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太仓市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答案)

江苏省太仓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
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⑤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⑤
2.下图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部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时的场景。该事件标志着
A.我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我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西藏完成了民主改革
3.“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中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始于
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 D.西藏自治区成立
4.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图片最能体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
A.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B.开国大典
C.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D.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5.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A.封建帝制的废除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6.2024年11月29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某校新闻社团为此撰写了公众号文章,下面最合适的题目是
A.《接最可爱的人回家》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D.《县委书记好榜样》
7.1953至1956年,中国派遣到苏联的留学生近80%选择冶金、采矿、电气、铁路、交通等理工科专业。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
A.学习苏联的政治制度 B.着力于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加速农业合作化进程 D.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8.1953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专门讲了一段如何看待“施仁政”的问题。他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了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下列措施,最能体现为了人民当前利益的是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大跃进运动
9.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巩固、发展、提高
C.协调、共享、绿色、发展 D.团结、友爱、至善、至美
10.“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材料中的“它”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26.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A.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2.“青食”牌钙奶饼干是很多山东人儿时记忆中“最甜美的回味”。“青食”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设立的背岛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3.《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你认为这一时期指的是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改革开放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
14.1954年6月底,陈云就编制五年计划提出“按比例发展”和“综合平衡”原则。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他提到“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但紧张决不能搞到平衡破裂的程度”。这体现了“一五”计划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C.以改善民生为主 D.作风急躁急于求成
15.下图是1952—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GDP指数以1952年为100)1962—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五年计划成果显著
C.国民经济调整的实行 D.“以阶级斗争为纲”
16.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产量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铜(百万吨)
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
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
A.“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发展迅速
B.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农业发展
C.“大跃进"运动推动钢铁行业迅速发展
D.八字方针的实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17.如下表为1957年与1952年相比,我国部分经济数据增长的情况。表格数据表明
项目 钢铁 煤炭 棉花 粮食
增长率 296% 96% 26% 19%
A.工农业协调发展 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C.我国实现工业化 D.工业产值已经超越农业产值
18.如表反映了1952—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对其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B.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9.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20.下图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构成变化的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1.下图所示的是1953年的一幅年画。它描绘了工人代表正在写选票,为自己满意的人投上神圣的一票的情景。该作品
A.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表达了人民对工业建设的热情
C.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D.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22.经过五年多的改革开放实践,城乡自由贸易、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快速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经济成分促使城市经济和国营企业启动改革。以上内容出现的基本前提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成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3.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试行股份制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这反映了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浦东新区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4.1954年6月,我国宪法草案被译成蒙、藏、维吾尔、朝鲜等民族文字。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约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多条意见和问题。这体现了我国
A.人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 B.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备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6分)
25.“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梦想蓝图】
材料一
中共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一百年来安排。
【梦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①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②
【圆梦历程】
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材料四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复兴之路》解说词
【筑梦新时代】
材料五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梦,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中国人自我实现之梦,更是中华民族面对未来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中国梦,需要每一个脚踏实地的足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奋斗目标中“第二个一百年”的内容。(2分)
(2)材料二中①②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1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是指什么史实?(2分)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可以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什么努力?(1分)
26.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7分)
材料一
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回报工作时,希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下竞争力报告NO.13之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蓝皮书指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专家解释说,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除经济发展外,深圳亦能兼顾环保。香港经济竞争力整体强健,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央广网北京2015年5约15日报道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最先拥有“自主权”的城市有哪几个?中国最终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开放格局?(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材料一和材料三有何联系?(2分)
(4)联系材料、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汕头政府、人民应如何做,使得汕头能够发展得像深圳一样好?(1分)
27.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我们国家从此今非昔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正当中国人民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而斗争的时候,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面对严重威胁,毛泽东、中共中央以巨大的胆识和气魄,作出重大决策——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的七个多月里,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实行战略反攻,以运动战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歼敌23万余人。志愿军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大规模的阵地战顽强坚守,粉碎了美军和韩军的进攻。并于1953年发动强大的夏季反击战役,歼灭了美军和韩军12万余人。
——摘编自李颖《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材料二
以下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四种材料
材料三
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向国防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1分)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材料二中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哪些属于第二手史料?(用序号表示,共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次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1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根据材料概括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说明八大指出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哪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分)
材料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10 DCCBC ABAAA
11-20 CBBBC ABBBD
21-24 CADA
25.(1)内容:“第二个一百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关系: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史实: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做贡献;增强实践能力,提升自我水平。(言之有理皆可)
26.(1)城市:深圳、珠海和汕头。
格局: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原因:①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②发展经济同时兼顾环保
(3)变化:广东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广东经济增长追上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联系:材料三广东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材料一的改革开放策。
(4)大力引进和集聚人才;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引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27.(1)美国侵略朝鲜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2)第一手史料②;第二手史料①③④。
(3)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国防现代化建设。(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28.(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决策。
(3)核心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的: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推动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太仓市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