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B2.C3.C4.B5.C6.B7.C8.B9.A10.B11.C12.C13.A14.A
15.B16.B17.A18.A19.D20.C21.D22.A23.C24.B25.D26.A27.B
28.B29.B30.B
31.(1)背景: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竞相开展变法运动,统治者礼贤下士政策的推行;
文化上: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自由化: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的崛起。
(6分,答出三点给即可)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
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包容开放的特点;塑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及近现代思想文化的源头,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6分,答出三
点即可)
(2)举措: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
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布《秦律》;编订户籍:将六国贵族豪强迁人关中,整顿风俗。(8分,
答出四点即可)
32.(1)表现:农业和手工业获得发展;中外商旅汇集;商品经济兴盛;中转贸易发达。(8分)
(2)兴盛原因:战略地位重要;交通畅通;政府的重视和推动;边疆社会相对稳定。(6分,答
出三点即可)
衰败原因:安史之乱造成边疆局势动荡;丝路贸易受阻;吐蕃推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6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112A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两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材料显示,半坡遗址发现了菜种遗存,姜寨遗址发现了猪、羊、狗的遗骨与畜栏等养殖业
遗存。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B.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
C.原始先民农业种植技术成熟
D.中原地区自然环境优越
2.夏王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较高的权力,其下设“六卿”,又称“六事之人”,分管民事、军队等事
务,是地位较高的官员。六卿之下有僚属和下属官吏,各自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这说明夏
王朝
A.政府机构设置完善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国家政治体制形成
D.宗法观念开始消亡
3.《史记》记载道,“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这一记载表明商代
A.内外服制度推行不畅
B.中央与地方间势均力敌
C,未实现中央高度集权
D.方国游离于控制区之外
4.“周人克商成功后,不仅占据了殷商旧地,而且扩展了势力范围。但领土广袤,仅靠中央王朝
难以控制,边睡之地更是鞭长莫及,然当时危及王朝生存者不仅有中原地区之殷遗民,更有四
方所谓戎狄蛮夷。”为此,西周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B.实施了分封制
C.倡导华夏一统观念
D.削弱贵族特权
5.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燕昭王派大将秦开渡过辽水进击箕氏朝鲜(周封侯国),“取地二千
里”,开辟了辽东,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列国纷争不断加剧
B.郡县体制全面推广
C,诸侯强国开疆拓土
D.边疆地区实现稳定
6.表1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史实。这些史实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表1
出处
史实
齐桓公“令夫商,群聚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
《国语·齐语》
服牛轺马,以周四方”
《管子·小匡》
“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馀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江南金锡不
《谏逐客书》
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完珠之簪、傅现之珥,阿缟之衣
A.行商坐贾成为商贸主体
B.商业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C.诸侯国君重视商业贸易
D.地域性商人群体已出现
7.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如果统治者采取有为的措施,那将会使民众自以为“智”,违背
道,丧失“初心”,热衷于争夺,纵欲安为,其最终的后果将是国家大乱。该思想家最可能是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8.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
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
A.推动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B.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C.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
D.导致了礼乐制度的消亡
9.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九卿指“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
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这一制度
A.明确了中央机构分工
B.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
C.杜绝了官员腐败现象
D.导致了分封体制瓦解
10.表2所示是部分学者关于项羽分封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项羽实行分封制的主要原因是
表2
学者
著作
论述
项羽有40万大军,却是一个成分极为驳杂的混合体,
韦毅
《论项羽分封》
项羽把诸侯军队集中起来的主要因素,即所谓的“义”
当时群雄对峙,项羽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群雄;当时的
《秦汉之际的两次分封—应当重新
李殿元
形势是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客观形成,分封只是对事
评价项羽“分封十八王”》
实加以承认
项羽分封是对当时各割据军事势力范围的划分,是对
杜晓宇
《楚汉分封政策初探》
当时割据局面的重新组合,非如此,不能重建社会秩序
A.彻底推翻郡县制度
B.缓和矛盾稳定秩序
C.自立为王强化统治
D.先秦分封制影响深远
11.在汉代思想家刘安等人看来,秦的灭亡是由于秦王朝统治者们“积怨在于民”,奉行了一条
“纵耳目之欲,穷侈靡之变,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的畸形的政治路线,最终使其彻底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