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
1.《尚书》记载“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下列政治观念与之最相符合的是( )
A.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 B.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D.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为寇雠 2.在古代雅典城邦,当公民大会讨论公共事务时,发言的人按照各人年龄顺序轮流;但凡是被发现具有下列事实之一者,可能被剥夺在会议中发言的资格:非地主、非法结婚者、怠忽人子之职责者、违反公共道德者、逃避兵役者、临阵脱逃者、欠税或对政府负有其他债务者。这说明雅典( )
A.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B.民主政治有助于提升公民素质
C.公民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D.城邦世风日下与公民道德沦丧
3.19 世纪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认为,英国议会制度非常好,它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尽善尽美的东西。如果选民扩大到“自私自利的大众”并实行多数人统治,就必然导致暴力、腐败、混乱、恐怖、信仰丧失、战争和军事独裁。这表明保守主义政治家意在( )
A.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实现社会的转型
C.推动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保持贵族的统治
如表举措的实施( )
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头拖的部分举措
时间 内容_
1939 年 1 月 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
1941 年 11 月 公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2 年 5 月 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
1942 年 12 月 开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
巩固了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 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完善了陕甘宁边区的组织建设
沈钧儒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和“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酒代样”.下图是毛主席签发的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长的任命书,现藏于中国法院博物馆。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 )
①新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历程
③新中国初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④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① ③ B.① ④ C.①③④ D. ③④ 6.1069 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 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这表明朝廷( )
A.推崇儒家治国理念 B.强化权力的制衡 C.对改革未形成共识 D.重视前朝的经验 7.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拟定了《婚礼草案》,其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这一草案( )
A.破除了婚姻讲究门第的观念 B.顺应了近代社会变革的需要 C.避免了民间奢华婚礼的出现 D.保障了妇女参政议政的权利
8.下图为 1979——1987 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B.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现代企业制度趋于完善 9.元代文人为了满足学术和文艺的荣誉感,出现了私设的考试组织,文人中间公推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考官,由他品评各人所写的诗文,文人中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这一现象的出现( )
A.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B.缘于政府取士政策的变化 C.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D.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修养 10.美国从 1883 年确立文官制度的《彭德尔顿法》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的传统是“提倡一个人应该有一种明确被认可的、并可供出售的一技之长,以期在施展其才能时获得优厚的报酬”。据此可知,美国文官制度( )
A.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 B.忽视了官员道德品质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 D.促进了人才自由流动
11.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的课程、课时(如下表)。由此可知清末教育改革( )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学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A.适应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求 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课程理念 C.摒弃了传统的儒家伦理主张 D.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汉代律令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不加肉刑,剃去头发)”“妻悍而夫殴笞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妾”“下爵殴上爵,罚金四两,殴同列以下,罚金二两”。这些规定表明汉代( )
政府关注弱势群体 B.儒家经义影响量刑
C.封建等级秩序加强 D.德主刑辅体系完备
在 1723 年的“国王诉剑桥大学案”中,王座法庭裁决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担任该案件复审的首席法官指出:本特利在受到对他不利的指控时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这与自然公平是不相容的。上述案例可以反映出当时英国( )
国王有权干涉司法 B.司法重视程序公正
C.法官依据先例判决 D.法庭坚持无罪推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1950 年表彰大会的名称是“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农业和工业战线的代表名额基本相当。而 1956 年表彰大会的名称是“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集中在工业战线。这一变化反映了( )
劳动模范政治诉求的多样性 B.劳动人民政治地位的提升 C.国家工农业发展方式的差异 D.国家发展战略认识的调整 15.到隋朝时,汉中地区“杂有僚户,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不别”;原荆州和雍州地区也“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此类现象的出现说明( )
戎狄蛮夷开始融入华夏族 B.大一统下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北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 D.边疆管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
二、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
16.阅阳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和”刑”。三代强调礼治,西周时期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贼,明确等,护治秩序。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已经形成。
但这一时期的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用于控制社会下居劳动人民。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严酷紫杂的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汉式帝重用张和赵禹的“条定律令”,律法日繁。汉律特别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指导思想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礼刑一体”的法制体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
提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体系。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杖,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柜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 根据法律独立掌摄司法权。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千等思想,注 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指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为了保证从立業到审理再到 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正公平,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制度。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编自何成刚等主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说明夏商周时期法律制度与汉代法律制度的不同,并分析汉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12 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积极作用。(12 分)
时间 热词
2018 年 反腐败斗争 社会保障 脱贫攻坚 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
2019 年 经济体制 依法治国 脱贫攻坚 环境保护 社会治理
2020 年 经济运行 全面小康 公共卫生 农业 对外关系
2021 年 远景目标 民生刚需 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 科技创新
2022 年 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 社会保障 社会治理 国家安全
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参考答案:
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 10 世纪(周代)。根据材料“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观点是行爱于亲人,行敬于长上,从家和国开始,最终推广到天下。A 项的主要观点是,天子应当像作臣民的父母一样,来作天下臣民的君王,与材料政治观念最相符,A 项正确;B 项是宗法制指定继承人所要遵守的原则,排除 B 项;C 项的主要观点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与材料政治观点不符,排除 C 项;D 项的主要观点是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B【详解】根据材料“非地主、非法结婚者、怠忽人子之职责者、违反公共道德者、逃避 兵役者、临阵脱逃者、欠税或对政府负有其他债务者”可知,在古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下, 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城邦的公共事务,一些人会因为道德素质水平较低被剥夺发言资格者,反映了民主政治有利于公民素质的提升,B 项正确;参加公民大会被剥夺发言资格者,部分 是依据法律为标准的,说明政治生活具备一定的法制基础,排除 A 项;C 项观点本身正确,但材料主旨反映的是不能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公共事务时发表个人意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 除 C 项;材料未涉及公民道德沦丧,D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D【详解】根据材料“19 世纪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认为,英国议会制度非常好 如果
选民扩大到自私自利的大众并实行多数人统治,就必然导致暴力 ”及所学知识,可得知
该保守主义政治家反对民主范围的扩大,意在保持贵族的统治,D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A 项;英国 17 世纪已实现社会的转型,排除B 项;材料中保守主义政治家反对民主范围的扩大,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
1939 年至 1942 年的陕甘宁边区。根据材料“公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开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及所学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组织动员民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并且对民众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教育,这适应了抗战相持阶段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 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斗争,与题干时间及内容不符,排除 A 项; 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 项;“完善陕甘宁边区的组织建设”与题干主旨不符,材料还涉及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B【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时间为新中国成立初,民主人士沈钧儒被任命为最高
人民法院首任院长,体现了新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①正确,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历程, 正确;该任命书现藏于中国法院博物馆,可知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④正确,B 项正确;新中国初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的标志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③错误,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C【详解】根据材料“1069 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
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并结合所学可知,“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道者万世无弊”指的是道是万世都没有弊端的,出现了弊端是由于违背了道。结合所学可知,公元 1069 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虽然与王安石交情深厚,但政治主张不同,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批评了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不动摇。司马光见劝不动王安石,便向宋神宗进谏,并讲了萧规曹随的故事。宋神宗反问他:“汉代如果永远遵守萧何的法规不变,能行吗?”司马光说:“汉武帝对高祖的
约束之法多有改变,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了宣帝的政治,于是汉朝衰落下去。所以,祖宗之法是不能改变的”,即提出道是万世都没有弊端的,出现了弊端是由于违背了道。由 此可见,朝廷对改革未形成共识,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推崇儒家来治理国家的内容,排除
A 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非强化权力的制衡,排除B 项;材料涉及到了汉朝的改革经验,但并非材料主旨,材料主旨是强调宋朝廷对改革未达成统一,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选项中的词汇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 1928 年的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婚礼草案》提到破除迷信的同时,也酌情采纳旧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这种做法传播了新思想,顺应了近代社会变革的需要,B 项正确;
草案采纳了一些旧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这意味着当时可能并未破除婚姻讲究门第的观念,排除 A 项;C 项中的“避免了”表述绝对,排除 C 项;材料主旨并未涉及到妇女参政议政的
内容,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 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1987 年改革开放期间。根据材料“1979——1987 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广告营业额增长迅速,说明经济体制 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A 项正确;根据材料广告营业额的变化,无法判定 产业结构调整信息,排除 B 项;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 项;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国有企业改 革开始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B【详解】本题是多项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元代(中国)。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私设”“不以学术求仕进”,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很长时间之内取消了科举制度,广大知识分子失去了求学入仕的途径,因此元代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B 项正确;A 项中的“商品
经济”,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 项;材料无法体现元代文人对儒学体现的发展,排除C 项;材料反映的是元代文人,“普通民众”与材料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提倡一个人应该有一种明确被认可的、并可供出售的一技之长,以期在施展其才能时获得优厚的报酬”,可见美国文官制度强调具有“一技之长”的专才有特殊地位,可以获得“优厚的报酬”,A 项正确;强调专才的优厚待遇未必就会忽视官员道德品质,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B 项;材料只涉及了专才可以获得优厚的报酬,未体现文官度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促进人才自由流动,排除 CD 项。故选 A 项。
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
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末教育改革课程设置“外语” 、 “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和“体操”等等,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体现了经 世致用的课程理念,B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 项;课程设置中包括“修身”“读经讲经”等内容,并没有摒弃传统的 儒家伦理主张,排除 C 项;维新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改革政治制度,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律令的这些规定体现了孝治观念、夫为妻纲观念和社会等级性,这些思想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司法量刑的影响,B 项正确;丈夫、上爵并不属于弱势群体,排除A 项;材料体现不出封建等级秩序加强,排除 C 项;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惩罚的轻重不同,不属于德主刑辅的理念,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 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法庭恢复 “本特利的学位”的原因是“本特利在受到对他不利的指控时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也就是司法过程中存在程序性问题,这反映了英国司法重视程序公正,B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国王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排除 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官依据先例判决,之所以复审时判决发生变化是因为一审时存在程序不公正的情况,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司法程序,并未体现无罪推定的司法原则,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 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 年- 1956 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 1950 年和 1956 年召开的两次劳模表彰大会,名称从强调“工农兵劳动模范”到强调“全国先 进生产者”,代表名额从农业工业基本相当,到集中在工业,结合所学可知,这与 1953 开 始实施一五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关,D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国家对工业与工人 的重视,不是劳模的政治诉求多样,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人政治地位的提升,不是
劳动人民,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国家对工农业的重视程度差异,不是发展方式的差异,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B【详解】根据材料“到隋朝时,汉中地区‘杂有僚户,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不别’;原荆州和雍州地区也‘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 可知,到隋朝时,汉中地区的僚户,也就是原来的蛮夷之人,与汉族通婚,衣服居处言语,没什么不同,而原荆州和雍州地区也出现类似的现象,说明在大一统下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 项正确;戎狄蛮夷开始融入华夏族,在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 项;北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发生在两晋南北朝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边疆管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融合,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6.(1)不同:夏商周三代强调礼治,以礼乐调整贵族内部关系.用刑罚控制社会下层;礼刑尚未融为一体。(4 分)
汉初崇尚宽简;汉武帝时强调皇权至上;儒家经义成为法理基础,形成“礼刑- ~体”的法制体
系。(4 分)
原因:汉代加强专制集权,推行大一统体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4 分)
内容: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与制衡;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注重程序公正与民众参与。(6 分)
作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产阶级统治;对亚洲及其他地区产生广泛影响。(6 分)
认识: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
与引导,二者相辅相成。(4 分)
17.(12 分)示例一论题:政治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治建设拉开序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54 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宪法》。1954 年宪法标志着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建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我国民主政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管用性,极大调动了全 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突出。改革开放后,法制 建设走向健全和完善,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依法治国的提出,从《宪法修正 案》再到《民法典》的出台,我国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些都体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并且为我国经济建设、文教卫生、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等方面 提供制度化和法制化保障,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结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完善,政治体制的创新,有利于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示例二论题:政治制度的差异反映了国家治理的多样性。
论述:秦朝在国家治理方面,推崇法家思想,开创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并不断完善和加强。该制度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大一统;能够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经济建设,推动封建经济的繁荣;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各民族互相交流融合,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造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古希腊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发挥集体治理国家的作用,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促进了雅典城邦的振兴与繁荣,影响了近现代西方政治体制的构建。古罗马通过法律治理国家,开创新型国家治理模式,缓和各种社会矛盾,理清各种社会关系,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法治范式。世界各国不同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对本国文明产生重要影响。
结论:古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文明,反映了国家治理方式的多样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