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博文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前三单元。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虽然‘势位足以屈贤’乃是不争的事实,但毕竟是迫于竞争的政治压力,占有绝对权力地位的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 B.社会阶层的流动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D.君主集权的强化
2.《文献通考·封建考》云:“至东都,始有未与国邑,赐美名之例……至明帝时,有四姓小侯,乃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外戚子弟,以少年获封者。又肃宗赐东平王、苍列侯印十九枚,令王子年五岁以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此二者,皆是未有土地,只佩印,受俸廪。”由此可知,东汉( )
A.国家治理体系日益成熟 B.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中枢机构权力分散
3.4世纪以前,中国人的梵语知识匮乏,佛教学说被中国僧人所接受表现在:一方面通过随意的、遗漏的和经常是几乎无法理解的译文,这样改变了原样的中介,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中国术语所增加的误导,而拥有了广泛的非佛教意蕴。这可用来说明,佛教在华传播过程中( )
A.与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冲突
B.被中国的僧人随意地误导
C.适应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求
D.冲击了儒家思想主体地位
4.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送往京城。这一变化( )
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
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
5.宋初,地方官吏的考核标准增加了工商税收一条。宋太宗时,考课文书要求填具“官市”“及监给曲、商税”等内容。宋仁宗时,转运使的考课正式列出“盐、茶、酒、税”盈利亏损等规定。这反映出宋代( )
A.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B.官吏考核制度臻于完善
C.政府的商业职能强化 D.经济发展动摇抑商政策
6.明清之际,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有李贽书称《藏书从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反映出( )
A.民权思想缺乏市民阶层的呼应
B.进步思想在近代前夜深受压抑
C.封建士大夫对现实的普遍不满
D.文化的高压导致文人明哲保身
7.下图所示为清朝人所绘画作《端阳故事八帧·观竞渡》。这一作品( )
A.再现了农民的生产场景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 D.反映出农耕文明的生活旨趣
8.1902年,日本侵入东沙群岛,两广总督张人骏命人搜集相关历史文献和图籍。其中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和陈寿彭翻译的《新泽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等中外文献,记录有“中国至此围渔,已有年所”,中国渔民为证明东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纷纷提供证据。最终迫使日本归还东沙群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列强的侵略行为受到有效遏制
B.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传统文献的国防价值备受重视
D.清廷边疆危机空前严峻
9.1907年12月3日,有人在《申报》上发表社论称:“人之名政府者多矣。一则曰媚外之政府,再则曰贼民之政府,三则曰割地赠礼之政府,四则曰制造盗贼纵民非行之政府。”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两大社会矛盾的合流 B.革命党人重构清廷的形象
C.清廷统治的土崩瓦解 D.清廷中外交涉的进退失据
10.1909年10月,江苏咨议局成立后,张謇以议长身份发表声明指出:召开国会是为了合全国人力以“拱卫国家”,犹如“拯溺救焚”,岂可迁延观望;各省士绅一致希望速开国会,如果请愿再三而毫无结果……那时国家前途就不堪设想了。这表明张謇( )
A.主张维护民众民主权利 B.反对采用暴力方式进行革命
C.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变革 D.政治观点与革命派趋于一致
11.1912年9月28日,袁世凯通过临时大总统令公布,10月10日为国庆日,1月1日与2月12日为纪念日。同年10月10日,孙中山、黄兴将“革命纪念会”改称“共和纪念会”,国民党为此举行了大规模的国庆纪念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
A.民主与专制矛盾日益激化 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
C.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扩大 D.民主共和体制稳定运行
12.1915年,陈独秀认为“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1920年,陈独秀强调“物质的自我扩大是子孙、民族、人类”,从个人主义转向民族主义,强调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这一变化直接缘于当时( )
A.新的民族危机爆发 B.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个人主义走向极端 D.传统的伦理结构已被打破
13.下表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人口的土地占有状况。这一状况可说明当时( )
成分 占有田亩数/亩 人数百分比/% 土地百分比/%
佃农,雇农、游农 - 55.00 -
贫农 1—10 19.80 6.00
中农 10—30 010.80 18.00
富农 30—50 8.10 18.00
中小地主 50—100 4.05 18.00
大地主 100以上 4.25 40.00
A.民主革命快速发展的客观条件
B.民族危机冲击了小农经济的地位
C.国民政府乡村治理成就较显著
D.土地革命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转型
14.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史学界关于边疆史地的研究形成热潮。据统计,仅关于边疆史地的期刊就达到180种之多。这一时期的边疆史地研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地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台湾),领域涉及边疆的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经济建设和开发。这一史学研究热潮( )
A.使历史研究出现新领域
B.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C.顺应了民族抗战的需要
D.实现了边疆史地知识的普及
15.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许多劳动互助组织。晋冀鲁豫的太行区,1945年18个县的统计,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平均每县有2万多人,1946年组织起来的劳动力是1945年的2倍多,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占全区劳动力总量的78%。据此可推知,劳动互助组织的建立( )
A.扭转了国共之间力量对比
B.促进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废除了农村封建剥削关系
D.为解放战争提供了物质保障
16.三大改造期间,黑龙江省孟克里村的男人们感叹道:“要想丰产,缺了妇女可不行,别的村要是不把妇女发动起来,那可赛不过我们。”山西省西故县村的男人们也说:“如今妇女们顶了大用啦。”这反映出新中国( )
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
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
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17.下表所示为2004—2006年国企、民企和外企单位的缴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款÷主营业务收入×100%)。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年度平均
2004 3.2% 4.07% 2.71% 3.33%
2005 3.48% 4.41% 2.82% 3.57%
2006 3.65% 4.61% 3.06% 3.77%
A.国有企业收入呈减少趋势 B.外资企业丧失了竞争优势
C.经济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 D.所有制结构发生彻底变革
18.在苏美尔城邦时代,作为神在人间的“牧者”城邦统治者,他的首要任务是使土地丰饶,国家富有,人民得享安康。为此,修筑运河,发展农业为王之大事。据此可知,在苏美尔城邦时代( )
A.君权神授理论趋向完善
B.经济活动影响君主权威的构建
C.国家治理凸显神秘色彩
D.基础设施建设广受民众的关注
19.在雅典城邦,凡是被认可为公民的男性成年人都有权利在政治决策中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他们以集会的形式参与政府事务,对议案和政策进行辩论并作出决策。此外,公民均有权担任陪审员,执政官等职务。这说明雅典城邦( )
A.政治决策体现公平公正
B.直接民主提高公民参政热情
C.公民看重自身政治素养
D.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公民参与
20.13世纪,西欧出现了农产品的专业生产区,这一生产区又推动了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商承担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并通过远程贸易销售至更远地区的职责。这一状况( )
A.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造成了西欧封建地主势力衰落
C.导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创造条件
21.757年4月,日本孝谦天皇下诏称:治民安国必以孝理,百行之本莫先于兹。宜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倍加教授。这一举措意在( )
A.提高民众文化素质 B.完善科举取士制度
C.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推动儒学理论普及
22.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境内玛雅城邦遗址的一座兴建于7世纪、被称为“铭记的神庙”的金字塔内部,发现一个布满浮雕人像的,宽大墓室,死者遗体的头部覆盖着玉制面具,并有玉制装饰品等随葬器物。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来印证当时( )
A.玛雅人对埃及文明的吸收
B.玛雅宗教具有较高地位
C.玛雅城邦手工业规模庞大
D.玛雅开始出现阶级分化
23.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
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
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
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24.针对西、葡两国在殖民地开展的殖民活动,当时西班牙法学家维多里亚不认为教皇有划分世界的权力,也反对西班牙的暴力殖民,但支持将殖民地以财产化占取,以此划分殖民地的归属。维多里亚这些言论( )
A.刺激了欧洲国家对海洋的开发
B.反映了西欧殖民扩张的需要
C.成为解决领海纠纷的有效原则
D.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开元年间(713—741年),北方经济发展到达唐代的顶峰,而南方的经济也出现了崛起势头。至天宝年间(742—756年),江南人口增长率高于同期的北方,农业发展需要的人口数初步具备。当时江南兴修的水利工程数量并不少于同时期的北方,尤其是几条海塘的修筑,使海塘内的土地免遭咸潮的侵蚀,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并被用来种植庄稼。江南的农业生产达到较高水准,粮食被大量运往北方。明州及十个新县的设置,江南的开发从内陆走向沿海,开发的大体格局在唐玄宗时已经定型。江南部分州县修筑城墙,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人口也不断增加。江南的丝绸和金属铸造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张剑光《开元盛世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水平》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江南经济出现了不少新变化。以苏、松地区为例,农家的经济收益越来越仰赖于不供自己消费的棉花及其纺织品。“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从此出”。嘉、湖地区和苏州南部在蚕桑业、丝织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产量,品种增加,而且产地日趋扩大。棉作、蚕桑逐渐有了压倒稻作的倾向,使得棉花;蚕桑的丰歉,成为不少农家生计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棉作、蚕桑受市场的制约与日俱增,市镇上即有商人经纪此事。他们并无牙帖牙税负担,确可操纵市价,早晚迥别。棉户、蚕户消费的粮食中部分是从市镇购得的。当地市镇商人从两湖,四川等地购买粮食,运回销售。随着乡居地主纷纷向城居地主的转化,出现了“田主虽易而佃农不易”“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的现象。
——摘编自樊树志《明代江南农业经济的新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开元至天宝年间相比,明中晚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冷战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处理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其间,中国所采取的处理同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对外战略经历着一个不断调整、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得中国的外交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一边倒”“两条线”“一条线”“独立自主”作为新中国曾经先后确立并实施过的四个对外战略,无疑都是对变化中的国际局势特别是中国同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现实之反应。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末,中亚被纳入波斯国王的统治之下,成为波斯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斯国王派遣人员驻扎中亚,设置军事堡垒,并在当地建立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波利斯卫城的档案文书清楚地表明,中亚的行省乃至个人都对帝国负有纳税义务。不少书记官和行政人员,先在帝国中心受训,然后前往中亚就职。连接中亚各行省的“王道”由帝国中央投资新建,成为整个帝国道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动人员流动的同时,物资也在中亚与帝国中心之间流通。中亚为大流士一世在苏萨的王宫提供了黄金、青金石和象牙等。中亚地区历史遗存中的聚落和宗教建筑等,都体现出古波斯帝国在当地进行了实质上的统治,波斯帝国加强了中亚与邻近地区的交流,为东西方之间大规模有组织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从大流士一世时期开始,中亚已被全面纳入波斯帝国体系之中。
——摘编自吴欣《帝国印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中亚的统治》
材料二
7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灭亡萨珊波斯后,对中亚进行统治。在百余年的统治中,帝国派出总督,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镇压中亚人民的反抗。据《布哈拉史》记载,布哈拉的卡什卡瓦族部落在武力强迫下,将所住房屋全部让给东迁的阿拉伯人。撒马尔罕的居民被迫从城镇中搬走,给迁移至此的阿拉伯人居住。阿拉伯人对农民和手工业者课以苛捐杂税和实物贡赋,并强迫他们无偿修筑桥梁、城墙及开挖渠道等。阿拉伯哈里发要求中亚地区的民众信奉伊斯兰教,企图在此建立长久的统治。宗教冲突以及经济恶化,孕育着阿拉伯人与当地居民对抗的种子。当然,阿拉伯帝国的治理进一步加强了中亚在东西方贸易史上的地位,为丝绸之路交流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赵永伦《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初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波斯帝国对中亚统治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中亚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亚在古代文明交往进程中的地位。(3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类文明交往史的转折开始于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时代,空间交流的范围空前地扩大,形成了世界意义的“万国”经济与文化的交换体系。大航海时代使整个世界局部,间接、间歇地交流,转变为全球性的直接与频繁的交流;交流的层面也从物质技术走向更深层的领域。16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东来,通过世界地图和地理著述给中国人传入了关于万国的观念和世界的意识。明清关于“世界”的想象,蕴含着对中国本土文化重新诠释的意图,想象的过程亦是西学知识的再生产和重塑国人认识世界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中文文献中,“中学”的出现亦是源自“西学”的影响,“中学”是伴随着西学而衍生出来的与“西学”并列的一个核心概念。
——摘编自邹振环《世界想象;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探究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并据此说明近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对“西学”和“中学”的认识有何局限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6分)(要求;局限性提炼准确,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历史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士的流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重视选拔有才能的人,这冲击了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士阶层的崛起与受到重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的信息,故排除C项;君主集权是指国家重要权力集中在君主一人之手,而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地位,重视选拔有贤能的人才,故排除D项。
2.C【解析】本题考查东汉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可知,东汉加强了对地方诸侯国的管理,通过赐美名、少年获封、赐列侯印、受俸廪等环节,而不给土地和人口,这有利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治理体系的问题,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依然有小的诸侯国存在,废除郡国并行制一说不够准确,故排除B项;本题考查的是对地方的治理,不是中枢机构,故排除D项。
3.C【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使用中国术语”“拥有了广泛的非佛教意蕴”,这些因素会导致佛教的不断本土化,促使佛教以中国姿态出现,并融入中国文化中,故选C项;A、B两项是对材料错误的解读,故排除A,B两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D项。
4.D【解析】本题考查唐代赋税政策的变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唐代中后期,政府将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送往京城,这一变化将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负担,故选D项;财政政策的变化并不是造成藩镇势力坐大的原因,故排除A项;材料未显示出赋税中实物税比重的变化,故排除B项;材料中未反映出财政政策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故排除C项。
5.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官吏考核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宋代在官员的考核中加入了对于工商税收的考核条目,这反映出当时工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这也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故选A项;政府出台了上述政策,并不表明考核制度臻于完善,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员的财经职责,而非政府的商业职能强化,故排除C项;抑商政策在当时并未被动摇,故排除D项。
6.B【解析】本题考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黄宗羲书题名冠以“待访”,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说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明夷待访录》等具有进步思想的著作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具有早期“近代性”的思想在明清之际的中国深受压抑,难以传播发扬,故选B项;“待访”“《藏书》”“《焚书》”针对的是广大社会,特别是官方,而非针对市民阶层,故排除A项;黄宗羲等不能代表整个封建士大夫群体,故排除C项;黄宗羲等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大胆的批判,明哲保身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
7.D【解析】本题考查清代艺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这幅画反映的是清代端午节的民间习俗,这集中体现出了农耕文明的生活,故选D项;该作品没有描绘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景,故排除A项;此绘画作品属于民俗画,并不是为迎合市民阶层旨趣所作的,故排除B项;该绘画作品不符合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故排除C项。
8.B【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民族危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902年,当日本侵略者侵犯中国南海诸岛时,清政府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源用以论证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渔民也纷纷提供证据,以此维护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表明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故选B项;材料只体现了此次侵略受到了抵制,而非列强的侵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故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判定上述文献是传统文献,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在国民推动下,迫使日本归还东沙岛,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9.A【解析】本题考查清末两大社会矛盾的合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媚外之政府”“贼民之政府”“割地赠礼之政府”“制造盗贼纵民非行之政府”等可知,20世纪初,社会舆论认为,清政府在为外国列强服务的同时,加紧对中国民众的剥削与压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即列强通过控制清廷来剥削中国民众,以维护在华利益,所以清政府的多个称谓恰恰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合流,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党人对清廷形象的重构,故排除B项;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土崩瓦解,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涉等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
10.C【解析】本题考查张謇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909年,张謇提出要立即召开国会来挽救民族危机,这表明张謇在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变革,故选C项;张:提出召开国会并不是为了维护民众权利,故排除A项;材料未表明张謇反对暴力革命,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革命派的主张,故排除D项。
11.B【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期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民国初期,袁世凯政府将武昌起义爆发时间定为国庆日,把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定为纪念日,孙中山等也积极利用国庆纪念活动来宣传民主共和观念,故选B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群众对革命的态度,故排除C项;虽然这一时期袁世凯颁布了一些纪念辛亥革命的措施,但并不表明民主共和体制稳定运行,故排除D项。
12.A【解析】本题考查陈独秀思想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1920年,陈独秀从个人主义转向民族主义,其直接原因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的民族危机爆发,五四运动兴起,故选A项;B项夸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排除B项;C项是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打破传统的伦理结构,将个人从家族中解放出来是宣扬个人主义的影响,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13.A【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农村土地的占有情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据表可知,占乡村人口较少的地主与富农,占据了大约80%的农村土地,而占乡村人口超过80%以上的贫雇农、中农以及其他民众,则仅仅占有不到20%的土地,说明了此时中国土地兼并严重,农村阶级矛盾加深,这正是中共在农村动员民众革命,推动农村土地革命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的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故排除B项;农村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将会削弱国民政府的乡村治理能力,故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信息过度解读,故排除D项。
14.C【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的史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20世纪40年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形成热潮,这是受到全国抗战的影响,民族主义得到了传播,故选C项;边疆史地属于已有的历史研究领域,故排除A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已建立,故排除B项;这一研究热潮并不一定会推动边疆史地知识的普及,故排除D项。
15.D【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根据地的劳动互助组织,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期间各革命根据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互助合作经营,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为解放战争提供物质保障,故选D项;劳动互助组织的建立并不能扭转国共之间的力量对比,故排除A项;劳动互助组织的建立只是将分散的农民力量组织起来,并不是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排除B项;农村的封建剥削关系是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这一举措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排除C项。
16.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解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男人们感慨在生产活动中,妇女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主要是由于在农业生产合作经营下,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故选B项;重视妇女的作用并不表明男尊女卑观念消亡,故排除A项;妇女起了重要作用并不表明按劳分配得到实施,故排除C项;传统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17.C【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可知,2004—2006年民企缴税贡献率最高,这表明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故选C项;国企缴税贡献率虽然低于民企,但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收入日益减少,故排除A项;外资企业缴税贡献率虽低,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失去竞争优势,故排除B项;当时所有制结构并未发生彻底变革,故排除D项。
18.B【解析】本题考查苏美尔城邦统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苏美尔城邦时代,城邦统治者尽管赋予自身神权地位,但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农业以使民众安居乐业,这说明统治者明白民众的支持对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具有重要价值,即经济活动影响君主权威的构建,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苏美尔统治者重视民意,希望通过发展经济来获得他们的认同与支持,“君权神授力量趋向完善”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故排除A项;“国家治理凸显神秘色彩”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主维护自身权威的所作所为,没有体现出民众对君主所采取措施的态度,故排除D项。
19.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雅典公民都有权利在政治决策中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以集会的形式参与政府事务,对议案和政策进行辩论并作出决策,还有权担任陪审员,执政官等职务,可见,雅典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公民参与,故选D项;雅典民主制仅允许成年男性公民直接参与,而排除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这显然不公平不公正,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出公民参政热情的高低,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公民注重自身政治素养,故排除C项。
20.A【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城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3世纪的西欧,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在城市商人的帮助下,销售至更远地区,商业日益繁荣,故选A项;材料和C项表述不存在因果关系,故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崛起更多是源于自身条件,故排除D项。
21.C【解析】本题考查中古日本专制统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由材料可知,日本天皇大力推广孝道,这是在借助孝道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选C项;下令每家收藏一本《孝经》的目的并不是要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故排除A项;推广孝经与完善科举取士制度无关,故排除B项;下令每家收藏―本孝经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动儒学理论的普及,故排除D项。
22.B【解析】本题考查玛雅文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玛雅金字塔主要是祭祀等宗教活动的场所,材料中被称为铭记的神庙内室宽大、随葬品有玉器等说明当时宗教具有较高地位,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玛雅对其他文明的吸收,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玛雅手工业规模,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表明这一时期玛雅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故排除D项。
23.D【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可知,当时的航海活动得到了国家力量的支持,从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B项中的“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说法绝对,故排除B项;这些航海活动得到了专制国家的支持,但不一定是本国的支持,故排除C项。
24.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早期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据材料可知,西班牙法学家维多里亚不认为教皇有划分世界的权力,也反对西班牙的暴力殖民,支持将殖民地以财产占有,以此划分殖民地的归属,这一行为将会加剧欧洲国家之间的殖民争夺,体现了西欧殖民扩张的要求,故选B项;这一行为是在为殖民行业进行辩护,并为以后的殖民冲突提供法律文本,而不是海洋开发,故排除A项;支持将殖民地财产占有,以此划分殖民地的归属还是强调要进行殖民扩张,故排除C项;这一言论与西欧民族国家兴起无关,故排除D项。
25.(1)表现:人口快速增加;农业得到发展;大举兴修水利工程;垦田面积扩大;南方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区面积的增加;粮食被大量运往北方;工商业繁荣,形成地方性优势产业。(6分,答出三点即可)
(2)不同之处:棉作、植桑养蚕压倒稻作;农业商品化趋势明显;商业资本渗入农业经济;工商业市镇涌现,市镇经济繁荣;租佃关系得到发展,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呈现分离趋势。(3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农业发展和工商业经济繁荣;国家统一;水陆交通发展;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赋役改革,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大量高产作物的传入,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
【解析】本题考查盛唐与明中晚期的江南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素养。第(1)问,关于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江南经济的发展,可从劳动力、水利工程、垦田、地方行政调整、南粮北运、工商业等角度进行概括。第(2)问第①小问,关于明中晚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可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从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商业资本、租佃关系、土地经营权的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第②小问,关于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从当时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长途贸易、赋税改革、国产农作物的引进等角度进行分析。
26.示例一
论题:1978年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更加成熟。(2分)
阐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这一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调整,提出了“不结盟”“和平与发展”等外交理念,实现了由结盟到不结盟的重大转变,从而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提供了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坚持睦邻友好外交政策,不断改善与周边各国的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全面合作,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在发展对美关系的同时,还继续加强与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中国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加强国际合作,在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同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9分)
总之,1978年以来,中国外交突破意识形态束缚,全面融入了世界发展潮流,为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其外交策略更加成熟自信。(1分)
示例二
论题:新中国外交政策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2分)
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奉行了“一边倒”外交方针。“一边倒”外交就是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其在保障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境地。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国际力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而美国挑起越南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边疆安全。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战略随之调整,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地区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以改善中国严峻的国际环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随着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以及中日建交,为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逐步形成了“一条线”战略,改善了中国的周边局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成为我国工作的重点。基于对国际局势的准确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求,我国外交战略实现了由结盟到不结盟的转变,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活动和区域性争端的调解。(9分)
综上所述,外交战略是新中国基于自身实际需求和国际环境作出的调整,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1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试卷唯一标准)
27.(1)特点:垂直管理;措施多样;重视统治机构的设置、制度建设和官员培训;加强政治控制与物质掠夺并举。(2分,答出两点即可)
作用:提升了波斯帝国的治理水平;有助于加强波斯帝国与中亚地区的长久联系;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亚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互动。(6分,答出三点即可)
(2)措施:加强暴力机关的设置;向中亚大批移民;经济掠夺较为严重;推行宗教迫害政策。(3分)
(3)地位:中亚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古代世界交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波斯帝国、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与治理,推动了世界民族迁移,有助于亚欧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亚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成为连接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与纽带,其自产和中转的物资大大丰富了世界贸易市场。(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亚的变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素养。第(1)问第①小问,关于古代波斯帝国对中亚统治的特点,可根据材料中的“中亚被纳入波斯国王的统治之下,成为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斯国王派遣人员驻扎中亚,设置军事堡垒,并在当地建立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等信息可得出“垂直管理”,根据材料中的波斯帝国管理中亚的措施可得出“措施多样”,根据材料中的“中亚地区历史遗存中的聚落和宗教建筑等,都体现出古波斯帝国在当地进行了实质上的统治,加强了中亚与邻近地区的交流,为东西方之间大规模有组织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从大流士一世时期开始,中亚已被全面纳入波斯帝国体系之中”可得出“成效显著”。第②小问,关于其作用,可从治理水平﹑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关于阿拉伯帝国统治中亚的措施,需要结合材料,从经济掠夺、移民、宗教迫害等角度进行概括。第(3)问,关于中亚在古代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可从中亚在世界文化发展、地理位置、民族迁移等角度进行阐述。
28.(1)视角:不同区域文明的横向联系。(2分)
历史趋势:全球经济联系增强;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古老帝国独立发展受到挑战)。(4分)
(2)示例局限性:存在西方中心论倾向。(2分)
论证:全球航路的开辟是由西欧国家主导的;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逐渐从世界历史的边缘走向中心;近代地理知识主要是由西方传教士和殖民者搜集和整理的,带有一定的文化偏见。(4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现象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素养。第(1)问的第①小问,关于材料探究人类文明的视角,根据材料中的“人类文明交往史的转折开始于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时代,空间交流的范围空前地扩大,形成了世界意义的‘万国’经济与文化的交换体系”等信息可得出“不同区域文明的横向联系”。第②小问,关于说明近代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趋势,学生根据材料中“大航海时代使整个世界局部、间接,间歇地交流,转变为全球性的直接与频繁的交流”等信息可得出“全球经济联系增强”,根据材料关于中学受西学的影响可得出“文化多样性受到了冲击”。第(2)问的第①小问,关于中西学看法有何局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只说明西学东渐的影响,未解读东学西渐的影响。故可得出“存在西方中心论倾向”。第②小问,关于论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