠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有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其他统治方法还包括将土地、矿产和牲畜收归国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等。这些统治措施()
A.有利于维护帝国统一 B.促进了帝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C.有效抵御了外来入侵 D.便利了美洲诸文明间的交流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7.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在东方实现“黄金梦”B.途经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开辟了到美洲的航路 D.到达了印度的卡里库特
18.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服务于美洲”的总政策。材料中所说的“总政策”体现为( )
A.向美洲倾销廉价商品 B.引进非洲农作物品种
C.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 D.向美洲提供生产设备
19.“原先的美洲土著族群人口大量减少······有人估计北美洲的上著人口减少了95%。但是,美洲现有的人口接近1492年的10倍,因为有来自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的移民涌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殖民侵略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 ②奴隶贸易是人口迁移的原因之一-
③美洲地区存在族群混合的现象 ④价格革命推动了美洲的社会变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C.强调实验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D.重中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21.卡西勒在《启蒙哲学》中指出:“18世纪没有跟着以往的哲学学说中的那种思维方式亦步亦趋;相反,它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材料中的“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主要参照的应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2.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直接来自于上帝),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 )
A.否定教皇的权威 B.思想出现了倒退
C.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D.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
23.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期间,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 )
A.为了显示公正,拒绝行使手中的权力 B.是世袭的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C.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D.是没有实权的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
位关注天津考生公众号获取最新试卷
24.启蒙运动时期,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该现象说明()
A.西方国家照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西学东渐现象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
C.启蒙思想家希望借鉴中国的治国思想 D.西方主要国家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认可
25..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这一修正案( )
A.消除了资产阶级与人民间的矛盾 B.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C.确保了人民平等自由权利的实现 D.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26.美国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中小学的课程由各州教育局和教育委员会制定课程标准,法律明文规定联邦政府不得干预,但联邦政府可以对各州的课程设置提供建议和参考。这体现了美国的( )
A.邦联制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
27.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2017年,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移民禁令违背美国联邦宪法 B.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
C.该法院的裁决是最终司法裁决 D.美国法律体系十分完善
28.19世纪中期,全球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
A.奴隶制在全球范围彻底废除 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29.美国南北战争初期,林肯领导的北方美利坚合众国接连失利。随后,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律文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A.使美利坚民族获得自治独立 B.扫除了美国社会的封建残余
C.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D.赢得民众对联邦政府的支持
30.德意志帝国的军队是由各大、中、小邦国按份额分担组成。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有它们自己的陆军部。虽然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但巴伐利亚的军队只在战时才听从皇帝的命令。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
A.呈现联邦主义色彩 B.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C.军队的战斗力较弱 D.皇帝具有实际权力
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公元600年的欧洲和公元1100年或1400年的欧洲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中世纪早期(均500-1000年)指成形时期。这段时期动荡不安,变化不断,从西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延续到校为稳定自信的西欧文明的出现,中世纪中期(约1000-1300年),人口逐渐增长,财富得以汇聚,成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兴,疆域也在扩张。中世纪晚期(约1300-1500年)则见证了可怕的灾难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500年时,欧洲的生产技术,政治结构和经济组织的发达使之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美]朱迪斯·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思考:你如何评价欧洲的中世纪?谈谈你的看法。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部分地区时,为之雀跃的东西是美洲的金、银。随着其他欧洲人跟进来到美洲后,其焦点转向烟草、可可等这些珍奇的农产品。这些产品全是美洲作物,欧洲人很快就爱上这每样东西。
依据材料指出欧洲人关注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时欧洲人到美洲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33.思想的解放与实践。(14分)
材料
《人类思想解放史论》目录节编 部分思想家思想观点摘编
第二章 西方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和对外权,立法权和执行权分立,立法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选的议会掌握,君主必须服从于议会。 -英国 洛克(1632-1704)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未消灭篡权者。 -法国卢梭(1712-1778) 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源泉,成立一个政府的目的是为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当一个政府实行暴政,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且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美国 杰斐逊(1743-1826)
······ ······
第四章 科学精神的曙光
...... ······
第六章 科技进步对人类思想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 从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一启蒙、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选择1个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练习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60分)
1-5 BCAAD 6-10-BCDCB 11-15 CCDAA 16-20 ACCAA
21-25 AADCB 26-30 CBBDA
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
31.(12分)
把中世纪看作“黑暗”时代的观念,特别是把这一时期整个世界都看得一团漆黑是有偏见的,不符合唯物史观。(4分)
首先,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欧以外地区,文明还是在发展。(4分)
其次,从西欧本身来说,中古时期的欧洲既是欧洲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是承接欧洲古典文明和近代的桥梁。因此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是有一定偏见的。(4分)
32.(14分)
变化:有重点关注金银到重点关注珍奇农产品。(4分)
欧洲人到美洲的背景:(5分)
经济根源:14-15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
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的狂热;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政治根源:欧洲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充当急先锋;
技术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很大,地理知识日益丰富,具备了远航条件。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露露贸易通道的安全,商品因加价而奇贵。欧洲人到美洲的影响:(5分)
全球角度:世界史的开端,人类从分裂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推动人类整体的发展,但是却拉大了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地区之间的差距;客观上带来了全球性的物种、人口流动;推动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欧洲角度: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通过黑奴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原始资本;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冲击封建生产关系,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崛起。
被殖民地角度:黑奴贸易使非洲大量人口流失,加剧了非洲的贫弱困境;疾病肆虐,导致美洲传统社会遭到毁灭;殖民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播到了殖民地区;激起了被殖民人民的反抗,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中国角度:白银流入中国,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加速了中外之间的文明交流。
33(14分)
【答案】示例:
角度一:西方近代思想发展的历程。(2分)
14-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打破宗教神学世界观,促进科学文化发展;16世纪,天主教会日益腐化,宗教改革发生,对基督教神学和教会批判与冲击,宣扬理性,发展了人文主义。
(4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引发了近代科学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把科学从神学的阴影中解放出来,牛顿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促进了思想解放。
(4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掌握政治权力,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洛克提出分权学说,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主张“君主立宪”、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发展了欧洲启蒙思想。启蒙思想从批判君权神授的到主权在民的阐释,再到人民革命理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历程说明人类思想继承与发展及其相互影响。(4分)
角度二: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或思想与社会实践。(2分)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思想武器,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将启蒙思想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与旗帜,推动革命胜利。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构想。法国也确立的共和政体。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启蒙思想实践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与启蒙思想传播。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指导人们的政治经济活动。(12分)角度三:近代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发展互相促进。(2分)
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理性,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4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的成就确立了新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冲击了天主教世界观。(4分)近代科学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方法,促进启蒙思想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天津市蓟州区杨家楼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练习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