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 尖子班、强化班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须知:本试卷共2大题,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1.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单选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非洲大多数地区发展缓慢,但东北非地区较早形成了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西亚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
2.678年的夏季,拜占庭人曾用石油、硫磺和沥青混合成一种极易燃烧的物质-希腊火,使阿拉伯人的进攻遭受损失。之后,阿拉伯人学习制作希腊火装备军队,为防止烧伤自己,他们还穿着专门的防火服装。这反映了( )
A.不同文明的军事冲突必然促进技术进步 B.吸收先进技术推动了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C.火药最早是由拜占庭人投入实战 D.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3.15世纪后期,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
A.治愈疾病 B.商品输出 C.追求财富 D.资本输出
4.187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取消1825年对工会活动的限制令,但同时禁止罢工者组织纠察队。这反映英国( )
A.民主政治逐步发展 B.劳资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C.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D.工人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
5.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组织了东西两条线路,走上航海探险之路,最终发现了新航路。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的主要条件是
A.先进航海技术的掌握 B.基督教精神动力的推动
C.地理知识的逐渐普及 D.专制王权的强有力支持
6.《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A.外邦人的利益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7.依靠去往东方的航道上的沿海商埠,葡萄牙商船畅通无阻地往来于欧亚之间。葡萄牙在16世纪成为东方贸易帝国,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地中海商人的地位逐渐下降。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导致商路中心发生转移
B.商业贸易促进了葡萄牙的工业发展
C.葡萄牙是三角贸易活动的主导国家
D.亚洲传统社会因贸易遭遇灭顶之灾
8.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造成资本的集中B.扩大了国内市场C.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强化了中央集权
9.16-17世纪,意大利的丝绸织造业逐渐向北转移并向西扩散。西欧丝织业的原料供应几乎全部依赖中国等亚洲生丝生产国。西欧市场对生丝原料的旺盛需求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人加入对东方生丝货源市场的寻找和争夺之中。由此可知,该时期()
A.生丝贸易推动西欧殖民扩张 B.亚洲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C.洲际贸易改变欧洲经济版图 D.商业经营方式得到创新
10.2009年,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出其不意地送给当时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一本名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的书,这个外交动作,旨在说明( )
A.旧殖民主义掠夺拉美的金银、农作物和其他资源
B.新殖民主义通过贷款等手段扼杀拉美的民族工业
C.葡萄牙殖民者对拉丁美洲内陆进行的殖民侵略
D.西方殖民主义者自近代以来的侵略具有同一性
11.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历史学家得出上述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古罗马帝国的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B.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C.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D.资本主义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12.阿波罗被认为是“最具希腊性的神”。据学者考证,其神名起源于欧洲北部,神职主体起源于亚洲,这两种文化元素在传播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希腊原住民族的某些崇拜成分。这可以用来说明古代文明发展的()
A.多元性特征B.交流与融合 C.一体化趋势 D.扩张与开放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被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哥伦布交换: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1492年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6世纪初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10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555年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16世纪80年代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
约1700年 咖啡风靡欧洲,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12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评价“哥伦布大交换”。(7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从来就“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
你觉得材料中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中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个人财产不得侵犯,不能随意逮捕自由人,等等。17世纪中期,由于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成文法的形式宣布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其后不久,议会通过《叛乱法》剥夺了国王招募常备军的权力。1694年议会通过了《三年法》,1701年通过了《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将英国议会制度的变革比作“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
-摘编自张旭东《从制度变革角度看近代英国的崛起》
材料二美国是“一个从未经历过封建主义,一开始就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国家”。因而,以杰弗逊为代表的美利坚的设计师们在构筑国家政体的问题上,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与美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提出了“立体分权”“双重制衡”的理论: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实现“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同时实行中央和州两个层次之间的分权,即把分权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结合起来。美国1787年宪法是“立体分权”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标志。但在国体确定的条件下,分权制的背后是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对美国政治的垄断,美国两大政党非极化的深刻根源在于它们具有相同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
-摘编自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美两国的政体。(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立体分权”理论。(5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英、美两国政体的因素。(5分)
巴楚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尖子班、强化班月考
历史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A D C A D A D
题号 11 12
答案 B B
13.(1)政治上:王室的支持;社会上:寻金热;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上:奥斯曼土耳其对传统商路的控制;精神上:人文主义的提倡和天主教传教的热情。
(2)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扩大;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了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
(3)“哥伦布大交换”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换,改变世界的生态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但也改变了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印第安人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14.不正确。黑格尔的观点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色彩。虽然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古代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当地人还是创造出了极富色彩的独特文明。4世纪,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是当时世界的贸易大国;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的一系列国家是环印度洋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对外贸易发达;8-15世纪,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先后兴起,贸易发达,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大津巴布韦文化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石头城遗址体现了当时很高的建筑水平。
15.(1)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
(2)评价:促进了西方分权学说的发展;为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质上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统治。
(3)因素:经济状况;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历史传统。(答出两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