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期普通中小学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题题号后面的答题要求;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16道题目,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历史结论得出的主要依据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鸦片战争后中国由闭关锁国转变为对外开放
C.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英国支付大量赔款
D.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2.“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陈化成 D.曾国藩
3.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4.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外资在华投资数据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外资在华工厂(家) 投资总额(万元)
1895年以前 192 2000
1895年-1913年 1366 10215.3
A.洋务运动开办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B.增开沙市、重庆等为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下图所示史实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从屈辱走向独立 B.从分裂走向统一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专制走向民主
6.20世纪初“资本家”一词极少使用,1919年前后,“资本家”与“劳动者”在《新青年》成为高频词汇。该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右图所示事件最主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国民政府名义上的统一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27年8月,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的方针
B.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
C.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
D.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9.“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该宣言发表于(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 九运动后 C.西安事变后 D.七七事变后
10.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土地政策调整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转移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1.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时毛泽东写的诗词最有可能是( )
A.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2.1897年,商务印书馆由多人集资创办,初期以印刷商业簿册报表为主,后来主要业务转为出版新式教科书、英文读本、英汉辞典等工具书、西方学术著作,兼及古籍、科技著作、文学作品和期刊。由此可知,这一转变( )
A.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B.推动近代第一批新式学校兴办
C.方便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D.表明经营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其中13题14分,14题14分,15题14分,16题10分,共52分)
13.近代以来,列强的入侵大多都是从海上开始,国人的海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材料二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桥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勇哉壮节首捐躯,无愧同袍夸胆识。
——郑观应《忆大东沟战事感作》
材料三 古代中国海洋意识比较单薄,这主要源于古代中国发展路径基本上以内陆农耕文明为主,缺乏走向海洋的根本动力。自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外患时常自海上来,催生了中国社会精英的海防观念。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遗址是哪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2)请从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对这场战争进行说明。(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东沟海战中为国捐躯的致远舰管带是谁?(2分)这次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怎样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海洋意识比较单薄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2分)
14.面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前仆后继,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寻求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材料二
材料三 ……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的主张。(2分)其局限性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人物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中“传统的权威被打倒”具体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哪一意义?(2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2分)
15.某中学八年级雷小锋以“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足迹”为主题设计了下列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14分)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二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三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摘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2分)该事件有何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红军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革命道路?(2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长征精神内涵。(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2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什么思想?(2分)
1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865-1894年民族资本主义开办企业统计表,企业数单位:家;资本单位:两)
材料二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三 自1922年起,洋纱大量涌进,以及外商大举在国内投资开厂,导致棉花价格暴涨而纱市剧跌。加之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债台高筑的影响,大生一厂陷于连年亏损之中,被迫以抵押贷款等方法勉强谋求周转,直至为国内大银行、大钱庄所控制。
——以上摘编自汤可可、钱江《大生纱厂的资产、盈利和利润分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和行业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謇创立大生纱厂的目的是什么?(2分)并概括大生纱厂在1914年至1921年间快速发展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要彻底摆脱发展窘境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分)八年级历史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B C D C B D D D C A
非选择题
13.1 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分,回答到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就可得2分。)该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4分)
13.2 邓世昌(2分);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
13.3 古代中国发展路径基本上以内陆农耕文明为主,缺乏走向海洋的根本动力。(2分);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2分)(有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海洋权益、国家利益等字样就可给2分)
14.1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2分);没有改变政治制度(2分)
14.2 维新变法(2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分),或者回答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迈出了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等亦可得分。
14.3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2分);民主与科学(2分)只答一点不给分
14.4 近代化探索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层面的历程(2分)(写到近代化历程,但又写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可以给分。)
15.1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分);是中国历史上开天劈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分)
15.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或者答井冈山道路亦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救国救民,不惧艰险的牺牲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②不惧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③顾全大局、团结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2分)
15.3 延安(2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发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2分)
15.4 毛泽东思想(2分)
16.1 地域分布上,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2分);行业结构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2分)
16.2 目的:救国(2分);原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任答一点给2分)
16.3 政治前提:实现民族独立(2分)或者答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