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文明的物质创造不胜枚举,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仰韶就已绽放出华夏文明之光。这主要表现在( )
A.修建大规模祭坛和神庙 B.成功驯化了猪和狗等家畜
C.粟作农业在孕育中发展 D.使用胎壁薄如蛋壳的黑陶
2、下面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的分布及代表性成就。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文明区域之间孤立隔绝 B.中原文化发展领先全国
C.文明发展呈现多元格局 D.南北文化发展渐趋一致
3、下图是1973年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猪纹陶钵,钵的外壁刻着一只造型逼真的猪。这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河姆渡人就是用它来盛放食物的。该器具最有可能盛放( )
A.小麦 B.稻米 C.大豆 D.玉米
4、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说明商王朝(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3世纪)的政治版图已到达了长江流域,并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这一现象( )
A.折射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体现出商王朝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有利于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表明历史真伪的印证必须通过考古实证
5、西周统治者在其王国的北、东、南三个方向的边域皆建有“侯”,以戍守及开拓疆土。这表明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内外服制
6、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乃至宇宙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科举选官制度的确立
7、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是( )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商鞅变法 D.吴起变法
8、春秋战国时期创私学、兴教育最有成绩的是孔子,相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下列思想中,与这一成绩的取得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道法自然” B.“相生相胜” C.“格物致知” D.“有教无类”
9、先秦时期实行井田制,商鞅变法时曾采取“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措施。此举直接意图是( )
A.提升官吏素质 B.修造战斗装备
C.鼓励积极垦耕 D.抑制工商行业
10、“智库”,又称智囊团、思想库等。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执政卿和君子(士)是构成“智库”群体的典型代表,到战国时期则主要包括卿大夫的家臣(稷下之臣)、出身于民间的游说之士和民间教育群体等。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
A.礼崩乐坏的时代景象 B.变法改革的社会风潮
C.诸侯争霸的政治现实 D.学术下移的社会趋向
1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秦始皇在全国推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内外服制 D.刺史制
12、汉初,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为解决上述问题,汉武帝( )
A.确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 C.采取井田制 D.实行科举制度
13、汉武帝亲政后,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并让他们为自己出策、发号施令。他们商议的朝政的场所被称为( )
A.御史台 B.中书门下 C.中朝 D.内阁
14、西汉后期丞相的出身如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
丞相(人数) 外戚宗室 掾史文吏 经学之士
昭帝朝 3
宣帝朝 5
元帝朝 2
成帝期 5
哀帝朝 5
A.察举选官制度的完善 B.儒学影响力逐渐增强
C.世家大族的逐渐兴起 D.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15、汉武帝时期,政府实行盐铁官营,兴办地方手工业,先后在郡国设置盐官、铁官、工官、服官、铜官等,控制了地方的经济命脉。这些措施( )
A.引发了地方诸侯王的离心反叛 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为汉反击匈奴侵扰创造了条件 D.推动了私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
16、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17、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
A.东汉 B.东晋 C.北魏 D.南宋
18、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 )
A.北方经济严重依赖南方 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 D.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
19、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 )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D.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
20、史书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旨,提倡文教,重视农业生产,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发展经济,出现了国力空前强盛、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增长的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1、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 )
A.宗法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2、下表所示为唐朝中后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所占比例。由此可知,科举制( )
时期 宰相总数(人) 进士出身的宰相所占比例(%)
唐穆宗时期 14 57.1
唐文宗时期 24 75
唐懿宗时期 21 81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宰相的政治权力
C.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 D.维护了士族贵族的特权
2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也是宰相。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皇权的逐渐加强 D.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
24、“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它”指的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25、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中外交流活跃。下表中①所对应的史事应该是( )
序号 史事

② 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③ 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④ 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
A.文成公主入藏 B.唐玄宗重用贤能
C.鉴真东渡日本 D.安史之乱被平定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子蜂出,各引一端,不仅形成了真正的学术繁荣,而且还有大量的新认知通过不同观点间的相反相成、相生相灭被创造出来。如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老子所构建的宇宙论及宇宙论同社会论、人生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庄子主张把心的逍遥置于一切之上的人生观;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商编自赵世超、卫崇文《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呜运动》
材料二:
西周末年,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礼崩乐坏所导致的士的再就业需求促进了私学的兴盛,无论是后世诸子百家的称谓也好,还是九流十家的说法也好,都表明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的丰富程度。中国思想由此实现了突破,并确立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价值,塑造了国人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何善蒙《“士”的再就业与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诸子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并概括其性质。
27、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时代,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炀帝)筑西苑,苑周二百里,上好以月夜从宫女数千骑游西苑……开通济渠,引汴水,开邗沟,置离宫,造龙舟……上行幸江都,御龙舟,龙舟四重,皆饰以金玉,舶舶相接二百余里……帝谓侍臣曰:“高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乃复议伐高丽。
——《资治通鉴 隋纪》
材料二:
唐代名相陆贽称许租庸调法:“国朝著令赋役之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李雪华《关于陆贽论两税法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唐玄宗统治后期,户籍“浸坏,多非其实”,“所在赋敛,无复常准”,民众“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留下的本地百姓“百无四五"。这种情况下,宰相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租"、"庸”、"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的历史意义。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苹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明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在南部边疆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列举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至少两例)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驯化了粟等栽培作物,反映了我国的粟作农业在孕育中不断发展,C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排除A项;成功驯化猪和狗等家畜的是长江下游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并非是仰韶居民,排除B项;胎壁薄如蛋壳的黑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并非是仰韶文化的代表器物,排除D项。故选:C。
2、答案:C
解析:考查文明起源。由图片中主要文化遗存的分布区域及代表性成就可知,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发展、分布广泛等特征,故C项正确。A项中“孤立隔绝”、D项中“渐趋一致”的表述均过于绝对化,故排除;题干中未提及“不同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故排除B项。
3、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可知是河姆渡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时期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选择B;小麦在石器时代属于黄河流域的作物,排除A;大豆和玉米属于在后期传入中国的作物,石器时代没有出现,排除CD。故选:B。
4、答案:C
解析:从材料“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说明商王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的政治版图已到达了长江流域,并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和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文化已经传达到了长江流域,反映出当时北方和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现象已经出现,C正确;ABD选项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故选:C。
5、答案:A
解析:根据“王国”“建有‘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封邦建国的分封制,A正确;材料和宗法制、王位世袭制无关,排除BC;D是商朝政治制度,排除。故选:A。
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多民族国家没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科举制确立是在隋朝,故D项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先后经历了两次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而且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
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是商鞅变法,故C选项正确。管仲改革发生在春秋时期初期,时间上不符合题
意,故A选项错误。李悝变法主要集中在经济和刑法两方面,不符合题干所说“涉及面最广”,故B选项错误。吴起变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使楚国经济、军事等方面得到一定发展,但仅仅持续五年便以失败告终,不符合题干所说“持续时间最长”,故D选项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他不挑剔学生的出身,因此他能够取得“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他有教无类的思想,D项正确;“道法自然”、“相生相胜”不是儒家思想,与孔子无关,排除AB项;“格物致知”是宋朝理学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
9、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商鞅废除并田制,教民耕战的直接意图是,鼓励积极垦耕,C项正确;教民耕战与提升官吏素质无关,排除A项;修造战斗装备与商鞅废除井田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抑制工商行业是商鞅变法的另一措施,并非其教民耕战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材料突出的是学术的下移,并未提及礼崩乐坏,故A项错误;B.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变法改革的状况,故B项错误;C.材料并未提及诸侯争霸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D.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执政卿和君子(士)是构成“智库”群体的典型代表,到战国时期则主要包括卿大夫的家臣(稷下之臣)、出身于民间的游说之士和民间教育群体等,可以看出春秋时期,以卿士为代表,但是到战国时期,由于学术下移,智库的代表来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故D项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秦大一统措施的了解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故A错误;B.秦统一后,李斯认为分封制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建议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故B正确;C.内外服制度是商朝时期推行的,故C错误;D.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故D错误。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代武帝时期地方诸侯势力庞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推行了推恩令,削减地方诸侯势力,B项正确;皇帝制度是秦始皇设立的,排除A项;汉代已经不再实行井田制,排除C项;隋朝才开始出现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A.御史台是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B.中书门下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机构,故B项错误;C.汉武帝时期,为了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组建中朝,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并让他们为自己出策,发号施令,故C项正确;D.内阁是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据材料“西汉后期丞相的出身表”可知,西汉后期出身经学之士的宰相人数呈不断上涨趋势,占比较大,说明西汉后期儒学影响力逐渐增强,儒学知识分子得到重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察举制是否完善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外戚宗室担任丞相的人数只有1位,不能说明世家大族逐渐兴起,排除C项;影响丞相出身的是儒家思想,不是强化皇权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据材料“政府实行盐铁官营,兴办地方手工业,先后在郡国设置盐官、铁官、工官、服官、铜官等”,可知汉武帝时期的上述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反击匈奴侵扰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上述措施阻碍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
1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东汉末年,刘备占据四川地区,建立蜀汉政权,A项正确;孙权占据的是江南地区,排除B项;曹操控制中国北方地区,排除C项;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排除D项。故选:A。
1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成立东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
18、答案:B
解析:A.材料没有强调北方经济依赖南方,排除;B.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朝时期,荆州、扬州物产丰富,纺织业发达,反映当时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有所发展,正确;C.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的信息,排除;D.据所学,刘宋政权的统治是在南北朝对峙时期,结束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的是隋朝的统一,排除。故选:B。
19、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大夏国、北魏、北周政权的建立者都认为自己是中原王朝推崇的祖先的后代,可知他们这是为了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B项正确。
20、答案:D
解析: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旨,提倡文教,重视农业生产,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发展经济,出现了国力空前强盛、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增长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时期。
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由各州郡分别推选中正若干人,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他们将人才分为九等,朝廷会依据这个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主要看重家世,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C项正确;宗法制是西周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排除B项;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
22、答案:A
解析:据题干表格可知唐朝中后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占一半以上,且比例不断升高,反映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结合所学,科举制不论出身门第,平民可以应考,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材料反映宰相出身,看不出权力增减,排除B项;科举制注重考察应试者的才学,而非以品德为标准,不能得出提高道德素养,排除C项;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扩大了用人范围,削弱了士族贵族的特权,排除D项。故选:A。
23、答案:C
解析:A.明朝朱元璋时,宰相制度被废除,故A项错误;B.材料内容与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C.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初唐到唐中叶以后,三省长官从宰相到成为荣誉职务,反映了相权的不断削弱,皇权的逐渐加强,故C项正确;D.材料未说其他部门官员的情况,不能得出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故D项错误。故选:C。
24、答案:C
解析:C.据材料“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唐朝的两税法的收税标准以税和户税为主,这就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正确;
25、答案:C
解析:图表中都是中外交往的史实。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历经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故C符合题意;文成公主入藏属于民族关系,排除A;图表内容与唐玄宗重用贤能、安史之乱无关,排除BD。故选:C。
26、答案:(1)政治主张: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政治上:战争频繁,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上:士阶层崛起;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性质: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解析:(1)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一“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仁政;根据材料一“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根据材料一“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根据材料一“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背景:根据材料二“西周末年,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可得出社会上,士阶层崛起;根据材料二“在私学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可得出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联系所学知识,还可以从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政治上,战争频繁,阶级关系的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性质:根据材料二“无论是后世诸子百家的称谓也好,还是九流十家的说法也好,都表明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的丰富程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7、答案:(1)原因:自恃强盛、大兴土木、征伐高丽、穷奢极欲。
(2)租:纳粟为租;调:纳绢(或者帛、布)为调;庸:纳绢(或者帛、布)代役为庸。
(3)历史意义: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保证财政收入;减轻人身控制。
解析:(1)据材料一“(炀帝)筑西苑,苑周二百里,上好以月夜从宫女数千骑游西苑开通济渠,引汴水,开邗沟,置离宫,造龙舟上行幸江都,御龙舟,龙舟四重,皆饰以金玉,舳舻相接二百余里”可知,大兴土木,开通大运河,劳民伤财,穷奢极欲;据材料一“帝谓侍臣曰:‘高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乃复议伐高丽”可知,自恃强势,对外远征高丽。结合所学可知从农业生产破坏、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大规模起义的方面来分析。
(2)结合所学从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为租、纳绢代役为庸、交纳规定数量的绢、绵、布、麻为调的方面来解释。
(3)据材料三“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可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征税标准转向财产;结合所学从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角度分析。
28、答案:(1)措施:迁都洛阳,革除旧俗;推行汉话等汉化措施。
(2)办法:开明友善,真心相待。方式:军事征伐;加强管理;实行和亲;加强交流等。
(3)认识:民族间有和有战,以和为主;民族间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各族都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魏初风俗至陋”可知,北魏风俗落后,需要改革;根据“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可知,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措施:根据材料一中“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可知,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根据“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可知,推行汉话等汉
化措施。
(2)办法:根据材料二中“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可知,开明友善,真心相待。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军事征伐、加强管理、实行和亲、加强交流等。
(3)认识:综合以上材料与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民族关系、性质和影响等方面分析可知,中国古代民族间有和有战,以和为主,民
族间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各族都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