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4-2025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一)历史试题( 含答案)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二历史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春秋时期的言论选摘,这些言论彰显了
随国的季梁对随候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戒民,而后
致力于神。”
《左传·桓公六年》
虢国的史瑟对虢公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齐国的管仲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A.文化合流趋向
B.原始民主思想
C.人文理性思想
D.无为而治思想
2.中古时期,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如朝鲜有江西郡、延安郡,日本有“东京洛阳”
“西京长安”的说法。这反映了
A.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
B.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
C.华人移民的辛勤开拓
D.区域贸易的频繁往来
3.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效台养社
图1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
图2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
A.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反映出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缘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4页)
4.宋代著名大型杂剧《目连救母》,讲述了孝子目连为拯救因违犯佛规而受难的母亲,出家为僧,
受佛祖指引开设孟兰盆会的故事。《目连救母》一般从七夕开始,到中元节(七月十五日)结束,
演出连续八天,广受欢迎。该剧折射出宋代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B.儒家教化的渗透
C.民间曲艺走向繁盛
D.市民阶层的壮大
5.下表所示为1915一1922年中国报刊有关中西文化议题的部分文章。这
时间
题目
作者
刊载报刊
1915年9月
法兰西与近世文明
陈独秀
青年杂志
1916年10月
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
杜亚泉
东方杂志
1916年11月
宪法与孔教
陈独秀
新青年
1917年5月
俄罗斯革命与我国民之觉悟
陈独秀
新青年
1917年5月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陈独秀
新青年
1918年7月
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陈独秀
新青年
1919年9月
新旧思想之折衷
杜亚泉
东方杂志
1921年1月
东方文化与吾人之大任
陈嘉异
东方杂志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说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C.折射出救亡图存的新趋势
D.表明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6.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欧洲人讲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道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讲述“和而不同”的故事。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理念
A.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突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C.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
D.以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为根本目标
7.有学者统计,16世纪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中国,至18世纪中国人口突破3亿。这
一现象可佐证
A.丝绸之路促进东西物种交流
B.哥伦布大交换的全球性影响
C.明清重农抑商政策成效显著
D.工业革命推动农业生产革新
8.“阿拉伯学者伊本·西纳的《医典》既继承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理论,又吸收了印度、波
斯和中国的医药知识,成为中世纪欧洲医学教科书。”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B.促进了区域文化的融合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9.史学家德罗伊森在其著作《希腊化史》中首次提出了“希腊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新意:认为
是“古希腊政治、教育制度在东方民族中的扩散”,之后,学者们逐步认识到古希腊文明并没有
就此终结,反而得到了空间上的拓展。据此可知,德罗伊森
A.指出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B.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世界意义
C.雅确界定了“希腊化”的内涵
D.认识到希腊是东方文化的源头
10.公元2世纪,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东起幼发拉底河,北达苏格兰低地,穿越不
列颠,欧洲、北非、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叙利亚及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罗马四通八达的公路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C.扩大了帝国的统治范围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11.亚里士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雅典时,其存在才有意义。不属于雅典的个体非鬼即兽。”这
表明亚里士多德
A.强调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B.主张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
C.忽视公民个体价值与尊严
D.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4页)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选趣: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想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A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0
1.c
【解析】据材料“圣王先戒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将兴,听于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可知,《左传》《管子》中都强调统治者要重视人民,顺应
民意,这反映了春秋时期统治者的思想已经趋于人文理性,C项正确:
2.A
【解析】根据材料“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可以看出,这些地点基本都是中国的
城市,可见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形响,A项正确:
3.A
【解析】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北击匈奴使得农牧分界线在长城一线,而南北朝时期,由
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导致农牧分界线总体上南移,这
意味着中国经济格局有了较大变化,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故选A项:
4.B
【解析】由材料可知,宋杂剧《目连救母》虽然是以佛教故事为题材,但却贯穿了儒家的
“孝道”文化在民间重要传统节日演出并广受欢迎,潜移默化地起到了道德教化、
淳化民风的作用,故选B项:
5.C
【解析】材料是1915一1922年中国报刊有关中西文化议题,涉及法兰西文明、战后东西
文明的调和、俄罗斯革命等话题,这些议题折射出救亡图存的新趋势,故选C
项:
6.A
【解析】材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体现的是习近平外交
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故选A。
7.B
【解析】美洲作物传入亚欧属“哥伦布大交换”(新旧大陆物种交流)。
8.B
【解析】材料中“既继承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理论,又吸收了印度、波斯和中国的
医药知识,成为中世纪欧洲医学教科书”直接体现文化交融。
9.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德罗伊森提出“希腊化”促进了古希腊文明在东方民族中扩散,
使古希腊文明得到了空间上的拓展,这充分肯定了亚历山大东征的世界意义,B
项正确。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H123第1页共3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
10.B
【解析】根据材料“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
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有利于罗马的统治,提高国家的行政
效率,故选B项
11.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个体只有在属于雅典时,其存在才有意义。不属于雅典的个体
非鬼即兽”可知,材科强调的是公民个体和城邦的关系,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利
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故选A:
12.A
【解析】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带来的各种疾病以及殖民者的屠杀导致当地人口
锐减。原住民的抵抗减弱,在客观上有利于殖民统治的建立,故选A项:
13.A
【解析】古埃及人通过祭祀祈求河神带来合适泛滥水并免除灾难,说明他们的农业生产
严重依赖尼罗河的水情,而尼罗河的泛滋情况难以人为精准控制,体现出农业
发展受自然控制,所以A项正确
14.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美洲因缺乏大型交通工具,导致其与其他大洲的联系受到
限制,进而使其文明发展相对独立,D项正确。
15.A
【解析】根据地图信息可知,箭头方向由中国指向东南亚,这符合所学明清时期“下南
洋”的情况,同时,欧洲、非洲的箭头指向美国,符合新航路开辟后国际人口
的迁移情况,A项正确
16.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劳动力市场需求由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化,由劳工向
知识精英迁移,说明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改变,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
(1)特点:传统土著文化衰落:欧洲文化主导:多元文化碰撞融合,文化影响力扩散:
族群混合程度较高。(4分,任答两点即可)
成因: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外来移民的涌入:吸收世界多地文化。(4分,任答两
点即可)
(2)变化:教学内容由单一的语言类发展到西方各国的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知识,
涉及领域日益广泛。(2分)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不断传入:洋务运动发展:因人救国方案探素的深入。
(4分,两点4分)
18.(14分)
(1)原因:战争与领土变更:政治动荡:民族国家建构的排他性:新兴民族国家强调
单一民族认同,排斥少数族群。(每点2分,共6分)
(2)措施:经济限制:立法排斥:暴力驱逐
影响:短期:难民生存条件恶化,部分被迫返回战乱地区:长期:加剧民族仇恨,
为极端主义滋生提供土壤:国际:暴露凡尔赛体系忽视人道主义的缺陷,削弱国
际联盟权威。(措施2分,影响6分,共8分)
19.(12分)
示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H123第2页共3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幕在用的扫猫APP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4-2025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一)历史试题( 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