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山东卷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解析】中原地区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器物“具浓郁的西北早期青铜文化圈风格”,同时受到天山地
区文化的影响,据此可知中华早期文明“区域间存在一定交流”,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中原地区的二里头
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关系,而非不同地区的文化共性与差异,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中原地区的二里头
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关系,突出区域间文化的共性和渊源,并不涉及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排除C项:材料
信息突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共性,但“趋向于统一”这一说法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排除D项。
2.D(解析】材料通过对周朝国家构建过程的描述,强调周朝相较于夏商不仅仅建立了较完备的国家形
式,且国家政治建构中具有宗法等级制度的特点,D项正确。周王室并未实现权力的集中,排除A项:材料
体现了周朝政治建构的特点,并没有涉及民族文化队同意识,排除B项:西周对于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纽带
的改造并不属于社会发展的变革,社会发展变革应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
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窦太后好黄老之术,需士没有受到重用,汉武帝主政时期,以儒学治国,
重用儒士,逐渐使儒学发展为社会主流文化思想,由此可知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影响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仅仅反映了统治者对儒士的不同态度,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中的行为并非是文化专制,而是
推崇特定的某种学说,排除B项:“黄老治国已成为社会共识”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C项。
4.A【解析】唐朝建立管理工匠的户籍制度,对各种工匠登记造册,这有利于限制人员的流动,强化对社
会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A项正确。政府对工匠登记造册,属于户籍管理内容,并没有形
成对手工业的垄断,排除B项:对工匠按照工种分类编制户籍,这一做法没有涉及社会等级制度,排除C
项:“保障手工技术传承”是结果而非目的,排除D项。
5.C【解析】材料中介绍了唐宋进士的出身构成的情况,宋代相较于唐代进士中平民占比大幅增加,科
举制度作为重要的选官制度,使士人阶层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门阀贵族子弟等特权阶级对国家政治
干预减少,有利于文官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宋代科举制发展对于以才取土的影响,而非
对儒学的影响,排除A项:“消除了”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宋代
科举制发展对于以才取士的影响.没有涉及进士的录取人数,排除D项。
6.B[解析】材料中信息可以概括如下,皇家御厨的羊需要依靠市场进行供应,附马的家僮也从事商业
活动,官船“载私物营利”,这些现象皆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这折射出宋朝“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项正
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同身份的人都从事商业活动,未涉及商业活动距离的问题,且长途贩运兴盛于明清
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对上述商业活动是否进行监管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同身份
的人都从事商业活动,仅从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事商业活动这一行为无法推出“腐败现象严重”,排除
D项。
7.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番薯除能吃以外,还可以“切而为钱,屑而为米,干之亦可以兴贩于四方”,做
成各种番薯制品贩卖,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政府财政的增减,排除A项:饥荒问
题被“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生态环境的改善,排除D项。
8.D[解析】材料信息显示人口数量的增速大大超过了耕地面积的增长,导致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由此推出人地矛盾突出,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仅介绍了耕地和人口的相关信息,未涉及其他方面,无
法得知农民负担和经济结构的相关情况,排除A、C两项。
9.B(解析】材料中介绍了1876年京师同文馆公布的五年制和八年制课表,观察课表内容可知此时的
学习内容涉及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知识这发扬了经世致用思想,B项正确。“标志着经学退出教学领域”与
历史事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学习西方具体的知识,与科举选官无关,排除C项:“超越了中体
西用理念”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D项。
一轮复习联考(二)山东卷历史答案第1页(共4页)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山东卷
6.宋真宗年间,御厨所需的羊大多来自于陕西,所以有“御厨岁费羊数万口,市于陕西,颇为烦
扰”的记录:驸马的家僮“自外州市碳入京,所过免算,至则尽鬻以取利,复市于杂买务”:又有
历史试题
“中人奉使江淮,多乘官船载私物营利,州县不敢检查”。上述现象折射出当时
A.长途贩运日益兴盛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注意事项:
C.市场管理较为松动
D.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7.明末《金薯传习录》描述番薯道:“世俗趋利,未有不籴贱而粜贵者也。惟于薯,则随掘随卖,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周流以济食,无所积屯。即或切而为钱,屑而为米,干之亦可以兴贩于四方…”。这说明番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薯的传人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解决了饥荒问题
D.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8.下表是清代山东耕地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年代
耕地(千亩)
人口数(千人)
人均耕地(亩)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顺治18年(1661)
74,133
8,798
8.43
题目要求的。
康熙24年(1685)
92,526
10,554
8.77
1.据考古研究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偶见的刀等,与西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中的同类器物关系
雍正2年(1724)
99,258
11,391
8.71
密切,尤其是遗址中的环首刀类器物,更具浓郁的西北早期青铜文化圈风格。遗址中所发现
乾隆18年(1753)
99,347
12,796
7.76
的青铜戚(斧),也有学者认为或是直接受到了哈密天山北路文化中銎斧的影响而产生。据
乾隆31年(1766)
25.634
此推知,中华早期文明
99,914
3.86
A.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B.区域间存在一定交流
嘉庆17年(1812)
98,634
38.958
3.40
C.地域文化差异明显
D.审美观念趋向于统一
咸丰元年(1851)
98,472
33,266
2.96
2.学者福山认为,夏、商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完全形成明显的国家结构,周朝才真正具备国家形式
同治12年(1873)
98,472
35,129
2.79
的特征。周朝统治者对夏、商以来的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纽带进行了重大改造,变氏族为宗
光绪13年(1887)
125,941
36,694
3.43
族,扩“亲亲”“长长”至“尊尊”“贵贵”,建立起了一种政治等级体系。由此可知,周朝
A.农民负担较为沉重
B.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A.实现权力由分散到集中
B.民族文化认同意识逐渐增强
C.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D.人地矛盾问题突出
C.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
D.政治建构呈现家国同构特点
9.下表为1876年京师同文馆公布的五年制和八年制课表。据此可知,京师同文馆的设立
3.西汉窦太后因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太后崩,武安侯田蚧为宰
学年
课程内容
相”,汉武帝方能“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来一步步完成“独尊儒术”的事
首年
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业。这反映出当时
A.官员升迁依赖统治者喜好
B.文化专制趋势较为明显
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翩译条子学四元解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
C,黄老治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D.治国理念影响文化发展
三年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4.唐朝政府对工匠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匠籍按照工种不同而分类编制,载明各工种工匠
四年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的人数和人名,每三年一造,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尚书省,由尚书户部总而领之。”这一措施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孤三角练习译书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B.体现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五年
测算地理金石
C.严格社会等级制度
D.旨在保障手工技术的传承
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5.在《中国古代职官》一书中有这样的总结,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而在新旧《唐
七年
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书》中记载的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
弟仅占15.9%。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八年
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A.维护了儒学主导地位
B.消除了阶层流动限制
A.标志着经学退出教学领域
B.发扬了经世致用思想
C.推动了文官政治发展
D.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
C.适应了科举选官制度需要
D.超越了中体西用理念
一轮复习联考(二)山东卷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一轮复习联考(二)山东卷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