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广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范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韩非子·说疑》记载:“舜逼尧,……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代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让出帝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可见( )
A.历史著作都不可信 B.时代影响历史记载
C.《史记》更为可信 D.《说疑》更为可信
2.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澎湖巡检司、釉里红、四等人制
② 祖冲之、《女史箴图》、《禹贡地域图》
③ 赵州桥、义仓、三教合归儒
④ 均输平准、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
A.④②①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3.《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每人腰系一宽大腰带,全悬小铃,俾其行时铃声远闻。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里之别铺,别铺闻铃声,立命别一铺卒系铃以待……有无数铺卒……百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夜可以递至,此诚伟举也。”这反映元朝( )
①急递铺的运行 ②军政命令传递迅速
③宣政院的设置 ④丝路商旅往来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宋明时期许多大儒长期研读佛道之说。朱熹借用佛教说明“理一分殊”的道理,称“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王守仁认为“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据此可知,宋明理学家( )
A.提倡和而不同以稳固社会秩序 B.推动儒释合流以应对信仰危机
C.认可三教同源以实现道德教化 D.会通佛老思想以强化儒学地位
5.1889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在《复陈议办铁路折》中指出应先修筑东、西两条国防铁路干线:东线自天津出山海关至黑龙江,复修支线至吉林宁古塔;西线自陕西、甘肃至伊犁,复修支线至南疆喀什。1907年,邮传部奏《筹画全国铁路轨线折》更是明确了这一原则:“就今筹之,当首定京城为轨枢,而区分海内诸轨为东西南北四大干。四干既定,循而求枝”。这些规划( )
A.体现了守边固疆的经略原则 B.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
C.使得边疆地区得到充分开发 D.表明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新阶段
6.20世纪初,乡村民变多呈现出“低质性”的特点,如1901年,福建诏安沈姓大族高呼“官逼民反”“绅逼民死”,1906年,贵州都匀府独山民变中提出口号“奉天灭洋”;而与此同时,城市民变则多表现为抵制美货、日货、罢市罢工运动。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源于(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现状 B.城乡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
C.革命派尚未能与农民阶级相结合 D.清末新政的影响范围有限
7.1925年5月,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了广州工人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截至1926年底,湖南省总工会辖下的各地及产业工会52处,其中工会533个,支部116个,会员326368人。同时,湖北全省的工会组织发展到300个以上,工会会员达30万人之多。这一局面的出现( )
A.突破了城市中心革命道路的局限性 B.得益于国共合作的实现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的确定 D.表明中国主要矛盾转变
8.1941年12月下旬,香港沦陷,大批进步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处境危险。1942年初,在中共中央的领导组织下,广东地方党组织和东江游击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将他们从日军“虎口”中营救出来。这场营救( )
A.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推动了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讲,“希望美国也采取和平共处的政策”“如果美国愿意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时期都可以”。同时,他指出对美国“第一是坚决斗争”“第二是不要着急”,毛泽东在此强调的是(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改善中美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C.势力开创全方位的外交新布局 D.武力回击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10.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1.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多立克柱式建筑风格是希腊建筑文化的缩影。这种文化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来到世界各地,成为亚历山大东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见图)据此可知( )
A.征服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化传播 B.古希腊罗马文化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
C.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西亚文明的进步 D.建筑艺术是希腊文明绵延千年的象征
12.南非班图人有编筐匠、木匠、铁匠、陶工等。这些工匠“每一个人生产为了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的部落成员,陶工给予制筐匠以陶器而得到筐子,裁缝把缝制好的皮口袋供给铁匠而得到铁刀”。 这反映了当时班图人( )
A.重视手工业技术的革新 B.工匠生产服务于国内市场
C.注重发展环印度洋贸易 D.手工业生产呈现商品化趋势
13.英国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王室敕令作为一种重要的价格控制工具被频繁运用。据统计,当时共有30项敕令针对食物、肉类、糖类、啤酒花、酒类(含法国酒)、弓箭、盔甲等商品的价格制定了官方最高限价。这一举措( )
A.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B.是英国应对西欧商业革命的有效手段
C.表明政治对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 D.客观上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趋向解体
14.如表所示是176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粮食进口数量、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城市人口/百万 净进口量指数 粮食总产量指數
1761 6.15 -4 124
1781 7.04 0 136
1791 7.71 2 147
1801 8.66 5 159
1831 13.28 12 226
1851 16.74 16 272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 B.英国粮食生产逐渐陷入困境
C.英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D.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15.1905年开始,印度的孟买、艾哈迈达巴德和那格浦尔的工厂获得了五年的产业发展时期,约600万个纱锭和超过5万台印度动力织布机不停运转才能满足对本国棉布不断增长的需求;尽管比曼彻斯特的进口货更粗糙、更贵,但它被印度妇女和男子自豪地穿在身上。这说明当时( )
A.印度人民的购买力持续增强 B.印度工业革命正在深入开展
C.英国放松对印度工业的压制 D.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卓有成效
16.有学者在评价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时说:“无产阶级专政被理解成不受法律限制的直接强制,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和普遍的军事管理与集中化来发展错综复杂的经济。从大工厂到只有一个理发匠的理发铺,都要实行国有化,导致国家不堪重负。”这一政策的历史意义在于( )
A.集中力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经济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6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然后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推行郡县制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10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世纪末明代开国者对贸易、职业活动、地理迁移强加的严格限制,大大减缓了中国境内贸易的发展。但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帝国开始了比前次转型幅度更大的第二次商业革命。商业化扩散至地方乡村社会的情况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首次出现大量中国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跨区城的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等。
-—罗威廉《大清:最后的中华帝国》
材料二: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思想家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他们还有一些重要的见解,如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出现“第二次商业革命”的原因。(8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末清初,促进思想界的活跃的背景。(4分)
19.(12分)14—16世纪,伴随着“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世界步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联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作者评述历史问题的角度。并归纳两人在看待新航路问题上的异同。(6分)
(2)材料三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运动产生的共同影响。(6分)
2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五百年来,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以下是剧集目录。
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 第三集走向现代(英国·上) 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 第五集激情岁月(法国) 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 第七集百年维新(日本)第八集寻道图强(沙俄) 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 第十集新国新梦(美国·上) 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美国·下) 第十二集大道行思(结篇)
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主题,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上饶市广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ADA 6-10 ABDAC 11-15 ADDCD 16.A
二、非选择题
17.(1)实质: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2分)
影响: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分)对后世影响深远,形成了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2分)(任答两点,可得满分,最高不超过4分)
(2)表现: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汉武帝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推行察举制;实行盐铁官营;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任答五点,每点2分,可得满分,最高不超过10分)
18.(1)原因:①赋税改革(“一条鞭法”交货币税)推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分)②跨区域的长途贸易频繁;(2分)③经济作物引进和推广;(2分)④新航路开辟推动中外贸易发展⑤江南地区工商市镇兴起发展。(2分)
(2)背景:①明朝灭亡触动了士人们的反思;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③市民阶层的壮大;④君主专制强化;⑤封建制度衰落;⑥思想专制的强化。(任答两点,每点2分,可得满分,最高不超过4分)
19.(1)角度:亚当·斯密从经济发展角度;斯塔夫里阿诺斯从政治角度。(2分)
同: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2分)异:材料一认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总体上是有益的;材料二认为是有冲突的,而且欧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2分)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3分)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
20.示例
主题:英国的工业强国之路。(1分)
论述: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国内环境。对外通过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广阔的海外市场。(2分)19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进行商品输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也确立了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大国地位。(2分)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崛起过程中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