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时作业(含解析4份打包)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
A.考古发掘 B.史书记载
C.神话传说 D.学术论著
2.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型墓地和祭坛,随葬品丰富,有大量制作精良的玉器;而出土的小型墓葬数量多,但随葬品只有日常生活用品陶器等。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家初始形态出现 B.贫富分化现象明显
C.社会经济较为繁荣 D.定居生活开始形成
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
3.古史相传,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舜年老时,也用同样的办法将权力传给禹。这种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方式(  )
A.盛行于新石器时代
B.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C.带来了阶级的分化
D.导致家天下现象出现
4.夏启发兵讨伐有扈氏之前发布《甘誓》称:“有扈氏违背天意,上天因此要收回他的治民权,现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对他们的惩罚。”夏启此举旨在(  )
A.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B.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C.强调其征讨的合法性
D.维护上帝对天下的统治
知识点三商和西周
5.商朝时,一些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可通过占卜的方式参与王朝的决策,一些颇具资历的“尹”甚至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将商王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  )
A.受原始民主遗存的影响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6.西周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这一制度旨在(  )
A.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
B.适应周天子专制需要
C.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
D.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
7.有学者指出,西周通过分封,建立了一个大小相系、上下递为蕃屏的全国政治网络。而西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虽在形式上类似商朝的“内外服”制,但在具体实施上,已远比商朝密切。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周(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实现地方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
8.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B.商王朝实行土地私有制,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C.井田制是此时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
D.玉器生产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玉器种类繁多,制作技术高超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江苏苏州高一统考]如图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纹样雕刻写实,憨态可掬,据此可知中国当时(  )
A.农业与手工业劳动已分离
B.黄河流域先民驯化了野猪
C.动物驯化和家畜饲养发展
D.河姆渡人依然是迁徙生活
2.[2023·山东青岛高一期末]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稻和粟分别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对独立地起源。迄今为止,在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等地,考古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稻作遗存有30多处。这表明龙山文化时期(  )
A.多元一体格局的出现
B.精耕细作技术的初显
C.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D.区域间存在物种交流
3.[2023·湖南怀化高一期末]中华先民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图腾、崇拜物、标记。黄帝在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它的标志兼取了鸟、马、鹿、蛇、牛、鱼等标志图案,最后拼合成了“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龙图腾的形成(  )
A.与专制君权的逐步强化密切相关
B.是中华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印证
C.说明中华早期文明具有理性色彩
D.实证了等级社会产生的历史根源
4.[2023·山西太原高一期末]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以及补天造人的女娲等传说中的人物都曾经被列入过中国的“三皇”之列。这些“三皇”的传说反映出中国(  )
A.远古文明领先世界
B.早期文明缺史实依据
C.远古文明发展概况
D.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
5.[2023·辽宁铁岭高一期末]《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
A.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
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
D.启开创奴隶制国家
6.[2023·重庆巴蜀高一期末]《尚书·禹贡》记载了夏朝的五服制“以距离王畿中心的远近为次第。从畿服重地到藩属下国逐层管理,兼举文教武卫。”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与之相似的内外服制度。这说明(  )
A.华夏王朝治国思想一脉相承
B.夏与商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同
C.夏商时期国家管理水平一样
D.早期国家实行血缘贵族政治
7.[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
A.开创家国同构政治结构先例
B.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严格贯彻分权与制衡原则
8.[2023·云南文山高一期末]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9.[2023·广东高一检测]周的王道政治对统治者有“德”的要求,是所谓“德政”。……春秋战国的霸道政治背离了周的王道。秦制取代周制,霸道的色彩明显,……法家所言之法是统治之法,不限制君权,所以是“霸道”的理论。材料反映出西周治理国家(  )
A.崇尚“天下归心”的礼乐文化制度
B.采取儒家的治国理念
C.积极推行仁政思想
D.积极维系宗法分封制
10.[2023·山东临沂高一检测]井田制下沟洫和道路纵横交错把田地划分为一块一块的方田。沟洫就是田间的小沟,用于将田间积水排到川泽中去,以发展低地农业,这是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在该技术形势下,耕地整治,土壤改良,作物布局等技术有了初步发展。这说明井田制下(  )
A.精耕细作技术已经萌芽其中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
C.沟洫技术推动商周时期灌溉技术的发展
D.沟洫技术最适宜在山岭高地推广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23·云南红河高一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坡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是一个发达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由出土器物和居住遗迹来说,可分成早晚两个时期,早期以木构房屋的建筑为主,晚期则多采用泥土建造房子,在半坡村新石器时代人们遗留下的房屋里、窖穴中和垃圾堆里,还发现了很多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有石器、陶器、骨器和其他的装饰品。——摘编自石兴邦《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掘》
材料二 今甘肃、青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可追溯到8000年前,其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据年代早晚分为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几大文化分期。早在7800年前的大地湾一期文化时期,这一地区就种植稷和油菜并家养猪,人们已经用陶器作为炊具,烹煮食物;仰韶文化时期,人们通过家养和狩猎,获得了鹿、鱼、羊、牛、鸡等肉食,并出现了灶;马家窑文化时期,发现了小麦、水稻,大麻籽等更丰富的碳化植物,以及完整的刀、叉、勺作为早期餐具。——董琦《新石器时代的饮食文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石器时代的经济生活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半坡遗址和甘肃、青海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现的意义。
12.[2023·河南信阳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家国一体,但分封制下的家国一体到春秋战国时严重动摇。对于此,著名历史学家瞿同祖先生指出:“诸侯卿大夫家臣所以能专权而侵凌其上的过程很简单。天子虚领天下,不亲政事,所以为诸侯所乘。诸侯虽较天子亲政事,然而不如卿大夫,所以实权操之于卿大夫手。至于真的和庶人接近,治理赋役的,还是卿大夫的家臣邑宰,所以后来他们权重大,侵凌于卿大夫之上。”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基础过关练
1.答案:A
解析:第一手资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资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据材料“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并结合所学可知,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考古发掘,A项正确;“史书记载”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这是第二手资料,排除B项;“神话传说”不能作为第一手资料,只能为研究提供借鉴,排除C项;“学术论著”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这是第二手资料,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型墓地和祭坛,随葬品丰富,有大量制作精良的玉器;而出土的小型墓葬数量多,但随葬品只有日常生活用品陶器等。”可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型墓地和祭坛,同众多的小型墓葬相比,随葬品数量、种类和质量都不同,这表明当时贫富分化现象明显,B项正确;当时国家初始形态尚未出现,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当时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项;定居生活开始形成,“开始”一词,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尧年老时……由舜继承其位”“舜年老时,也用同样的办法将权力传给禹”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方式是禅让制,具有一定的原始民主色彩,故B项正确;材料中已经是尧舜禹时代,已经处于国家前期的阶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禅让制,和阶级分化无关,排除C项;家天下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其特点是世袭制,而材料强调的是禅让制,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夏启代表上天讨伐有扈氏,目的明显是强调其征讨的合法性,C项正确;“皇帝的专制权力”是在秦朝时期建立的,排除A项;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夏启代表上天讨伐有扈氏,“旨在”指的是目的,根据材料可知是强调其征讨的合法性,维护夏启对天下的统治,不是为了“维护上帝对天下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商朝时,一些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可通过占卜的方式参与王朝的决策,一些颇具资历的“尹”甚至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将商王放逐,暂时摄政,由此可见商王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即君主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项正确;“巫”可通过占卜的方式参与王朝的决策,与原始民主遗存影响无关,排除A项;“尹”甚至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将商王放逐,暂时摄政,未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排除B、D项。故选C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姬姓宗亲内,周天子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C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了政治权力的继承规则和贵族等级秩序,“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不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A、D两项;西周时期,尚未出现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建立了一个大小相系、上下递为蕃屏的全国政治网络”“西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具体实施上,已远比商朝密切”可知,分封制如屏障般,巩固中央权力。和内外服制度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国家,而非西周,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变化,排除C项;地方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商和西周时期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硬度不足等原因,青铜农具极少,A项正确;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排除B项;井田制是商和西周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采用奴隶集体耕种的生产模式,排除C项;商和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制作技术高超,排除D项。故选A项。
拓展培优练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纹样雕刻写实,憨态可掬”及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地区已经出现了家畜饲养,如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排除A项;河姆渡遗址是长江流域,不是黄河流域,排除B项;河姆渡地区是农业定居生活,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逐渐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而在黄河流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出现的稻作遗存,表明南北区域之间存在水稻作物的物种交流,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龙山文化的多元性,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技术出现,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兼取了各氏族的标志性图案,是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龙图腾形成时期还没有出现专制君权,排除A项;“龙”是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说明中华早期文明具有神话色彩,排除C项;黄帝时期中国还没有形成等级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可得出,三皇的传说反映的都是远古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排除A项;传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出现早期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可知,反映了启继位的不同历史记载,说明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具有一定的曲折性,C项正确;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B项;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夏朝实行五服制,以距离王畿的远近为次第。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也是如此。两者都带有血缘政治色彩,实行贵族政治,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早期王朝夏商时期,未涉及历代华夏王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夏商经济发展水平,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地方管理制度,不能说明夏商国家管理一样,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度并未使政权集中在最高统治者“王”的手上,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等,表明分封制下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周代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与“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等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西周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可知,西周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分封制,从横切面看是宗法制,体现的是家国一体的结构,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C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家天下出现是在夏朝,排除B项;西周对地方的管理属于间接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周的王道政治对统治者有“德”的要求,是所谓“德政”,而春秋战国到秦,霸道的色彩愈加明显,此对比反映出了西周治理国家,以“天命”和“王道”的礼乐制度来实现自身的统治,表明其崇尚“天下归心”的礼乐文化制度,A项正确;西周时期儒家思想还未产生,排除B项;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宗法分封制的有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A
解析:材料中“耕地整治,土壤改良,作物布局等技术有了初步发展”体现了精耕细作技术已经萌芽,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土地私有制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关系,无法得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技术出现,不是强调灌溉技术,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沟洫技术最适宜在山岭高地推广的信息,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出现原始制陶、纺织等技术;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人们饮食水平日益提高;出现原始艺术品;审美意识提高;原始农业;磨制石器出现。
(2)为探索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史料;证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解析:(1)经济生活状况:根据材料“这一地区就种植稷和油菜并家养猪,人们已经用陶器作为炊具,烹煮食物”可归纳出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根据材料“有石器、陶器、骨器和其他的装饰品”可归纳出出现原始制陶、纺织等技术;根据材料“早期以木构房屋的建筑为主,晚期则多采用泥土建造房子”可归纳出人们过着定居生活;根据材料“人们通过家养和狩猎,获得了鹿、鱼、羊、牛、鸡等肉食”可归纳出人们饮食水平日益提高;根据材料“其他的装饰品”可归纳出出现原始艺术品及审美意识提高;根据材料“发现了小麦、水稻,大麻籽等更丰富的碳化植物”可归纳出原始农业;从制造的工具来看,磨制石器出现。(2)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半坡遗址和甘肃、青海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为探索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史料;证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12.答案:示例
观点:分封制下家国一体的动摇原因主要在于天子虚领天下、不亲政事,为诸侯所乘。
评析:在宗法分封制下,西周实行了层层分封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式的家国一体的政权结构。在这种结构下,下级对上级负有必须去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这一结构在分封之初有效地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也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但是,这种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诸侯、卿大夫在自己封地内享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随着诸侯势力的强大,这种结构逐渐尾大不掉,周天子很难对诸侯进行有效的控制,诸侯对卿大夫也是如此。
结论:分封制下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在实行之初,天子并非虚领天下,也并非不亲政事,这种体制的动摇原因主要在于生产力发展,诸侯实力增强,逐渐摆脱王室控制。
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回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对概括出来的观点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例如,首先根据材料“天子虚领天下,不亲政事,所以为诸侯所乘”“然而不如卿大夫,所以实权操之于卿大夫手”可以概括得出一个观点就是分封制下家国一体的动摇原因主要在于天子虚领天下、不亲政事,为诸侯所乘;然后再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的分封制实行的意义和消极影响的角度进行论证,例如在宗法分封制下,西周实行了层层分封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式的家国一体的政权结构。在这种结构下,下级对上级负有必须去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这一结构在分封之初有效地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也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但是,这种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诸侯、卿大夫在自己封地内享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随着诸侯势力的强大,这种结构逐渐尾大不掉,周天子很难对诸侯进行有效的控制,诸侯对卿大夫也是如此;最后得出结论分封制下家国一体的动摇原因主要在于天子虚领天下、不亲政事,为诸侯所乘。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由此可见,当时(  )
A.各国混战冲击礼乐制度
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C.新的生产关系得以确立
D.中央集权体制遭到挑战
2.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这一现象(  )
A.体现了同源共祖意识的萌生
B.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C.加速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瓦解
D.导致了诸夏蛮夷界限的消失
知识点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3.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奴隶制度逐渐发展成熟
B.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
C.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4.商鞅在变法中提出了“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论功行赏的赐爵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措施,这有利于(  )
A.强化对基层社会的管理
B.推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C.阻断旧贵族的上升通道
D.促进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
知识点三孔子和老子
5.孔子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B.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强调“学思结合”
C.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能承担社会职责的有才能的人
D.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6.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道德经》(  )
A.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本原则
B.凝聚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C.渗透了对自然规律哲学思考
D.体现了旧贵族阶层政治诉求
知识点四百家争鸣
7.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批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本质上“争”的是(  )
A.国家的治理方略 B.国家统一的方式
C.国家最高统治权 D.单纯的学术问题
8.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
B.孔子主张“仁”与“礼”,“仁政”是其思想的核心
C.墨子是战国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非攻”“尚贤”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山东日照高一期末]以下文字节选于某位学者的著作。文中的“政治格局”(  )
当西周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时,社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革。从春秋时代开始,这场变革在政坛上就以霸权迭兴的场景,雄贯古今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霸权迭兴打破了政治格局。
A.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B.是贵族政治的重要体现
C.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维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
2.[2023·重庆巴蜀高一期末]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各国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都能一一点评。季札的到来,让原本视江南为“夷人”聚居之处的中原各国大开眼界。这说明(  )
A.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B.华夏认同意识增强
C.江南地区经济发达 D.宗法血缘观念瓦解
3.[2023·福建南平高一期末]如图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A.冶铁技术达到古代顶峰
B.铁器使用普遍推广
C.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区域商贸联系密切
4.[2023·广东深圳高一期末]所谓编户,就是将人口编制于户籍中,是国家对国民按地区进行划分的做法。进入战国时期,户口编制更趋严密。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可以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C.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D.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监督
5.[2023·四川凉山高一期末]孔子私下里穿的衣服不用红色和紫色;夏天如果见外人,尽管很热穿着“葛服”,也一定要在外面加上一件外衣;如果别家有人去世,去吊丧的时候绝不穿羔裘,也不戴玄冠。每到节日,一定穿正式朝服;凡是斋戒祭祀,一定要穿着布浴衣去洗澡。当时孔子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意在(  )
A.规范诸侯行为 B.迎合封建贵族
C.维护西周制度 D.重建秩序社会
6.[2023·江苏苏州高一期末]《易经》中《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为马”,马象征孜孜不倦、奋力进取;《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为牛”,牛象征无为而治、厚德载物。从中说明这两派学说初创时(  )
A.针对现实问题有的放矢
B.两者互相矛盾互不兼容
C.均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
D.迎合新兴地主阶级需求
7.[2023·吉林长春高一检测]战国时代诸子蜂起,儒家和墨家内部都有不同的派系。庄子崇尚老子,倡导自然,韩非主张彻底抛弃文学、忠信、仁义、贤智,“一断于法”。此外,还有“离坚白”和“合同异”的名家,以及阴阳家、纵横家等等。百家自由发表言论,平等竞争,思想极度活跃。该状况(  )
A.反映出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
B.根源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C.说明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
D.体现了诸子学派内部的分裂
8.[2023·吉林辽源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笼络大量的人才资源,出现了一种特有的门客现象。门客是具有相当身份的贵族所养的一批待用之人,不乏贤士、能人、有特殊技艺之人,他们在关键时刻往往为主人或国家效力。诸侯国的做法(  )
A.反映了儒学影响力不断扩大
B.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
C.有利于民间向学风气的形成
D.加强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9.[2023·河北保定高一期末]历史上第一个为《老子》作注解的人是法家的韩非子,《韩非子》里有两篇重要的文章,一篇叫《解老》,就是解释《老子》,另一篇叫《喻老》。当时还出现了一个综合性的学派,有一部书叫《吕氏春秋》,就是杂家。这表明(  )
A.战国中后期出现学术整合趋势
B.先秦诸子百家强调制度与秩序
C.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D.先秦诸子百家之间相互辩难
10.[2023·湖南衡阳高一测试]战国时期,墨家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选择天下贤王者,立以为天子”;法家则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由此说明他们的思想主张(  )
A.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B.倾向于打破原有社会秩序
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
D.使人才选拔机制日益完善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改编题)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境内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西周时期,华夷之争比较激烈,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楚国也不再被视为蛮夷。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周朝建立后,以血脉等亲疏关系为纽带,分封了数量庞大的诸侯国,在周礼和周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雏形。至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迁徙、大流动、大融合的高潮。蛮、夷、戎、狄在中原诸国的争霸战争中纷纷向中原地区汇聚,与华夏族渐成杂居状态。随着族群融合的深化和文化认同的扩大,各大诸侯国均自奉为华夏正统,这就造就了诸侯领土的总和即为华夏疆域的共同认识。——摘编自刘再营《周人、秦人与早期华夏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民族交融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12.[2023·湖北孝感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到战国时期,社会上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墨、法、阴阳、兵、纵横家等,各派各家都广收门徒、著书立说,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又相互影响。使思想学术领域出现空前繁荣景象。——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社会现象。并以此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基础过关练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等表明当时各国混战冲击礼乐制度,A项正确;题干没有华夏认同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新的生产关系得以确立,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央集权体制遭到挑战,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打破了‘邦国’‘宗族’壁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之后逐渐融入华夏族。材料表明华夏一体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华夏认同,与“同源共祖意识萌生”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打破了‘邦国’‘宗族’壁障”,无法表明宗法制度瓦解,排除C项;“导致了诸夏蛮夷界限的消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进入春秋以后,很多诸侯国都在开垦荒地,从而增加了土地的种植面积,这些土地的开垦主要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即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C项正确;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奴隶制度无关,排除A项;国有土地制度瓦解是结果,不是原因,排除B项;开垦新土地并不能说明个体小农经济形成了,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论功行赏的赐爵制”促进了宗法制的瓦解,“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这种措施有助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出现,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基层治理,排除A项;C项只是废除世卿世禄、建立军功爵制的体现,不能完整反映材料,排除C项;废除世卿世禄、建立军功爵制不是促进分封制的瓦解,而是宗法制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孔子主张先学习孝悌、诚信、仁爱的伦理道德,然后才可以学习其他知识。因此强调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学思结合,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育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应用知识于实践,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从所给材料看,体现了“自然”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C项正确;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多种多样,其中的唯心主义哲学不认为“道法自然”,排除A项;诸子百家中有的不赞同老子的思想,排除B项;虽然老子有保守的一面,其哲学思想并不代表旧贵族阶层政治诉求,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国家转型阶段,面对社会动荡的现状,各家纷纷提出治理国家的方略,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各家本质上“争”的不仅是国家统一的方式,排除B项;国家最高统治权是国家的治理方略的具体方面,排除C项;单纯的学术问题与材料“各个学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尚同”“非攻”等思想,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希望恢复到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节葬”“节用”是墨家思想,排除A项;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提出“仁政”的主张,排除B项;“制天命而用之”属于儒家荀子的思想,不是法家,排除D项。故选C项。
拓展培优练
1.答案:B
解析:根据“从春秋时代开始,这场变革在政坛上就以霸权迭兴的场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下形成的贵族政治逐渐瓦解,文中的“政治格局”是贵族政治的重要体现,B项正确;春秋时期没有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C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进行兼并战争,社会动荡不安,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来自江南地区吴国的季札对中原各国的乐舞与诗歌都能一一点评,让中原各国大开眼界,说明吴国对于乐舞和诗歌理解深刻,这是对中原礼乐制度向往的表现,B项正确;仅根据季札的表现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是否形成和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分布情况”,结合图示可以看出铁器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说明此时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C项正确;仅从图示,无法得出冶铁技术状况,排除A项;图示反映的是铁器的分布状况,不能得出“普遍推广”,排除B项;从图示中,无法得出区域商贸之间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监督是基于对民众户口的编制,以户籍进行什伍制的管理,符合材料中编户的作用,D项正确;A、B两项都只是经济政策,不符合主旨,排除A、B两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孔子穿衣方面的诸多礼节可知是孔子在遵守礼制,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孔子穿衣方面的诸多坚持反映了孔子企图重建秩序社会,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孔子的行为是为了约束诸侯,排除A项;孔子生活的时代封建贵族还未产生,排除B项;孔子生活的时代属于东周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牛象征无为而治、厚德载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述两派学说分别指儒家和道家,这两家学派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A项正确;两者互相矛盾互不兼容说法错误,排除B项;最终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的是法家,排除C项;这两个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根源于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封建社会的形成,B项正确;A项表述中,“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当时儒家思想并未取得统治地位,谈不上丧失,排除C项;D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B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笼络大量的人才资源”可知,这一现象有利于士阶层的崛起,C项正确;材料中的“门客”不一定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排除A项;B项中的“门阀士族”形成于三国时期,D项中的“君主专制的统治”确立于秦朝,均晚于材料中的“春秋战国时期”,均排除。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都是战国后期的人物或著作,法家的韩非子为道家经典《老子》作注解,《吕氏春秋》融合各学派的观点,体现了不同学派的相互影响和吸收,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诸子百家的具体主张,不能得出“强调制度与秩序”,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韩非子融合发展法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诸子百家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而非相互辩难,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墨家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选择天下贤王者,立以为天子’;法家则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可知,墨家提出要打破常规,有能者举之,法家也提倡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说明法墨两派都倾向于打破原有社会秩序,B项正确;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人才选拔机制日益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1)变化: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2)原因:周朝宗法、分封制推动周文化的传播;民族迁移加速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客观上加强了民族交流与交融。
影响: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解析:(1)变化:根据“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得出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2)原因:根据材料二“周朝建立后,以血脉等亲疏关系为纽带,分封了数量庞大的诸侯国,在周礼和周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雏形。”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周朝宗法、分封制推动周文化的传播;根据材料二“至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迁徙、大流动、大融合的高潮。”可推出民族迁移加速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客观上加强了民族交流与交融。影响:根据材料二“随着族群融合的深化和文化认同的扩大,各大诸侯国均自奉为华夏正统,这就造就了诸侯领土的总和即为华夏疆域的共同认识。”可推出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2.答案:示例
论题:先秦诸子思想是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时代产物。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并壮大;加之私学教育兴起,士阶层崛起;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争霸和扩张的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先秦诸子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儒家的孔子提出“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的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和小国寡民,并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墨家的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法家的韩非子主张法治与中央集权,顺应了国家统一的政治趋势。总之,诸子百家虽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主张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抵触,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变现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材料反映的是百家争鸣的现象,因此可以拟定论点为先秦诸子思想是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时代产物。关于阐释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变动、士阶层的崛起、儒道墨法各家的主张以及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论证。“总结”,根据之前所述进行总结,得出“诸子百家虽然主张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改变现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呼应主题。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秦的统一
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盛行。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这表明(  )
A.统治者重农意识淡薄
B.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
C.水利决定战争的成败
D.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2.“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
A.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B.坚持以法治国
C.促进民族交往的加强
D.推行小篆字体
3.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这有利于(  )
A.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长治久安
B.察举选官制度出现和逐步推行
C.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
D.中国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4.《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只有在运送任务紧急而又不能滞留的情况下,才允许兴发徭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兴发徭役。据此可知,秦朝(  )
A.管理制度十分严格 B.实施暴政导致速亡
C.注意保护农业生产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知识点二秦朝的暴政
5.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秦(  )
A.建筑技术领先世界 B.交通便利促进交流
C.滥用民力负担沉重 D.初步具备化学知识
6.历史学家对“焚书坑儒”众说纷纭。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本质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压制知识分子
C.完善法制机制 D.区别对待古文化
知识点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7.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前散布“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事后取“张大楚国”之义,定国号为“张楚”。消息传出,附近人民纷纷响应,各地从事秘密反秦活动的六国旧贵族也都趁机起兵复国,天下大乱。这反映出(  )
A.起义人民都来自楚国旧地
B.郡县制未能有效统治地方
C.迷信思想在民间影响巨大
D.各国贵族仍有一定号召力
8.秦朝人民控诉修长城所带来的灾难,流传着“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的歌谣,还直接咒骂秦始皇:“阿房阿房,亡始皇。”材料反映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违背先王之道 B.始皇帝骄奢淫逸
C.阶级矛盾激化 D.制定的刑法酷虐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四川成都高一检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推广,耕作、施肥、灌溉等技术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升,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达。然而,分裂割据的形势又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农业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C.秦国具备了武力统一的条件
D.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崛起
2.[2023·湖南益阳高一检测]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体现为(  )
A.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3.[2023·江苏苏州高一检测]秦朝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并规定农民必须向政府通名备案立户,其土地的所有权才会被认可并给予保护。政府设立的土官每年都会对土地的“阡陌”进行更新,对私自侵占他人土地的人进行惩罚,同时按土地面积向所有者征税。这表明当时(  )
A.小农经济发展受阻
B.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C.重农抑商观念强化
D.土地所有权变更较频繁
4.[2023·河南许昌高一联考]以下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A.沉重的赋税制度 B.严酷的法律制度
C.严密的基层管理 D.女子地位的提高
5.[2023·宁夏银川高一期中]商鞅曾经开“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先例。后来,秦始皇对其加以发挥,于“焚书”之外又创下了“坑儒”的历史记录,以期国家“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这些做法(  )
A.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6.[2023·云南昆明高一期末]“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材料意在说明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缺乏统治大国经验 B.缺乏共同文化心理
C.法家思想激化矛盾 D.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7.[2023·吉林长春高一期末]有学者说:秦始皇以为杀了儒生,烧了书,天下就太平,一劳永逸了,结果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造成“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B.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
C.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D.秦朝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8.[2023·河北唐山高一检测]西汉贾谊认为:“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清代王夫之认为:“夫封建之不可复也,势也。虽然,习久而变者,必以其渐,秦惟暴裂之于一朝而怨满天下。”由此可见,在两人看来(  )
A.恢复分封制有利于巩固统治
B.制度的更替需要渐进的过程
C.郡国并行制是最合适的选择
D.郡县制实施导致了秦的灭亡
9.[2023·河南南阳高一期末]对秦而言,文化的同化速度远远赶不上疆域扩张的速度,对关东六国的征服只需短短数年时间,将其同化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由于秦的统一过于短暂,短暂到无法压制关东地区的反秦思想,更遑论将其同化了。这反映出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  )
A.未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整合
B.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
C.秦国文化落后于关东文化
D.关东六国反秦势力强大
10.[2023·江苏南通高一期末]历史课上,在讨论秦朝地方行政体制时,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乙说: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丙说: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丁说: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
其中所引史料正确的是(  )
A.甲说 B.乙说
C.丙说 D.丁说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23·湖北黄石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地方分权体制”“独制”格局的内涵。
(2)简要阐述中央集权制统治的基本模式。
12.[2023·四川雅安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始皇用秦朝的经济模式来统一原六国的经济,把货币统一作为国家控制经济资源的手段,沉重地打击了东方六国的私营工商业。在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贵族和地方豪强都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和山川林泽等经济资源,在长途贩运、贱买贵卖的同时,经营矿冶和经济作物种植等商品生产活动。而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除了厉行重农抑商以外,还严控山川林泽等资源,吏民均无使用山川林泽的自由。始皇帝统一货币后,那些贵族和工商业主不能像以往那样凭借其技术和资源私铸钱币以牟利,其正常的商业经营也因此而中断或者受到限制。——摘编自臧知非《汉初货币制度变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动——兼谈张家山汉简、〈钱律〉问题》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基础过关练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可知,由于战国时期的分裂战乱,导致国与国之间常常搞破坏,因此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的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诸侯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不能说明“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故选D项。
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灭六国,实现了统一;同时,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择A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下一体的网状政治结构模式,有利于国家大一统格局的形成,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地方监察,并且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排除A项;西汉开始实行察举制,排除B项;C项“淡出中国社会”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
4.答案:C
解析:用法律规范官吏行政,保证农民家庭的劳动力,强调不得在农忙季节随意兴发徭役等,反映出秦朝注意保护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秦朝管理制度的严格,排除A项;实施暴政导致速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可知,秦朝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工程浩大,造成滥用民力,导致百姓负担沉重,C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其他国家,无法说明建筑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交通便利,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使用水银,并不能说明具备化学知识,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秦始皇时期实行“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君主专制,A项正确;B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秦始皇实行君主专制,不是法治社会,排除C项;区别对待古文化不是焚书坑儒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打着“张大楚国”的名义,定国号为“张楚”,得到了附近人民和六国旧贵族的响应,天下大乱,这反映出各国贵族仍有一定号召力,D项正确;“都”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的信息,排除B项;“张大楚国”不是迷信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秦朝人民控诉修长城所带来的灾难,直接咒骂秦始皇:“阿房阿房,亡始皇”,由此可知秦朝的灭亡在于阶级矛盾的激化,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秦朝的暴政,并没有提及违背先王之道,排除A项;材料说明秦朝修长城、修阿房宫所带来的灾难,没有涉及始皇帝骄奢淫逸,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秦朝法律的严酷,排除D项。故选C项。
拓展培优练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进步,使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然而分裂割据的形势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国家统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A项正确;材料讲国家分裂统一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而非农业发展与商业发展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秦国军事情况,看不出秦国具备了武力统一的条件,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阶级情况,看不出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崛起,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可知秦朝推行全国的郡县制使得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实现了中央集权,且主要官吏为皇帝任命,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C项正确;秦朝之前的制度也不是民主制度,排除A项;文治主要指宋代,排除B项;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规定农民必须向政府通名备案立户,其土地的所有权才会被认可并给予保护”“政府设立的土官每年都会对土地的‘阡陌’进行更新,对私自侵占他人土地的人进行惩罚,同时按土地面积向所有者征税”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土地制度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项正确;秦朝的土地制度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抑商信息,排除C项;对私自侵占他人土地的人进行惩罚,体现政府一定程度抑制土地兼并,故不会出现土地所有权变更较频繁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信息可以得出,在里耶秦简户籍簿上记述纳税户的详细资料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这就体现了对社会基层的严密管理,C项正确;户籍簿记载的内容仅是征发赋役的依据,并未规定数量,也没有和其他朝代的对比,无法体现“沉重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户籍簿不是法律,无法体现“严酷的法律制度”,排除B项;材料所述未涉及“女子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商鞅“燔诗书”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等做法,强调“法为教”“吏为师”,否定百家争鸣,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项正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焚书”“坑儒”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强化思想控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B项;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国家不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表明作者认为秦朝在统一后,没有处理好六国遗民问题,缺乏治理统一国家的经验,治理策略不能灵活变通,可见秦朝灭亡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D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心理,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短亡主要是因为其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是导致秦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贾谊认为秦朝并未继承殷周的制度,因此短命而亡,王夫之认为秦朝变革过于剧烈而导致灭亡,说明两人都主张制度的更替循序渐进,B项正确;王夫之认为废除分封制是必然趋势,恢复分封制有利于巩固统治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郡国并行制是最合适的选择,排除C项;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统治,郡县制实施导致了秦的灭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A
解析:材料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讨论秦朝灭亡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秦国虽然在武力上征服了关东六国,但却没能实现对关东六国文化的同化,地域文化冲突严重,说明秦朝未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整合,A项正确;严刑峻法和关东六国反秦势力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D两项;秦朝没能实现对地域文化的整合,不在于秦国文化的落后,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秦朝地方行政体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全国以后,丞相王绾说“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建议分封诸侯王,而李斯否定了这种看法,主张设郡县制,集权中央,最后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C项是关于“秦朝地方行政体制”的言论,故正确;“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即丞相协助天子处理全国政务,不符合“地方行政体制”,排除A项;“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反映的是唐朝实行的两税法,与秦朝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为正宰相”反映的是北宋前期出现多个长官都是宰相的现象,这说明当时实行宰相集体领导制,与秦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1)内涵:地方分权体制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独制格局指秦确立的中央集权制。
(2)基本模式:建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建立皇帝任免的三公九卿中央政府机构;建立皇帝任免的郡县制。
解析:(1)内涵:根据材料“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和所学可知,地方分权体制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根据材料“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和所学可知,独制格局指秦确立的中央集权制。(2)基本模式:根据材料“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可知,建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根据材料“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可知,建立皇帝任免的三公九卿中央政府机构;根据材料“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可知,建立皇帝任免的郡县制。
12.答案:示例
论题:统一货币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使用不同的货币。秦始皇灭东方六国后,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国货币形制、重量、单位等币制混乱的状况,削弱了六国贵族对工商业的影响,加强了国家对资源的控制,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维护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稳固了政局。
总之,币制统一顺应时代发展,是秦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总结论点,结合所学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始皇帝统一货币后,那些贵族和工商业主不能像以往那样凭借其技术和资源私铸钱币以牟利,其正常的商业经营也因此而中断或者受到限制”可知统一货币巩固了秦朝的统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使用不同的货币。秦始皇灭东方六国后,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国货币形制、重量、单位等币制混乱的状况,削弱了六国贵族对工商业的影响,加强了国家对资源的控制,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维护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稳固了政局。总之,币制统一顺应时代发展,是秦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巩固了秦朝的统治。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汉高祖为“矫秦县之失策”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A.任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
B.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C.完善三公九卿制强化皇权
D.改革币制中央收回铸币权
2.汉文帝曾两次下诏“除田租税之半”,此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公元前167年,又宣布全部免去老百姓的田租,算赋也由过去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也由一年一服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为攻打匈奴养精蓄锐
C.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D.确立重农抑商的国策
知识点二西汉的强盛
3.汉武帝时,规定诸侯王死后必须让所有子弟都有一块封地,令王国的领土分裂。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这表明汉武帝(  )
A.继承了秦始皇的治国思想理念
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旨在削弱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
D.维持地方诸侯王分封体系
4.《汉书》记载:“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上令(严)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天子之宾客)外(公卿大夫)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该记载可以印证汉武帝时期采取了(  )
A.北击匈奴 B.内外朝制度
C.尊崇儒术 D.刺史制度
知识点三东汉的兴衰
5.在治国理政方面,东汉光武帝刘秀极力主张约法省禁、避免滥杀无辜,并多次大赦天下,还颁发了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这反映出光武帝的治国理念是(  )
A.宽厚仁善 B.严刑峻法
C.宽严并济 D.威严刚毅
6.在十四任东汉皇帝中,从可考据的十三位皇帝的寿命来看,40岁以上的三人,占23.08%;20~39岁的六人,占46.15%;20岁以下的四人,占30.77%。这一现象导致(  )
A.“七国之乱”的爆发
B.“八王之乱”的兴起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
知识点四两汉的文化
7.《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之所以能著《史记》,得益于汉代“天下计书(赋税文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这一制度。这说明《史记》(  )
A.使用了国家原始档案
B.是记载赋税的著作
C.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8.《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专讲盈亏问题及其解法。其中第一题为:“今有(人)共买物,(每)人出八(钱),盈(余)三钱;人出七(钱),不足四(钱),问人数、物价各几何”,“答曰:七人,物价53(钱)。”由此可见,《九章算术》(  )
A.具有领先地位 B.内容丰富
C.贴近社会生活 D.蕴含儒家思想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河南郑州高一联考]汉初,利用“三老”的率众作用“导民以善”稳定局势,做出以“三老”为“民之师”暂替“以吏为师”的政策性调整。后来,文帝、景帝虽重提“以吏为师”,这时的“吏”已远不同于秦代纯粹的主法之吏,而强调廉吏为民表率,倡导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时亦参与教化。汉代这些措施意在(  )
A.肃清秦朝体制残存的影响
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构建天下一家的社会秩序
D.削弱地方官吏职权
2.[2023·云南曲靖高一期末]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的相关史实。由此可见西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目的在于(  )
时期 史实
汉高祖时期 汉高祖十一年,汉高祖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中央政权
汉文帝时期 赵佗除帝号复归汉朝,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一直窃用皇帝的名号
汉武帝时期 平定南越,设置九郡,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制度法令
A.保持边疆地区稳定 B.实施民族和睦政策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强化中央集权政策
3.[2023·河南信阳高一期中]《史记》载: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这从根本上说明汉初(  )
A.出现外戚干政 B.王国势力膨胀
C.君主专制加强 D.丞相位尊权重
4.[2023·江西上饶高一期末]秦始皇命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汉高祖以宗室女为单于阏氏,和他和亲。到武帝,才任用卫青、霍去病去征讨,收河套之地,置朔方郡。公元前60年,汉设置西域都护,并护南北两道。这反映了秦汉处理民族关系(  )
A.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B.军事防御与教化并重
C.不利于国家稳定统治
D.采用相同的民族政策
5.[2023·山西大同高一期中]西汉时,为打通与西域各族的交往,汉王朝采取了遣使劝说、和亲结盟、武力征讨兼而用之的方法,其中的武力征讨既有汉朝发兵直接征讨,更多的则是用“以夷狄攻夷狄”的方法,即依靠西域的兵、粮来制服西域之变。这反映出西汉(  )
A.民族政策灵活多样 B.固守“夷夏有别”观念
C.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D.大一统国家已经形成
6.[2023·湖南长沙高一联考]早在先秦时期,《公羊传》就曾宣扬过“大一统”和“改制”思想,试图达到拨乱反正的效果。西汉时期,董仲舒就汉武帝在“天道”“人世”“治乱”三个方面的策问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大一统”学说、“天人感应”论以及独尊儒术等主张,后世将这些思想统称为“天人三策”。这反映出(  )
A.儒学呈现出空疏繁琐的景象
B.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董仲舒思想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
D.儒家思想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7.[2023·江苏苏州高一期末]秦末陈胜、吴广揭开反秦起义的序幕,刘邦、项羽等反秦势力壮大,最终秦朝灭亡;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掀起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这是中国古代封建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下的斗争都(  )
A.是突发的农民起义
B.体现历史由英雄创造
C.利用宗教发动民众
D.源于阶级矛盾的激化
8.[2023·湖南株洲高一期中]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
A.加快了土地租赁关系的形成
B.导致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9.[2023·河南许昌高一期末]司马迁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以范蠡为例,说其“三致千金”,把财富分给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和远房的叔伯弟兄,“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司马迁这一言论意在(  )
A.肯定人们的逐利行为
B.说明仁义是财富的派生物
C.强调对各业一视同仁
D.指明商人发家致富的原因
10.[2023·福建泉州高一联考]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其思想具有明显的“美汉”倾向。他把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排挤出来,列入“传”中;也不承认王莽政权,故不把他列入“纪”中,而只是列在“传”的末尾。这表明(  )
A.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形成
B.大一统思想的强化
C.中央集权下纪传体通史的发展
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23·海南海口高一检测]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1)根据材料一概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原因。
12.[2023·湖南常德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秦汉时期出现较多的词汇:
秦半两钱;蒙恬;汉承秦制;郡县制;西域都护;盐铁官营;张骞;凿空;刺史;编户齐民;田庄;五铢钱;大秦王安敦;霍去病;甘英;文景之治;“推恩令”;丝绸之路。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提炼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基础过关练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矫秦县之失策”可知,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有分封子弟的缘故,为此刘邦建立汉朝之后,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的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除田租税之半”“全部免去老百姓的田租,算赋也由过去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也由一年一服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可知减免田租,减免算赋、徭役,体现了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目的是恢复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C项正确;减免田租,减免算赋、徭役,并不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攻打匈奴”,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抑商”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的这些做法都是在削弱地方诸侯国的势力,说明他旨在削弱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C项正确;秦朝没有进行分封,所以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的做法并不是继承自秦始皇,排除A项,汉武帝的做法是在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并不是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B项;汉武帝是在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而非维持地方诸侯王分封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据题干“内改制度”“中(天子之宾客)外(公卿大夫)相应以义理之文”等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对内改革制度,让天子宾客与公卿大夫彼此用义理来讨论国家事务,这说明属于内朝的天子宾客开始参与国家决策,外朝的权力被削弱,这是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B项正确;北击匈奴与“征伐四夷”有关,但只是材料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A项;C、D两项与汉武帝有关,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东汉光武帝减轻刑罚,释放奴婢,减轻了百姓疾苦,体现了宽厚仁善的治国理念,A项正确;光武帝主张约法省禁,而非实行严刑峻法,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光武帝采取严猛治国措施,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皇帝寿命情况从侧面反映了东汉中后期,继位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进而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C项正确;“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初年,排除A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B项;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天下计书(赋税文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可知,《史记》的成书使用了国家原始档案,A项正确;《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史记》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专讲盈亏问题及其解法”可知,《九章算术》第七章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贴近社会生活,C项正确;题干《九章算术》没有与其他史料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具有领先地位,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列举了第七章盈亏问题及其解法,无法得出内容丰富,排除B项;儒家思想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拓展培优练
1.答案:C
解析:材料“汉初,利用‘三老’的率众作用‘导民以善’稳定局势……而强调廉吏为民表率,倡导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时亦参与教化。”体现了汉代的这些举措有利于地方治理、稳定局势,C项正确;肃清秦朝体制残存的影响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汉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削弱地方官吏职权,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由西汉政府要求南越归化汉朝到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设置九郡,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制度法令”说明西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目的在于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项正确;“保持边疆地区稳定”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汉政府加强对南越管理,目的是维护统一,不是实施民族和睦政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强化中央集权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汉初既延续了秦的郡县制,又继承了周的分封制,对地方的管理实行郡国并行制。材料窦太后要求封皇后兄王信为侯,景帝交由丞相讨论,丞相反对,景帝遵从没有实行,说明皇帝不能推翻丞相做出的决定,决断国家大政要先听丞相的意见,充分说明丞相的地位很高,D项正确;西汉初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现象,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王国势力膨胀,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相权对皇权的限制,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A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秦朝强调军事,汉朝采用多种方式手段来处理民族关系,这体现出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教化的措施,排除B项;秦汉的措施都有利于国家稳定,排除C项;二者的政策并不一样,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汉王朝采取了遣使劝说、和亲结盟、武力征讨兼而用之的方法,其中的武力征讨既有汉朝发兵直接征讨,更多的则是用‘以夷狄攻夷狄’的方法,即依靠西域的兵、粮来制服西域之变。”可见西汉在与西域的交往过程中,民族政策不断调整、灵活多样,A项正确;如果固守“夷夏有别”的观念,材料会更加强调等级和身份的差别,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西汉民族政策灵活多样,并非是强调丝绸之路的开通,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又根据《公羊传》发展出了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思想,可见董仲舒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项正确;西汉时期董仲舒新儒学是适应现实的政治需求而产生的,且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理论体系,并不存在内容空疏繁琐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只说《公羊传》具有“大一统”和“改制”思想,并没有体现“外儒内法”特点,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曲折发展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秦末陈胜、吴广揭开反秦起义的序幕,刘邦、项羽等反秦势力壮大,最终秦朝灭亡;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掀起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并结合所学可知,“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朝采取强力手段,用严苛的刑法来治理天下,赋税徭役繁重无比,使得阶级矛盾不断激化;“黄巾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休,边患战事不断等,贫苦农民向官僚地主发起猛烈攻击,可见这两种模式下的斗争都源于阶级矛盾的激化,D项正确;这两种模式下的斗争都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激化的产物,并非突发的农民起义,排除A项;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并非由英雄创造的,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并非利用宗教发动民众,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为了消弭农民的反抗,豪强地主有意识地利用宗亲关系,分化农民,强化了对庄园内农民的控制。东汉豪强地主利用庄园不仅控制地方经济、军事,还控制地方政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C项正确;土地租赁关系涉及的是土地经营方式,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现象有利于强化豪强田庄内部人口的宗法宗族观念,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排除B项;地主土地私有制涉及的是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并且还引用范蠡“三致千金”的典故,说明司马迁认为拥有财富是仁义的前提,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肯定人们的逐利行为,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待各业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商人在致富后具有仁义之心,而不是强调商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班固的“美汉”是指对大汉统一气象的推崇,反对分裂动荡和谋朝篡位,因而将项羽从“纪”排挤出来列入“传”,并否定王莽政权,这体现出大一统思想的强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汉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故A项错误;《汉书》为纪传体断代史,故C项错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
11.答案:(1)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或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原因:勇于自省;善于用人;延续适应社会需要的统治方式。
解析:(1)主张:根据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得出大一统;根据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或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根据材料二“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可知,汉武帝勇于自省;善于用人;延续适应社会需要的统治方式。
12.答案:示例
选词:郡县制、“推恩令”、刺史。
论题:秦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对巩固发展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汉承秦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又兼有封国制,封国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汉武帝分全国为13州,分设刺史,代表中央,巡视监察地方,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
总之,这些举措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稳定,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根据问题要求,选择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提炼主题,结合所学,可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等角度提炼主题,例如秦朝的秦半两钱、蒙恬和郡县制都反映出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郡县制、“推恩令”、刺史三个词语反映了秦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蒙恬、张骞、霍去病反映了秦汉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大秦王安敦、甘英、丝绸之路反映汉朝的对外交往。张骞、凿空、丝绸之路反映中西交流的历史。论述:要从拟定主题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加以阐述,做到史论结合、史实正确和充分、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时作业(含解析4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