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
八年级 历史
2022.11
本试卷分两部分,试卷共 12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
姓名和考生号;用 2B铅笔将对应的考生号码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1.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
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揭示了(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C.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
D.中国纺织生产落后
2.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入侵浙
江后,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了英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
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这说明当时民众 ( )
A.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
B.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
C.有自发的反侵略意识
D.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
3.电影《鸦片战争》某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
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轻轻一碰,
它就会粉身碎骨。”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 ( )
A.军队战斗力不强 B.科学技术落后
C.思想上落后 D.封建制度腐朽
第 1 页 共 12 页
4.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旧税率(%)新税率(%)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棉花 24.19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5.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
A.《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天津条约》签订后
6.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世
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说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7.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
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指 ( )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8.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
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9.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决定
了近代中华民族首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
A.老有所依,幼有所长 B.民族独立,国富民强
C.经济发展,思想解放 D.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第 2 页 共 12 页
10.如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 19世纪 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
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11.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 “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
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 400 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
照这样下去,我们将 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
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
A.直接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极大的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彻底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12.下表为 1872年到 1875年间,晚清赴美留学幼童共计 120人的籍贯统计。据此可知( )
籍贯 人数/人 占比/%
广东 84 69.7
江苏 21 17.4
浙江 8 6.6
安徽 4 3.3
福建 2 1.6
山东 1 0.8
A.留学生是维新变法运动主力 B.广东地区经济全国领先
C.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D.东南沿海社会风气开放
1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
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
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 3 页 共 12 页
14.《日清战争前的日本对清战争准备》一书中写到:“日本从政府到军队,预先就设
想了和中国交战的时机并做了尽可能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才断然出兵的。而且,
中日之间的战争,至少从 1887年开始,具体的作战计划就被构想出来了。”对这
段史料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场中日战争指的是日本侵华战争
B. 有助于分析此次战争的历史影响
C.可以具体了解此次战争的作战计划
D.说明日本发动此次战争蓄谋已久
15.经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认,在东部海域打捞的“丹东一号”沉舰
应该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导致该舰沉没的战役是( )
A.黄海海战 B.丰岛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天津保卫战
16.1895年爱国人士所作《时局图》,图中文字“不言而喻”“一目了
然”暗指当时 ( )
A.列强将策动侵华战争
B.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面临着被瓜分危机
17.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 B.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及其影响 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18.赫德于 1898年 10月 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
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
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
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第 4 页 共 12 页
19.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
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
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
戌变法运动( )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0.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的观点是要改革 (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2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运动中的两股洪流。太平天国运动虽
然有反侵略的性质,但其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而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
帝国主义。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农民运动的斗争方式发生改变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2.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从根本上说明了( )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军事实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23.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 20世纪的大幕拉开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
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
A.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第 5 页 共 12 页
24.近代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下侵略与反
抗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25.《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
路沿线要地。这一规定( )
A.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26.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
观点的是( )
A.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B.中国同盟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
C.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D.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7.“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孙中山是中国近
代最早关注并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领导人,他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的“民生主义”,
实际就是中国同盟会纲领中的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第 6 页 共 12 页
28.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我)辈为乱
臣贼子。凡认识者,视(吾人)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
年)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
其事之不成矣。”形势的变化反映出 ( )
A.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B.革命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C.清王朝的统治已不得人心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29.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
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
邦新造”的是它 (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0.如图为近代某一期杂志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 )
A.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C.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D.抨击近代维新变法思想
3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
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
途径。”材料中的“两大政治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第 7 页 共 12 页
32.孙中山称赞黄花岗起义“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它( )
A.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C.规模大、准备充分,坚持了七十二天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革命进程
33.下表主要反映了 20世纪初期的中国 ( )
1905年 11月 1912年 1月 1912年 2月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经历了一系列起义失败后,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
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三最终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
临时大总统
民主义” 国成立
1915年底 1915年 2月 1916年 6月
袁世凯准备在 1916年元旦 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
护国战争爆发
举行登基大典 裂,中国陷入混乱
A.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腐朽
B.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民主发展之路艰辛曲折
34.《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
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下列对“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
A.都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B.都是武装斗争
C.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D.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 8 页 共 12 页
36.学生李明的爷爷今年恰好八十大寿,即 1937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
国。寿宴后,一位历史老师问李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李明的正确回答
应该是( )
A.民国十五年 B.民国十六年
C.民国二十五年 D.民国二十六年
37.1912年 3月 2日,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就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
代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而民间普遍改称呼为“先生”或“君”。
这说明( )
A.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
B.国民政府提倡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C.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
D.传统婚姻礼仪烦琐需要简化革新
38.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39.下表为民国主要军阀势力概况表。从表格中可以得到的信息主要有 ( )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支持者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美国、英国
皖系 段祺瑞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东北地区 日本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美国、英国
滇系 唐继尧 云南、贵州 美国、英国
①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
②军阀依附帝国主义巩固自身利益
③中国由统一走向分裂
④军阀割据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 9 页 共 12 页
40.胡晓风、金成林在《莫将龙种变跳蚤——重读马克思》中评价到:“播共和之龙种,
收专制复古之跳蚤。这是革命范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写照。”这一评论所反映的
历史进程是( )
A.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
B.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C.从武昌起义到北洋军阀统治确立
D.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政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41题14分,每42题14分,每43题12分,共40分。
41.(14分)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駛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qin,
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
救活无安徽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
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
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 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
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
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
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
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因
而“极具标本价值”。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
第 10 页 共 12 页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1分)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1分)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3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2分)并指出“大义”之举
在当时的历史作用。(2分)
问题四: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3分)并谈谈你对招商
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结论的理解。(2分)
42.(14 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
【卑劣的手段 暗杀】
材料一 1913年 3月 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沪宁火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
统的袁世凯说:“何方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
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
途中被刺身亡。
问题一:材料一中宋教仁被刺后引发了哪一运动?(1 分)“幕后指使者”究竟
是谁?(1 分)
【卖国的独裁 称帝】
材料二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供“二十一条”摘录内容:“一、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增加通商的权利……二、日本在南满……享有多种经济、军事特
权……五、中国警队及工厂由中日合办……六、中国政府聘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
军事顾问……”。
问题二: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二十一条”的目的是?(1 分)针对日本提
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的态度怎样?(1 分)袁世凯为称帝还做了什
么准备?(1 分)
【正义的回击 革命】
材料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第 11 页 共 12 页
问题三:孙中山由此发起了什么运动?(2分)讨伐的对象是谁?(2分)
【历史的教训 沉思】
材料四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数据)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 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 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 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 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 5000多万元
问题四: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分)并写出至少两个不同派系
军阀代表人物各一个。(2分)
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锁;同
时,欧风美雨东渐,为时人提供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经世派中一部分人开始向西方
寻求救国之道,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绘制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分)
问题二: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
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
学中国近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第 12 页 共 12 页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D D B C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D A D C B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C A D D D C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D D C D B C A C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
八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14分)
.问题一:
事件:洋务运动(1分)地位: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分)
问题二:
依据:开通到西洋的航路:旱灾时,运粮赈灾:战争之时,运送兵勇。(3分)
问题三:
主要表现:①捐献船舶;②支援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2分)
历史作用: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2分)
问题四:
历史阶段:洋务运动、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新阶段。(3分)
理解:招商局的发展历史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2分)
42..(14分)
问题一:
运动:二次革命。(1分) 人物:袁世凯。(1分)
问题二:
目的:日本全面控制了袁世凯政府。(1分)
态度: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1分)
准备:登基大典。(1分)
问题三:
运动:护国运动;(2分)
对象:袁世凯。(2分)
问题四:
影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增加了财政的负担,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分)
军阀:直系:冯国璋或曹锟; 皖系:段祺瑞。(2分)
43. (12分)
问题一:
影响: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答出其中两点点即可)
问题二:
评分标准:
一等: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紧扣观点,根据材料内容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二等: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围绕观点,根据材料内容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但不够周全,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三等:观点体现主题且较明确,围绕观点,根据材料内容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一般;条理不够清楚。
四等:观点不明确或没有体现主题;对材料有一定理解,有自己的论述,史论结合不够合理;条理不清楚。
【示例1】
观点:民族危亡刺激先进中国人努力探索振兴之路。
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刺激了时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如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在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动下,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结论:在民族危难时刻,先进的中国人总会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寻找民族振兴的道路。
【示例2】
观点:列强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沉重灾难,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论述: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从1931年开始,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民族团结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战的完全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结论:列强的侵略使近代中国主权遭到严重损害,也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但它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走上探寻国家富强的道路,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示例3】
观点: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重要主题。
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独立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寻求救国之道,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当时和后来的思想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结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踏上了艰难的救亡图存之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 42.(14 分)
问题一:运动: (1 分)
八年级历史 答题卡
人物: (1 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问题二:目的: (1 分)
态度: (1 分)
贴 条 形 码 区 准备: (1 分)
问题三:运动 (2分)对象 (2 分)
问题四:影响:
缺考标识 注意事项:
1. 在每页考生信息框中填写姓名及考生号。
(考生禁填) 2. 选择题作答必须用 2B 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 (2分)
干净。解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
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军阀: (2 分)
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2分)
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43.(12 分)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问题一:影响: (2分)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问题二:观点:
21. [ A ] [ B ] [ C ] [ D ] 26. [ A ] [ B ] [ C ] [ D ] 31. [ A ] [ B ] [ C ] [ D ] 36. [ A ] [ B ] [ C ] [ D ] (2 分)
22. [ A ] [ B ] [ C ] [ D ] 27. [ A ] [ B ] [ C ] [ D ] 32. [ A ] [ B ] [ C ] [ D ] 37.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28. [ A ] [ B ] [ C ] [ D ] 33. [ A ] [ B ] [ C ] [ D ] 38. [ A ] [ B ] [ C ] [ D ] 论述:
24. [ A ] [ B ] [ C ] [ D ] 29. [ A ] [ B ] [ C ] [ D ] 34. [ A ] [ B ] [ C ] [ D ] 39. [ A ] [ B ] [ C ] [ D ]
25. [ A ] [ B ] [ C ] [ D ] 30. [ A ] [ B ] [ C ] [ D ] 35. [ A ] [ B ] [ C ] [ D ] 40. [ A ] [ B ] [ C ] [ D ]
41.(14 分)
问题一:
事件: (1 分)
地位: (1 分)
问题二:
依据: (3 分)
问题三:
表现: (2 分)
作用: (2 分)
问题四:
(4分)
历史阶段: (2 分)
结论:
理解: (2 分)
(2分)
八年级历史 第 1 页 共 1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