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昌泰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
考试范围:纲要上(一至三单元)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学者赫伯特认为:“所谓文明就是人类集群定居在农田附近,拥有可长期居住的正式房屋、城郭,并且有集群内部的共同守则。”这反映出文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定居催生了文明
C.农业催生了文明D.早期国家的形成
2.下图所体现古希腊人扩大文明影响的方式是( )
A.移民建立殖民地 B.输出技术和武器 C.广泛的商品交换 D.各地实行行省制
3.《汉谟拉比法典》对苏美尔法律制度做了重大的调整。该法典中,反对国家的罪名明显增加,惩罚大大加重,特别是对带有谋反迹象的罪行要从严惩治。这表明,该法典( )
A.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B.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C.宣扬了君权神授观念D.彰显了法律的至高无上
4.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羊内脏占卜,通称为脏卜。脏卜内容包罗万象,数量众多,仅古巴比伦时期的出土占卜文献中就有88%属于脏卜卜辞。其中对“脏卜卜辞”史料价值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卜辞都是由象形文字书写而留存后世 B.从中可透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神关系
C.可佐证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神授的史料D.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的第一手史料
5.在贝希斯敦铭文中,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宣布,“靠阿胡拉马兹达(最高主神)之佑,他们成了我的臣民。他们向我交纳贡赋。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遵行不误”“上述地区遵守我的法律”。这可用于说明,波斯帝国( )
A.实行君主专制统治B.政治秩序较为稳定
C.法律制度走向成熟D.民众赋税负担沉重
6.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7.如表是中世纪英国某庄园法庭处理庄园事务的案例。这主要反映了庄园法庭( )
A.以处理公共事务为核心 B.体现庄园的自给自足特征
C.注重维护庄园主的利益D.具有维护庄园秩序的职能
8.公元623年,日本学问僧惠日回国奏称“留于唐国学者,皆学成业,应唤。且其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惠日主张日本留学生应( )
A.重视研究经史子集 B.主要学习典章制度
C.加强中日文化交融D.全面了解唐朝风俗
9.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
A.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 B.为商业贸易繁荣创造了条件
C.改变了西方文明的进程D.使其成为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10.南宋时,经办海外贸易和航运一个官员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描写桑给巴尔:“缠青番布,蹑红皮鞋,日食饭面、烧饼、羊肉。...产象牙、生金、龙涎、黄檀香。”明朝以后,海运日益发展,中国和桑给巴尔两国人民接触更加密切。据此可知,桑给巴尔
A.对外贸易发达 B.海洋资源丰富
C.农业经济繁荣 D.鼓励文化交流
11.下图为新航路开辟四条航线示意图。对此图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航线①的航海家是意大利人 B.航线②的航海家相俏“地圆说”
C.航线③开辟了到东方的新航路D.航线④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12.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13.下表是16世纪的部分西方地图学家的相关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人物 概要
德国人文主义者亚皮安 绘制了一幅全球的心状图
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 绘制了用于航海直线定向的世界全图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在中国,根据亚、墨二人的成就,绘出了两张心状投影的世界地图
A.西欧国家殖民霸权角逐激烈 B.人文主义成为欧洲主流思潮
C.中西地图学的发展并驾齐驱D.探险事业推动全球观念形成
14.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提高,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这一现象反映了
欧洲农作物的广泛传播 B.价格革命降低了农产品价格
C.机械化提高了粮食产量D.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
15.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在白银生产、运输和贸易的刺激下,西班牙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白银经济圈”。白银矿业生产区对食品、粗纺织品、驮畜的需求,刺激了周围城镇及乡村经济的发展。据此可知,西属拉丁美洲
A.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成为白银贸易的中心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形成了附庸性的经济
16.有学者研究发现,对于欧洲大部分地区来说,早在15世纪后半叶物价就已经开始缓慢上涨,几乎每年上涨1%。但16世纪开始美洲贵金属才大量涌入欧洲,且进入欧洲的金银有将近三分之一通过商业贸易流向其他区域,还有相当部分被用作世俗用途。这( )
A.反映欧洲经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B.推动欧洲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C.表明欧洲具有“重商主义”传统D.反映欧洲经济具有明显优势
第11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希腊和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国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希腊移民接触到比自身更为先进的东方文化,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并将它们传回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进入古典时代之后,旅行者或学者有选择的把东方先进的文化带回希腊本土,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
-摘编自李金凤《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开始的时候,西欧城市都相对弱小,领主无论强弱基本都可以维持封建庇护关系;当8-10世纪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时,各地城市快速兴起并且实力不断增强。到11世纪,不少城市的实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一些领主。意大利的城市首先通过和平赎买和武装斗争等方式获得了自治权,一些领主颁发特许状赋予城市一定的(或完全的)自治权,从而消减市民对领主的抗争,并减少了连年战斗给城市及其商贸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有些城市富商还出钱出人支持王权及国家统一大业。
-摘编自陈兆旺《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制度分析》
材料二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早组织远航和殖民侵略的国家。它们在15世纪末完成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中,把开辟新的航路同开拓疆土以及扩张基督教结合起来,作为扩大收入来源的良机;长期的战争使两国都涌现了一批以战争为职业的军事贵族,其热衷于军事和殖民活动;西葡两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又比较发达,一些港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航路的中转站,热那亚许多水手就迁居到葡萄牙。
-摘编自王觉非《欧洲五百年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出现的背景,并说明其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最早组织远航和殖民侵略国家的条件。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航路的开辟
材料一全球航路开辟大事记
时间(年) 航海家 支持 国 航线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1492-1493 哥伦布 西班牙 西欧-美洲
1497 卡伯特父子 英 发现纽芬兰岛
1497-1498 达·伽马 葡 萄 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 牙 环球航行
1578年 德雷克 英国 到达美洲南段的合恩角
16世纪 卡蒂埃 法国 拉布拉多半岛 (古代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巴伦支 荷兰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
17世纪初 哈德逊 荷兰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17世纪 俄罗斯 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1642-1643年 塔斯曼 荷兰 环航澳大利亚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摘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球航路开辟历程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谈谈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
2024—2025学年度安徽阜阳市太和县昌泰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D
5.A
6.C
7.D
8.B
9.A
10.A
11.D
12.D
13.D
14.D
15.D
16.A
二、非选择题
17.
(1)途径:经贸往来,人口迁移,学者游历,国家统一,军事征服。(答对 3 点)
(2)影响:①积极影响:巩固和扩展了文明的区域,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答对 3 点)②消极影响:古代帝国的征服战争破坏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产,其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征服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损毁或失传,这些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18.
(1)背景: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实力增强;城市市民的斗争;领主权力的衰落;王权的强化。影响: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王权的强化,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西欧文化与教育的发展。
(2)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较早建立集权政治体制;职业化的军事人才队伍;造船技术的进步;专业的航行人才储备。
19.
(1)变化:支持国由以葡萄牙和西班牙到以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为主;航线探索区域由以低纬度区域的航线为主到以高纬度或南半球的航线探索为主。
原因:16 世纪以后,西、葡两国走向衰落,英国、荷兰等国家经济实力增长较快;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探索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和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
(2)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欧洲在全球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