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素养导学
历史解释:通过阅读课本及相关史料,简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等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三大战役示意图》,感受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三大战役的胜利,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主干落实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 的土地政策 时间 1947年
依据 《 》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 ,发展农业生产
成效 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影响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 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跃进大别山:1947年夏, 、 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 、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三大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战果 意义
1948年9-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 全境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歼敌55万余人,解放了 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华北人民解放军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全境基本解放
3.渡江作战: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宣告了 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任务驱动
【史料实证 分析历史】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因。(4分)
【历史解释 再现历史】
材料二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情况(1946年6月—1948年秋)
敌我状态对比表(1948年8月)
项目 机动兵力 士气 后方
共产党 多 高昂 巩固
国民党 少 低落 危机四伏
(2)据材料二分析到1948年秋国共的态势发生的变化。(4分)
【家国情怀 感悟历史】
材料三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推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 8 500只 9.6亿斤 20万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4分)
图像史料
通过渡江战役等的胜利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时空观念:
历史上宝岛台湾与祖国的离合
易错易混
1.1947年的土地改革是在解放区进行的,非解放区仍未进行土地改革。
2.三大战役的意义在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并不代表国民党的彻底失败。
思维构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2022 广州中考)1948年,解放区的农民群众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高涨。这是因为 ( )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据此判断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
A.土地使用权 B.土地所有权
C.土地经营权 D.土地管理权
3.(2023 阳江阳西期末)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由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能够 ( )
A.壮大中国工农红军的力量 B.团结农民赢得抗战胜利
C.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D.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4.(2022 常德中考)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
A.解放战争的打响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战略决战的开始 D.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5.(2023 茂名电白期末)1948年10月10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林彪、罗荣桓:“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毛泽东的这封电报针对的是 (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2022 菏泽中考)这次战役“大约有55万国民党军队被消灭。国民党的失败意味着共产党打开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着国共双方和谈的条件将由共产党说了算”。该战役是 ( )
A.孟良崮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7.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D.《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8.(2023 东莞期末)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
A.人心的向背 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 D.外部势力的介入
9.“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0.(2023 惠州惠阳期末)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的住房太紧张 B.国民党失去民心,统治必然被推翻
C.解放军喜欢睡马路 D.上海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1.(2023 广州天河期末)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为此,毛泽东挥毫写下的诗句是 (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2.下面是某位同学梳理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民党腐败统治不得民心
A.南昌起义胜利的原因 B.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C.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据材料一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2分)
材料二 阅读对话。
刘伯承:越过黄泛区,目标大别山!
邓小平:这是大转折!革命要胜利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对话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的影响。(2分)
材料三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 (6分)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 (2分)
材料四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4)哪次战役后,出现了材料四中的场景 (2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 (2分)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素养导学
历史解释:通过阅读课本及相关史料,简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等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三大战役示意图》,感受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三大战役的胜利,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主干落实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时间 1947年
依据 《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成效 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影响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跃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三大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战果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歼敌55万余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华北人民解放军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渡江作战: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任务驱动
【史料实证 分析历史】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因。(4分)
答: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解放区的发展,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历史解释 再现历史】
材料二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情况(1946年6月—1948年秋)
敌我状态对比表(1948年8月)
项目 机动兵力 士气 后方
共产党 多 高昂 巩固
国民党 少 低落 危机四伏
(2)据材料二分析到1948年秋国共的态势发生的变化。(4分)
答:经过两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国民党军队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由130万人增至280万人,军队士气高昂,后方更加巩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家国情怀 感悟历史】
材料三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推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 8 500只 9.6亿斤 20万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4分)
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不得人心等。
图像史料
通过渡江战役等的胜利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时空观念:
历史上宝岛台湾与祖国的离合
易错易混
1.1947年的土地改革是在解放区进行的,非解放区仍未进行土地改革。
2.三大战役的意义在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并不代表国民党的彻底失败。
思维构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2022 广州中考)1948年,解放区的农民群众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高涨。这是因为 ( )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据此判断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
A.土地使用权 B.土地所有权
C.土地经营权 D.土地管理权
3.(2023 阳江阳西期末)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由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能够 ( )
A.壮大中国工农红军的力量 B.团结农民赢得抗战胜利
C.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D.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4.(2022 常德中考)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
A.解放战争的打响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战略决战的开始 D.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5.(2023 茂名电白期末)1948年10月10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林彪、罗荣桓:“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毛泽东的这封电报针对的是 (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2022 菏泽中考)这次战役“大约有55万国民党军队被消灭。国民党的失败意味着共产党打开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着国共双方和谈的条件将由共产党说了算”。该战役是 ( )
A.孟良崮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7.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D.《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8.(2023 东莞期末)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
A.人心的向背 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 D.外部势力的介入
9.“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0.(2023 惠州惠阳期末)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的住房太紧张 B.国民党失去民心,统治必然被推翻
C.解放军喜欢睡马路 D.上海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1.(2023 广州天河期末)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为此,毛泽东挥毫写下的诗句是 (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2.下面是某位同学梳理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民党腐败统治不得民心
A.南昌起义胜利的原因 B.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C.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据材料一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2分)
答:耕者有其田。解放战争。
材料二 阅读对话。
刘伯承:越过黄泛区,目标大别山!
邓小平:这是大转折!革命要胜利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对话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的影响。(2分)
答: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材料三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 (6分)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 (2分)
答: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值得”是因为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材料四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4)哪次战役后,出现了材料四中的场景 (2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 (2分)
答: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七单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