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参考答案
CACBB BDCAD DCBAD
16.(1)特点: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立法权集中于君主;以公法为主、体系完备;作为德治补充,服务于人治。(任意3点6分)
(2)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罗马法律文献的留存;教会法的存在;日耳曼习惯法的发展;哥特人对罗马文化的接受(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交往);缓和境内民族矛盾(任意5点5分)
作用: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保存了古罗马法律文化;为近代西方法律的形成提供借鉴。(任意2点2分)
(3)原则:自由平等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每点1分,共3分)
社会背景: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资本主义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
17.(1)特点:设置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自治权;设置时间长,规模大。(任意两点2分)
积极作用:①推动边疆开发与经济发展,稳定边疆统治秩序;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边防(加强了边疆治理、强化了中央集权);③加强了民族间联系,促进民族交融;④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从边疆、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四个维度作答,每个维度2分,共8分)
(2)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势力渗透,民族危机加剧;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民国成立,近代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的形成。(每点2分,6分)
(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集中统一,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1点2分,2点4分,3点5分)
18.示例
观点:美国共和制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具有重要影响。
阐述:1775年,在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次年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美国的独立鼓舞了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1787年美国宪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学说,推动了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为主要内容的欧洲启蒙思想在美洲大陆的广泛传播。美国共和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础,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制度借鉴。
总之,美国共和制的实行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 件,还促进了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对美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万州二中教育集团高 2022 级高二(上)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官员的册命,册封仪式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周王在
太庙对诸侯进行册封,授予其土地、人口和物资。这一措施
A.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表现 B.表明政治权力未与血缘结合
C.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 D.是专制王权高度发展的产物
2.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
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
汉代
A. 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 开始确立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 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 社会道德伦理水平的普遍提高
3.中国古代的“三复奏”制度形成于北魏,发展于隋,完善于唐。内容为死刑
核准以后,执行前还有一个复核程序,由皇帝在死刑犯人的名字上勾决才能执
行。这种核准复奏的程序一共要履行三次。这体现了
A. 皇帝掌控所有司法程序 B. 民为邦本的有效保障
C. 司法程序的严格、严谨 D. 礼法并用的法治理念
4.明朝《虎墩崔氏族谱》中的“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宣圣谕,
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
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 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 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C. 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 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高二历史 第 1 页 共 6 页
5.1407 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随后,中山、日本、别失八里、苏门答刺、
满剌加、小葛兰等国入贡。除少数几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使节的来访都与郑
和的出使有关。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 给明朝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 B. 有利于朝贡体制的延展
C. 标志着明朝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 D. 密切与亚非拉友好关系
6.历代中央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实
行有效管辖的是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右图为 1898 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
《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
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
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
可笑也夫。”这反映了
A. 地方士子反对废除科举
B. 改试策论违背历史潮流
C. 改革断送士人政治前途
D. 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
8.根据 1915 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
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等 23 个专科;
1919 年颁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 23 个增至 33 个,主要增加了
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商业等专科,同时将第一试科目改为仅试国文一道。
这一变化表明了
A. 政法类专科考生备受国家重视 B. 文官考试更注重选拔通才考生
C. 考试注重与实际工作的相关性 D. 传统文化在考试中的地位提高
9.民国初年,记者黄远庸写道:“今者党之问题,可谓波靡全国矣,一般之贤
愚不肖,既尽驱率入于此围幕之中,旗帜分张,天地异色。 ……党人之视己党,
则神圣之,其互相视,则仇仇之;无党人之视党也,则蟊贼之。”这种现象从
高二历史 第 2 页 共 6 页
本质上说明民国初年
A. 政党政治缺乏社会基础 B. 民主共和观念得到认同
C. 不同社会阶层严重对立 D. 民国政府人员组成复杂
10.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下列各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
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④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11.口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是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下表列出了不同时期
中国共青团的口号,对其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时期 口号
1922—1925 年 “协助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
1925—1927 年 “到群众中去”“到农村去”“到军队去”
1937—1945 年 “全体青年武装起来”
1949—1956 年 “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1978—2001 年 “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2年以来 “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
A.动员话语从公民话语转向阶级话语
B.动员方式由注重社会化转向政治化
C.动员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群众
D.动员内容从革命动员转向服务动员
12.公元前 430 年,雅典突然发生了严重瘟疫。雅典人把大瘟疫归咎于执掌雅典
30 年的伯里克利的政策失误,于是公民大会剥夺其权力,并对之罚以巨款。材
料可用于说明,雅典
A. 民主政治徒有虚名 B. 城邦体制已趋于解体
C. 公民掌握国家权力 D. 强化了对官员的监督
13.成文法规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案件的判决则是推论出的必然结果。
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机械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
高二历史 第 3 页 共 6 页
性的。这样的法律特征最可能属于
A.罗马法 B.大陆法系 C.中华法系 D.英美法系
14.16 世纪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允许将《圣经》翻译成英文,并规定每个教区
的教堂中都放一本英文版《圣经》,此后爱德华六世和伊丽莎白女王也要求英国
人用英语举行宗教仪式。英国国王的这些做法
A.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B. 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
C.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D. 使英语成为通用语言
15.1829 年,美国总统杰克逊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
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对此,纽约州参议院威廉·马西辩解说:在政
治上要像在爱情和战争上一样公平,肥缺属于胜利者所有。这一现象
A.有利于政党政治的公平公正 B.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廉洁高效 D.有利于巩固执政党的统治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 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之上,形成了家国合一的宗法伦理。中国
法紧随宗族制成为道德执行工具,维护宗法等级是中华法系特质。春秋战国,
礼崩乐坏,法家产生,其典型观点“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
民也”。中国古代权力观念发达,所谓法,一是刑法,二是官僚机构组织法,
形成了异常发达的以公法为主的法律体系。法治作为德治补充,为人治服务。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依法治国”》
材料二 随着日耳曼人建立的西哥特王国经济社会生活的进步,各族人之
间逐渐寻求一些共识性法律原则和精神,这些共识日久天长后便又成了约定俗
成的习惯法。自 7世纪以来,西哥特王国历朝都力求制定一种既适用西哥特人
又适用罗马人的普通法,因此,不断编撰法典。这些法典移植了《民法大全》
中的具体法律条款。这种普通法体系表明:一方面是封建王国为了缓和民族矛
盾,对罗马人的让步;另一方面是随着哥特人受先进地区罗马文化熏陶的加深。
公元 895 年特里布宗教大会又允许在婚姻等方面共同采用教会法规定的原则。
公元 932 年版本的《西哥特法典》成为推行普通法体系的大成。
高二历史 第 4 页 共 6 页
——摘编自张学仁《浅谈罗马法与日耳曼法的融合》
材料三 《法国民法典》(1804 摘编)
第 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 537 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 1134 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治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西哥特王国建设“普通法体系”的历史背景。
指出日耳曼法的发展在法律方面的作用。(7分)
(3)材料三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得以颁布
的社会背景。(9分)
17.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 分)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
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
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
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
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
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靺鞨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
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
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
军阀政府于 1912 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
族事务。
——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高二历史 第 5 页 共 6 页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
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 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 5个,地区级自治州 30 个,县级自治县 122 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
极作用。(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
区机构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5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在世界近代史上,美国革命不仅意味着未来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的
一个新国家的诞生,而且开辟了君主专制政体逐渐被共和政体取而代之的新纪
元。美国历史学家卡尔·德格勒认为“资本主义”随着载着第一批欧洲移民的
船只来到了北美。洛克、卢梭等欧洲学者提出的与封建君主统治完全对立的观
念和思想被这些移民带到了北美大陆,并在这里找到了最适宜其成长、结果的
土壤。不少美国开国元勋坚持文艺复兴时代宣扬的以公共美德为中心的道德规
范,对权力会带来腐败时刻抱有警惕之心,竭力避免财富过度扩张导致社会凝
聚力的分崩离析。因此,他们在选择共和制时时刻铭记“公共美德”对这个新
独立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摘编自王晓德《公共美德的失却与美国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迈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观点,
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高二历史 第 6 页 共 6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重庆市万州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