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答案)

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一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约1万年前,亚洲、欧洲、非洲大陆各地的人群开始突破技术瓶颈,驯化了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的主要动植物,从而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史称“农业革命”。这一变革的实质是()
A.生产力出现飞跃 B.文明逐步形成
C.步入旧石器时代 D.人口快速增加
2 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 而向四周迁徙。农业的先进性使产品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 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农业文明()
A.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B.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
C.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D.具有一定的迁徙性
3 埃及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000年-前2890年)时期,国王的姓名都与荷鲁斯神有关。如“战斗者荷鲁斯”“开辟者荷鲁斯”“捕获者荷鲁斯”等。这些国王的名称反映了古埃及()
A.王权与神权统一 B.王权受神权的制约
C.人文主义的传播 D.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4 在亚述帝国神话中,太阳神执掌神界的司法,国王拥有“所有民众的太阳”的头衔。亚述国王曾在铭文 中称:“神正确地选择我侍奉他,赐给我履行保护人职责的权杖,还赠给我履行庇护者之职的棍棒,授予我无与伦比(的英勇)......他还教我进行正义的判决......”这表明亚述帝国()
A.君主专制色彩浓厚 B.推行政教合一体制
C.沿袭古巴比伦法律 D.司法水平显著提升
5波斯帝国建立后,继承了近东诸国的道路遗产,并围绕都城波斯波利斯一苏萨修建了覆盖帝国全境的御道网络,总里程达到000公里。同时,帝国还沿御道线路均匀布置驿站;每两座驿站间隔的米~30千米,基本贴合普通人的日行里程。据此可知,波斯帝国的道路系统()
A.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效能 B.旨在保障国内经济文化交流
C.有效维护了国家长治久安 D.表明对外扩张助推交通发展
6 腓尼基字母是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字母文字的共同起源。腓尼基字母的图形来自埃及的象形文字,腓尼基人用这些图形发展成了22个表示辅音的字母,从而形成了一种表音文字。这种文字随着腓尼基人传播到了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希腊字母。这说明()
A.腓尼基字母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希腊是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和
平交往成为文明传播唯一方式.文化
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7.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两者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最高统治者和最底层农奴之间有若干层领主,各大中小领主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各种权力,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由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
A.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B.削弱了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C.容易导致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 D.促进了城市自治的普遍发展
8 公元8世纪末,法兰克国王查理曼颁布了《庄园敕令》,规定“每个管理人员在他的管辖地区应有好的工人,如铁匠、金匠、银匠、鞋匠......造胰皂工人,能造啤酒、苹果酒、果酒以及其他饮料的人,能烤 面包与点心的工人,造猎网、渔网、鸟网的工人以及其他工人”。这体现出中世纪西欧庄园()
A.改变了封建剥削的方式 B.注重迎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兼具经济和行政的功能 D.呈现自给自足的经营管理特点
9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中世纪大学尽可能地为所有人提供系统和廉价的教育,大学课程包含了文、法、神、医四科,以神学为尊。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
A.瓦解了欧洲封建社会 B.受到教权和王权影响
C.宗教性与世俗性并存 D.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
10.1299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因颁发给拉温赛罗德城自治特许状,获得年金300英镑,大大超过了来自庄园的收入。13世纪,法国许多城市也随着王室领地的扩展成为特许自治城市。这可以说明()
A.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城市自治利于王权强化
C.法国大革命冲击旧制度 D.启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11.观察下列图示,据此可知( )
A.俄罗斯继承了拜占庭文化 B.罗马法源于拜占庭帝国
C.拜占庭是东西方文明中心 D.东欧地区盛行集权统治
12 伊凡四世加冕之后,他取消了原先的政治管理机制,专门设立了特辖宫廷来执行自己的决策。与此同时 还成立了一支特辖军为其保驾护航。特辖制的实施旨在()
A.对国家进行军事化管理 B.加强沙皇的专制统治
C.巩固大贵族阶层的特权 D.维护社会的和平稳定
13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奥斯曼人对君士坦丁堡进行劫掠;劫掠继续了三天,没有一个兵士不靠夺得的战利品和奴隶而致富的。经过三天 苏丹穆罕默德用重惩威吓的办法 禁止继续抢劫和仍然没有停止的屠杀。所有的人都服从了他的命令。该材料实质上说明()
A.君士坦丁堡相当富有 B.苏丹有意纵容抢劫和屠杀
C.苏丹拥有绝对权威 D.战争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
14.15 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及叙利亚等地后,基本上控制了东西方之间几条主要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高达35%的关税,而来自东方的香料早已成为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此可知,奥斯曼帝国的重税政策()
A.直接影响了西欧人的日常生活
B.削弱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实力
C.成为了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
D.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
15.公元6-7世纪,日本中央贵族和地方豪强为争夺土地和部民不断斗争,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同时期新罗的崛起和中国隋唐的强盛,也给其以紧迫感。对此,日本()
A.变法革新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幕府政治体制
C.闭关锁国维护国家安全 D.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16.非洲埃及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被视为法老死后灵魂的归宿,同时也是永恒和权力的象征;美洲玛雅 金字塔大部分是用来进行宗教仪式与神灵沟通,或者作为天文台用于观测日食、月食等现象。这一不同()
A.表明金字塔功能具有多样性B.体现了文明发展的差异性
C.根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印证了玛雅文明更为优秀
17.下列选项中,古代地区与文明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诞生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②国家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民主政治③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高权威④甲骨文是较为成熟的文字⑤产生了婆罗门教和佛教⑥印第安人创造了印加文明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18.那些统治比较成功的大帝国,大多以保持各地传统、实行地方自治为基本特征。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 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却允许地方有高度的自主权;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 和宗教大权,但却默认帝国内部的诸多地方势力。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统治者尊重各地的风俗 B.受制于交通通信条件的限制
C.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限 D.帝国内部民族文化多元发展
19.15 世纪时,威尼斯商人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的总量就在~1000吨,其价格一般要提高~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被威尼斯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西欧价格革命
B.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贸易C.
中央集权国家支持海外探险活动D.
商业竞争助推了新航路的开辟
20.以下为哥伦布《航海日志》的摘录。据此,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陛下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径,专取海路西行。
10月22日:我整天都待在这里。看这里的国王或是其他人是否会带来黄金或是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11月1日:这是个大陆,而且我就快到达泉州和杭州......
11月6日:如果他们能碰到懂自己语言的虔诚教徒,就会全部皈依基督教.
①哥伦布的航线受到地圆说影响 ②哥伦布对金银的渴求促使他远洋航行
③哥伦布远航到达了泉州和杭州 ④传播基督教是哥伦布探险的动因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玉米是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中国人口爆炸式增长
B.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
C.加强了人类文明的汇合交融
D.改变了世界人民的生活
22.1580年以后的二百多年,每年春天,都有两艘“马尼拉大帆船”从墨西哥载着白银横渡太平洋来到马尼拉。差不多相同的季节,会有30-40艘中国帆船满载丝、棉、瓷器和其他珍奇物品,从中国驶向马尼拉,与西班牙商人交易。由此推断,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促进了西班牙持续兴盛 B.使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复兴
C.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D.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贸易网
23.商业革命所开拓的国际市场使工场手工业避开了国内的不利条件。工场手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后,以它规模大、分工细、设备和劳动力利用率高、产品价廉等优势,摧垮了行会手工业和农村独立手工业。据此推断,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西欧商业的发展 B.催生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C.导致西欧个体小生产者破产 D.提升了西欧社会生产力水平
24.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 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 D.提倡“因行称义”
25.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据此可知()
A.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联系密切 B.理性主义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牛顿只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影响 D.理性与宗教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26.1781年美国的《邦联条例》规定:中央需要经费时,只能向各州摊派款项,各州可以拒绝提供;1787年《联邦宪法》代替了《邦联条例》,规定国会有权直接向国民征税。这说明《联邦宪法》()A.
强化了中央权力 B.实行了三权分立
C.增加了国民负担 D.刺激了经济发展
27.拿破仑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曾宣布远征意大利的法国军队是“自由和解放的旗手”,但各 国却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征服。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A.主要目的是传播启蒙思想 B.促进了欧洲各国完成统一
C.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性质
28.19世纪中期,全球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
A.奴隶制在全球范围彻底废除 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帝国时代,虽然意大利本土也在进行道路建设,但发展最快的却是帝国各行省的道路建设。帝国后期,罗马在道路方面的作为,更多的是体现在对道路的维修和保养上。伴随着帝国扩张到达极限,因军事扩张而延伸的道路也走到了它的顶峰。由于帝国版图的急剧扩大,所征服地区地形地势复杂性的增加,罗马人对道路建设的通常特点加以变通或改变所谓的罗马标准。如在山区地带,罗马道路不能修直,便沿着山谷和缓坡而建。道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皇帝控制下的国库,也有一部分来自皇帝的府库或其他途径。被征服行省的道路建造与维修费用也有由当地行省己负责的,这种道路被称为自治市道路,而把国家建造的道路称为帝国道路。材料二
道路是罗马统治者加强统治的有力工具。伴随着罗马对周边地区统治的确立,如何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就成为统治者面临的新任务。从一定程度上看,罗马道路就是罗马统治的有形标志在被征服地区的结道路是对国家控制的工具之一。共和国时代最关键的理念之一是道路对国家的控制是至关正要的。罗马道路是罗马统治的一张晴雨表。打开罗马世界的道路交通网络图可以清楚看到,在整个帝国版图内,越是统治成熟的地区,通路就越宽广和优良,越是统治牢固的地方道路就越密集。边远地带稀疏的道路标志着 罗马帝国的扩张已经达至极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定雄《罗马道路与帝国统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时代道路建设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道路建设与帝国统治的关系。(8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497年,西班牙王室颁布法律,发布国家铸币标准,开始在西班牙本土铸造比索银币。1550年,新的炼银技术-汞齐化法传入美洲,使得西班牙在西属美洲能够轻松冶炼出高纯度的白银。1579年,英国海盗头子德雷克捕获了一艘西班牙小型货船,船上有14箱比索和中国瓷器等。160年后,英国人在银币正面西班牙国王脖子的位子加盖英国乔治三世半身像小印戳,供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用,同时在国内流通。随 着17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1788年英属新南威尔士州的建立,比索银币先后流入这些地区,西班牙比索银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流通。
-摘编自王晓利《西班牙比素银币的流通与世界贸易的形成》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大珠通姐,也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铸造比索银币的背景,并归纳西班牙比索银元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8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社会的迅速发展都是在思维活跃的时候。社会发展有突进和渐进两种形式,突进表现为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暴力革命。这时,思活联犹般,表现得尤为明显,形成不可遏止的思想解放运动;渐进则是政治上的改良和生产力的改进,此时,思想则呈现出比较活跃的状态。而一切暴力,如果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先导,只是按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出一些纲领或改革措施,其结果只能是改朝换代,而单纯的暴力,则只能对社会造成破坏,无益于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赵立、史云谋《思想解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这一主题,拟定一个具体论 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需有理有据,逻辑清晰)12(分)
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 2024-2025学年度下
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一历史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A A D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A B D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C D C A A D B
二、非选择题
29.【答案】(16分)
(1)特点:因军事扩张而建设;存在地区差异(各行省道路建设发展较快);呈现出阶段特点(后期道路建设主要体现在维修和保养上);道路建设遵循实事求是(相对灵活);资金来源广泛(主要来自国库);伴随扩张而不断扩展。(答4点8分)
(2)关系:道路建设是罗马加强统治的有力工具(道路建设巩固了罗马的统治;控制道路是对国家统治的途径之一);道路建设促进了罗马疆域内各民族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道路建设巩固和扩大了罗马统治的基础;罗马道路的建设状况折射出罗马帝国的兴衰;边远地带稀疏的道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已经达至极限。
(或政治:有利于政令的上传下达;经济:有利于税收;军事:有利于快速调兵;文化: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联系)(答4点,每点2分,共8分)
30.【答案】(16分)
(1)背景:①西班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②西班牙在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建立殖民地,开采银矿,掠夺白银(每点2分,答对两点4分)
原因:①法律化、标准化提升货币信用;②炼银技术的进步和对美洲白银的掠夺;③世界性贸易和海盗劫掠等殖民活动的推动;④英国对比索进行改铸和推广使用。(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2)变化:①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或股份制贸易公司大量出现,银行、证券交易所等近代金融机构形成);②商品的种类增多,流通量大;③贸易的范围扩大;④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每点2分,共4分)
影响:①推动了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②加快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物质生活。(每点2分,共4分)
31.【答案】
论题: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分)
阐述:14~17世纪发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天主教神学权威,解放了长期压抑的人性,促进了思想解放;16~17世纪的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猛烈地抨击封建社会和教会,以自由、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人的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大资产阶级的思想特征。孟德斯鸠和卢梭更是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等思想。法国大革命的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就分别受到启蒙思想中的自由派和民主派思想的影响,指导并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最终在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8分)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文艺复兴运动到欧洲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产生,从宗教改革到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启蒙运动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西欧近代这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