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罗源滨海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罗源滨海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适应性练习
七年级历史试卷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罗源滨海学校邵金托
校对人:罗源滨海学校徐耕平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一共56分)
1.有人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这一评
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建立科举制B.开通大运河C.统一全国
D.编订户籍
2.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
A.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B.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
C.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
D.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
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
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制度在中国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宋真宗时期
4.下图中括号处应填入()
世官制(夏商周)
◇>
贵族子弟继承官爵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看中门第不重才能
)(隋一清)
注重才学考试选官
A.分封制B.察举制C.刺史制D.科举制
5.《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提道:“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
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与这一理想最契合
的太宗言论应是()》
A.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B.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C.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D.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6.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主张:“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为
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由此可见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
A.重用人才,虚心纳谏B.发展科举,重用人才
C.重视农业,以民为本D.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
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
基础。”材料中“在上有”的制度是指()》
A.三公九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8.“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以上内容属
于武则天推行的()
A.文教措施
B.经济措施C.思想措施
D.军事措施
9.某学者根据资料整理出如下表格,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唐朝皇帝
太宗
高宗
玄宗
肃宗
代宗
宪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宰相总数
29
41
27
16
12
29
7
24
15
宰相科
举出身
3
13
18
6
7
17
7
19
12
A.科举考试变得越来越容易
B.
官员从政都必须经过科举考试
C.唐宰相都是进士科目出身
D.
科举考试在唐朝越来越受推崇
10.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
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玄宗
11.武则天在与唐高宗共同执政时下诏修订《氏族志》,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
皆升士流”。到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区”的情况,特别是自安史之乱
以后,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这从侧面
反映了唐朝中后期()
A.政治活动摆脱等级观念影响B.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
C.政治人才选拔制度发生变化D.封建专制制度趋于瓦解
12.如图所示生产工具的发明,“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
如、轻便省力”。这一工具是()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罗源滨海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