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专版202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5年颁布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B.英国政府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2.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3.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文官制度的确立(  )
A.容易导致政府官员腐败
B.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C.体现了英国政治的保守性
D.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
4.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法案,规定采纳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使美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自此,联邦政府通过考试录用的职位和公务人员大幅度上升。美国文官制度的出现(  )
A.影响了联邦政府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原则
B.平衡了各个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
C.改变了两党政治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D.适应了工业发展对专业化文官队伍的需求
5.英国内阁制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9世纪50年代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C.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D.内阁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6.在十九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以后,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基本上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且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B.为大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上的保证
C.提高文官的素质和减少官场中的腐败现象
D.减少党争来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19世纪初,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英国设置文官旨在(  )
A.保持政局的持续稳定
B.充分体现资产阶级的民主
C.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
D.切实落实主权在民的理念
2.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营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
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B.推动了内阁制的形成
C.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
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3.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行政级(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 行政 人员 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
一等书记级 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二等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专业 人员 法律、统计等
女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
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
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29年,杰克逊入主白宫,开始实行“分赃制”。其特点是: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乙党上台后,亦如法炮制。这些官员们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无所不为。
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彭德尔顿法”与“分赃制”在官员选用上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德尔顿法”的作用。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5年颁布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B.英国政府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C
2.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而不是民主自由选举,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全面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可知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D项,故排除。
3.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文官制度的确立(  )
A.容易导致政府官员腐败
B.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C.体现了英国政治的保守性
D.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
答案:B
解析:文官制度的确立对政党统治来说是一个革新,任用官员并不是完全依据“拉帮结派”,而是依据官员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故选B项;A项与题干材料意思相悖,排除;题干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的一大进步,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的做法对民主化起促进作用,排除D项。
4.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法案,规定采纳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使美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自此,联邦政府通过考试录用的职位和公务人员大幅度上升。美国文官制度的出现(  )
A.影响了联邦政府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原则
B.平衡了各个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
C.改变了两党政治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D.适应了工业发展对专业化文官队伍的需求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文官制度确立了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的原则,这有利于提高文官队伍的素质,提高政务水平,适应了工业发展对专业化文官队伍的需求,因此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5.英国内阁制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9世纪50年代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C.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D.内阁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英国确立内阁制的很长一段时期,政府官职由胜选党派成员担任,这样容易导致政府官职经常轮换,不利于政策实施和国家政治的发展。改革后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施政措施的连续性,因此B项正确。
6.在十九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以后,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基本上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且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B.为大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上的保证
C.提高文官的素质和减少官场中的腐败现象
D.减少党争来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答案:B
解析: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工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题干材料中“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且不与执政党共进退”的做法适应了保持稳定的文官队伍的需要,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参考答案:(1)原因:旧制度带来腐败等社会问题;工业革命的开展。
(2)特点: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选贤任能,独立于政党之外。历史意义:减弱政界腐败风气;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3)启示: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19世纪初,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英国设置文官旨在(  )
A.保持政局的持续稳定
B.充分体现资产阶级的民主
C.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
D.切实落实主权在民的理念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设置文官是为了在两党更替的时候保持政局的稳定,故选A项。
2.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营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
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B.推动了内阁制的形成
C.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
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答案:A
3.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行政级(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 行政 人员 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
一等书记级 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二等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专业 人员 法律、统计等
女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
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
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答案:B
解析: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文官分类按级别,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官分类是按“行政人员”“专业人员”,体现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29年,杰克逊入主白宫,开始实行“分赃制”。其特点是: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乙党上台后,亦如法炮制。这些官员们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无所不为。
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彭德尔顿法”与“分赃制”在官员选用上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德尔顿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1)区别:“彭德尔顿法”——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相对的职业保障;政治中立,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分赃制”——任人唯亲,对象主要是本党成员。
(2)作用: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打破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素质,减少腐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保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专版202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