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县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已经遍布今天中国的各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长江流域至少各自存在三大族群……正是这些族群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早期中华文明。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
A.起源最早 B.星罗棋布 C.多元一体 D.中心单一
2.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写有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 B.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C.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 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3.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汉字艺术的产生 B.邻里关系的和睦
C.多元文化的发展 D.宗法观念的形成
4.每到十月,天象恰好与这一都城乃至整个“天朝”的布局完全吻合:这时的“银河”与渭水相应,“离宫”与阿房宫同经,“阁道”与经由牵牛桥抵达阿房的驰道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秦始皇如此设计都城意在( )
A.美化建筑 B.神化皇权 C.歌功颂德 D.加强君权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标志着贵族政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C.消除了地方割据存在的基础 D.创新了中央对地方基层的管理模式
6.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7.汉武帝倚重法术,重用文法吏。汉宣帝将之总结为“以霸王道杂之”,这一说法是对“隆礼尊贤而王”与“重法爱民而霸”并重的体现。随着文吏研习五经、儒生修治文法,兼具儒学与吏能的士大夫群体进一步形成。这反映了当时国家治理( )
A.皇权与士族共治 B.儒家与法家并重
C.确立了外法内儒 D.德治与法治相济
8.三国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社会各领域也多受其影响,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建安文学 B.龙门石窟
C.吴道子《释迦降生图》 D.雕版印刷《金刚经》
9.唐代草原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共主。这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
A.知人善用,虚怀纳谏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蕃和亲,促进了藏汉的友好关系 D.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10.开元十一年,“张说奏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掌庶政……其政事堂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部分由宰相直接裁决的政务公文书,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就是判四方之事的堂案和处分百司的堂贴。这反映出唐中后期( )
A.三省体制日益完备 B.相权膨胀,严重威胁皇权
C.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 D.中书门下变成宰相施政机构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收集到以下几段史料,这组史料体现的主题是( )
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国,“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晋书》
羌人姚苌建立的大秦政权,认“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晋书》
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的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 《晋书》
A.禅让制度之辨析 B.炎黄部落之考证
C.刘氏政权之沿革 D.华夏认同之演进
12.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13.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时,曾写下《石炭》诗,在序言中记载:“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B.矿冶业成为主要手工业部门
C.北宋已使用煤炭作冶铁燃料 D.徐州成为宋代的冶铁业中心
14.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救济广大流民 B.增加政府收入 C.消弭战争威胁 D.恢复募兵制度
15.《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一国两制”主要是因为( )
A.契丹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B.契丹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
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16.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 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
C.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 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17.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澳门被殖民者占据
C.瓦剌俘虏明英宗 D.荷兰独占台湾
18.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一变而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 )
A.传统儒学思想的僵化和局限 B.民族融合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变 D.制度变化和创新的思想渊源
19.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0.明朝后期,官员的奏疏要先交内阁审阅,内阁将奏疏内容及处理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疏上进呈皇帝裁决,皇帝亲自或委托太监用红笔写出处理意见后返回内阁下发六部执行;同时通过厂卫制度监察百官。因此出现了嘉靖、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国家仍能照常运行的现象。这反映了( )
A.监阁体制有利于政局稳定 B.君主集权的强化
C.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D.中央集权的强化
二、非选择题
21.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要。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请指出材料一图中①②③④诸侯国的名称。结合所学简述该时期的兼并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3分)结合所学指出商鞅为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需要在富国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康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康,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试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8分)
封开县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已经遍布今天中国的各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长江流域至少各自存在三大族群……正是这些族群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早期中华文明。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
A.起源最早 B.星罗棋布 C.多元一体 D.中心单一
【答案】C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时期时代晚期(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据本题材料“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长江流域至少各自存在三大族群……正是这些族群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早期中华文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在多个地域起源,每个文化区域都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各文化区域相互辐射、吸收,交流,逐渐形成统一的特点,所以材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多元一体,C项正确;材料并未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其他文明的起源进行对比,无法得出中华文明起源最早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出了星罗遍布,但是重点是交流碰撞融合,体现多元一体,排除B项;中心单一不属于中华文明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
2.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写有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 B.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C.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 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答案】B
【解析】反映西周社会的何尊是祭祀用品,成王建设成周等体现西周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故选B项;材料没有展示青铜的铸造技艺,排除A项;西周是分封制,排除C项;商周时期的占卜活动体现王权和神权结合的特点,排除D项。
3.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汉字艺术的产生 B.邻里关系的和睦
C.多元文化的发展 D.宗法观念的形成
【答案】D
【解析】区分亲疏远近关系的标准是父系血缘,因此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宗法观念的形成,故选D项;这一文化现象与汉字艺术的产生无关,排除A项;材料的文化现象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不是邻里关系,排除B项;区分亲疏远近关系的是宗法观念,与多元文化无关,排除C项。
4.每到十月,天象恰好与这一都城乃至整个“天朝”的布局完全吻合:这时的“银河”与渭水相应,“离宫”与阿房宫同经,“阁道”与经由牵牛桥抵达阿房的驰道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秦始皇如此设计都城意在( )
A.美化建筑 B.神化皇权 C.歌功颂德 D.加强君权
【答案】B
【解析】“天朝”、“银河”、“离宫”、“阁道”“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可见秦始皇通过营造一种与天一致的神秘感,来使皇权更加神秘的作用,故选B项;“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可见他的目的不仅是建筑本身,而是利用建筑来使皇权更加神秘,排除A项;“这时的‘银河’与渭水相应,‘离宫’与阿房宫同经,‘阁道’与经由牵牛桥抵达阿房的驰道交相辉映”这里无法体现功德的目的,更多是表明皇权与天道相符,排除C项;“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这里通过建筑与天道的吻合,增加皇权的神秘,但看不到具体强化君权的措施,排除D项。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标志着贵族政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C.消除了地方割据存在的基础 D.创新了中央对地方基层的管理模式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废除……王国”“中央政府……官员”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但制度的更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贵族政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秦朝以后的朝代,还是时常出现地方割据的现象,排除C项;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不算“创新”,排除D项。
6.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答案】A
【解析】西汉末与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比较,豫章、零陵、南阳等涉及到江南的地区户数大量增加,而表格中其余地区均为北方地区户数则相对减少,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户数的增加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所以这时南方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北方,故选A项;东汉时期是豪强大族势力强盛的时期,并不是没落,排除B项;从西汉末到东汉中期,上述地区的数据说明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但是单凭两个时间比较没法体现加剧,而且这时经济重心依然是在北方的,排除C项;由于汉代牛耕逐渐普及,个体农耕经济正处于繁荣时期,并没有衰退,排除D项。
7.汉武帝倚重法术,重用文法吏。汉宣帝将之总结为“以霸王道杂之”,这一说法是对“隆礼尊贤而王”与“重法爱民而霸”并重的体现。随着文吏研习五经、儒生修治文法,兼具儒学与吏能的士大夫群体进一步形成。这反映了当时国家治理( )
A.皇权与士族共治 B.儒家与法家并重
C.确立了外法内儒 D.德治与法治相济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可知,汉武帝“倚重法术,重用文法吏”的做法体现出“隆礼尊贤而王”与“重法爱民而霸”并重,“隆礼尊贤”“爱民”是儒家的主张,“重法”是法家的主张,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反映出当时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统治者倡导德治与法治相济,故选D项;题干述及的是“士大夫群体”,而不是“士族”,并且,皇族与士族共治是东晋的时代特征,而不是“汉朝”,排除A项;题干虽然述及了汉朝的“德治”与“法治”,但是其并不等于儒家与法家的“并重”,排除B项;题干述及的是汉朝时期“德治”与“法治”的相互补充,但是并没有述及“外法内儒”,并且,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主张“外儒内法”,排除C项。
8.三国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社会各领域也多受其影响,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建安文学 B.龙门石窟
C.吴道子《释迦降生图》 D.雕版印刷《金刚经》
【答案】A
【解析】建安文学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释迦为佛教创始人的梵语音译,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金刚经》为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9.唐代草原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共主。这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
A.知人善用,虚怀纳谏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蕃和亲,促进了藏汉的友好关系 D.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答案】B
【解析】唐太宗时期对少数民族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如羁縻府州、和亲等,使草原各少数民族首领归心,故选B项;“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是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排除A项;“唐蕃和亲”是开明民族政策的表现之一,不能使各少数民族首领尊重唐太宗,排除C项;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是唐玄宗,排除D项。
10.开元十一年,“张说奏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掌庶政……其政事堂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部分由宰相直接裁决的政务公文书,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就是判四方之事的堂案和处分百司的堂贴。这反映出唐中后期( )
A.三省体制日益完备 B.相权膨胀,严重威胁皇权
C.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 D.中书门下变成宰相施政机构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就是判四方之事的堂案和处分百司的堂贴”可知,唐中后期,由宰相直接裁决的文书盖了中书门下印之后就可以直接执行,体现了中书门下掌握了部分执行权,而政事堂是原先宰相议事的场所,执行权的掌握使中书门下变成了宰相的施政机构,故选D项;政事堂的设置完善了三省体制,其设置于唐初,中书门下“分掌庶政”一定程度上分走了尚书省的执行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三省体制,排除A项;中书门下设置后,宰相依然掌握行政权,并未出现“膨胀”现象,排除B项;唐初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并非其改为中书门下后才出现一体化趋势,排除C项。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收集到以下几段史料,这组史料体现的主题是( )
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国,“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晋书》
羌人姚苌建立的大秦政权,认“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晋书》
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的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 《晋书》
A.禅让制度之辨析 B.炎黄部落之考证
C.刘氏政权之沿革 D.华夏认同之演进
【答案】D
【解析】据上表,可知魏晋南北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大多将自己的祖先追溯为汉人,说明当时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感增强,故选D项;禅让制度强调推举贤能之人,而材料并不涉及,排除A项;第一则史料说的是刘渊追溯汉代刘氏为祖先,与炎黄部落关系不大,排除B项;刘氏政权只涉及第一则材料,排除C项。
12.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答案】A
【解析】材料“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说明北宋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故选A项;“脱离了”说法错误,宋代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且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草市”指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及汴京相国寺的庙会盛况,不涉及商人地位如何,排除D项。
13.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时,曾写下《石炭》诗,在序言中记载:“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B.矿冶业成为主要手工业部门
C.北宋已使用煤炭作冶铁燃料 D.徐州成为宋代的冶铁业中心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元丰元年,彭城开始使用煤炭作为冶炼燃料,故选C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彭城开始使用煤炭冶铁,不具有普遍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彭城开始使用煤炭冶铁,没有体现北宋其他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无法推断矿冶业在手工业部门中的主要地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徐州(彭城)冶铁燃料的变化,不能反映徐州在全国冶铁业的中心地位,排除D项。
14.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救济广大流民 B.增加政府收入 C.消弭战争威胁 D.恢复募兵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结合所学青苗法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可知青苗法借贷给有能力偿还的农民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其主要目的,故选B项;根据材料“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可知,青苗法主要对象是有偿还能力的农民,使其免受高利贷盘剥而沦为流民,排除A项;青苗法是经济措施,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不能消弭战争威胁,排除C项;青苗法与兵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15.《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一国两制”主要是因为( )
A.契丹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B.契丹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
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答案】C
【解析】据唯物史观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契丹的“一国两制”是政治制度,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故选C项;风俗习惯的不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矛盾尖锐,排除B项;辽政权中契丹是统治阶层,无需与汉族官僚妥协,排除D项。
16.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 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
C.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 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辽宋“开展互市贸易”从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来看边境的和平会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选D项;材料要求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而不是军事的角度,排除A项;合约使边境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跟别送统治危机加重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看不是从辽的角度看,排除C项。
17.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澳门被殖民者占据
C.瓦剌俘虏明英宗 D.荷兰独占台湾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夷岛”再联系戚继光抗倭可知“危”是指明朝沿海倭患严重,故选A项;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者占据的,不符合“夷岛”,排除B项;瓦剌是北方蒙古一部,不符合诗文“夷岛”,排除C项;1621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此时戚继光已经去世,排除D项。
18.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一变而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 )
A.传统儒学思想的僵化和局限 B.民族融合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变 D.制度变化和创新的思想渊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气也影响到隋唐盛世的气象,故选B项;儒学思想与材料中民族融合的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民族融合,不属于对外交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制度变化和创新,排除D项。
19.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答案】D
【解析】题干显示明代浙江桐乡县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官员敬重有加,而对于出身举人(科考等级不如进士)的官员则非常轻视,这说明科考功名的高低影响到了官员在地方上的威望,故选D项;题干仅提到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态度不同,并没有说到官员与士绅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张,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地方上的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态度不同,并没有提到他们是否左右地方政事,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当地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态度有差别,但并不能说明官员出身不同行政能力也不同,且C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20.明朝后期,官员的奏疏要先交内阁审阅,内阁将奏疏内容及处理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疏上进呈皇帝裁决,皇帝亲自或委托太监用红笔写出处理意见后返回内阁下发六部执行;同时通过厂卫制度监察百官。因此出现了嘉靖、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国家仍能照常运行的现象。这反映了( )
A.监阁体制有利于政局稳定 B.君主集权的强化
C.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D.中央集权的强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内阁票拟,皇帝批红,厂卫监督,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故选B项;根据材料信息,监阁体制只是保证了国家照常运行,并不是政局稳定,排除A项;隋唐三省六部制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明朝内阁制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而非行政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中央体系的情况,未涉及地方,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21.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要。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请指出材料一图中①②③④诸侯国的名称。结合所学简述该时期的兼并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3分)结合所学指出商鞅为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需要在富国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3分)
【答案】
(1)名称:①齐 ②楚 ③秦 ④燕(4分)
积极影响:戎夷蛮狄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稳定,分布更广泛;为了富国强兵,各个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改革,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2分)
(2)原因: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的发展;西周社会制度落后时代潮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变现状,建立新的社会。(3分)
经济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名称,据材料一可得,①在东方,都城为临淄,②在南方,都城为郢,③在西方,都城为雍,④在北方,都城为蓟,结合所学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有关知识可知,①应为齐,②应为楚,③应为秦,④应为燕。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据所学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有关知识可知,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逐渐认同了华夏观念,融入华夏族;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一系列改革,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等等。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得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的发展;据“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可得西周社会制度落后时代潮流;据材料二“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可得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变现状,建立新的社会。第二小问经济措施,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的有关知识可知,秦国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在经济上,商鞅采取一系列举措,如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等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康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康,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
(1)标准:汉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唐朝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
(2)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有利于公平公正)。(6分)
【解析】
(1)由材料一“每岁荐举孝康”得出汉朝以德行为标准;由材料二“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得出魏晋以门第为标准;由材料三“科举之善”“”得出唐朝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由材料三“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得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由材料三“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得出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由材料三“能破朋党之私”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由材料三“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得出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由材料三“能破朋党之私”得出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由材料三“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得出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有利于公平公正)。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试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8分)
【答案】
(1)信息:西汉时,南方人口数及占全国人口比例远远低于北方;从唐到宋南方人口数急剧增长,而北方人口数及占全国人口比例迅速下降。北宋时南方人口数已经超越北方。(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现象:经济重心南移。(2分)
原因:政治因素:北方多战争,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政治中心南移、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
人口迁移: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技术;
自然环境: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或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等。(3分)
(2)创新: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设各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加强对地方监控,设“四监司”对各州监控,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4分)
文化角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文学上宋词、话本;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科技上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信息,分析表格不难看出,西汉时期南方户数为2470685,占全国比例19.8%为,北方户数为9985785,占比为80.2%,南方两项人口数据皆远远低于北方,而从唐代到宋代南方户数及占比分别由3920415、43.2%上升到11224760、62.9%,北方户数及占比分别由5148529、56.8%下降到6624296、37.1%,南方两项人口数据已超过北方。第二小问现象,南方人口数量渐超北方反映的是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第三小问原因,应从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两个角度来回答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从人为因素来看,北方战乱频繁,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口来到南方,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安定,政府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从自然因素来看,北方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南方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等等。
(2)第一小问创新,据所学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有关知识可知,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北宋统治者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政治上,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置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经济上,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大部分赋税上缴朝廷;军事上,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第二小问文化角度,据所学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有关知识可知,思想上,儒学复兴,程朱理学兴起;文学艺术上,宋词繁盛,书法名家辈出,绘画成就突出;科技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