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坐标轴画了一条大致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的演变
B.教权的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
D.市民阶层权力的变化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把贵族们都集中到凡尔赛宫,把他们变成负责国王起居饮食的侍臣。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奢侈生活的愿望
B.镇压人民起义的需要
C.削弱贵族的政治势力
D.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
3.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的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
A.君主专制下的政教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4.这是一场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冲突引发的战争,也是20世纪之前欧洲最具毁灭性的战争,德意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之后,交战各国创建了一套外交体系,借此维系相互竞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秩序。下列选项中,属于这套“外交体系”的有( )
①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 ②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 ③建立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 ④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之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法国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的颁布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6.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据此可知( )
A.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都属于民族革命
C.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
D.暴力革命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经之路
7.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初的欧洲,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该学者意在( )
A.强调民族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批判极端民族主义
C.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D.强调战后民族自决的重要性
8.国际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为了维持国际社会的秩序,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列有关国际法的发展史实错误的是( )
A.荷兰人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C.《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9.2009年7月,某机构作出决定,“延长联合国和非盟驻苏丹达尔富尔混合维和部队的任期,以保护达尔富尔地区平民并确保人道主义援救人员的安全”。该机构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联合国难民署
C.国际法院
D.世界卫生组织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苛制裁限制了欧洲均势的恢复与发展。因此,修正《凡尔赛条约》很快成为战后诸大国的共同诉求。1925年,洛迦诺会议召开。英、美试图通过对德国的援助与扶植将德国纳入新的欧洲体系,并且通过对法国的施压,迫使法国接受英美主导、重塑均势的事实。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英、美完成了对凡尔赛体系的初步修正。为了补偿法国的损失与缓解欧洲矛盾,英、美利用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与仇恨,将欧洲矛盾统一引向东方。但这一政策却成为德国崛起的保护伞,造成了德国实力的恶性膨胀,以至于希特勒上台后(1933—1939年),其推行的战时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德国国民经济,与英、法、美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严展宇《均势为什么失败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诸大国修正《凡尔赛条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试图回归欧洲均势的做法所产生的影响。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C.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D.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
2.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3.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四级外交代表制度。下列三个衔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大使、常驻公使、代办
B.大使、代办、特使
C.特使、代办、常驻公使
D.大使、常驻公使、特使
4.《联合国宪章》声明:“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以下关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B.体现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C.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加强国际合作
D.促使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障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8—1648年在欧洲发生了30年战争,战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和确立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权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领土完整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在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它们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许多国际法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法的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原则,例如,保护关系、势力范围、合法干涉、领事裁判权制度、租界、租借地等,这些规定使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一些进步原则和规则名存实亡。
——摘编自陈文学《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国际法进行评价。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坐标轴画了一条大致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的演变
B.教权的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
D.市民阶层权力的变化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欧洲教权高于王权;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王权不断加强;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王权力量走向衰落,故选A项。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把贵族们都集中到凡尔赛宫,把他们变成负责国王起居饮食的侍臣。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奢侈生活的愿望
B.镇压人民起义的需要
C.削弱贵族的政治势力
D.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
答案:C
解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贵族变成负责国王起居饮食的侍臣,实际上是剥夺了贵族的政治管理权力,这是削弱贵族势力的重要措施,故C项正确。满足奢侈生活的愿望属于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镇压人民起义的信息,故B项错误;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解,故D项错误。
3.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的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
A.君主专制下的政教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答案:D
解析:从15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王权加强,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新君主国”是指实行王权专制的统一民族国家,D项正确。
4.这是一场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冲突引发的战争,也是20世纪之前欧洲最具毁灭性的战争,德意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之后,交战各国创建了一套外交体系,借此维系相互竞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秩序。下列选项中,属于这套“外交体系”的有( )
①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 ②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 ③建立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 ④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这是一场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冲突引发的战争”“交战各国创建了一套外交体系,借此维系相互竞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18年,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卷入其中。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①④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盟约》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1815年维也纳体系形成后,外交人员衔级制度建立起来,②③错误,故排除A、C、D三项。
5.“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之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法国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的颁布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路易十六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位国王,后来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故A项错误。《法国民法典》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人权宣言》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可知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意识觉醒,民族主义发展,故D项正确。
6.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据此可知( )
A.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都属于民族革命
C.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
D.暴力革命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经之路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故选C项。启蒙运动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但不是民族主义形成的根源,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途径不是暴力革命,如英国“光荣革命”,排除D项。
7.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初的欧洲,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该学者意在( )
A.强调民族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批判极端民族主义
C.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D.强调战后民族自决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民族主义使人们对……漠不关心”“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背景,可知该学者批判极端的民族主义,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项错误;该学者并未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一致,C项错误;该学者并未强调战后民族自决的重要性,D项错误。
8.国际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为了维持国际社会的秩序,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列有关国际法的发展史实错误的是( )
A.荷兰人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C.《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故B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都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9.2009年7月,某机构作出决定,“延长联合国和非盟驻苏丹达尔富尔混合维和部队的任期,以保护达尔富尔地区平民并确保人道主义援救人员的安全”。该机构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联合国难民署
C.国际法院
D.世界卫生组织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该机构采取维和行动,可知其为联合国安理会,A项符合题意;联合国难民署是联合国难民组织,受联合国委托指导和协调世界范围内保护难民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行动,B项不符合题意;国际法院是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司法机构,C项不符合题意;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卫生问题的指导和协调机构,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苛制裁限制了欧洲均势的恢复与发展。因此,修正《凡尔赛条约》很快成为战后诸大国的共同诉求。1925年,洛迦诺会议召开。英、美试图通过对德国的援助与扶植将德国纳入新的欧洲体系,并且通过对法国的施压,迫使法国接受英美主导、重塑均势的事实。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英、美完成了对凡尔赛体系的初步修正。为了补偿法国的损失与缓解欧洲矛盾,英、美利用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与仇恨,将欧洲矛盾统一引向东方。但这一政策却成为德国崛起的保护伞,造成了德国实力的恶性膨胀,以至于希特勒上台后(1933—1939年),其推行的战时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德国国民经济,与英、法、美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严展宇《均势为什么失败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诸大国修正《凡尔赛条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试图回归欧洲均势的做法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的国际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凡尔赛条约》削弱德国的策略破坏了欧洲传统均势;德国试图恢复大国地位;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建立。
(2)影响:美国加强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矛盾;促进了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造成德国极端民族主义抬头,法西斯势力趁机上台,威胁世界和平。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C.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D.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
答案:C
解析:《至尊法案》的规定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建立本民族的教会属于摆脱罗马教皇控制的措施,而非目的,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王与罗马教皇之间的教权之争,与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至尊法案》的规定强化了英国国王世俗统治的权力,有利于加强国王的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摆脱罗马教皇控制不是其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2.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从而规范了国家之间的行为准则,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故A项错误;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和题干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此时西欧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未建立,故C项错误。
3.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四级外交代表制度。下列三个衔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大使、常驻公使、代办
B.大使、代办、特使
C.特使、代办、常驻公使
D.大使、常驻公使、特使
答案:A
解析:维也纳会议后,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第一等级是大使和教皇使节或教廷大使,特使、常驻公使和代办分别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级,故A项正确。
4.《联合国宪章》声明:“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以下关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B.体现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C.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加强国际合作
D.促使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障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强调的是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促使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障”无关,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8—1648年在欧洲发生了30年战争,战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和确立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权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领土完整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在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它们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许多国际法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法的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原则,例如,保护关系、势力范围、合法干涉、领事裁判权制度、租界、租借地等,这些规定使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一些进步原则和规则名存实亡。
——摘编自陈文学《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国际法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背景:宗教改革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民族国家的发展;欧洲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2)评价:有利于协调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后来国际关系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具有较强的大国强权色彩和殖民色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专版202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