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中学校高2022级高二上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 殷商统治者认为其权力来自于至上的神一“帝”,因而受到“帝”的庇佑,这种“受命”是“恒常”“不易”的,为此商王尊鬼神而重祭祀。周公提出“天命不常”的思想,认为商因“不敬厥德”而亡,至上的神“天”应是有“德”的,“天佑有德”,因而主张“明德”“慎罚”。这种变化反映出西周
A. 以德治国观念深入人心 B. 民本思想取代天命观
C. 王权与神权趋向于背离 D. 治国理念更注重人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商时期认为君权神授、“天命恒常”,这种“天命观”不能给政事以有效、正规的指导;西周时期统治者吸取商亡的教训,认为“天命”是可以转移的,为此“天命”被赋予道德内涵,将“德”的概念引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实行德政才能顺应“天命”,这反映出天命观从殷商尊神转变为周人尊神但更重人事和修德,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周公等部分统治者的思想,“深入人心”说法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民本思想和天命观的结合,而非背离,排除B项;先秦时期王权与神权是密切结合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 下表是部分朝代寒门子弟入仕人数所占的比例。下表反映出( )
朝代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15% 4% 17.2% 24.5% 46.1%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C. 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D. 察举制推动了民族交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实质题。时空是:北宋科举制。根据材料可知,隋朝开创科举制后,寒门子弟入仕人数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说明科举制促进了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B项正确;封建社会,官员依然有特权,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项;材料强调科举制影响,且和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 如表所示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度创新汇总(部分)。表格信息反映了( )
朝代 制度 特点
西汉 中外朝制 尚书、常侍等组成中枢权力的“决策班子”
隋唐 三省六部制、设置政事堂 中枢机构分工合作;宰相集体负责,相互牵制
宋初 设枢密院管军政、整编禁军 统兵权和指挥权分离
明清 内阁制、军机处 决策权高度集中,执行效率高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不断加强 B. 中枢决策机构逐渐完备化
C. 行政效率不断提升的趋势 D. 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设置政事堂、设枢密院管军政、整编禁军、内阁制、军机处都是加强皇权,君主专制 不断加强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中枢决策机构演变,并不代表走向完备,排除B项;材料中的行政机构的演变,并不能体现效率的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
4. 斯巴达公民大会在选举、宣战、媾和等重要问题上享有欢呼表决权,但是未经长老会同意,公民大会无权讨论和决定任何问题。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不仅可以监察国王、贵族,甚至可以随时直接以违反风纪的罪名逮捕和处死普通公民。这表明斯巴达( )
A. 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 B. 重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
C. 民主政治是对奴隶的专政 D. 城邦政治的基础是公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根据材料可知,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了长老会的制约,同时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的监察官,可以监察国王、贵族,甚至随时直接以违犯风纪的罪名逮捕和处死普通公民,这表明了斯巴达的政治运行机制重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B项正确;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了长老会的制约,无法表明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排除A项;斯巴达是寡头政治,不是民主政治,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公民是城邦政治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5. 1839年,英国墨尔本政府在围绕重要政策表决时仅获得下院5票的微弱多数,首相墨尔本决意辞职。而维多利亚女王不愿邀请皮尔组阁。墨尔本说,一位立宪君主随时有接受反对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的义务。女王只得请皮尔组阁,但皮尔要求女王撤换宫廷女官,女王大怒回绝,皮尔拒不组阁,墨尔本最终继续留任。这反映了( )
A. 议会不再是国家权力中心 B. 责任内阁制有待发展完善
C. 君主立宪政体受到严重挑战 D. 国王权力凌驾于内阁之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即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女王与两党首脑墨尔本和皮尔就组阁问题进行的讨价还价,反映出其责任内阁制有待发展完善,B项正确;直到今天英国议会仍然是其国家权力的中心,排除A项;英国女王与两党首脑就组阁问题展开的争吵,并未影响宪法与君主立宪政体的稳定性,排除C项;19世纪的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权力不能凌驾于内阁之上,排除D项。故选B项。
6.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 B. 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 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 D. 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临时参议院“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这种妥协的政体致使总统府与国务院权限不明,最终导政府院之争,可见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足,故排除A项;C、D两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D两项。
7.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 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 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 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 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给了其他阶级一定的权利,拉拢其他阶级,共同为抗战服务,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抗战,不是武装反抗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党的中心工作的变化,排除C项;1944年才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 1903年,清政府谕令切实保护回国兴办实业的侨商,后来设商部,陆续制定和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同时,户部奏定《试办银行章程》。这些措施( )
A. 促使清末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B. 缓和了清朝的社会矛盾
C.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D. 冲击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设立专门管理商业的商部,依法管理商业经营和发展,这些措施在客观上适应了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这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并不能说明清末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社会矛盾的缓和,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西方打开大门,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 有学者认为:“我们一提到戊戌维新,首先联想到的可能就是康梁主导下的变法,但其实在当时,有许多人都在变法。陈寅恪先生就曾经提到过,他的父亲陈三立和祖父陈宝箴等人都曾在变法中发挥很大作用。当时朝中一些倾向变法的大臣也曾参与到变法当中,可能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一批原先的洋务派官僚在此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的另一种叙事脉络。此外,江浙的士人可能对变法也有自己的一套历史叙事逻辑。”。该学着在此强调了戊戌维新( )
A. 是康梁主导下的变法 B. 存在失败的必然性
C. 缺乏完整的变革体系 D. 中心与路径的多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主导戊戌维新运动的不止是康有为、梁启超,有许多地方的许多人参与了变法,说明戊戌变法中心与路径的多元,D项正确;康梁主导下的变法表述比较片面,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失败的必然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戊戌变法的构成,无法说明缺乏完整的变革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A.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 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政府允许小型企业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说明政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控制,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故D项正确;发展市场经济是从1992年开始,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小型企业,因此其它大型企业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B项说法过夸张,排除B项;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是所有权仍然是国家的,因此所有制结构并没有变化,故排除C项。
11. 《唐律疏议》卷28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唐朝同时规定国家对捕获罪犯、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这些规定
A. 激化了官民之间矛盾 B. 推动尚武精神传播
C. 强调民众的社会责任 D. 体现法律的严酷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展示了《唐律疏议》的具体规定,要求民众在邻里遇险时,尽力救助及告之官府。若不及时救济,则会触犯法律。材料同时还提及唐政府会对捕获罪犯、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该规定能提高民众的社会责任感,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民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也没有强调武力,排除B项;上述的情景也凸显不出的法律的严酷,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托克维尔指出,“以前的邦联政府直接治理的是加盟政府,而美国的联邦政府则直接治理公民个人”,这使得“美国政府并不是一个联邦政府,而是一个不完备的全国政府”。托克维尔意在说明美国
A. 民主共和制名存实亡 B. 联邦政府的权威增强
C. 新型联邦制侵害自由 D. 各州事实上无自治权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直接治理公民个人”“是一个不完备的全国政府”可以看出,在联邦制下,美国政府对国家的治理能力增强,无论是对于公民个人还是对于各州,权威性均在增加,故B正确;A、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点睛】
13.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二条: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B. 注重预防和调节经济纠纷
C. 注重维护贵族的土地私有权
D. 强调经济自由的基本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十二铜表法》对公民用地的规定,用于避免公民之间因筑篱笆、筑 围墙、挖沟等引起的用地纠纷,说明古罗马利用法律规范社会行为,调解公民之间的经济纠纷, 故B正确;“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不是材料主旨的体现,排除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不得越过”、“应留”等规定可知,材料的主旨是体现对民众系列民事纠纷的调解,CD 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4. 1723年,在剑桥大学的一次会议上,本特利博士的神学博士学位被取消,本特利却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王座法庭裁决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担任该案首席法官的普拉特评论道:“此次会议在对他进行与之不利的指控、降低其资格的时候,拒绝听取他的申辩,这与自然公正是不相容的”。这里的“自然公正”是指( )
A. 法律至上 B. 程序公正 C. 无罪推定 D. 证据充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首席法官认为学校在做出决定时,没有听取本特利博士的申辩,不符合程序,所有推翻学校决定,这反映了西方法律程序正义的原则,B项正确;法律至上是指法治国家里,法律是第一位的,一切人都要遵守法律,违反法律的药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排除A项;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排除C项;材料与证据充足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 从商鞅变法至汉武帝之前,人们多从正面评价商鞅变法;从汉武帝尊祟儒术至清末民初“经学解体”时期,商鞅变法饱受批评;从清末民初至今,人们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逐渐客观,评价总体持赞扬态度。这表明( )
A. 时代环境影响历史评价 B. 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C. 时代愈近评价的愈客观 D.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从商鞅变法至汉武帝之前是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小农经济的初步发展时期,法家思想更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所以人们多从正面评价商鞅变法;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到清末民初“经学解体”时期,是我国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而推行儒家思想的时期,推崇法家思想的商鞅饱受批评;从清末民初至今,是我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时期,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商鞅变法的认识也逐渐客观,所以评价总体持赞扬态度。故时代环境影响历史评价,A项正确;历史评价并非缺乏统一标准,排除B项;评价的客观与否时间时代远近无关,排除C项;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不符合唯物史观,属于历史虚无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答案】(1)特点:起源较早、源远流长、注重继承前代成果;重视“例”的作用(律例结合);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
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稳定当时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
(2)不同:欧洲法律体系特别强调法律至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中国古代法律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
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一定时期的法律体制受当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法律体系又反过来影响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信息结合所学从起源较早、源远流长、继承前代、律例结合、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影响:依据材料一中“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信息结合所学从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稳定当时社会秩序、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等方面说明其影响。
(2)不同:依据材料一中“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及材料二中“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形成了‘大陆法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等信息从欧洲法律体系强调法律至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中国古代法律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等方面指出两者的主要不同。
原因:结合所学从欧洲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君主专制的发展特征等方面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及法律体制相互影响的角度说明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其主要内容有:德业相劝、礼俗相规、患难相恤。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喻,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选择性必修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宋到清“乡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乡约”所起的作用。
【答案】(1)特点:主体:从儒士倡导到政府推广;手段:从主教化到主训诫(自愿到强制性);内容:从守德到受谕、守律(从规范乡民道德行为到宣扬君主圣谕);目的:从强调互勉到强调顺从;结果:逐渐与法律融合。
(2)作用:积极:政治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为后世社会基层治理提供借鉴;经济上:有利于组织和发展生产;文化习俗上:促进儒家文化和道德的传播;扶持贫弱,邻里守望相助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消极:逐渐带有专制主义色彩。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依据材料“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可以得出主体上从儒士倡导到政府推广手段;依据“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可以得出手段上从主教化到主训诫;依据“德业相劝、礼俗相规、患难相恤”、“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可以得出内容上从守德到受谕、守律;依据“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可以得出目的上从强调互勉到强调顺从;依据“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可以得出结果上逐渐与法律融合。
【小问2详解】
作用:依据材料“德业相劝、礼俗相规、患难相恤”、“六谕主劝喻,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积极方面从政治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为后世社会基层治理提供借鉴;经济上有利于组织和发展生产;文化习俗上促进儒家文化和道德的传播;扶持贫弱,邻里守望相助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等角度分析。消极方面从逐渐带有专制主义色彩角度分析。
18. [中西方的文官制度]
材料
项目 西方文官制度 中国公务员制度
用人标准 注重通才或专才,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主要条件 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政治立场 政治中立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管理原则 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专门机构管理 党管干部
行政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公共利益、公共责任、依法行政 坚持为人民服务
——摘编自袁珠妮《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对公务员制度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方的文官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答案】论题: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影响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论述:不同国家的文官(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差异甚大的文官(公务员)制度。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方式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形成了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往往伴随着执政党的更换,大批政府官员也随之更换,政党分肥不仅容易造成腐败,还影响了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工业革命以来,为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进行了文官制度的改革。通过文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西方国家形成了“两官分途”的官员分类原则,文官要保持政治的中立,其考核和管理也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专门机构管理,不受政党更迭的影响。在选用标准上,更加注重专业知识,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主要标准的选用原则。在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西方文官注重公平正义、维护公共利益等价值取向。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公务员,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管干部。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党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公务员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不仅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要求,也是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公务员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影响了当代公务员的用人标准,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标准。总之,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文化传统、时代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要充分考虑本国传统和时代需要,合理借鉴他国可取之处。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西文官制度的对比”可知看出中西在对公务员进行选拔的时候,在用人标准、政治立场、管理原则和行政价值取向上皆有不同。在用人标准上,西方更加注重专业知识,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主要标准的选用原则。在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西方文官注重公平正义、维护公共利益等价值取向;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影响了当代公务员的用人标准,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标准。在政治立场上,西方国家形成了“两官分途”的官员分类原则,文官要保持政治的中立,其考核和管理也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专门机构管理,不受政党更迭的影响;而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公务员,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管干部。在行政价值取向方面,西方文化崇尚自由、平等、民主,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西方文官注重公平正义、维护公共利益等价值取向;而中国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党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公务员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中西方文官制度的种种差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故可以“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影响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作为论题展开论述,在论述时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苍溪中学校高2022级高二上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 殷商统治者认为其权力来自于至上的神一“帝”,因而受到“帝”的庇佑,这种“受命”是“恒常”“不易”的,为此商王尊鬼神而重祭祀。周公提出“天命不常”的思想,认为商因“不敬厥德”而亡,至上的神“天”应是有“德”的,“天佑有德”,因而主张“明德”“慎罚”。这种变化反映出西周
A. 以德治国观念深入人心 B. 民本思想取代天命观
C. 王权与神权趋向于背离 D. 治国理念更注重人事
2. 下表是部分朝代寒门子弟入仕人数所占的比例。下表反映出( )
朝代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15% 4% 17.2% 24.5% 46.1%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C. 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D. 察举制推动了民族交融
3. 如表所示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度创新汇总(部分)。表格信息反映了( )
朝代 制度 特点
西汉 中外朝制 尚书、常侍等组成中枢权力的“决策班子”
隋唐 三省六部制、设置政事堂 中枢机构分工合作;宰相集体负责,相互牵制
宋初 设枢密院管军政、整编禁军 统兵权和指挥权分离
明清 内阁制、军机处 决策权高度集中,执行效率高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不断加强 B. 中枢决策机构逐渐完备化
C. 行政效率不断提升趋势 D. 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
4. 斯巴达公民大会在选举、宣战、媾和等重要问题上享有欢呼表决权,但是未经长老会同意,公民大会无权讨论和决定任何问题。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不仅可以监察国王、贵族,甚至可以随时直接以违反风纪罪名逮捕和处死普通公民。这表明斯巴达( )
A. 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 B. 重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
C. 民主政治是对奴隶的专政 D. 城邦政治的基础是公民
5. 1839年,英国墨尔本政府在围绕重要政策表决时仅获得下院5票的微弱多数,首相墨尔本决意辞职。而维多利亚女王不愿邀请皮尔组阁。墨尔本说,一位立宪君主随时有接受反对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的义务。女王只得请皮尔组阁,但皮尔要求女王撤换宫廷女官,女王大怒回绝,皮尔拒不组阁,墨尔本最终继续留任。这反映了( )
A. 议会不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 责任内阁制有待发展完善
C. 君主立宪政体受到严重挑战 D. 国王权力凌驾于内阁之上
6.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 B. 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 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 D. 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7.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 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 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 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 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8. 1903年,清政府谕令切实保护回国兴办实业的侨商,后来设商部,陆续制定和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同时,户部奏定《试办银行章程》。这些措施( )
A. 促使清末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B. 缓和了清朝的社会矛盾
C.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D. 冲击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9. 有学者认为:“我们一提到戊戌维新,首先联想到的可能就是康梁主导下的变法,但其实在当时,有许多人都在变法。陈寅恪先生就曾经提到过,他的父亲陈三立和祖父陈宝箴等人都曾在变法中发挥很大作用。当时朝中一些倾向变法的大臣也曾参与到变法当中,可能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一批原先的洋务派官僚在此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的另一种叙事脉络。此外,江浙的士人可能对变法也有自己的一套历史叙事逻辑。”。该学着在此强调了戊戌维新( )
A. 是康梁主导下的变法 B. 存在失败的必然性
C. 缺乏完整的变革体系 D. 中心与路径的多元
10.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A.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 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11. 《唐律疏议》卷28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唐朝同时规定国家对捕获罪犯、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这些规定
A. 激化了官民之间矛盾 B. 推动尚武精神传播
C. 强调民众的社会责任 D. 体现法律的严酷性
12. 托克维尔指出,“以前的邦联政府直接治理的是加盟政府,而美国的联邦政府则直接治理公民个人”,这使得“美国政府并不是一个联邦政府,而是一个不完备的全国政府”。托克维尔意在说明美国
A. 民主共和制名存实亡 B. 联邦政府的权威增强
C. 新型联邦制侵害自由 D. 各州事实上无自治权
13.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二条: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B. 注重预防和调节经济纠纷
C. 注重维护贵族的土地私有权
D. 强调经济自由的基本原则
14. 1723年,在剑桥大学的一次会议上,本特利博士的神学博士学位被取消,本特利却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王座法庭裁决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担任该案首席法官的普拉特评论道:“此次会议在对他进行与之不利的指控、降低其资格的时候,拒绝听取他的申辩,这与自然公正是不相容的”。这里的“自然公正”是指( )
A 法律至上 B. 程序公正 C. 无罪推定 D. 证据充足
15. 从商鞅变法至汉武帝之前,人们多从正面评价商鞅变法;从汉武帝尊祟儒术至清末民初“经学解体”时期,商鞅变法饱受批评;从清末民初至今,人们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逐渐客观,评价总体持赞扬态度。这表明( )
A. 时代环境影响历史评价 B. 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C. 时代愈近评价愈客观 D.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其主要内容有:德业相劝、礼俗相规、患难相恤。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喻,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选择性必修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宋到清“乡约”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乡约”所起的作用。
18. [中西方的文官制度]
材料
项目 西方文官制度 中国公务员制度
用人标准 注重通才或专才,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主要条件 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政治立场 政治中立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管理原则 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专门机构管理 党管干部
行政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公共利益、公共责任、依法行政 坚持为人民服务
——摘编自袁珠妮《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对公务员制度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方的文官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