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知得失”的“镜子”指的是
A. 魏征 B.杜如晦 C. 房玄龄 D. 姚崇
8.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个“唐宋变革期”。唐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发生着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转折点在唐朝。下列史实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A.建立分封制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确立科举制 D.方田均税法推行
9.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开展“文物中的历史”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可用于探究当时
A.政治制度 B.水陆交通发达
C.商业贸易 D. 手工业的发展
10.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描写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从中可以了解到长安城
A.游客如云 B.农业发达 C. 规划整齐 D.开放繁华
11.唐代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和男子一样参加骑马、射箭、弈棋、打球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唐代
A.艺术的高度繁荣 B.文学艺术的兴盛
C.男女地位的平等 D.社会风气的开放
12.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 B. 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
13.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政权,历经 54 年,每个政权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四年。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B. 统一必是大势所趋
C.政权更迭十分频繁 D.疆域面积不断扩大
14.学会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唐朝的发展历史,下列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 遗址“大明宫” B.书籍《贞观政要》
C.小说《唐砖》 D.电影《隋唐天下》
15.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唐朝的都城长安是以隋朝大兴城为基础扩建而成
C.881年,黄巢建立了大齐政权,唐僖宗逃往成都
D.4世纪到13世纪,人们在甘肃敦煌开凿上千座洞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4小题, 16题9分, 17题10分, 18题9分, 19题12分, 共40分)
16. (9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技术类】
(1)图1作品运用的印刷技术是什么 图2人物在天文历法上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这两项科技成果有什么共同作用 (4分)
【思想文化类】
名片一 人物:李白 身份:唐朝著名诗人 主要贡献:盛唐时期的李白有“诗仙”的美誉。作品《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寓意丰富,传诵千年而历久弥新。他的诗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名片二 人物:___________ 身份:_____________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准备为柳宗元和杜甫制作人物名片,请你仿照人物名片一,任选其中一位人物完成人物名片二的制作。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唐时期取得辉煌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出两点)(2分)
17. (10分)某校七年级同学以“民族关系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识读地图】
(1)上面地图为哪一朝代统治时期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的设置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2分)
(2)请将地图中序号填入表格中对应位置。 (3分)
少数民族 突厥 吐 蕃 回纥
序号
【解读史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材料二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丝织品和典籍,……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青藏高原。
——摘编自《国家宝藏》
(3)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怎样的主张 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3分)
(4)结合所学说出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分)
18. (9分)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各方面蓬勃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钱币中的历史】
材料一开元通宝终唐世 289年,一直铸行不衰,是唐代最主要的货币,其字体由唐朝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写,书法结构严谨匀称,方圆兼济,隶书中带有楷意。 ——摘编自张炜《从“开元通宝”与“和同开称”的比较看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二 和同开珎是在陕西西安发现的五枚日本银钱。据考证,是日本遣唐使献给唐王朝的贡品,从字体上看,它使用了汉字,而且字体明显受到欧阳询字体的影响。 ——摘编自张炜《从“开元通宝”与“和同开琢”的比较看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东罗马帝国金币 材料三 金币正面为一头戴王冠、留有长须的半身男装像,两侧有十字架,左边缘处有铭文“FOCAS”。据著名考古学家夏鼐鉴定,这是欧洲东罗马帝国皇帝福克斯所铸的金币。 ——摘编自洛阳网《东罗马金币 闪耀丝绸之路的光辉》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对比唐朝“开元通宝”和日本“和同开珎”的相似之处。 (答出两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根据上面三则材料,概述这一时期对外交往的发展状况。 (2分)
【图片中的历史】
(3)从图1、图2中任选其一,介绍其反映的历史事件。 (3分)
19. (12 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政治一制度变革】
材料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中官吏选拔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出两点,3分)
【经济—技术革新】
(2)上面两幅图片中用于灌溉的工具是什么 两种工具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分)
【人物—推动发展】
(3)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两位,论证“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 (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6分)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随堂练习
七年级 历 史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D B B B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B C A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4小题,16题9分,17题10分,18题9分,19题12分,共40分)
16.(9分)
(1)雕版印刷术(1分);他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
线长度(2分);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1分)
(2)人物:柳宗元(1分);身份: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1
分); 主要贡献: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向天呼号,希
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
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任答一点,1分)
人物:杜甫(1分);身份:唐代著名诗人(1分);主要贡献: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
期被誉为“诗圣”。他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诗
史”之称(任答一点,1分)
(3)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17.(10分)
(1)唐朝(1分);西域(1分)
(2)突厥:③(1分);吐蕃:①(1分);回纥:②(1分)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
的友好关系(2分)
(4)和亲、战争、贸易往来等(答出两点,2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页(共3页)
{#{QQABaQqo5gKwgAZACZ6qVwXGC0gQsJMRJQoGwUAQKAQDwAFIBAA=}#}
18.(9分)
(1)相似之处:形制都是圆形方孔;都由金属铸造都带有货币属性;字体上都采用汉字
字体,都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任答两点,2分);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频繁,日本
积极学习唐朝的文化(意思相近即可,1分)
(2)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与日本欧洲的罗马都有着密切的经济贸易联系;唐朝先进
的文化吸引着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其他国家之间保持着友
好的关系等(任答一点,2分)
(3)语言规范,条理清晰;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3分)
【示例一】
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到达天竺后,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
法,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
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
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示例二】
遣唐使: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派到中国的使团称“遣隋使”“遣唐
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仿照唐朝的先进制度进行了
一系列改革。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画艺术、建筑技术、社会风俗、佛教等
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9.(12分)
(1)才能(1分);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
确立。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
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任答两点即可,2分)
(2)筒车(1分);有效提高了粮食亩产量,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技术
的进步(意思相近即可,2分)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围绕 “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观点,从下列人
物中,任选两位,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水平等级 要求 分数
紧扣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史实,运用史
4 6-5
实,论证观点,逻辑清晰
能够围绕观点加以论述,运用了材料中两个史实,
3 5-4
论证观点,条理基本清楚
基本能够围绕观点加以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
2 4-3
实,但数量不够,或论证观点不充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2页(共3页)
{#{QQABaQqo5gKwgAZACZ6qVwXGC0gQsJMRJQoGwUAQKAQDwAFIBAA=}#}
1 论述与提供的观点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2-0
【示例】
论点: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
选择的史实: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唐太宗广纳贤
才,知人善任,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他的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
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称为“贞观之
治”。
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他的统治期间,政
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人口数量增长明显,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
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出现了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
试,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她继续推行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发展生产。这一时期,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社会相对安定,人口不断增长,为后来开元
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3页(共3页)
{#{QQABaQqo5gKwgAZACZ6qVwXGC0gQsJMRJQoGwUAQKAQDwAFI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