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中的部分玉器与红山文化的玉器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距今4300年前,晋陕高原石峁遗址的一些石雕兽面与人面饰与远在江汉平原的后石家河文化的雕塑多有相似之处。这表明,此时的中华文明已具有
A.博大精深特征 B.多元一体特征
C.独立发展特点 D.源远流长特点
2.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良渚先民在古城建设之初,在这一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兴建了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水利体系,具有防洪、农田灌溉和运输等综合功能。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A.先民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B.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
C.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已经出现 D.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3.商朝时,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可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一些颇具资历的“尹”甚至可以在商王无道的情况下将其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
A.国家政治管理机构较为完善 B.王权与神权的矛盾尖锐
C.君主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开始建立各类国家机构
4.发祥于东夷地区的商族后裔,却刻意强调其祖先发祥及殷商立国的地域均为大禹治水的地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鲁国所在“少皞之墟”的东夷地区,还是晋国所在“夏墟”的戎狄地区,都已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这
A.标志着天下一统格局形成 B.反映了华夷文化冲突消失
C.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D.体现了礼乐制度完全崩溃
高一历史 第1页(共6页)
5.商鞅变法把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的政治路线之一,将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民众开放。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政治路线的是
A.什伍连坐制 B.推行县制
C.授田于百姓 D.军功爵制
6.老子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孟子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子则倡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司马谈评价诸子虽“言之异路”,但他们“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这表明,先秦诸子百家都
A.具有一定关注现实社会的志向 B.重视道德品质的作用
C.具有强烈批判黑暗现实的精神 D.强调政治改革的意义
7.秦统一后在地方兴郡县,郡守、县令需要定期上报赋税收益、户口统计、治安状况,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秦朝的这些措施
A.扩大了地方官员的权限 B.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C.完善了地方的行政制度 D.推进了社会风俗的整顿
8.“春秋战国之前,封国疆域不大,农民为封君服役三日,连同往返最多半月。秦统一后,仍沿袭旧制。地处安徽、河南交界的陈胜、吴广等九百农民屯戍渔阳,连同往返,非数月不能济事,成为暴政!”该材料意在说明,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建造陵墓激化矛盾 B.忽视了交通建设
C.严刑酷法导致暴政 D.国家治理的滞后
9.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部,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就。 由此可知,朝廷设立刺史旨在
A.协助管理州县事务 B.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D.强化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10.《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记载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治 B.门阀士族发展成割据势力
C.中央和地方存在尖锐矛盾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皇权
11.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朝代变迁示意图。这一趋势反映出,当时中国
A.同源共祖的意识萌发 B.南北政权间始终对峙
C.各民族间矛盾的激化 D.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12.从右边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北方人民大批流亡南下
D.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
高一历史 第2页(共6页)
13.《齐民要术》全书共十卷。前三卷讲粮食、蔬菜的种植,第四、五卷讲果树、林木的种植,第六卷讲动物饲养,第七、八、九卷讲酿酒、做酱等副业,第十卷介绍南方一些植物。这反映了,贾思勰
A.主张加强南北耕作技术的交流 B.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善于总结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D.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14.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影响巨大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15.唐太宗曾对朝臣们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该治国理念的是
A.求贤若渴,虚怀纳谏 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D.创立科举,延揽人才
16.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平定东突厥,将其内附部族安置在河东代州(今山西代县)地区。 “内附诸蕃”缴纳赋税可纳银,亦可纳羊,省称为“羊钱”。这一政策可以解读为,唐朝时期
A.赋税征收以资产为标准 B.中央集权制遭到削弱
C.边疆内地加强经济联系 D.对边疆治理因地制宜
17.贞观年间,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次数来网罗各种人才;推行官员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制举制度和自学成才者向官府乃至皇帝自荐的自举制度。唐太宗的这些举措
A.使士族丧失了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积极性
C.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 D.标志着察举和科举的结合
18.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中央行政体制;贞观年间,唐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从而形成“三省长官合议政事,尚书奉而行之”的中央行政体制新形式。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
A.强化了三省职权的分工 B.保证了国家的决策规范
C.削弱了尚书省长官权力 D.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效率
19.下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根据材料所述,这一转变
制度 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 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 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 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 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
A.减轻地主对佃农的封建剥削 B.增加农民的劳动时间
C.减弱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使实物地租彻底消失
20.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体现了
A.儒学地位受到挑战 B.佛教的本土化
C.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D.中外交流频繁
高一历史 第3页(共6页)
21.唐代题画诗兴起,首创了诗书画融为一体的新形式,不少诗人既是书法家又是画家,他们的作品将诗歌、绘画、书法三种形象在单幅艺术作品中巧妙结合,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超越了文字和形象的简单搭配。 唐代这一新形式
A.融汇了南方的秀美和北方的雄健 B.注重表现了作者的艺术想象力
C.吸取了“以形写神”的创作特点 D.体现了审美与文化价值的统一
22.《千金方》是人称“药王”的唐代孙思邈所作的综合性临床医著,他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医生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这部医书
A.渗透了大量佛教轮回思想 B.体现百家争鸣的学术内涵
C.医德伦理观念的特色突出 D.标志着中医临床理论诞生
23.北宋文人王覚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由此可知
A.唐朝藩镇具有双重作用 B.藩镇有利于维系唐朝的统治
C.藩镇割据导致边防空虚 D.藩镇是平定叛乱的主体力量
24.宋朝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冗官”“冗兵”问题严重 B.奉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C. 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 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5.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体制
A.解决了“三冗两积”的问题 B.使君权得到强化
C.有利于缓和皇权与相权矛盾 D.有利于监察相权
26.《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据观察,画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朝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 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 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27.王安石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意在
A.通过经济调控以达到富国目的 B.推动工商业发展
C.增加农民赋税以保证财政收入 D.加强中央集权
28.辽朝职官设置分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辽朝此举
A.有利于扩大国家版图 B.减轻了边境压力
C.形成与北宋鼎峙的局面 D.体现了“因俗而治”
29.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融合区域文化是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前提 B.行政区划促进行政区内的文化交流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推动了行省制度的实行 D.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高一历史 第4页(共6页)
30.元朝在中央设立会同馆。会同馆设立专门官员,管理海内外远道而来的宾客,并设立译使和通事,供四夷宾客、外国使臣翻译之用。这些举措
A.摆脱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B.巩固了全国的大一统局面
C.顺应了修筑驿道的要求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
31.开辟道路交通是中国古代王朝经略边疆的重要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 统一后,秦朝铺设有以首都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 为了与匈奴作战时能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以咸阳为起点修筑了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 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加强了对云、贵一带的控制。 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帝国最偏僻的地方,就中央而言,任何地方道路的中断,都意味着妨碍了对那里的统治。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二 西域自昔戎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 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
——根据马亚辉《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的互动》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概括这些举措实施的政治意义。(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汉王朝经略边疆的方式,并简述汉武帝时期“张骞使月氏”的影响。 (10分)
32.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是中国古代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且有效推动了国家与社会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指户口册)浸坏……至是(780年),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参考上述材料,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两税法。
示例:察举制 西汉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经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制的实行,为有才干的人提供了比较公平的竞争机会,初期为政府招揽了人才,但后期被权门势族把持。 两税法:
高一历史 第5页(共6页)
33.赵宋对于“祖宗之法”的不断诠释过程,寄寓着士大夫们建树统治规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切希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 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 “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来保证政治的稳定。 这一方针,有效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 防范纤悉的小心与牵制,一方面使这一朝代政治上步履蹒跚,因而难免“因循”之讥;另一方面,却也出于对“防弊”的重视,使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且调整更革不断,渗透出务实与创新的精神。
—摘编自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变革》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祖制”特指“先皇制度”。 具体而言,“祖制”是本朝开国皇帝以及先代皇帝构建的关于国家治理根本制度的规范体系,其内容涉及:国家权力分配与制衡、朝廷运行机制、重大事件决策、重要职官任免、朝贡外交以及对于特定群体的规制、对于特殊事件的处理等等。 祖制的名称,各朝不一,有称“祖制”“祖训”“圣政”“圣训”也有称“本朝家法”“祖宗故事”“祖宗之法”等。历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视祖制,将祖制作为一种原则,一种政治惯例,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与社会控制方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朱勇《“祖制”的法律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的表现并评价这些措施。(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统治者用“祖制”治理国家的原因。 (5分)
高一历史 第6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