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历史随堂练习(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分)
1-5 AABBB 6-10 CDDCB 11-15 DABDC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40 分,16 题 9 分,17 题 8 分,18 题 13 分,19 题 10 分)
16.(1)①隋朝;②唐朝;③文成公主;④贞观之治;⑤开元盛世(5 分)
(2)从图表中关键信息“坐赃仗杀”“脏污,坐系凉州狱”“私累巨万,贬龙平尉”,可知唐玄宗采
取的治国举措是严惩贪腐。(2 分)
(3)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 分)
17.(1)北方诗人占比高于南方。(1 分);唐朝都城长安位于北方,它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交流中心;唐朝时期,北方经济繁荣。( 答出一点即可,2 分)
(2)选择情节三,历史事件:安史之乱(1 分);唐玄宗在位末年,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
腐败,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边疆形势愈为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
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边将安禄山势力逐渐膨胀,755 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安禄山和
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选择其他情节,言之有理亦可,2 分)
(3)唐诗的光辉不会因为唐朝的灭亡而失去活力,唐诗是唐朝文学发展的重要形式,代表的是文
化的自信,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其对后世诗词的例作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影响。(言之有理
即可,2 分)
18.(1)曲辕犁、筒车(2 分);农业(1 分)
(2)趋势:人口增加。(1 分);原因:唐太宗和唐玄宗都善于用人、注意减轻农民负担、重视经
济发展、完善了科举制等。(答出三点,3 分)
(3)玄奘(1 分);印度或天竺(1 分);鉴真东渡(1 分);日本(1 分)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势,使中华民
族成为具有强大包容性、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言之有理即可,2 分)
19.(1)北周(1 分);陈朝(1 分) (2)科举制(1 分);设置进士科(1 分) (3)示例:观点:杰出人物能够推动历史发展。(1 分)
论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历史人物同样推动历史的发展。隋文帝建立隋
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
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
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隋炀帝创立科举
制,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的延续和完善,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
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
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
直延续了约 1300 年。(隋炀帝贡献写一点即可,4 分)
综上所述,先进人物能够推动历史发展。(1 分)
七年历史随堂练习(一) 第 1 页 共 1 页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随堂练习
七年历史(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
符合题意的选项。)
1.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右
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
B.②③
隋的大运河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措施体现的思想是
帝
A.仁政爱民
B.有教无类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决第)
(执行)
(亩议)
3.如右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中央行政
制度示意图。这一时期应该是
A.秦朝
B.唐朝
2
C.元朝
D,明朝
4.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如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某位史学家评述
武则天的“功”,下列内容可能出现的是
A.创立了科举制,亲自面试考生
B.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D.参与执政和在位时间累计20多年
5.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表下中①处应为
史实
结论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
唐朝
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割的一部分
清朝
设置伊犁将军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东北
6.“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在某
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相反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这句话反映了
A.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
B五代十国时国家完成统一
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7.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用“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形象
地描绘当时某座国际性大都市。这座城市是
A.洛阳
B.成都
C.扬州
D.长安
8.开元末年以后,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唐朝出现外重内轻局
面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权力过大
B.朝中大臣权力膨胀
C地方州县权力过大
D,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
七年历史随堂练习(一)第1页共4页
9.回纥是唐朝时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后经过历史的变迁成了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
以下属于唐朝和回纥和睦相处的表现是
①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②唐期多用绢帛换取回鹘的马匹
③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
④回纥出兵助唐平叛安史之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这位皇帝除对突厥的袭扰用兵外,主要采取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被拥戴为“天可
汗”。该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唐朝时,欧洲和非洲的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例如,开元时东罗马帝国
多次派使臣来华,进贡狮子私羊等: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上
述现象反映了
A.政治制度创新
B.经济迅速发展
C.文学艺术繁荣
D,中外友好往来
12.1955年我国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请你分析右图中人
物入选的理由是
A.制定了《大衍历》
B.具有高尚的医德
C.生活在盛唐时期
D.主持修建了赵州桥
13.在中国美丽的甘肃鸣沙山上,有一座石窟集建筑艺术和壁画艺术成就于
中圆人只a图分
一体。据统计该石窟现存壁画近45000平方米,各种彩塑3000多身,生动
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等。这座石窟是
A.洛阳龙门石
B敦煌莫高窟
C.大同云冈石窟
D天水麦积山石窟
14.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
代诗人是
A.骆宾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15.唐代有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他主张无神论,提倡朴素的唯物主义
思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著名诗句便是出自他的名作。他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柳宗元
D.李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13分,19题10分,共40分)
16编写历史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年表,回答问题。(9分)
表1.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史事)
581年
①建立
618年
②
建立
641年
③入藏
唐太宗统治时期
开创的盛世局面:④
唐玄宗统治前期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⑤
(1)根据表格提示内容,将空格①②③④⑤处补充完整。
表2:唐玄宗开元年间大事年表摘记
时间
事件
开元二年
廊州史左感意,坐赃仗杀
开元三年
监察御史张孝蒿脏污,坐系凉州狱
开元六年
侍御史王旭赃私累巨万,贬龙平尉
(2)上述年表可以看出唐玄宗采取的治国举措是什么?(2分)
七年历史随堂练习(一)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