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潍坊一中高78级高一下学期历史学科第二次质量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25年3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苏美尔神话《伊楠娜与恩基》的故事梗概。据此推知,当时苏美尔地区()
公元前四千纪后期,女奠基神伊楠娜前往埃利都,以斗酒的方式从父神恩基处哄得百余种技艺,并以“天船”将它们转运到乌鲁克。在女神获取的诸多技艺中,包括王权、书写术、建筑工艺、木工、金属、制革、编席等。
图1
A.诞生了人类最初的文明 B.手工业技术居领先地位
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D.成为东西文化的交汇点
2.表1所示为埃及莎草纸的使用情况。材料可用来说明古代埃及()
表1
时间 埃及莎草纸的使用情况
埃及第五王朝末期 (约公元前2500-前2350年) 多为宗教或半宗教文献,抄写是神职人员的专利
新王国时期 (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逐渐传入民间,用来礼赞神明、记录事件等,并出现以抄写莎草纸文书为业的专职人员
公元前8世纪 莎草纸传入希腊,很快成为古代地中海地区通用的书写材料
A.奴隶生产效率提高 B.商人政治影响增强
C.神职人员地位下降 D.文化交流范围扩大
3.图2为一枚德拉克马银币,该银币铸造于波斯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统治后期(公元前380年一前360年),图案为希腊雅典猫头鹰,鹰的右下方币文为古埃及文“埃及的法老”。据此可知()
图2
A.币制改革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B.货币统一强化了君主集权
C.帝国扩张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D.希腊化世界内部贸易活跃
4.随着罗马帝国失去北非、意大利等地区,拉丁语的实际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皇帝希拉克略(610-641年在位)正式将希腊语定为行政语言,希腊语逐渐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和民间的主要用语。这表明()
A.希腊民主传统得以传承 B.罗马帝国文化中心东移
C.拉丁语系退出历史舞台 D.文明融合趋势由此中断
5.10世纪以后,日本中小庄园领主为保护其土地不受豪族干涉,纷纷将土地“寄进”给中央更有实力的贵族。寄进者担任起一种“庄官”的责任,进行经营管理,并把土地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年贡”贡献给受寄进者,这一现象()
A.促进了幕藩体制的形成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扩大了天皇的统治基础 D.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6.阿兹特克人对植物特别有研究,他们建造了大量植物园,许多植物园集中研究药用植物学。一些植物园还附设诊所治疗疾病。在药用植物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各部落均一所医院,为平民治病。据此可推知阿兹特克()
A.民众的健康有一定保证 B.独立培育了众多农作物
C.近代科学研究已经开启 D.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
7.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
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C.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8.图3反映了1500-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的变化。影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3
A.农业生产技术改善 B.大量贵重金属流入
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9.表2是意大利思想家马希里奥·费希诺、托马斯·康帕内拉的论述。二者的论述()
表2
思想家 论述
马希里奥·费希诺(1433-1499年) 正是人的精神重建了这个动摇的宇宙,正是通过人的行动,物质世界被不断改变并趋向它曾由之产生的那些精神的领域。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年) 人在世界中······是一个思考者。当人思考时,他想得比太阳更远,甚至超越天堂;他思考许许多多的世界,它们的无限性。
A.主张建立全新的宇宙观念 B.质疑天主教会的正统地位
C.带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D.强调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
10.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 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
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 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
11.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 B.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
C.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2.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A.人民的自愿选择 B.各州(邦)实力不同
C.建国路径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3. 表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 化表(即按 实际购买力计算的 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C.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4.表4为19世纪某思想家的主张。这些主张反映了( )
表4
倡导建立互助合作的社区,在社区中人们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主张废除货币,以劳动券作为交换媒介,劳动券根据劳动时间和强度来发放。
强调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认为社会管理应由那些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且热爱劳动的人来负责。
A.法国大革命后社会重建的需求 B.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反思
C.科学社会主义的早期实践探索 D.启蒙思想在社会领域的延伸
15.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
A.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D.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5分,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古西欧的城市自治
材料一 中世纪时,琅城是法国北部富裕的工商业城市,是当时法国毛纺织业的中心,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12世纪初,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琅城市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自治权。高德理将赎金挥霍一空后又来勒索,琅城市民于1112年发动武装起义,成立公社以自治,并杀死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取消公社。琅城市民坚持斗争,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琅城公社存在了200多年。
材料二 在英国,由于封建王权强大,城市多兴起在国王领地,因此并未出现类似欧洲大陆的城市公社运动,城市多通过向王权“赎买”,即每年向国王缴纳款项以购买财政和司法等自治权利的方式而形成“自由城市”。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孟广林《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中世纪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法国琅城自治的因素。(4分)
(2)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实现自治的方式,并分析城市自治的影响。(8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蔗糖中的“甘”与“苦”
某学习小组针对蔗糖展开研究,阿拉伯人将制糖技术传入欧洲。经过研究,该小组认为蔗糖的生产和流通向世界传播了蔗糖的“甘”与“苦”。
材料一
蔗糖在汉代称“石蜜”,中国古代的“西极石蜜”和“西国石蜜”以至世界各国“蔗糖”(sugar、sucrose)一词中都包含“sacca”字根,来自梵文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义。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sakara的对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译。
--季羡林《糖史》
材料二 中南美洲成为全世界的蔗糖生产中心······17世纪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建立种植园,成千上万的非洲黑奴被贩运到此。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蔗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商品,在美洲生产、在欧洲销售。18世纪之后,在英国,糖已经从一种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一种日用品和必需品。
--摘编自(日本)北川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等
材料三 蔗糖廉价化后,为人们在粮食以外开辟了另一种更高效的热量供应来源--多吃几口糖,就能少吃不少饭。欧洲在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粮食价格因为蔗糖的传入开始下降,感到卖粮食不再赚钱的农民们纷纷开始向城市聚系。······劳动力廉价到令作坊主愿意扩大生产规模以挣更多的钱,而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了对新技术的需求,工业革命于是应运而生了。
--【德】沃尔夫冈·赖因哈德《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
(1)学习小组发现蔗糖在中国古代被称作“石蜜”,根据材料一,请推测“石蜜”的原产地与传入中国的路径。(4分)
(2)蔗糖在传播之初,使人们品尝到了甘甜,但后来部分人却又感受到了苦涩。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蔗糖传播中的“甘”与“苦”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正确。)(1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 作者 生卒时间 节选内容(观点)
《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 1473-1543 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 路德 1483-1546 观点: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二
表5中内容为启蒙运动时期两位思想家著作目录的摘录
表5
书目1 书目2
第一章 第二节论最初的社会 第六节论社会公约 第二章 第二节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节论公共意志会否犯错 第四节论主权权力的界限 第八节论人民 第三章 第十八节论如何防止政府篡权 第四章 第一节论公共意志是不可摧毁的 第一章 第一节法治概论 第六节政体原则与民刑法繁简、审判形式和刑罚 第二章 第九节法与防御 第十一节确立政治自由之法与政体 第十二节确立政治自由之法与公民 第三章 第十九节法与培育民族普遍精神、道德习俗之原则 第五章 第二十六节法与调整对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6分)
(2)结合所学概括表5体现的政治主张;任选两例史实说明近代西方国家对上述政治主张的实践情况。(9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多利亚时代的广告
一组广告词
1855年《莫里郡广告报》:“承包商在基思、巴基、福克伯斯和埃尔金城内设置了代理点,代收需要运输的货物,每周一、周三、周五发货,如有需要,请在发货日上午十一点前运往代理点。所有的货物都会小心保存,避免损坏。” 1887年《贝德福德郡时报》:“阿特金斯·史密斯百货店,位于贝德福大街121号,您可以批发价购买日常所需品,现金支付。”(下边所附长长的价格单商,除了售卖食物以及日用品,还有五十多种专利药,包括比彻姆药丸等知名药品。)
1890年《女王报》:“本公司(英国枫树家具公司)拥有获得专利的钢丝网床垫、从日本进口的壁纸、产自土耳其和印度的地毯。制造家具的木料有波拉德橡木······以及来自美洲的胡桃木。” 1891年《便士画报》:“人类的疾病之源,就来自于细菌的入侵,它(利奥牌药丸)可以通过杀死细菌蠕虫,治疗风湿病、痛风、腰痛、痨病、神经衰弱、癌症、发烧、支气管炎、肾病、痔疮等三十多种病症”。
--摘编自喻冠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广告发展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维多利亚时代广告的特点。(6分)
(2)材料对我们了解维多利亚时代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8分)
潍坊一中高78级高一下学期历史学科第二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C B B A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C D B C
16.(1)因素:琅城工商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城市自治提供了物质基础;琅城市民的反抗斗争,他们通过武装起义和持续斗争,最终迫使封建领主和国王承认城市自治权。(4分)
(2)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2分)
影响:自治城市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同时也为近代民主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这些市民阶层后来成为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重要力量。(6分)
17.(1)由梵文可知其原产地在古印度(2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经西域传入中国(2分)。
(2)观点:蔗糖传播中蕴含的“甘”与“苦”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直接反映。(2分)
全球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在商业贸易中发现了比烟草更具市场的蔗糖。随着欧洲市场对于蔗糖需求的不断增加,欧洲殖民者将甘蔗移植到美洲的种植园,并使用大量黑人进行劳作,将蔗糖重新销往欧洲。(2分)
蔗糖的大量种植使其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品之一,丰富了欧洲人的食物来源与饮食文化,推动欧洲的人口大量增长并成为推动工业革命形成的重要因素。(2分)
蔗糖的传播乃至产业化生产是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建立的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也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助长了黑奴贸易和种植园经济,给非洲和拉美带来严重灾难。(2分)
综上所述,蔗糖传播带来的“甘”-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对非洲、拉美地区的“苦”的基础之上,要理性全面的分析蔗糖的“甘”与“苦”(2分)
18.(15分)
(1)《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3分)《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斗争的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动摇了教皇的宗教权威。(3分)
(2)主张: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法治。(3分)
实践:
英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确立;
美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
美国:1787年,颁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联邦制原则、共和制原则等。
法国: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度。(实践部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以上举出其中一条,并加以说明内容或影响3分,任意举出两条6分)
19.(1)特点:内容丰富多样、图文并茂;(2分)媒介(载体)多样、形式灵活(2分)语言简洁明了、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2分)
(2)从商业繁荣角度作答:大量不同类型的广告表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商品和服务种类丰富,商业繁荣,竞争激烈。
从世界市场角度作答:家具公司广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反映了该时期英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从交通运输业角度作答:从铺满广告的火车站台和货运承包商广告反映了该时期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从经营方式变化角度作答:百货店广告反映了该时期英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从生活方式变化角度作答:货运承包商按时发货反映了该时期英国民众的时间观念增强;百货店广告反映了该时期英国民众购物方式改变。
从社会问题角度作答:利奥牌药丸的夸大宣传反映了部分商人唯利是图,社会诚信问题凸显。(1个角度2分,任意回答4个角度得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