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树德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A. 考古发掘 B. 史书记载 C. 神话传说 D. 学术论著
2. 在下列示意图中,炎黄部落联盟的时空定位大体相当于( )
A. 北京人时期 B. 河姆渡文化 C. 龙山文化 D. 夏商西周三代
3. 从考古资料看,西周墓葬所见的列鼎制度有九鼎、七鼎、五鼎……显示了层级的整齐有序。各处出土的青铜器皿,铭文的文字与词句格律保持一致。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
A. 具有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特点 B. 开创了青铜铸造的发展历程
C. 通过礼乐等级实现对地方的治理 D. 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认同
4.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老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墨家主张尚贤。这些主张均致力于( )
A. 提供应对现实的方案 B. 提升统治者的修养
C. 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D. 追求国家富强统一
5. 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 行政区域监察的变化 B. 促进了封建经济产生
C. 选官方式明显的变化 D. 限制了专制皇权强化
6. 商鞅变法在各诸侯国变法中是比较晚的,它是在充分吸收各国变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商鞅把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带到秦国且加以公布实行,并增加了连坐法。这说明商鞅变法( )
A. 是最彻底的变法 B. 借鉴与创新并举
C. 顺应了君心民意 D. 涉及面较广泛
7.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后又命令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些举措( )
A. 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B. 为国家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C. 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 D. 实现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8. 秦始皇下令焚书时,因人们均认为《周易》是占卜之书,《周易》从而成为“独不禁”儒家经典。由此可知,秦朝时( )
A. 国家决策大多依靠占卜活动 B. 政府的文化政策较为开明
C. 孔子的思想在民间广泛传播 D. 先秦学术得到选择性保留
9. 汉景帝即位之初就废掉了连坐和肉刑,并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以致有几次全国一年的案件不到400件。据此可知当时( )
A. 法制建设深入 B. 法家地位丧失
C 基层治理完善 D. 政治统治宽松
10. 下图是一幅古代政区示意图。图中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秦朝君主专制制度 B. 汉初郡国并行制
C. 汉武帝设节度使制度 D. 西周时期分封制
11. 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该表( )
上上 (圣人) 中 (仁人) 中下 (智人) 中上 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恒公吕不韦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A. 表明九品中正制品级由史家确定 B. 展现了东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C. 表明九品中正制创立于东汉时期 D. 受当时儒家主流思想的影响
12. 一队派往北部边境的戍卒“会天大雨、道不通”,按照国家法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于是铤而走险“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起义。这次起义是( )
A. 秦末农民起义 B. 绿林赤眉起义
C. 东汉黄巾起义 D. 唐末黄巢起义
13.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14.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下选官均由地方向中央举荐,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加强中央集权政治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鉴别官员道德良心
15.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土地私有制 B. 均田制下采用两税法收赋税
C. 土地国有制 D. 均田制保障了农民劳动时间
16. 据下表可知当时( )
——《中外历史纲要》(上)
A. 十六国均为少数民族政权 B. 政权名称凸显汉文化色彩
C. 十六国政权总称北朝 D. 南北民族习俗渐趋统一
17.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
A. 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 B. 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C. 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 D. 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8. 唐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此诗意在( )
A. 反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B. 颂扬秦始皇开凿灵渠
C. 赞许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 D. 称道汉武帝治理黄河
19.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0.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辽创立南北面官制度 这一制度造成国家南北分裂局面
B 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 西夏与北宋关系最为融洽
C 金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金沿袭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
D 元朝实施行省制度 元地方政府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A. 辽创立南北面官制度这一制度造成国家南北分裂局面
B. 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西夏与北宋关系最为融洽
C. 金实行“猛安谋克”制度金沿袭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
D. 元朝实施行省制度元地方政府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二、非选择题(共两题,每题2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判定这一时期是?按照时序从政局、民族关系、区域经济等角度指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任选其一分析其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制度相比,北宋有何继承与变化?这样的权力分配会产生哪些问题?
22.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者赵伟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大一统思想、儒家文化、汉语汉俗、联姻、各民族科学、文学艺术的交会是中华民族大交融中决定性因素;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赵伟《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等
材料二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概括学者赵伟的观点,运用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概括观点全面、史实例举充分、结论表达合理)树德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A. 考古发掘 B. 史书记载 C. 神话传说 D. 学术论著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一手资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资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据材料“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并结合所学可知,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考古发掘,A正确;“史书记载”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这是第二手材料,故B错误;“神话传说”不能作为第一手资料,只能为研究提供借鉴,C错误;“学术论著”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这是第二手材料,故D错误。
2. 在下列示意图中,炎黄部落联盟的时空定位大体相当于( )
A. 北京人时期 B. 河姆渡文化 C. 龙山文化 D. 夏商西周三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距今约5000年左右),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了联盟。结合所学可知,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C符合题意;北京人时期距今约20万年左右,属于旧石器时代,排除A项;河姆渡文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约7000年左右,排除B项;夏商周时期属于早期国家的形成阶段,我国由原始社会迈入了奴隶制社会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3. 从考古资料看,西周墓葬所见的列鼎制度有九鼎、七鼎、五鼎……显示了层级的整齐有序。各处出土的青铜器皿,铭文的文字与词句格律保持一致。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
A. 具有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特点 B. 开创了青铜铸造的发展历程
C. 通过礼乐等级实现对地方的治理 D. 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根据材料“西周墓葬所见的列鼎制度有九鼎、七鼎、五鼎……显示了层级的整齐有序。各处出土的青铜器皿,铭文的文字与词句格律保持一致。”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巩固了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促进了文化认同,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制的相关内容,体现不出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的特点,排除A项;夏商时期就已经存在铸造青铜器的相关内容,选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治理地方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4.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老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墨家主张尚贤。这些主张均致力于( )
A. 提供应对现实的方案 B. 提升统治者的修养
C. 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D. 追求国家富强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孔子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老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墨家主张尚贤。”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原有的统治秩序不断遭到破坏,社会陷入了混乱状态,儒墨道法等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说明他们都致力于解决现实社会的困境,A项正确;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体现了提升统治者修养的要求,不符合主旨,排除B项;道家学派的主张体现了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符合主旨,排除C项;法家学派的主张体现了追求国家富强统一的要求,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5. 西周通过“分土建邦”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 行政区域监察的变化 B. 促进了封建经济产生
C. 选官方式明显的变化 D. 限制了专制皇权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至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但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秦朝建立后,采用了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未涉及行政区域监察的信息,排除A项;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而不是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排除B项;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限制了专制皇权强化”说法有误,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 商鞅变法在各诸侯国变法中是比较晚的,它是在充分吸收各国变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商鞅把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带到秦国且加以公布实行,并增加了连坐法。这说明商鞅变法( )
A. 是最彻底的变法 B. 借鉴与创新并举
C. 顺应了君心民意 D. 涉及面较为广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鞅变法既吸收了各国的变法经验,也对各国变法措施进行了创新,B项正确;A项虽然说法正确,但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商鞅变法没有顺应民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商鞅变法的涉及面广泛,排除D项。故选B项。
7.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后又命令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些举措( )
A. 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B. 为国家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C. 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 D. 实现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后又命令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可知,驰道、直道等道路的修建,便利了交通运输,为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秦朝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道路修筑是在统一之后,排除B项;交通道路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各地区均衡发展的信息,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A项。
8. 秦始皇下令焚书时,因人们均认为《周易》是占卜之书,《周易》从而成为“独不禁”的儒家经典。由此可知,秦朝时( )
A. 国家决策大多依靠占卜活动 B. 政府的文化政策较为开明
C. 孔子的思想在民间广泛传播 D. 先秦学术得到选择性保留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秦朝焚书时,选择性的将占卜之书《周易》保留了下来,说明秦朝时期对先秦学术根据统治的需要,进行了选择性保留,D项正确;秦朝时期国家决策是由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枢机构确定,而非占卜活动,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的开明政策,且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信息,与孔子思想是否传播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 汉景帝即位之初就废掉了连坐和肉刑,并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以致有几次全国一年的案件不到400件。据此可知当时( )
A. 法制建设深入 B. 法家地位丧失
C. 基层治理完善 D. 政治统治宽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西汉初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景帝时期废除连坐法和肉刑,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最终国内案件大为减少,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德慎刑,政治统治相对宽松,D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汉景帝时期法制建设在深入发展,排除A项;汉景帝时期废除肉刑不等于法家地位没落,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基层治理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0. 下图是一幅古代政区示意图。图中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秦朝君主专制制度 B. 汉初郡国并行制
C. 汉武帝设节度使制度 D. 西周时期分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图片中的“东萊郡”、“北海郡”、“济南郡”、“高密国”、“胶东国”等行政区划可知,该地图反映了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这一地方行政制度,B项正确;材料为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制度,秦朝君主专制制度,西周时期分封制均与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D项;汉武帝并没有设置节度使制度,排除C项。故选B项。
11. 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该表( )
上上 (圣人) 中 (仁人) 中下 (智人) 中上 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恒公吕不韦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A. 表明九品中正制品级由史家确定 B. 展现了东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C. 表明九品中正制创立于东汉时期 D. 受当时儒家主流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据材料可知,东汉史学家班固将历史人物进行划分等级,尧、舜、周文王、孔子等地位最高,而秦始皇、李斯、夏桀等人地位最低,说明当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当时儒家主流思想的影响,D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等级由中正官决定,排除AC项;材料描述的是东汉史学成就,而非科技成就,排除B项。故选D项。
12. 一队派往北部边境的戍卒“会天大雨、道不通”,按照国家法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于是铤而走险“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起义。这次起义是( )
A 秦末农民起义 B. 绿林赤眉起义
C. 东汉黄巾起义 D. 唐末黄巢起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会天大雨、道不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及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奉命戍守渔阳,遇雨误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在陈胜、吴广带领下的900多个农民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即陈胜、吴广起义,A项正确;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排除B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排除C项;黄巢起义是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历史修撰由私家撰著到官方主持,这说明政府开始干预史书的编撰,说明官修史书修撰突出其政治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政治性,没有体现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下选官均由地方向中央举荐,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加强中央集权政治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鉴别官员道德良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下选官均由地方向中央举荐,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最优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科举制确立后,世家子弟仍然能够通过参加科举入仕,排除C项;科举制重视应考者的才学而非道德,排除D项。故选B项。
15.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土地私有制 B. 均田制下采用两税法收赋税
C. 土地国有制 D. 均田制保障了农民劳动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北魏至唐朝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均田制分配的是国家控制的大量无主荒地,其性质是土地国有制,C项正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均田制下采用租庸调制征收赋税,排除B项;两税法将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这有利于保障 农民的劳动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16. 据下表可知当时( )
——《中外历史纲要》(上)
A. 十六国均为少数民族政权 B. 政权名称凸显汉文化色彩
C. 十六国政权总称为北朝 D. 南北民族习俗渐趋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十六国的政权名称,与以往汉族政权具有相似性,如“秦”“汉”“燕”等,即十六国政权名称凸显汉文化色彩,B项正确;北燕、前凉、西凉政权是由汉族建立,排除A项;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排除C项;南北民族习俗渐趋统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7.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
A. 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 B. 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C. 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 D. 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和增加了财政收入,A项正确;两税法并不能“消除”贫富不均,B项错误;土地兼并现象并没有因为推行两税法而得以“完全”消除,C项错误;两税法减弱而非增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项错误。
18. 唐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此诗意在( )
A. 反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B. 颂扬秦始皇开凿灵渠
C. 赞许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 D. 称道汉武帝治理黄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隋唐时期。根据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及所学可知,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满足他奢侈享乐,如此好大喜功之举导致民众负担加重,引发了统治危机,体现了作者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反思,A项正确;灵渠是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解决军粮运输问题修建的水利工程,排除B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父子所修,排除C项;材料与汉武帝治理黄河水患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9.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20.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辽创立南北面官制度 这一制度造成国家南北分裂局面
B 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 西夏与北宋关系最为融洽
C 金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金沿袭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
D 元朝实施行省制度 元地方政府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A. 辽创立南北面官制度这一制度造成国家南北分裂局面
B. 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西夏与北宋关系最为融洽
C. 金实行“猛安谋克”制度金沿袭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
D. 元朝实施行省制度元地方政府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辽夏金元时期。根据材料“元朝实施行省制度”及所学可知,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它是朝廷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收集,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行省长官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项正确;辽创立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并不是造成国家南北分裂局面的因素,排除A项;西夏基本模仿北宋制度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题干无法得出西夏与北宋关系最为融洽的结论,排除B项;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保留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即“猛安谋克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两题,每题2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判定这一时期是?按照时序从政局、民族关系、区域经济等角度指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任选其一分析其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制度相比,北宋有何继承与变化?这样的权力分配会产生哪些问题?
【答案】(1)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趋势一政治局面由分裂走向统一。
趋势二民族交流、隔阂到民族交融。
趋势三北方经济残破到恢复,南方经济开发,缩小与北方的差距。
积极影响: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隋唐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繁荣;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有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2)继承: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变化:分化中央地方事权(如文臣做知州、通判副署、设立路一级管理监督结构)、崇文抑武、守内虚外。
问题: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
时期:据材料地图中的“魏蜀吴”“东晋”“北齐北周”“唐”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历史发展趋势和积极影响:按照题干要求从政局、民族关系、区域经济等角度指出历史发展的趋势,任选其一分析其积极影响。
政局方面,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随后出现隋唐统一王朝,可得出政治局面由分裂走向统一。统一促进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关系方面,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隋唐时期,民族往来活跃,可得出民族交流、隔阂到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区域经济方面,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经济残破,北方人口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开发,缩小与北方的差距。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并进一步发展。可得出经济残破到恢复,南方经济开发。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有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和北宋时期中国。
继承:对比秦朝和北宋政治制度可知,北宋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度,借鉴秦朝的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
变化:据北宋中央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可知,北宋为分散机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在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结合所学,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北宋实行“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地方和边疆防卫力量相对较弱。
问题:结合所学,分化事权造成机构重叠,官员数量过多;重文轻武影响军队战斗力,强干弱枝影响边境防卫,导致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作战中频吃败仗;官员人数众多,军队不断扩编,导致财政危机。使得北宋面临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问题。
22.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者赵伟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大一统思想、儒家文化、汉语汉俗、联姻、各民族科学、文学艺术的交会是中华民族大交融中决定性因素;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赵伟《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等
材料二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概括学者赵伟的观点,运用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概括观点全面、史实例举充分、结论表达合理)
(2)据材料二元朝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和边疆管理的重大举措及意义。
【答案】(1)赵伟的观点:文化认同是民族交融的前提;民族交融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是主流。
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形成是文化认同的产物;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纷纷以以前中原政权名称建国号,如前秦、后燕,体现对华夏文明的认同;儒家文化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如清王朝也封为主流思想;鲜卑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举措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的典型;唐朝时期的乐舞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器和音乐;元朝时回族前身的形成,体现了大一统政治下的民族交融。
结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汉族和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均作出了贡献。
(2)地方:实施行省制度。边疆:设立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设宣慰司等管理西域。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增强了国防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类,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由材料“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得出观点:文化认同是民族交融的前提;民族交融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是主流。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华夏族的形成、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关系、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的民族关系、元朝的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形成是文化认同的产物;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纷纷以以前中原政权名称建国号,如前秦、后燕,体现对华夏文明的认同;儒家文化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如清王朝也封为主流思想;鲜卑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举措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的典型;唐朝时期的乐舞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器和音乐;元朝时回族前身的形成,体现了大一统政治下的民族交融。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汉族和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均作出了贡献。
【小问2详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