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届第一学年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殷墟考古发现,晚商金文中一些器物类象形文字,与年代较早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玉器以及陶礼器等器物风格接近(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
A. 甲骨文取象于二里头文化 B. 礼乐制度已经产生
C. 甲骨并非唯一的书写载体 D. 华夏文明一脉相承
2. 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在祁连山下设立五个属国;公元前121年至公元前111年间,又先后在河西走廊建立四郡,从敦煌向西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很多烽燧;至公元前60年,迫使匈奴基本退出西域。这些举措( )
A. 埋下了地方割据隐患 B. 为丝路贸易提供了一定保障
C. 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 D. 确保了北部边疆的政治稳定
3. 唐代前期,城市中主要居住着封建官僚、军队及其家属以及一些服务人员,这些人所需的农副产品大都通过俸禄直接获得。此外,手工业品也大都由官府手工业生产。因此,城市封闭结构并没有对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这可用来说明,唐代前期( )
A. 政府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 税制创新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C. 政府扶持是当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 城市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增强
4.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则事无不治,”这表明张载主张( )
A. 建立世族制度 B. 运用宗法治理社会 C. 推崇道德理性 D. 重视世俗社会教化
5. 有学者说:“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饷”,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该学者意在强调清朝( )
A. 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一致性 B. 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
C. 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D. 商人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6. 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于英美战争,英国兵船竟在中国海面任意拘捕美国商船,引起中英之间的纠纷,英国乘机提出许多要求,如反对清朝地方官行用文书称外国“蛮夷”等。清朝地方官答复:“蛮夷”二字,系外国统称。并无轻侮之意……岂可推敲字句?”这反映出当时( )
A. 英国获得兵船自由航行权 B. 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C. 清朝中央权力呈下移倾向 D. 传统的夷夏观念依然存在
7. 洋务运动早期军用制造业“所需钢、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洋务派认为“且恐不可常恃”“与其购自外洋,不若采自中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光绪元年)上谕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以济军需”。到了洋务运动中期,大多数民用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洋务民用企业的这一变化( )
A. 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B. 源于中国海防危机加剧
C. 加速传统经济的解体进程 D. 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调整
8.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同时他又强调:“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由此可知,孙中山( )
A. 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认为革命的根本是推翻封建专制
C. 明确提出国家前途是实现民族统一 D. 指出民族问题的本质是政权问题
9. 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推行统一累进制,以“有钱出钱,钱多多出,钱少少出”为基本原则。如表是该边区1942~1944年累进税率的变化情况。这说明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
年份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税率 16.96% 10.50% 12.75%
A. 壮大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C. 适应了民族革命形势的需要 D. 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顺利实施
10.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既要突出“随势”和“顺势”,又要强调“谋势”和“塑势”,不断拓展战略远见,坚持战略底线,提升战略自信,强调战略运筹,主动营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下列属于新时代中国改善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重要一环的是( )
A.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B. 完善世贸组织的规则
C. 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 D. 无敌国外交观念形成
11. 有学者说:“东方民族的阿拉伯数字、指南针、火药和纸等,曾给西方文明以决定性的影响;伊斯兰文明与西方长达数世纪的交流,给中世纪欧洲在数学、科学、医药和农业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同类型的文明,既有其独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又有许多人类共同的东西。”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文明碰撞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 B. 人类文明统一性和多元性并行不悖
C. 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同源性 D. 地中海阻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
12. 公元前18世纪,某部法典的前言宣称:“安努和恩利尔(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神灵)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发扬正义于世,翦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当尔杜克命令我统治万民……使我公道有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这一规定( )
A. 宣示了古巴比伦王权的至尊地位 B. 突出了亚述帝国战无不胜的成就
C. 揭示了埃及占据两河流域的事实 D. 表明两河流域开始出现阶级分化
13. 公元前4世纪晚期,希腊人初到埃及时有他们自己的神祇和宗教信仰,但很快某些希腊神与埃及神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三位一体:在亚洲,波斯、中亚的阿纳西塔神与希腊神阿芙萝黛蒂也时常融为一体。这样,东方各民族宗教在衰落中逐渐出现世界主义的特征。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 首次沟通了欧亚两大文明 B. 促进了古埃及文化的传播
C. 有利于中东基督教的形成 D. 推动了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14. 以市民法为起点,因最高裁判官法和万民法而得以发展的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这反映出罗马法( )
A. 具有保守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特征 B. 适应了共和国向帝国发展的需求
C. 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D. 促进了地中海世界商贸文化认同
15. 从11世纪起,西欧主教管辖的城镇首先成为市民阶层斗争的舞台……城市为了争取自治权而与封建领主斗争时,往往把国王当作争端仲裁者。市民进入政治舞台削弱了封建国家的契约关系原则而有利于君主国家的专制原则。这说明当时西欧市民阶层的斗争( )
A. 使城市获得了真正的自治权 B. 削弱了城市市民的基督教信仰
C. 解除了封君封臣的契约关系 D. 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6. 如表为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 )
大化元年(645年) 向各地派遣国司和使者造田籍、校田亩;没收诸国武器,禁止卖地或任意兼并。
大化二年(646年) 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
大化五年(649年) “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A. 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度 B.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 维护了武士集团利益 D. 削弱了幕府将军地位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相传大禹导江为沱,分引岷江上游洪水。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灌溉系统主要由人工河道、堰塘、大坝、渠、沟等组成,起着排洪和灌溉二重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古蜀人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治水经验和水利工程技术,就没有后世的都江堰。这也是成都平原农业经济开发四五千年,成都城市历经3000多年仍充满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生活在常遭洪水侵害的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学会了修建大坝,池塘、沟渠,各个村落在日趋复杂的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逐渐融合和统一。进入青铜时代后,大河两岸城市兴起,谷物成为城市最大的出口产品,平原上许多城市都建造了由运河、大坝、蓄水池、沟渠、引水管等控制的排洪灌溉系统。
即使是商代古蜀第一大城市三星堆,其遗址中也有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而美索不达米亚两河爆发洪水往往是在每年的4~6月,那时,春季谷物已经收获了。成都平原雨量充沛,而美索不达米亚一年中有8个月基本无降雨。因此,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两地的灌溉系统各有侧重。乌鲁克、乌尔都曾经是平原上最大的城邦,先后称雄美索不达米亚。但是,它们也尝到了土壤盐碱化的恶果。与此相对应的是,美索不达米亚中部、北部地区地势较高,有天然的排水条件,而且,北部山地有足够的降雨,基本不需要灌溉,这使得巴比伦、尼尼微等“后起之秀”逐渐超越南部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线上最重要的城市。
——摘编自邹一清《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从灌溉系统的比较分析看古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侧重点不同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西方近代文化以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逐渐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一部分。
二是一些传统的部门和学科或不能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而逐渐衰落,或接受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向现代部门和学科转化;西方的一些新部门和新学科开始传入中国,并最终得到确立和发展,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文化的部门和学科体系。
三是诸如纲常名教、专制独裁、男尊女卑、夷夏之辨、重农抑商等一些旧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或否定,并逐渐为民主、自由、平等、博爱、重商、进步等新的价值观念所取代。
——摘编自郑大华等《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就材料的部分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7年,熟习外文的林钺被聘为美国中文翻译到美国旅居一年。归国后,他将所见所闻写进了《西海纪游草》,成为“近代中国人用来测量外部世界大海的第一只贝壳”。王韬有两年多的欧洲漫游生活,又应日本友人之邀“作东瀛之游”,留下了两部纪行之书,即《漫游随录》和《扶桑游记》。1872~1875年,詹天佑等120名幼童赴美留学。风气一开,到海外修学旅游的人渐渐增多,其中既有公费,也有自费,至五四运动时人数达4万多人。修学旅游的目的地,按照时间的先后分别是:洋务运动时期到欧美;20世纪初多赴日本;清末民初赴美达到高潮;五四运动时期多为法国。清政府于1868年向西方国家派出了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旅游团,先后游历美国、英国、法国、瑞典、丹麦、西班牙等国。清政府第一次派政府官员出国进行科技考察旅游始于1879年。在“欧游”的20多个月中,徐建寅参观、考察了80多个工厂和其他科技单位,近200项工艺、设备、管理方法,留下了一部堪称科技考察报告的《欧游杂录》。同时,徐建寅欧洲之行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订购铁甲”,即装甲战列舰,系当时海军的主力舰种。1887年,清政府指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被保荐的75人进行考试,取28名,皇帝朱笔圈出12人分赴东、西两洋旅游。第一名傅云龙于1887年9月出游,参观游览了日本、美国、加拿大、秘鲁、巴西、古巴等国,用图和表的方式分别记述各国国纪、职官、外交、政事、文学、兵制、考工、河渠等状况。1903年张之洞等根据慈禧太后的指示,拟定了奖励政府官员出国旅游的办法,规定“游历之宗旨,以能考察其内政、外交、海陆军备、农工商各项实业,及其章程办法为要义”。
——摘编自马晓京《近代中国出境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出境旅游活动的因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出境旅游活动的影响。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形势图
奥斯曼帝国扩张示意图
材料二 “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全球商人云集的商贸之城,更是帝国的政治中心所在”。不过,它代表的不再是希腊正教的拜占庭文明,而是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文明……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被认为是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的前奏。
——摘编自刘义《帝国更替与文明兴衰-全球史上的145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形成与发展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主要影响。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届第一学年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殷墟考古发现,晚商金文中一些器物类象形文字,与年代较早的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玉器以及陶礼器等器物风格接近(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
A. 甲骨文取象于二里头文化 B. 礼乐制度已经产生
C. 甲骨并非唯一的书写载体 D. 华夏文明一脉相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考古发现,商代金文中有一批象形文字取象于二里头时期的器物,说明这些文字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已出现,并保留在商代文字中。这反映出华夏早期文明发展延续也体现在夏商文字的持续发展中,D项正确;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或金文,而非甲骨文,排除A项;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书写载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 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在祁连山下设立五个属国;公元前121年至公元前111年间,又先后在河西走廊建立四郡,从敦煌向西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很多烽燧;至公元前60年,迫使匈奴基本退出西域。这些举措( )
A. 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 为丝路贸易提供了一定保障
C. 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 D. 确保了北部边疆的政治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河西走廊和西域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汉朝政府加强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保障丝路贸易的通畅,B项正确;汉初郡国并行制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根据河西走廊和西域特点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无法得出“因地制宜”,排除C项;“确保了……稳定”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3. 唐代前期,城市中主要居住着封建官僚、军队及其家属以及一些服务人员,这些人所需的农副产品大都通过俸禄直接获得。此外,手工业品也大都由官府手工业生产。因此,城市封闭结构并没有对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这可用来说明,唐代前期( )
A. 政府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 税制创新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C. 政府扶持是当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 城市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增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前期。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前期,城市中主要居民所需的农副产品大都通过棒绿直接获得,手工业品也大都由官府手工业生产,可以看出政府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官营手工业,而没有涉及税制创新,排除B项;材料反映唐前期政府对城市主要居民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不是唐朝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材料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到官府的限制,而不是经济职能增强,排除D项。故选A项。
4.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则事无不治,”这表明张载主张( )
A 建立世族制度 B. 运用宗法治理社会 C. 推崇道德理性 D. 重视世俗社会教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可知,魏晋隋唐以来,人们的血缘关系松驰,以致血缘宗亲观念淡薄,造成世风日下,人心涣漓。为了解决地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至亲相残的激烈冲突,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张载力倡重建宗法制,“立宗子法”。他强调宗法制能“敬宗收族”,强化伦常观念,培养人们的封建道德意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只有家族稳固了,才能谈得上国家的稳固,所以宗法制通过维系家族组织,又对稳固封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B项正确;世族制度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士族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运用宗法管理社会,而非道德理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运用宗法管理社会,不是重视世俗社会的教化,排除D项。故选B项。
5. 有学者说:“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饷”,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该学者意在强调清朝( )
A. 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一致性 B. 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
C. 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D. 商人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前朝时期。根据材料“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饱’”可知,清朝统治者开关的初衷并不是通过海外贸易来刺激国内的商品生产并进而积累资本达到国富兵强,结合“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可知,清朝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农”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抑商政策因时局而改变的历史信息,即没有涉及抑商政策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商人在中国古代始终没有能够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排除D项。故选C项。
6. 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于英美战争,英国兵船竟在中国海面任意拘捕美国商船,引起中英之间的纠纷,英国乘机提出许多要求,如反对清朝地方官行用文书称外国“蛮夷”等。清朝地方官答复:“蛮夷”二字,系外国统称。并无轻侮之意……岂可推敲字句?”这反映出当时( )
A. 英国获得兵船自由航行权 B. 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C. 清朝中央权力呈下移倾向 D. 传统的夷夏观念依然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14年,英国兵船已经出现在中国海面,拘捕美国商船,侵犯中国领海主权和司法主权,但是中国封建朝廷和地方官吏不去揭露英国的侵略本质,不维护主权的尊严,却要坚持对外国的“蛮夷”称呼,坚持在外事交往中“上对下”的口吻,仍然按照传统朝贡体系宗灌关系处理中英美之间的纠纷,这反映出当时传统夷夏观念依然存在,D项正确;外国军舰及兵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部分地方官员,没有涉及整体国人的看法,排除B项;清中央权力下移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排除C项。故选D项。
7. 洋务运动早期军用制造业“所需钢、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洋务派认为“且恐不可常恃”“与其购自外洋,不若采自中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光绪元年)上谕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以济军需”。到了洋务运动中期,大多数民用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洋务民用企业的这一变化( )
A. 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B. 源于中国海防危机加剧
C. 加速传统经济的解体进程 D. 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调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结合材料可知,洋务运动中期以后,生产的商品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市场的影响。民用企业的创办方式从从报请上逾批准的官办方式变为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实现。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经济及其生产方式,加速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C项正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巨变,排除A项;洋务民用企业起源于洋务军工生产对资金、原料等的需要,排除B项;清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在甲午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
8.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同时他又强调:“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由此可知,孙中山( )
A. 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认为革命的根本是推翻封建专制
C. 明确提出国家的前途是实现民族统一 D. 指出民族问题的本质是政权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初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等信息可知,孙中山认为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只要是专制统治就必须推翻,由此说明革命的根本是推翻封建专制,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抗战时期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从革命方向与指导思想看,它不同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家的前途是实现民族统一得结论,而是体现了推翻封建专制的必要性,排除C项;三民主义中民权问题的本质是政权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9. 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推行统一累进制,以“有钱出钱,钱多多出,钱少少出”为基本原则。如表是该边区1942~1944年累进税率的变化情况。这说明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
年份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税率 16.96% 10.50% 12.75%
A. 壮大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C. 适应了民族革命形势的需要 D. 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顺利实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和表格信息可概括得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边区推行统一累进税制,以“有钱出钱,钱多多出,钱少少出”为基本原则,既照顾到了贫苦群众的生活,又兼顾其他阶层的利益,还大大降低了税率,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共同抗日,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C项正确;据所学,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统一累进制与减租减息政策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0.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既要突出“随势”和“顺势”,又要强调“谋势”和“塑势”,不断拓展战略远见,坚持战略底线,提升战略自信,强调战略运筹,主动营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下列属于新时代中国改善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重要一环的是( )
A.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B. 完善世贸组织的规则
C. 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 D. 无敌国外交观念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时代即2012年以来中国“谋势”“塑势”,主动营造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在坚定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前提下,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其表现有积极打造三大对外开放新平台,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自贸区建设,并持续改善国内投融资环境,如大幅放开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A项正确;世贸组织的规则并非是中国单方面可以去完善的,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全方位外交战略是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逐渐产生并成熟的,排除C项;无敌国、不结盟外交是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1. 有学者说:“东方民族的阿拉伯数字、指南针、火药和纸等,曾给西方文明以决定性的影响;伊斯兰文明与西方长达数世纪的交流,给中世纪欧洲在数学、科学、医药和农业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同类型的文明,既有其独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又有许多人类共同的东西。”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文明碰撞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 B. 人类文明统一性和多元性并行不悖
C. 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同源性 D. 地中海阻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东方民族的阿拉伯数字、指南针、火药和纸等,曾给西方文明以决定性的影响;伊斯兰文明与西方长达数世纪的交流,给中世纪欧洲在数学、科学、医药和农业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及所学知识可知,从横向的角度看,人类文明在具有多样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建构的功能。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并行不悖的,文明之间相互影响,B项正确;“文明碰撞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同源性”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指南针、火药和纸”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成果,而中国不是地中海区域国家,地中海也没有导致两岸的文化差异,排除D项。故选B项。
12. 公元前18世纪,某部法典的前言宣称:“安努和恩利尔(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神灵)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发扬正义于世,翦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当尔杜克命令我统治万民……使我公道有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这一规定( )
A. 宣示了古巴比伦王权的至尊地位 B. 突出了亚述帝国战无不胜的成就
C. 揭示了埃及占据两河流域的事实 D. 表明两河流域开始出现阶级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18世纪西亚。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西亚的法典是《汉漠拉比法典》,材料核心内涵是汉漠拉比宣称神让其主持公道正义,拥有至高无上权力,A项正确;公元前7世纪亚述统一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一部分并一度征服埃及,排除B项;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一度达到两河流域,时间是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排除C项;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就已经出现阶级分化,并出现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公元前4世纪晚期,希腊人初到埃及时有他们自己的神祇和宗教信仰,但很快某些希腊神与埃及神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三位一体:在亚洲,波斯、中亚的阿纳西塔神与希腊神阿芙萝黛蒂也时常融为一体。这样,东方各民族宗教在衰落中逐渐出现世界主义的特征。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 首次沟通了欧亚两大文明 B. 促进了古埃及文化的传播
C. 有利于中东基督教的形成 D. 推动了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发生了碰撞和交流。材料所述希腊人在宗教上受到埃及、波斯文化的影响,表明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促进希腊化文明的形成,D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之前,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沟通了欧亚文明,也即亚历山大东征不是欧亚两大文明的首次沟通,排除A项;材料除了提及埃及文化,还提及希腊、波斯、中亚文化,“古埃及文化的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亚历山大东征是在公元前4世纪晚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4. 以市民法为起点,因最高裁判官法和万民法而得以发展的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这反映出罗马法( )
A. 具有保守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特征 B. 适应了共和国向帝国发展的需求
C. 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D. 促进了地中海世界商贸文化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材料“罗马法是……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可知材料观点认为,罗马法比较系统完备,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以此为蓝本,“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意思是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为后世欧洲国家所继承,C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的优点和深远的积极影响,并未体现其“保守性”,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罗马法对后世欧洲的影响,并且万民法主要适应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法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没有强调对地中海世界商贸文化认同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5. 从11世纪起,西欧主教管辖的城镇首先成为市民阶层斗争的舞台……城市为了争取自治权而与封建领主斗争时,往往把国王当作争端仲裁者。市民进入政治舞台削弱了封建国家的契约关系原则而有利于君主国家的专制原则。这说明当时西欧市民阶层的斗争( )
A. 使城市获得了真正的自治权 B. 削弱了城市市民的基督教信仰
C. 解除了封君封臣的契约关系 D. 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1世纪的西欧。根据题干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斗争中市民、以教会为代表的封建领主和国王的关系。中世纪西欧的典型特征是政教合一,教会拥有绝对高于国王的权威,但是城市市民在斗争中得到国王支持,由此教会权威出现了削弱,世俗王权不断强化,为西欧形成政教分离的民族国家奠定基础,D项正确;在中世纪市民斗争中,城市大都获得自治权,但这不符合材料核心思想,排除A项;市民为获得城市自治权同教会斗争并不会导致基督教信仰丧失,排除B项;城市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获得自治权,开启了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法治等原则的萌芽,由此削弱了封建国家契约原则,但解除了“封君封臣的契约关系”这一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6. 如表为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 )
大化元年(645年) 向各地派遣国司和使者造田籍、校田亩;没收诸国武器,禁止卖地或任意兼并。
大化二年(646年) 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
大化五年(649年) “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A. 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度 B.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 维护了武士集团利益 D. 削弱了幕府将军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根据材料“没收诸国武器,禁止卖地或任意兼并”“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可知,题干提供了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核心是集地方土地、财富、军事和政治统治于中央,B项正确;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确立古代天皇制,排除A项;日本大化改新建立封建制度后武士集团逐渐形成,但是材料核心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C项;大化改新主要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当时日本还没有形成幕府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相传大禹导江为沱,分引岷江上游洪水。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灌溉系统主要由人工河道、堰塘、大坝、渠、沟等组成,起着排洪和灌溉二重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古蜀人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治水经验和水利工程技术,就没有后世的都江堰。这也是成都平原农业经济开发四五千年,成都城市历经3000多年仍充满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生活在常遭洪水侵害的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学会了修建大坝,池塘、沟渠,各个村落在日趋复杂的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逐渐融合和统一。进入青铜时代后,大河两岸城市兴起,谷物成为城市最大的出口产品,平原上许多城市都建造了由运河、大坝、蓄水池、沟渠、引水管等控制的排洪灌溉系统。
即使是商代古蜀第一大城市三星堆,其遗址中也有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而美索不达米亚两河爆发洪水往往是在每年的4~6月,那时,春季谷物已经收获了。成都平原雨量充沛,而美索不达米亚一年中有8个月基本无降雨。因此,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两地的灌溉系统各有侧重。乌鲁克、乌尔都曾经是平原上最大的城邦,先后称雄美索不达米亚。但是,它们也尝到了土壤盐碱化的恶果。与此相对应的是,美索不达米亚中部、北部地区地势较高,有天然的排水条件,而且,北部山地有足够的降雨,基本不需要灌溉,这使得巴比伦、尼尼微等“后起之秀”逐渐超越南部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线上最重要的城市。
——摘编自邹一清《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从灌溉系统的比较分析看古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侧重点不同的影响。
【答案】(1)相同点:历史悠久;灌溉系统基本一致;排洪和灌溉兼顾;促进农业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两河流域中下游重灌溉,轻排洪,加速土壤盐碱化,是导致苏美尔城邦衰落的原因之一。古蜀重排水排洪,解除成都平原洪水之患,为战国时李冰修筑都江堰提供了范例和经验。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属于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文明。
根据材料“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结合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产生的时间可知历史悠久;根据材料“成都平原的灌溉系统主要由人工河道、堰塘、大坝、渠、沟等组成,”和“主要生活在常遭洪水侵害的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学会了修建大坝,池塘、沟渠,”可知灌溉系统基本一致;根据材料“起着排洪和灌溉二重功能。”和“平原上许多城市都建造了由运河、大坝、蓄水池、沟渠、引水管等控制的排洪灌溉系统。”可知排洪和灌溉兼顾;根据材料“这也是成都平原农业经济开发四五千年,成都城市历经3000多年仍充满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和“进入青铜时代后,大河两岸城市兴起,谷物成为城市最大的出口产品,”可知促进农业发展。
【小问2详解】
本题属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文明。
根据材料“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两地的灌溉系统各有侧重。”和“它们也尝到了土壤盐碱化的恶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中下游重灌溉,轻排洪,加速土壤盐碱化,是导致苏美尔城邦衰落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起着排洪和灌溉二重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古蜀人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治水经验和水利工程技术,就没有后世的都江堰。”可知古蜀重排水排洪,解除成都平原洪水之患,为战国时李冰修筑都江堰提供了范例和经验。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西方近代文化以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逐渐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一部分。
二是一些传统的部门和学科或不能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而逐渐衰落,或接受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向现代部门和学科转化;西方的一些新部门和新学科开始传入中国,并最终得到确立和发展,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文化的部门和学科体系。
三是诸如纲常名教、专制独裁、男尊女卑、夷夏之辨、重农抑商等一些旧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或否定,并逐渐为民主、自由、平等、博爱、重商、进步等新的价值观念所取代。
——摘编自郑大华等《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就材料的部分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
观点: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阐述:1915年9月,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后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总之,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道德、自然科学和文化普及方面推进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据材料“一是西方近代文化以及其他地区和国家文化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二是一些传统的部门和学科或不能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而逐渐衰落,或接受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向现代部门和学科转化.....三是诸如纲常名教、专制独裁、男尊女卑、夷夏之辨、重农抑商等一些旧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或否定,并逐渐为民主、自由、平等、博爱、重商、进步等新的价值观念所取代”和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三个方面内容在新文化运动中体现充分,可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可以从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影响等方面,围绕“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组织史料进行表述如下:1915年9月,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后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总结升华为:总之,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道德、自然科学和文化普及方面推进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7年,熟习外文的林钺被聘为美国中文翻译到美国旅居一年。归国后,他将所见所闻写进了《西海纪游草》,成为“近代中国人用来测量外部世界大海的第一只贝壳”。王韬有两年多的欧洲漫游生活,又应日本友人之邀“作东瀛之游”,留下了两部纪行之书,即《漫游随录》和《扶桑游记》。1872~1875年,詹天佑等120名幼童赴美留学。风气一开,到海外修学旅游的人渐渐增多,其中既有公费,也有自费,至五四运动时人数达4万多人。修学旅游的目的地,按照时间的先后分别是:洋务运动时期到欧美;20世纪初多赴日本;清末民初赴美达到高潮;五四运动时期多为法国。清政府于1868年向西方国家派出了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旅游团,先后游历美国、英国、法国、瑞典、丹麦、西班牙等国。清政府第一次派政府官员出国进行科技考察旅游始于1879年。在“欧游”的20多个月中,徐建寅参观、考察了80多个工厂和其他科技单位,近200项工艺、设备、管理方法,留下了一部堪称科技考察报告的《欧游杂录》。同时,徐建寅欧洲之行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订购铁甲”,即装甲战列舰,系当时海军的主力舰种。1887年,清政府指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被保荐的75人进行考试,取28名,皇帝朱笔圈出12人分赴东、西两洋旅游。第一名傅云龙于1887年9月出游,参观游览了日本、美国、加拿大、秘鲁、巴西、古巴等国,用图和表的方式分别记述各国国纪、职官、外交、政事、文学、兵制、考工、河渠等状况。1903年张之洞等根据慈禧太后的指示,拟定了奖励政府官员出国旅游的办法,规定“游历之宗旨,以能考察其内政、外交、海陆军备、农工商各项实业,及其章程办法为要义”。
——摘编自马晓京《近代中国出境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出境旅游活动的因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出境旅游活动的影响。
【答案】(1)因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救亡图存的需要;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的近代化和人口流动;近代新式教育及留学教育的发展;文化近代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统治阶级的推动等。
特点: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公众性;范围不断扩大;近代旅游开始成为一项经济活动,但还未完全商品化;将旅游与救亡图存相结合;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选择等。
(2)影响:助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学东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
第一小问是因素,据材料“1847年”“王韬有两年多的欧洲漫游生活”“1872~1875年,詹天佑等120名幼童赴美留学。风气一开,到海外修学旅游的人渐渐增多”“修学旅游的目的地,按照时间的先后分别是:洋务运动时期到欧美;20世纪初多赴日本;清末民初赴美达到高潮;五四运动时期多为法国”可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救亡图存的需要;据材料“詹天佑等120名幼童赴美留学。风气一开,到海外修学旅游的人渐渐增多,其中既有公费,也有自费,至五四运动时人数达4万多人”可知,近代新式教育及留学教育的发展;据材料“风气一开,到海外修学旅游的人渐渐增多”可知,文化近代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据材料“其中既有公费”“清政府于1868年向西方国家派出了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旅游团”“政府第一次派政府官员出国进行科技考察旅游始于1879年”“1903年张之洞等根据慈禧太后的指示,拟定了奖励政府官员出国旅游的办法”可知,统治阶级的推动;据材料“清政府于1868年向西方国家派出了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旅游团”可知,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结合所学从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的近代化和人口流动等角度分析。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
据材料“1872~1875年,詹天佑等120名幼童赴美留学。风气一开,到海外修学旅游的人渐渐增多,其中既有公费,也有自费,至五四运动时人数达4万多人”可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学东渐;据材料“清政府于1868年向西方国家派出了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旅游团”“清政府第一次派政府官员出国进行科技考察旅游始于1879年”“1887年,清政府指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被保荐的75人进行考试,取28名,皇帝朱笔圈出12人分赴东、西两洋旅游”“游历之宗旨,以能考察其内政、外交、海陆军备、农工商各项实业,及其章程办法为要义”可知,助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从对现代旅游的发展的影响来分析。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形势图
奥斯曼帝国扩张示意图
材料二 “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全球商人云集的商贸之城,更是帝国的政治中心所在”。不过,它代表的不再是希腊正教的拜占庭文明,而是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文明……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被认为是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的前奏。
——摘编自刘义《帝国更替与文明兴衰-全球史上的145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形成与发展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主要影响。
【答案】(1)共同之处:都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对外扩张;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都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奥斯曼帝国进入了强盛时期,此后经一百多年扩张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传统商路,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君士坦丁堡成了穆斯林世界的政治中心,给欧洲的基督教信仰以巨大打击;作为东正教继承者的俄罗斯,争夺君士坦丁堡,刺激了俄罗斯的扩张野心;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各国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亚洲)。据材料一两幅图片信息,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可得出,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对外扩张,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亚洲)。据材料二“这里是奥斯曼帝国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全球商人云集的商贸之城,更是帝国的政治中心所在”,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思考可得出,奥斯曼帝国进入了强盛时期,此后经一百多年扩张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传统商路,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据材料二“它代表的不再是希腊正教的拜占庭文明,而是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文明”,结合所学可知,君士坦丁堡从此成了穆斯林世界的政治中心,给欧洲的基督教信仰以巨大打击,作为东正教继承者的俄罗斯,争夺君士坦丁堡,刺激了俄罗斯的扩张野心;据材料二“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被认为是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的前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士坦丁堡陷落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各国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