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练习
一、单选题
1.1944年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强势的地位;1971—1973年,美国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一历程反映了( )
A.国际金本位制的逐渐崩溃 B.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C.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 D.多元化货币体系的确立
2.目前,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初,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这反映出( )
A.国际金融体系不断重构 B.经济全球化出现重大挫折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体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3.忽必烈即位后,发行以银为本位的“中统钞”。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各人皆乐用此币,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这表明,元初( )
A.纸币使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B.铜钱无法满足商业贸易需要
C.黄金白银退出商品流通领域 D.纸钞滥印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4.《宋朝史实·卷十五·财用》中的一段记载:“始,益州(今四川成都)豪民十六户,连保作‘交子’,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子,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数,不限多少,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该现象的出现根源于( )
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B.金融方式的创新
C.商人为获取高额利润 D.印刷业技术高超
5.下表为洪武至嘉靖时期大明宝钞价格变化。这一现象( )
年份 钱(文) 银(两)
洪武八年(1375年) 1000 1
永乐十一年(1413年) 47 0.0476
宣德四年(1429年) 10 0.01
景泰三年(1452年) 2 0.002
嘉靖十四年(1535年) 0.279 6 0.000 4
A.根源于政府吏治的腐败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D.直接促使了明朝的灭亡
6.北宋政府将白银变卖为现钱,然后用现钱来案买军队粮草;南宋政府将白银作为支给军兵的券食等钱,但也是先将白银卖成现钱。这说明两宋时期,白银( )
A.完成了货币化的进程 B.充当财政的支付媒介
C.已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使用的范围不断缩小
7.1971年,美元停止与黄金兑换后,信用货币迎来了发展的成熟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50余年,除了美元之外,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信用货币也在世界通货体系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信用货币的流行主要取决于( )
A.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 B.发行国的经济实力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国经济逐渐衰退
8.明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和铜钱一起成为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据此可知明朝( )
A.货币结构渐趋改变 B.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铜钱从此退出流通 D.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9.1980年,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券”,方便短期来中国的驻华外交、民间机构及其常驻人员等在指定银行以外币兑换使用,但其只能在指定的“涉外涉侨”旅行社、友谊商店、宾馆等地方使用,同时禁止外币在国内市场流通。“外汇券”的发行有利于( )
A.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 B.中国市场体制的平稳发展
C.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D.城市经济改革的顺利启动
10.元世祖以统一币制为己任,极力推行纸币,最终规定“交钞的印造,以万锭为限,以十足的现银为储备基金”,并明确规定“没有现银,则不许印发新钞”。这一规定( )
A.确立了纸币的法币地位 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C.根源于白银的大量流入 D.维系了交钞币值的稳定
11.宋代货币贮藏十分流行,许多富人有库藏,称为“镇库钱”,这些货币一旦被贮藏则可能被埋藏于地下永无见天之日,或藏之库中至累世不用。上述现象( )
A.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源自白银货币化的冲击
C.体现了纸币的主币化 D.导致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12.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1971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被迫两次宣布美元贬值。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不再承担维护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对美国攻势逼人 B.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
C.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D.中东地区石油危机的影响
13.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文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1967年戴高乐责令法国央行将法国所持的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由此可知( )
A.国际关税贸易体系弊端暴露 B.法国致力于实现经济自主
C.欧洲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将解体
14.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开始了他对中东的“穿梭外交”,不断地在华盛顿和中东产油国之间进行游说……最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于1975年通过决议,确认美元成为石油的唯一定价和交易货币,而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都不得不将美元作为储备,“石油—美元”格局从此形成。这种格局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持续发展 B.美国和石油输出国利益一致
C.美国世界货币的地位巩固 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不可动摇
15.1887年,张之洞奏准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币,银元正式流入市场。1890年后各省先后仿效广东设局铸造银元。由于意见不一、标准各异,各省所铸银元的分量、成色甚至单位均参差不齐,并且都标明本省省名,很难在全国通行。该现象反映出( )
A.银元已经成为法定货币 B.清末新政激化社会矛盾
C.清末中央集权弱化 D.货币流通较为紊乱
16.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美国迎来了历史上的“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从这一天开始,美国出现的经济现象有(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变 ②信用关系遭破坏,社会陷入混乱
③社会生产的商品出现绝对过剩 ④有大量企业破产,工人下岗失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代时期,中国形成许多货币区,不但用的钱不同,而且不准运钱出境。宋朝时期各个区域使用体大值小的铁钱,携带非常不便。而且政府受到周边民族政权军事上的威胁和侵略,不得不养重兵以为各,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常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开支。南宋通行的纸币是会子。会子的名字北宋就有了,吕忠卿的《日录》就提到会子,说“民间自纳钱请交子,即是会子;自家有钱,便得会子”。东南所用的会子,起初由民间发行,叫作便钱会子,后来收为官营。(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会子起初止(只)行于两浙,后来通行到淮、浙、湖北、京西等区,纳税和交易,多可使用,几乎成了一种法币。宋代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纸币:除了川引以外,还有湖北会子和湖广会子。湖北会子专用于湖北路,后来通行于湖广。淮交是两淮用的交子,印造于乾道元年,背面印有“付淮南州军行使”字样,所以只通行于两淮州县。
——摘编自彭信成《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元朝纸币从借鉴前一朝纸币的良好经验着手,同时注重吸收前朝纸币通货膨胀的教训,对本朝纸币发行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到目前为止,史学界普遍承认元朝纸币从生产、发展到消亡共经过了4个时期,前后行用10余种(类)纸币。元政府规定:“禁止金银、铜钱在市面流通”,“只准官收作价”,把收集的金银集中于国库;元政府还颁发了《整治钞法条画》,对元朝纸币的发行流通等作了基本的规定,用最严厉的国家法令强迫百姓只能使用元朝纸币。元朝纸币不仅轻巧便携,金额可大可小,而且遍布全国的平准行用库,为纸币在全国的流通提供了保障。元朝中后期,由于统治阶层的穷兵黩武和穷奢极欲,造成政府财政支出无度、滥发纸钞导致钞法遭到破坏,最终促使元朝走向灭亡。
——摘编自吴建军《浅谈元朝纸币的产生原因及流通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纸币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元时期纸币发行和使用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纸币发行和使用产生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铜钱购买力低于自身实际价值,宋人曾记载“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据《宋史·食货志》载:“颁行新政,删去旧余,削除钱禁,以此边关重车而出,海泊饱载而回。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又自废罢铜禁,民间销毁无复可办。”按王安石免役法规定,原来当役人户,要交纳免役钱,原不承担差役者,要交纳助役钱……而按北宋最高年铸(铜)币量506万贯算,平均每人一年仅占203文,远远不足以交纳役钱。史载:“京城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然则器皿之用,畜藏之货,何可胜算?”宋咸平四年(1001年),裁汰诸路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给赐过优”客观上阻断了部分货币向市场的流向。两宋时期,货币经济区域化的理念,多种贱金属钱币并行,纸币作为信用工具却存在严重的漏洞,再加上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等问题,使得这些问题都存在于这一时期的货币经济体系当中。《宋史·食货志下二》记载,宋太祖一继位就针对铜钱外流的问题下达了明确的诏令:“铜钱阑出江南、塞外及南蕃诸国,差定其法,至二贯者徒一年,三贯以上弃市,募告者赏之”。此后不断地完善和加重对私带铜钱外流的处罚,庆历初年又规定:“阔出铜钱,视旧法第加其罪,钱千为首者抵死。”两宋时期政府为调整货币币值而推行的三个具有典型性的政策——即官方“短陌制”、推行夹锡钱和“铸大钱”。
——摘编自孙杰等《宋代钱荒产生原因探析》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在沿海、沿江交通发达的商埠逐步发展起来。同时,由于外患内乱,导致中央政府权威式微,地方割据势力严重,中国货币也愈加混乱,金融体系庞杂,给经济发展和交流带来很大困难。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为实现全国统一,就着手研究统一币制的改革。1933年罗斯福上台以后,美国推行白银政策,抬高银价,造成中国白银外流,通货紧缩,百业凋敝,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税收。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巩固对东北的占领,其对华北不断侵略蚕食,威胁到国民政府的根基。法币政策推行后,法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国民政府控制了大部分金融资源,短期内解决了通缩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废弃了落后的贵金属本位制,实现货币集中发行,建立货币发行准备,促进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是中国金融史的标志性事件。由于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势力的利益,其领导的法币改革不可避免带有局限性,最负面的影响就是无法阻止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最终造成法币丧失货币功能,走向崩溃。
——摘编自王乾《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钱荒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其应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并加以评析。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明宝钞(明初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发行的纸币)与铜钱兑换情况表
年份 大明宝秒一贯值伐数
1375年 一贯一1000丈
1390年 一贯一250文
1488年 一贯=1丈
1535年 一贯=0.276文
——摘编自陈昆、李志试《财政压力、货币超发与明代宝钞制度》材料二 嘉靖时期的吏部左侍郎靳学颜认为白银“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其与铜钱、海肥(一种贝壳,在云南被用作货币)用于流通计价的功能并无明显区别。顾炎武分析了流通货币从铜钱经纸钞最后演变为白银的动态过程,“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铜)钱之重,乃立此法”“今日上下皆银,轻装易致,而纸币自无所用。故洪武初欲行钞法,至禁民间行使金银,以奸恶论而卒不能行。及乎后代,银日盛而钞日微,势不两行,灼然易见”。
——摘编自徐永辰《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代宝钞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靳学颜、顾炎武对明代货币改革的看法。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美拒绝签字。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列强纷纷效仿。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40年:德国提出“冯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
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递交“战后货币政策”“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对抗冯克计划(后来经过修改形成“凯恩斯计划”)。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各国再次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7月1日—22日:苏英法中等44国730名代表,在美国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1945年: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抛出“新经济政策”,中止履行以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的世界货币体系。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0世纪70年代初,受西欧和日本挑战及经济滞胀影响,美元中心地位动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削弱,美元地位的变迁实际上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反映,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涉及经济全球化,而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是在冷战结束后,排除B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去美元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同时有多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这表明国际金融体系正在经历变化,即国际金融体系不断重构,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各经济体之间联系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材料中的事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挫折,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目前还没有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各人皆乐用此币,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可知,元时来华外商与外宾,看到仅一张纸钞可以购得各种商品,与金银无异,都深感奇特新鲜。故元朝商品交易的过程中,纸币作为主币成为重要的金融媒介,纸币的使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纸币的使用,未涉及铜钱,排除B项;黄金白银并未完全退出商品流通领域,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纸钞滥印导致通货膨胀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纸币交子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金融方式的创新是纸币出现的表现,并非根源,排除B项;商人为获取高额利润是纸币出现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源,排除C项;印刷业技术高超是纸币出现的条件,并非根源,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数据可知,大明宝钞在明朝存在贬值现象,且与白银兑换比例变化较大,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而白银作为贵金属,更适合此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材料中现象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中期政府吏治相对清明,但此时大明宝钞仍然存在贬值的现象,排除A项;大明宝钞的贬值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提供了明太祖到嘉靖帝之间大明宝钞与白银的价格变化,明朝灭亡是在崇祯帝,不能得知大明宝钞的变化直接促使了明朝灭亡,且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宋白银主要是在军费拨款时使用,充当了国家财政的支付媒介,B项正确;白银完成货币化进程是在明朝,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并未成为主要货币,排除C项;从买粮食到直接支付军费,宋代白银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可知,2021年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信用货币在世界通货体系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说明欧盟、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的经济影响力逐渐扩大,B项正确;当今世界格局还是暂时的“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A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美元在世界通货体系中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美国还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银始独重于天下”可知,明初以纸币和铜钱兼行,明中期白银和铜钱成为法定货币,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后,银“独重于天下”,体现了明朝货币结构逐渐改变,A项正确;货币结构的改变反映不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且明朝依然是以传统四民为主,并未发生太大改变,排除B项;铜钱到晚清时期还在流通,明朝并未废除,排除C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8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外汇储备是国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重要的资金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建立,成熟完善的外汇市场没有形成,计划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一方面要积极收汇创汇,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外汇自由进入我国市场以免冲击人民币地位,“外汇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行的,说明其发行有利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建立外汇市场条件尚不成熟,“中国市场体制的平稳发展”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时还未开启,排除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启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初统治者以现银为储备金,限制了政府滥发纸币,从而维系了币值的稳定,D项正确;纸币在宋代即获得了法币的地位,排除A项:B项表述夸大了这一措施的影响,该措施并不能解决政府的财政问题,排除B项;白银的大量流入始于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货币是用于贸易的,可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而将货币贮藏,不利于货币投入商业和手工业生产,使货币失去了流通功能,A项正确;明朝白银出现货币化趋势,而且白银货币化与贮藏钱币关系不大,中国古代的钱币指的是铜铁等材质的钱币,排除B项;宋代纸币并没有主币化,是辅币,排除C项;大量贮藏会使流通的钱币减少,从而会一定程度上遏制通货够胀,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前期(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宣布美元贬值和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不再承担维护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陷于瓦解,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B项正确;苏联对美国攻势逼人并非引发货币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是材料现象本身,而非原因,排除C项;据所学,第一次中东石油危机出现是在1973年10月,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年(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为了应对美元对法国的经济剥削,宣布用黄金去美元化,表达了法国实现战略自主的意愿,B项正确;美国可以利用美元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的结果,与国际关税贸易体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以黄金取代美元只是法国一个国家的态度,并不能代表其他欧洲国家的立场,无法现欧洲一体化的趋势,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主要标志是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不再保持实行固定汇率材料未体现这些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美元成为石油的唯一定价和交易货币,这种格局表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得到巩固,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崩溃,题干涉及时间截至1975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不断地在华盛顿和中东产油国之间进行游说”可见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的利益并不一致,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不是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清末各省设局铸造银元,造成银元制度混乱,影响流通,未建立统一的银元制度与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的控制力减弱有关,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将银元作为法定货币,排除A项;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银元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货币流通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9年美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银行关闭,②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混乱。④大量企业破产,工人下岗失业,据结论可知②④正确,①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经济现象。③错在社会生产的商品出现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故本题选C项。
17.(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需要更轻便的通用货币;民族政权并立,社会动荡不安;政府开支庞大,财政困难;防止铜钱外流。
(2)不同点:宋朝作为辅币发行,元朝作为主币发行;宋朝由民间发行到官方发行,元朝由政府统一发行和管理;元朝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流通,宋朝主要局部地区使用;相比宋朝,元朝制定严密的钞法,强制性使用纸币。积极影响:纸币轻巧便携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明清白银货币的发展奠定基础。消极影响:战争等原因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政府遂发钞弥补财政赤字,失信于民;纸币的发行与国家实际的金银储备不匹配,易发生通货膨胀。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原因:结合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可分析出宋代商品经济繁荣,需要更轻便的通用货币;结合宋朝时期的史实可分析出民族政权并立,社会动荡不安;根据材料“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常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开支”可分析出政府开支庞大,财政困难;结合所学可分析出防止铜钱外流。
(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不同点:根据材料“元朝纸币从生产、发展到消亡共经过了4个时期,前后行用10余种(类)纸币”可分析出宋朝作为辅币发行,元朝作为主币发行;根据材料“起初由民间发行,叫作便钱会子,后来收为官营”、“只准官收作价”可分析出宋朝由民间发行到官方发行,元朝由政府统一发行和管理;根据材料“宋代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纸币:除了川引以外,还有湖北会子和湖广会子”可分析出元朝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流通,宋朝主要局部地区使用;根据材料“元政府还颁发了《整治钞法条画》,对元朝纸币的发行流通等作了基本的规定,用最严厉的国家法令强迫百姓只能使用元朝纸币”可分析出相比宋朝,元朝制定严密的钞法,强制性使用纸币。
积极影响: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对地方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纸币轻巧便携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明清白银货币的发展奠定基础。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常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开支”可分析出战争等原因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政府遂发钞弥补财政赤字,失信于民;根据材料“由于统治阶层的穷兵黩武和穷奢极欲,造成政府财政支出无度、滥发纸钞”可分析出纸币的发行与国家实际的金银储备不匹配,易发生通货膨胀。
18.(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客观上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王安石变法,赋税政策变化;窑藏金属货币,造成流通领域货币减少;金属铸币海外流失严重;宋代的财政支出庞大;铜贵钱贱;宋朝货币经济体系的弊端。措施:掌控货币流通;发行纸币;调节货币币值。
(2)背景:传统金属货币使用及其缺陷;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剧侵华,客观上推动改革的步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现全国统一的需要。评析: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全面抗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中国金融史的标志性事件,促进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但因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以维护国民政府的军事政治目标及币制改革方案本身存在缺陷,没有建立成熟的中央银行制度和完善的货币发行机制,改革不具备良好内外环境,国民政府没有能力承担改革的领导责任,最终造成法币丧失货币功能,走向崩溃。
【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一“颁行新政,删去旧余,削除钱禁,以此边关重车而出,海泊饱载而回。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又自废罢铜禁,民间销毁无复可办。”可知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客观上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根据材料一“按王安石免役法规定,原来当役人户,要交纳免役钱,原不承担差役者,要交纳助役钱……而按北宋最高年铸(铜)币量506万贯算,平均每人一年仅占203文,远远不足以交纳役钱。”可知王安石变法,赋税政策变化;根据材料一“裁汰诸路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客观上阻断了部分货币向市场的流向。”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财政支出庞大;根据材料一“两宋时期,货币经济区域化的理念,多种贱金属钱币并行,纸币作为信用工具却存在严重的漏洞,再加上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等问题,使得这些问题都存在于这一时期的货币经济体系当中。”可知,铜贵钱贱;宋朝货币经济体系的弊端;并结合所学可知,窑藏金属货币,造成流通领域货币减少。措施:根据材料一“宋太祖一继位就针对铜钱外流的问题下达了明确的诏令”“此后不断地完善和加重对私带铜钱外流的处罚”可知掌控货币流通;结合所学可知,发行纸币;调节货币币值。
(2)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二“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在沿海、沿江交通发达的商埠逐步发展起来。同时,由于外患内乱,导致中央政府权威式微,地方割据势力严重,中国货币也愈加混乱,金融体系庞杂,给经济发展和交流带来很大困难。”并结合所学可知,传统金属货币使用及其缺陷;根据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上台以后,美国推行白银政策,抬高银价,造成中国白银外流,通货紧缩,百业凋敝,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税收。”可知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根据材料二“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巩固对东北的占领,其对华北不断侵略蚕食,威胁到国民政府的根基。”可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剧侵华,客观上推动改革的步伐;根据材料二“法币政策推行后,法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国民政府控制了大部分金融资源,短期内解决了通缩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现全国统一的需要。
评析:结合所学对币制改革的评析一分为二的来看。积极方面来说,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全面抗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中国金融史的标志性事件,促进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消极方面,因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以维护国民政府的军事政治目标及币制改革方案本身存在的缺陷,没有建立成熟的中央银行制度和完善的货币发行机制,改革不具备良好内外环境,国民政府没有能力承担改革的领导责任,最终造成法币丧失货币功能,走向崩溃。
19.(1)问题:宝钞不断贬值,通货膨胀严重。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抑商意识浓厚,缺乏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政府滥发纸币);宝钞缺乏储备金作为保障;财政困难加剧;宝钞信用度下降;白银使用日益广泛;贵金属资源的匮乏。
(2)评析:
靳学颜认为白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白银的使用不关系百姓的民生,因此用作流通和铜钱的价值相差不大。靳学颜否认了白银作为官方货币的必要性,无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观点带有浓厚的重农抑商色彩。
顾炎武认为白银作为货币轻便,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与宝钞相比,白银的通行优势更加明显。顾炎武的观点顺应了晚明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充分彰显了顾炎武工商皆本的思想,对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明朝。
第一小问是问题,据材料一从“1375年一贯一1000丈”到“1535年一贯=0.276文”可知,宝钞不断贬值,通货膨胀严重。
第二小问是原因,结合所学从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抑商意识浓厚、缺乏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政府滥发纸币)、宝钞缺乏储备金作为保障、财政困难加剧、宝钞信用度下降、白银使用日益广泛、贵金属资源的匮乏的角度分析。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明朝。
靳学颜:据材料二“嘉靖时期的吏部左侍郎靳学颜认为白银‘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可知,白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白银的使用不关系百姓的民生。据材料二“其与铜钱、海肥(一种贝壳,在云南被用作货币)用于流通计价的功能并无明显区别”可知,白银作为官方货币的必要性,无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观点带有浓厚的重农抑商色彩。
顾炎武:据材料二“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铜)钱之重,乃立此法”“今日上下皆银,轻装易致,而纸币自无所用”可知,银作为货币轻便,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与宝钞相比,白银的通行优势更加明显。结合所学从顺应了晚明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充分彰显了顾炎武工商皆本的思想、对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的角度分析。
20.论题: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它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
论证: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了以英镑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二战期间,德国势力膨胀,希望建立以马克为主导的货币体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遭到削弱。这一变化既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也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综上所述,从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明朝时期20世纪世界。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由于没有较多基础知识做依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所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图文信息进行现场学习和思维构建,考查考生再学习的能力。首先,提取材料信息,拟定论题,如根据材料“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1940年:德国提出‘冯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1944年7月1日—22日:苏英法中等44国730名代表,在美国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可以拟定论题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它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
然后,结合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相关知识加以阐述: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了以英镑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二战期间,德国势力膨胀,希望建立以马克为主导的货币体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遭到削弱。这一变化既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也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最后,得出结论:综上所述,从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