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中考历史“二模”仿真模拟考试(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言论体现了哪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淮。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
A.推行礼乐,规范等级秩序 B.营建洛邑,强化东方控制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3.毛泽东评价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他们都肯定了秦朝(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B.统一六国的历史贡献
C.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 D.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
4.某节历史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 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为国王加冕、三分帝国等。据此判断,这节课正 在探究的是( )
A.史前人类文明 B.西欧封建国家
C.世界三大宗教 D.亚洲文明古国
5.“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加速统一,结束割据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6.1956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他意在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完全照搬苏联模式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结合具体实际国情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和发展生产 B.打击地主和富农
C.维持农村的原状 D.团结地主们抗日
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很大进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下来
C.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宪法保障广大妇女群众民主权利
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曾想“以夷制夷”,甚至“以夷制华”,然而最后却被列强“以华制华”,根据所学知识,“以华制华"策略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暑假学校研学活动,组织大家到下图所示的“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参观。同学们将了解到此地( )
A.先民们正处于磨制石器的时代
B.先民们都已学会人工取火
C.有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D.先民过集体生活,逐渐出现贫富分化
1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都要处以死刑。其中民法部分对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我们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该法典( )
A.目的是维护奴隶主利益 B.表明该地区商品经济活跃
C.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D.是了解古印度文明的重要史料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属于这次“新”变化的是( )
①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②城市人口大量涌入农村享受恬静生活
③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④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日趋激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26分)
13.(13分)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思想史,思想的光芒照亮了前行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化与社会现实]
材料一 希腊半岛土地贫瘠而多山,生活在这里的古代人多从事海上贸易,但这项事业容易受天气、洋流影响,他们开始不断地遐想,希望在生存活动中摸索出自然规律 在自然哲学得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时,与市民社会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制度随之改变。在希波战争之后,希腊城邦进入到繁荣时期,希腊社会从氏族农业经济转向工商业为主的城邦经济 于是哲学家将关注点转向人事,古希腊哲学也开始了对人的思考
——摘编自柴林丽《论古希腊哲学的生活意蕴》
[思想解放与社会变化]
材料二
壁画《三王朝拜》戈佐利创作于1461年
《西斯廷圣母》拉斐尔创作于1514年
解读:故事取材于《圣经》——耶稣降生后,东方三个国王来耶路撒冷朝拜。但此画中的三国王的形象实际上是佛罗伦萨大商人,银行家——美第奇家族父子的肖像。其中一位少年国王就是洛伦佐·美第奇,他后来统治佛罗伦萨数十年。他酷爱艺术,是艺术家的赞助人。 解读: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的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将圣母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妇女。
[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写了一本振奋人心的小册子,后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小册子里以浓缩的形式出现,欧洲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依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则为它提供了理论来源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1917年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中国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美]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在巴黎公社之前,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一个纯理论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未曾经过生活实践验证的天才论断”,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马、恩意识到,20多年前的纲领内容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他们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所以说巴黎公社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苏联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巴黎公社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哲学关注点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两幅画作与哪一事件有关?观察两幅画作,结合文字解读,从内容和思想两个角度概括两幅画作的共同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小册子”的名称。根据材料三、四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与完善的?(5分)
14.(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创造的历史第一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材料二 中共中央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为了尽快改变中国重工业严重落后的状况。当时中国经济结构畸形,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重工业门类残缺不全,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厂,除了一些从事修理和装配的工厂外,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这种畸形状态,严重制约和妨碍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材料三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迫切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对此,周恩来曾作出具体说明:“有了重工业以后,才能使国防现代化。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高级的炮。在运输上,我们自己还不能制造一辆汽车。”
——摘编自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1)材料一中工业成就的取得与我国政府的哪一项举措有关?这一举措在交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结构的状况。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历史小论文)(5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1)变化:从关注自然到关注人。原因:社会政治制度的改变;城邦的繁荣(城邦经济由氏族农业经济转向工商业为主)。
(2)事件:文艺复兴。内容上:题材都与基督教有关;思想上:都体现人文主义思想(或都体现对现实人物、对人性、对世俗生活和情感的关注)
(3)名称:《共产党宣言》。形成和完善:建立在工人运动的实践基础上(吸收工人运动经验、实事求是);对前人理论具有继承性(理论来源广泛);影响深远;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等。
14.【答案】(1)举措:施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2)状况:经济结构畸形;重工业落后,门类残缺不全。原因:朝鲜战争加速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形成。
(3) 示例:
观点:国内情况和世界形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依据。
论证:国内情况是旧中国的重工业非常落后门类残缺不全,严重制约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上,新中国成立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对抗,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总之,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正确的选择,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中考历史“二模”模拟考试(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