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一)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戴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七年级历史
A.隋文帝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值
B.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
C.忽必烈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满分75分,练习时间70分钟)
7.如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
题号
总分
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唐初贞观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
武周神龙元年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天宝十三年
200304
380
615
841
9069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文学艺术多彩
D,经济发展
—、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
8.如图是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从中可看出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A.唐朝长安城的商业十分繁荣
选项
B.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1.下图所示的是中国某一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部分),这一朝代是
C.长安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
建立
统一
开凿大运河
灭亡
D.长安城布局严整,中轴对称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9.
在讲唐朝历史的时候,老师展示了唐开元十二
A.秦朝
B,隋朝
C.西晋
D.元朝
年(724年)的《彩绘陶骑马带猞狩猎胡女俑》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2.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也
(见右图)。这一陶俑最能说明大唐

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由此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A.开放包容的盛世风尚

A.完成了南北人口大迁移
B.加快了隋朝的统一进程
B.融洽平等的民族关系
C.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D,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理
C.
精彩纷呈的诗歌创作

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隋
D.范围广阔的中外交流
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祭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
10,杜甫的诗以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为特点,被誉为“诗史”。他的诗句“忆昔开元全
选拔人才的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盛日,小邑犹戴万家室”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这
A.进士科的创立
B.隋文帝统一全国
种巨大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C.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D.八股取士的实施
A.陈桥兵变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4,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
11.归纳历史发展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资料卡横线上应填写的内容是
而身毙。”从中可知唐太宗
时期: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A.以民为本
B,善于纳谏
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C.提倡节俭
D.勤于政事
A,春秋战国
B.十六国
C.隋唐
D,五代十国
5.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下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
12.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仪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
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族政策。下列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C.玄类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B.推行科举制,重用贤人,为大唐中期的繁荣起了
13.唐朝的历法被回纥人所采用,建筑风格也被回纥人所模仿。同时,回纥衣冠纹饰绮
承前启后的作用
丽,回纥马矮小便于骑乘,很受唐朝社会上层女子的喜爱。这反映了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A.民族交融加强
B.手工技艺发达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C.文学艺术繁荣
D.中外交往频繁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忻州市2024-2025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