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石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
(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长: 75 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社会贫富分化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龙山文化出土了薄如蛋壳的黑陶
B.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米
C.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黄铜片等金属物
D.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随葬品的数量多寡悬殊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  )
A.国家取代了部落 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C.部落取代了氏族 D.铁器取代了青铜器
3.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铁犁牛耕推广 B.华夏文化认同 C.百家争鸣形成 D.礼乐制度崩坏
4.中国古代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诸如
这些工程的兴建(  )
A.阻碍了经济交流 B.不利于商业进步
C.促进了农业发展 D.实现了国家统一
5.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意为关爱他人,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该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墨子
6.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一客观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 B.对外扩张 C.与民休息 D.盐铁官营
7.汉成帝时期,匡衡、王商、张禹、薛宜、翟方进和孔光先后为相,其中除王商以外戚、薛宜以治能进相外,其余皆为儒者。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道家无为主张的湮没 B.察举选官制度的推行
C.儒学独尊局面的影响 D.太学教育规模的扩大
8.以下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成果,出现于汉代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重大革命
②《齐民要术》记录黄河中下游的生产经验
③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
④《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  )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D.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
10.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
A.东汉 B.东晋 C.北魏 D.南宋
11.西晋前后,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据不完全统计,南下的流民约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大都分布于江淮地区或长江中下游沿岸。这一现象有利于(  )
A.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中原农业的恢复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
1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此推断大运河的修建(  )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
C.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
13.某中学一历史小组对历史上的盛世很感兴趣,他们搜集了以下历史信息,如图3。
该历史小组研究的盛世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大定之治
14.武则天统治中国的50年,是承上启下的50年,它连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黄金时代,把大唐帝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史称“贞观遗风”。下列措施与她有关的是(  )
A.设十三州部刺史 B.设立唐蕃会盟碑
C.兴建洛阳城和义仓 D.首创武举和殿试
15.下列有关安史之乱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 B.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C.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D.唐朝的中央权力强大
16.三星堆商代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出土的若干新器物,如顶尊跪坐铜人像、铜圆口方尊、玉琮、丝织品、金面具和象牙雕刻,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因素,这进一步印证了(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B.内外服体制的优越性
C.古蜀文明领先于中原地区 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17.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据《周礼》记载,在朝觐礼中,“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作为各自的身份凭证,不同的人所执的圭是不同的。据此可知,周代的圭(  )
A.使周王拥有了绝对的权威 B.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色
C.是王权和神权结合的象征 D.具有一定的政治等级性
18.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B.礼崩乐坏局面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 D.华夏认同增强
19.隶书出现在秦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据此可知,隶书在秦代的出现(  )
A.受到“书同文”政策的影响 B.是基于政治形势和实用的需要
C.是基于其特有的审美价值 D.是文化专制政策的必然产物
20.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变相的税收政策,不过,官营垄断相比于征税而言,有一个好处就是“取民不怨”。据此可知,朝廷通过把控盐铁政策(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解决了王国问题
C.增强了财政汲取能力 D.恢复了社会经济
21.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484—539)最初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股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这一变化表明(  )
A.北魏政权更选频繁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 D.北魏改革成效显著
22.十六国北朝时期,各政权普遍推行“胡汉分治”政策,即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本族制,汉族采用汉制。其具体到职官上,则是中央职官名号大都沿袭汉魏以来的制度,地方上大都采用州郡县三级制。该政策(  )
A.使民族隔阂更加严重 B.推动国家走向统一
C.有利于少数民族汉化 D.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23.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 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24.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权力的分配,而权力的核心是用人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转变,这反映出(  )
A.社会实现了公平、公正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5.两税法首先从唐朝廷的直辖地开始实施,接下来是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进而向其周边推广。固定税目和税额使藩镇很难随意地扩大征税的范围。这使得在赋税收入方面,中央占据了优势地位。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  )
A.取消了租庸调和杂税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起到抑制藩镇的作用 D.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
二、 材料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 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 。列举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至少两例)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隋唐时期在制度上有重要建树,在中国封建制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变革时期。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逐渐完善。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摘编自《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秦朝制度“三个环节”的具体名称,并简述秦朝制度建立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8.(22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点也是不错的。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
(3)据材料三,分析汉初的分封与周代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对策。
(4)综合材料二、三,从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变革实践的效果,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案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C
21.【答案】D
22.【答案】C
23.【答案】D
24.【答案】D
25.【答案】C
二、 材料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50分)
26.(14分)(1)措施:迁都洛阳,革除旧俗;推行汉话等汉化措施。
(2)办法:开明友善,真心相待。
方式:军事征伐;加强管理;实行和亲;加强交流等。
(3)认识:民族间有和有战,以和为主;民族间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各族都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7.(14分)(1)名称: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影响: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2)特点: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意义: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或完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28.(22分)(1)创新: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措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定期对郡县长官实行考核;中央派员监察地方官。
条件:秦始皇统一六国。
(3)不同:汉代皇帝才能实行分封;王国以下仍是郡县制。
后果: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对策: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4)启示:郡县制比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