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
九年级历史(2025.04)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共4页,满分为50分;
第Ⅱ卷共4页,满分为50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
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
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华夏族的形成
B。中国王朝的产生
C.世袭制的确立
D.分封制的实行
2.图1琅那刻石(局部)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所刻。刻石上的文字有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该文物
A.见证了秦灭六国的过程
B.记载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C.体现了楷书艺术的成熟
D.反映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
3.汉武帝在长安为博士弟子兴建太学,使他们在太学中随博士受业,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
各地方也都设立学校。汉武帝此举旨在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剥夺诸侯王的权力
C.巩固愣学主导地位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图2,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东琥
北济
十六国
①
西貔
北周
西晋
②
宋
齐
③
陈
图2
A.①罚
②东晋③前柒
B.①前案②东晋③后周
C.①北魏②东晋③梁
D.①北魏②吴③隋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5,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
往来不绝。”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
A.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
C.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6.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店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居住
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材
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7.著名学者陈寅格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
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B.“亿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C.“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怅》)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8.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宜慰使司都元帅府,行使行政管理权,由中央机构直接统辖。
这一“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
B.御史台
C.枢密院
D.宣政院
9.“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
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者说话了。”这种变化说明
A.群臣关系越来越紧张
B.等级制度严格
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D,皇权不断强化
10.表1是中国古代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管辖的措施(部分)。据此判断,这一地区是
表1
时期
指施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元朝
设北庭都元帅府
清朝
设置伊犁将军
A.东北
B.台湾
C.西藏
D.新疆
11.“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
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