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11月8日上午 8:00-9:15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描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时指出:“有分治之国,无统一之政,有共治之臣,无专制之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政体以分封制和等级制为基础 B.诸侯争霸和割据贯穿始终
C.这一时期始终礼制崩坏社会动荡 D.士阶层在改革中开始崛起
2.布莱克斯通在《英国法释义》描述了18世纪英国立法系统的特点:“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这说明( )
A.权力的互相制约是制度设计的关键 B.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实际的虚君
C.英国的三权分立体制运行较为合理 D.国王借助海外扩张扩大了行政权
3.图1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钢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瑞金(中央苏区瑞金县)。这枚钢印是中国共产党( )
A.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证据 B.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的珍贵文物
C.探索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见证 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始
4.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发行《万国公报》和《强学报》、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严复等先后在上海、湖南、天津等处创设《时务报》《湘报》《国闻报》,掀起维新运动。康、梁的行动( )
A.掀起了维新变法的高潮 B.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觉醒
C.得到了官僚集团的支持 D.凝聚了社会各阶层共识
5.明代形成了由状元、榜眼、探花、庶吉士、二甲进士、三甲进士、举人、监生、岁贡和生员等科举和学校功名构成的层级功名体系,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待遇相联系。据此可知,明代的层级功名体系( )
A.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B.扩展了科举制包容性
C.扩大了进士科选官人数 D.阻碍的社会阶层流动
6.在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一直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官吏的任用依然取决于国王贵族的政治恩赐,很多政府官职由贵族成员担任,而且他们只是将官职作为副职,甚至雇用了临时工顶替。这说明了英国( )
A.文官制度存在较大局限性 B.建立文官制度的迫切性
C.君主立宪制加剧政治腐败 D.国王依然拥有专制权力
7.民国创建时,北洋政府颁布《文官甄别法草案》《文官甄别程序条例》等法规,专门设立官员甄别委员会,对所有未经考试任命的官员进行甄别。例如,司法部司长田某称其在日本东斌学校毕业,但毕业文凭遗失,甄别委员会即电请驻日使馆查复。这种选拔和甄别( )
A.旨在保证官员的素质 B.确保了国家政治清明
C.有利于完善地方治理 D.完善了官员监察制度
8.儒家认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韩非子却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由此可知( )
A.儒法之争对社会影响深远 B.韩非子首先提出法不阿贵的观点
C.礼治与法治思想日趋融合 D.韩非子认识到了礼义教化的局限
9.拿破仑曾说:“我们结束了革命的浪漫史,现在我们必须开始写它的正史了。我们必须仅仅着眼于在应用原则中那些实际的与切实可行的方面,而不应根据推测和假设。”根据这一理念,拿破仑法典的制定者们( )
A.旨在向其他国家传播革命的理念 B.要重建封建君主制统治秩序
C.认为立法的重心应当是生活现实 D.严格恪守启蒙思想家的原则
10.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一致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3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这部法律。这( )
A.为全国的普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B.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C.建立起新中国完善的法律体系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11.司马迁《史记》将“中国”与“九州”“十二州”“天下”“五服”“四海之内”联系起来,并称匈奴及其先人为“荒服”,构建了包括匈奴等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多民族的“中国”。这体现了( )
A.华夏一体的观念 B.华夷之辨的观念
C.以德治国的观念 D.文明同化的观念
12.晚清咸同时期,西南边疆各民族开始举兵反抗清政府;但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之时,边疆各民族还是会共同抵抗外国侵略,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抗法便是例证。这反映了( )
A.清末中国社会转型成功 B.清政府边疆政策逐渐改变
C.晚清民族政策因循旧制 D.民族共同体意识己经形成
13.19世纪下半叶欧洲国际法学家的著述中,“文明”“文明国家”“国际社会”等概念的使用频率颇高;到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非西方国家的行为和国际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建构起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这一标准( )
A.推动世界各地区的文明进程 B.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
C.有利于构建稳定的国际秩序 D.规范了国际交往中的准则
14.1951年《人民日报》摘抄:
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经过如下:中央人民政府于命令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际,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来中央举行谈判,…双方先后经过多次洽商,一致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的和平解放( )
A.开辟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新局面 B.结束了列强对西藏的殖民统治
C.标志着西藏开始直属中央政府管理 D.开创了新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1977年至1978年间,邓小平多次会见美籍华人科学家,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健雄等,请他们帮助中国引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但效果有限。大规模中美科技合作的开展( )
A.依赖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B.需要彻底打破冷战国际格局
C.以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为基础 D.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序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英国选举制的发展】(14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人曰变动极大,一些曾经繁荣的选邑衰落为“衰败选邑”,很多发展起来的大城镇因不是选邑,却不能向下院选送议员。郡的选举权标准依据的是1430年的规定:凡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自由持有农拥有选举权。苏格兰地区的郡居民拥有价值100英镑资产的居民才有选举权,绝大多数人被排除在选民之外。改革前的英国只有不到1/3的选区有竞选活动,贵族和地方地主操控了选区。
——摘编自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材料二
改革历程 改革内容
1832年议会改革 五十六个衰废城市失去单独派出议员的资格,改为归入郡区选区;新兴的工业城市席位大幅增加。在市镇中,年付十镑以上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十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租用者、年付五十镑田土租税的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两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投票权。
1867年议会改革 有四十六个“衰败选区”被取消,空余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各大城市。在城镇,给予每一房主和租户选举权,也给予支付租金每年不少于10镑和居住不少于一年的租户选举权。
1884年议会改革 七十九个居民人数不到一万五千人的城镇选区被取消议员资格;选区人口每增加五万,则可增选议员一人。凡拥有年净收入不少于10英镑的土地或租地经营的成年男子均可登记为选民。
——摘编自伯纳德里克著《民主》
(1)根据材料一,简述光荣革命后英国选举制度的缺陷。(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的背景及其影响。(8分)
17.【学校教育的发展】(14分)
材料一 宋代的官学
中 央 官 学 国子学和太学 国子学 宋代最高学府,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太学 中央官学的主体,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庶人之俊秀者
专科性质的学校 武学 专门培养军事人才,恩荫子弟和平民应试合格即可入学
律学 专门培养法律人才,朝廷命官或举人可以入学
医学 培养中医人才
算学 培养算学人才,朝廷命官和庶人可以入学
书学 培养书法人才,入学资格无明确限制
画学 培养绘画人才,入学资格无明确限制
贵胄子弟学校 宗学 为赵室宗室子孙设立的学校,八到十四岁入学
内小学 专为贵胄子弟中的儿童设立,专选十岁以下资质优异的宗室子弟入学
国立小学 政府设立并管辖的普通小学
特殊性质的学校 临时性教育机关,凡赴京应试士子和落第举人均可入馆听学
州县学 各州县设立,中央委派学官和教授,优秀者可升入中央太学
——摘编自游彪著《追宋》
材料二明初学校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社学 明初,“民间自立社学,延师儒以教子弟,有司不得干预”
府、州、县学 明初,各府、州、县皆设学校。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各一人,为教官之长。生员在学专治一经,但不能直接做官,必须参加科举考试,或是经过“岁贡”进入国子监,才可能有做官的机会
国学 国子监学生通称监生,其中品官勋戚子弟为官生,地方保举民间俊秀及府州县岁贡生员为贡生。国子监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每季度都有考试,考试及格即可授官
——摘编自王天有著《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宋代官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和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和明代教育体系发展与完备的影响。(6分)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5分)
材料一 根据孔子的天下观,夷夏之间在道德价值取向方面存在明显的共通性,夷夏之间存在共同构成大一统天下的可能。通过恰当的教化行为,夷夏之间可以实现民族融合。两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哲学思想,使夷夏融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政策,汉代的民族政策,也整体呈现主动的包容态度。两汉时期,建设西南夷地区,对内附的匈奴采取了怀柔的方法,宋代和明代发展边境贸易,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韩兆琦著《秦汉史十五讲》
材料二 清朝是由满洲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反对严华夷之别,雍正皇帝曾说:“不知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可损于圣德乎 ”乾隆皇帝在对大臣的奏疏批示中也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今乌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木留心”,“若再行传谕沿边各督抚知之,如有仍旧书写之处,朕必加以处分”。
——摘编自马大正《清代中国边疆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述儒家思想与封建政府推行的民族融合政策之间的关联。(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历代统治者促进民族融合的政策及其影响。(11分)
19.【改革上的改革】(12分)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改革。这些改革的动因大都是为了化解和克服当时的社会矛盾,但在化解原有矛盾的过程中,又常常产生革新与守旧之间新的矛盾。能否克服改革阻力,将改革顺利推行下去,关系改革成败,进而关系社会能否稳定发展。
改革通常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上的一些改革,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只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单项改革。这种单项制度的改变可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取得一些效果,但对于克服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往往效果不佳。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又受到经济社会条件制约,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行。在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保证中央权威,做到中央令行禁止,是改革成功、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摘自白钢《科学总结历史上的改革经验》
请以“改革的成与败”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高二期中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政治。根据材料可知,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故选A;选项B和C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选项D中“开始”表述错误。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可知,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中王权与议会权力的制衡,故选A;选项B和D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故选C;选项A和C与材料无关;选项D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戊戌维新的背景。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强学会、各地办报的举动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觉醒,故选C;选项A和D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功名体系。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的功名体系层级较多,扩展了科举制包容性,故选B;选项A和D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根据材料可知,光荣革命后官吏仍多由贵族担任,不利于国家的行政管理,需要建立近代文官制度,故选B;选项A和D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根据材料可知,北洋政府对所有未经考试任命的官员进行甄别,其目的是保证官员素质,故选A;选项B说法过于绝对,可以排除;选项C和D与材料无关。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可知,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不拘泥于阶层,这是单纯的礼仪教化所不能具备的,故选D;选项A和C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选项B与史实不符。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认为立法应着眼于现实,故选C;选项A、B、D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材料可知,195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通过,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故选B;选项A、C、D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
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华夏认同观念。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史记》的中国观囊括匈奴等少数民族,体现了华夏一体的观念,故选A;选项B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选项C和D与材料无关。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的民族意识。根据材料可知,晚清边疆少数民族既举兵反抗清政府,又会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形成,故选D;选项A、B、D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国际法的形成。根据材料可知,近代国际法是以欧洲“文明”来衡量非西方国家的行为和国际权利,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故选B;选项A、C、D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
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藏的和平解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藏的和平解放开辟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新局面,故选A;选项B、C、D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
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大规模中美科技合作的开展,故选A;选项B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选项C和D与材料无关。
16、16.【答案】(1)缺陷:衰败选区占据大量议席,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很少;对财产资格的限制剥夺了大部分人的选举权;贵族和地主操纵议会。(6分)
(2)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工人阶级要求获得自身政治和经济权利。(4分)影响:新兴工业城市在议会中代表权增加;工人阶级逐渐获得普选权;社会矛盾得到缓和。(4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很多发展起来的大城镇因不是选邑”“凡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自由持有农拥有选举权”“贵族和地方地主操控了选区”完成第一问。(2)根据材料中“很多发展起来的大城镇因不是选邑”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背景;根据表格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分析影响。
17.【答案】(1)背景: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宋代社会经济繁荣。(4分)特点:教育体系完备;覆盖社会阶层广泛;教育科类齐全,门类众多。(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影响: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推动了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解析】(1)根据所学,概括时代背景。根据表格信息,从覆盖人群、学科特点等角度概括宋代官学发展的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教育体系发展的影响。
18.【答案】(1)儒家思想强调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道德价值取向上的相似性;儒家思想中的大一统观念,推动了统治者实行夷夏融合的政策。(4分)
(2)政策:注重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开发;通过边境贸易,促进民族融合;通过和亲和会盟的方式,推动民族交往;转变治国理念,反对民族歧视的思想观念。(6分,任答3点即可)影响: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5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中“夷夏之间存在共同构成大一统天下的可能”“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哲学思想,使夷夏融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完成第一问。
(2)根据材料“建设西南夷地区,对内附的匈奴采取了怀柔的方法,宋代和明代发展边境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政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
19、【示例】改革的成败受到政治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
改革的本质是制度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创新。通过改革,可以使制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凝聚发展共识,促进社会进步。但是,统治集团对改革的共识和执行力、支持力度,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到改革的成败。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由于秦国历代统治者对改革的持续支持,以及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宋代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分歧,以及改革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所以改革失败。
任何改革的成败,都要以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衡量标准,能否克服改革阻力,将改革顺利推行下去,关系到改革成败和社会能否稳定发展。【解析】注意按照等次评分的要求展开论述,史论结合。史实说明,需分为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