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5年春期龙马潭区五校联考八年级第一学月质量监测试题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计 25 小题)
1.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是(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3.“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A.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5.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A.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
C.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水平 D.没有保护自然环境
6.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7.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如果我们要研究西藏和平解放,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新闻专题片《宝“藏”档案》
B.《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C.电影作品《西藏风云》
D.纪录片《解放西藏大军行》
8.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公私合营 B.农业互助组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化
9.国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赎买政策 B.政企分开 C.无偿没收 D.生产合作
10.1958年,党中央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是( )
①建设社会主义经验丰富 ②急于求成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1.报纸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解放日报》报道标题中的科技成就诞生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2.2009年习近平在兰考考察时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动力。他评价的英雄模范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时间 事件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65年 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3.利用大事年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将下表中的信息归纳到一个主题中,这个主题应该是( )
A.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的探索
C.社会主义过渡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到1957年,我国完成基本建设的投资额550亿元,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这些成果( )
A.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封锁 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表明了我国工业布局全面均衡
15.开国大典前夕,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分别悬挂起“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巨幅标语。1950年国庆节前,将东侧标语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一变化( )
A.适应了经济建设的形势和需要 B.体现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壮大
C.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愿望 D.宣告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
阶级 1946 年占有耕地(%) 1952 年占有耕地(%)
地主 64.38 4.3
农民 7.21 73.02
16.下表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1952年中国广大农村( )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
D.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17.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B.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18.“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首词纪念的是哪位党的好干部?(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19.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20.若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下列历史事物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1949年新政协参会签到册 B.199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C.1989年版电影《开国大典》 D.1952年绘制的油画《开国大典》
21.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生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两个凡是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2.1952年12月6日,《朝鲜人民日报》头版以《烈火炼真钢》为题,对志愿军战士易禄亨舍己救人、在火海中抢救朝鲜老大娘及其家人的英雄事迹作了报道,称赞他是“中国好儿女”。这篇报道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 )
A.洗雪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民族耻辱
B.为了正义事业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C.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D.稳定了朝鲜局势,维护了地区和平
23.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 ②土地改革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美国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他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也有人说,“朝鲜战争结束后,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到我国来侵占一个县城,再跟我们讲条件。朝鲜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这些充分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C.彻底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D.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独立与主权
25.1956年,山西解虞县农业生产合作社燎原社在农村忙碌的时节组织了“农忙托儿组”12个,集体照看孩子141个,办了3个幼儿园,经常照管124个孩子。燎原社的这一做法( )
A.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C.体现了公私合营的特征 D.助推土地改革落到实处
二、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2小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毛泽东感慨的现状,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实施此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完成后的意义又是什么?
(2)这一计划的发展重心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分别至少两个及以上)

27.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出光明前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
(1)根据材料一哪一位伟人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不断追梦始于哪件事?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的抗美援朝的军队叫什么?总司令是谁?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材料四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我们遭遇了挫折,但经过国人的不懈努力也有不少成就,列举出你所知的此时期成就。
三、综合探究题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日报》的部分标题统计表
序号 时间 标题
①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协开幕
② 1951年5月 和平解放西藏问题取得协议
③ 1953年7月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经过
④ 1954年9月 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 1954年12月 在“世界屋脊”上创造幸福生活-庆祝康藏、 青藏两(条)公路通车
⑥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整理自人民数据-《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2)
选取材料中的两至三个标题,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C C B B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B B A B B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B A
26.(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重工业。
(3)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一汽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交通:建成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7.(1)毛泽东;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3)土地改革。
(4)1956年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5)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28.主题:抗美援朝与国家建设
阐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从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顺利展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顺利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莫定了基础。总之,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国家建设事业的开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