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
一、单选题
1.贡士是会试考中者的称呼。清代,贡士有拔贡、副贡、岁贡、优贡、恩贡等,这都算正途出身资格;另有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为例贡。据此可知,此时选官制度( )
A.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B.体现了近代化特征
C.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D.其规制已相当严格
2.《明史》记载,明代六科给事中“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可见,明代给事中( )
A.其审核职能类似于唐代门下省 B.与元代中书省职能基本一致
C.取代了御史成为正式监察机构 D.成为都察院的重要职能部门
3.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一书中统计了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宰相人数及出身(见下表)。表中情况反映了( )
赵国 齐国 秦国 楚国 韩国 魏国 燕国
宰相人数 13 9 18 7 12 18 不详
出身 宗法贵族 5 8 5 3 11 9 不详
寒微之士 8 13 4 1 9 4
A.礼崩乐坏,陪臣执国命 B.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C.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D.任人唯亲转向任人唯贤
4.明朝嘉靖年间,礼部尚书温仁和主持会试时有舞弊行为,都察院御史张钦奏劾之。万历三十八年会试,翰林院右庶子汤宾尹为同考官,其乡人韩敬试卷不佳,汤宾尹将其试卷从别房抽出,列入高第,结果“御史孙居相劾宾尹私韩敬”。御史的上述举措( )
A.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 B.导致官员与士人之间的关系紧张
C.推动了官员考核制度的日趋完善 D.保证了古代监察制度的日趋完善
5.明朝统治者将六科设置成独属于皇帝的一级监察机构,不仅在地位上与都察院平级,而且两方互不统属,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政府机构。六科给事中直接奏闻皇帝,不受其他系统的干扰。这表明明代的给事中( )
A.演变成为特务机构 B.扩大了地方司法权限
C.具有独立的监察权 D.提高了官僚队伍素质
6.有学者指出:“(西晋)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这反映了九品中正制(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家世是评定人才的唯一标准
C.是选官制度的重大倒退 D.成为了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7.西晋初年,刘寔在《崇让论》中说:“官职有缺,主选之吏不知所用,但案官次而举之。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世卿世禄制 D.九品中正制
8.康熙时期,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侧重于从进士出身、三年考满的知县中选出;雍正时期,只有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的官员才有资格参与“六科给事中”的选拔。由此可见,清代( )
A.监察官员是皇权专制的工具 B.监察体系发展完善
C.注重监察官员的能力和素质 D.监察官员地位崇高
9.“唐朝,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明朝,非科举毋得与官”;“清朝将科举出身视为,正途”,“其余,异途”不得人翰林及礼部、吏部等。这些现象体现出( )
A.民众广泛地参与科举取士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官员的治国理政能力提升 D.科举制度的影响力凸显
10.“清朝规定,凡官民呈请上行(低品级衙门向高品级衙门的行文)事件,俱以呈报之日为始,限三个月详咨完结,并将具呈月、日声明,以凭查核”,如官员有逾期,则根据时间长短,分别给予罚俸、降级留任的处罚。清朝实行这一规定意在( )
A.加强对官吏的考核 B.防止官吏徇私枉法
C.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D.规范官吏选拔任用
11.万历元年,张居正奏请实施考成法,要求每个衙门将要考查项目制成两本相同的簿册,一本送各部门备注,每落实一件注销一件,如有积欠未清之事,由该部门具奏候旨,另一本送朝廷内阁查考。此项改革举措的直接意图在于( )
A.完善上计制度,监察百官 B.实行一条鞭法,改革税制
C.突出内阁地位,赏罚官员 D.加强官吏考核,整顿吏治
12.汉刺史与宋监司均负有巡历地方的监察之责。汉代后期,作为监察机构的刺史侵郡守行政权力而积重难返,刺史渐成州牧,集军政诸务于一身。宋朝地方监司却合行政监察为一,运行二百年多年。宋朝地方监司与汉代刺史机构设置的显著不同是( )
A.崇文抑武 B.诸司并立 C.权力集中 D.因循保守
13.《唐会要-宏文崇文生举》载,开元二十六年正月八日敕:宏文、崇文学生,缘是贵胄子孙,多有不专经业,便与及第,深谓不然。自今已后,一依令式考试。唐玄宗这一诏敕旨在( )
A.有效选拔人才 B.取消贵族特权 C.提升官学地位 D.淡化门第观念
14.在唐代,文人进身仕途除了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外,通过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是社会名流的举荐而入仕,也是科举制的重要途径。这表明唐代( )
A.统治集团内部派系复杂 B.形成多元选拔人才机制
C.世家大族把持入仕途径 D.科举考试迈入成熟阶段
15.汉朝有许多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在朝廷任职的士人,如武帝朝的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的王褒,成帝朝的扬雄等。这表明两汉( )
A.察举制重视文学素养 B.文学发展渐趋成熟
C.开辟了新的选官方式 D.文官选拔途径多元
16.如表是唐代前期科举出身官员的身份来源统计表(单位: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科目 出身 618-649年 650-683年 684-709年 710-732年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寒族 2 5 21 19
明经 士族 4 7 18 14
寒族 1 3 6 7
制科 士族 13 9 15 15
寒族 2 3 5 7
A.门阀观念不断强化 B.寒门庶族势力上升
C.科举程序存在弊端 D.官员选拔标准不公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五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为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诣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套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辱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街,祖宗以未不可易之制也!
——掬娟自欧阳修《文忠集》老旧3
材料二 “科举之士。须南北兼取,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北系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尔等其定设各布政司名数以闻。”
——《明仁宗实录》卷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朝南北分卷制度。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代开始,封建王朝就着手建立强大且权威的监察机关,以作为自上而下控制臣属的工具。监察系统脱离行政系统,始于魏晋之时,此后历代承袭未改。直至明清,构筑形成了纵横交错、体制严密的监察网络。垂直的行政隶属关系,使得监察官员在行使监察职权的过程中,不仅具备极高的权威性,同时也优化了监察体制的行政效能。古代监察法律赋予了监察系统广泛的权力,从立法、司法、行政到财政、人事任免、军事防务以及思想教育领域,几近无所不包。御史谏官就可以法律为参照系,对各个领域的官僚群体进行排查梳理。作为”察举非法,纠黜昏庸,的治官之官,其选用条件除了忠诚皇帝以外,还应廉洁奉公、无阿私者,具备良好的法律储备和文化素养,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较强的工作能力。而对于勤恳奉公、举百司紊失的官员,朝廷会极力褒奖:对于玩忽职守、徇私作弊的监察人员,处罚也要重于一般官员。
——摘编自张仲旺阮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材料二 伴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出现,相应的官员监察机制也应运而生。公民大会、陪审法庭、议事会分别负有监督职责。公职官员在任职之前,要对其政治观点、道德高尚程度、年龄等进行审查,若不通过,则不可任职。任满后的公职人员也要接受专业人员对其执政期间的账目进行审查。公职人员并非终身制且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连任的。此外,从第一部成文法—德古拉立法,到梭伦建立民主政治开端的宪法,再到古典时代伯里克利颁布的各种法令等,雅典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大量法令构成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是雅典官员监督的重要基石,还是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石天炜《简析雅典古典时期官员的监督机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为监察公职人员所采取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以前,基本是按照血统、世袭爵位、职位,寒门之子基本没有可能进入国家政权管理体制。到了汉初,汉高祖认识到人才的紧缺和重要,开始选贤任职。官员的选举标准是乡举里选,由地方治理官员对辖区内有才能、德行的贤人义士向皇帝和上级进行推选的官员推荐制度。汉代察举制主要有三种名目: 一是贤良方正,二是孝廉,三是秀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本身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察举制遭到全面破坏,人才选拔也已名不副实,察举制逐步走向了没落。
——摘编自许为《“以名入仕”与“以文取士”人才选拔制度比较——以察举制和科举制为中心》
材料二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唐朝沿袭 了隋朝的官员选找制度,自由报考,以诗赋策问取士,但店代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俊±、明法、明字、明算、童子、道举等诸科,并且在每一科里面又进一步细分。其中,明经科重帖经、墨义,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学经典的记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面向一般士人的对时务策,突破了山士族门阀是断的传统经学的限制。虽然诸料并存,但主要是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摘编自李默海《布衣入仕与中图君主专制政体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共同作用,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两次断裂式转向和多次渐进式制度变迁,其历史逻辑是在不违背政治逻辑和统治规律的前提下实现选官制度的调适性变革,以达到选贤举能的目的,从而维持统治和适应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既促进了社会人才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又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僵化与腐败,一旦其所依赖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动,废止与消亡便成为定局。
——摘编自徐泱泱《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沿革及其历史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例贡是“捐纳取得的贡生”,属于通过缴纳一定钱物取得的贡生资格,这种与钱物挂钩的录取方式,体现出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特征,C项正确;虽然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尤其是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但它不是材料所述主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出现了缴纳钱物取得贡生资格的方式,说明选官规制并不严格,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科给事中是明清时期行使谏言和监察权力的官员,其“封还执奏”“驳正其违误”等职能,与唐代门下省官员审核政令的权力相类似,A项正确;中书省是元代最高权力机构,排除B项;虽然明代设置了给事中,但御史仍然存在,两者是同时存在的而不是取代关系,且都察院由御史台发展而来,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从材料中战国时期的各主要诸侯国宰相人数及出身比重来看,寒微之士比重占据较大。结合之前以血缘关系为选拔依据的世官制来看,反映的是任人唯亲转向任人唯贤,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礼崩乐坏的说法,排除A项;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排除B项;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是在部落联盟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明朝后期,御史揭露科举考试中官员的舞弊行为,有利于发挥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A项正确;打击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有利于缓和官民关系,而非导致官员与士人之间关系紧张,排除B项;材料与官员考核制度完善无关,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监察制度中的某一项措施的体现,不能反映整个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将六科设置成独属于皇帝的一级监察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六科给事中独属于皇帝,直接奏闻皇帝,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政府机构,不受其他系统干扰,可见其独立性很强,C项正确;给事中职责在于监察弹劾,与特务机构不同,排除A项;六科给事中属于监察官职,不属于司法体系,排除B项;给事中的设置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但不一定能提高官员的素质,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根据材料“(西晋)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可知,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期,越来越看重门第,士族把持选官权力,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其特权的工具,D项正确;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的是科举制,排除A项;“唯一标准”,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士族对选官制度的把持,无法得出“重大倒退”,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西晋时期。根据材料“官职有缺,主选之吏不知所用,但案官次而举之。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及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是门第、出身,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D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A项;秦始皇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属于秦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排除B项;世卿世禄制的选官依据是血缘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洗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侧重于从进士出身、三年考满的知县中选出”“只有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的官员才有资格参与‘六科给事中’的选拔”可知,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材料表明负责监察的主要官员都需要经验才能担任,体现了清朝注重监察官员的能力和素质,C项正确;监察机构是皇帝的“耳目风纪之司”,但材料体现的是对监察官员的选拔,不是现任监察官员,排除A项;仅凭选拔监察官员一个环节看不出发展完善,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监察官员的来源,并未说明其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非科举毋得与官”“不得入翰林及礼部、吏部”可知,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凸显,影响力扩大,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众,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通过科举考试不一定就具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限三个月详咨完结”可知,清朝规定,下级向上级呈报文件,有时间限制,如果逾期,会有处罚,这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C项正确;加强对官吏的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A项;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不一定会防止官吏徇私枉法,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员管理,不是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张居正奏请实施考成法,要求每个衙门将要考查项目制成两本相同的簿册,一本送各部门备注,按照进度办理注销,另一本送朝廷内阁查考”和所学可知,考成法是明代万历时期中确立的的官员考核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官吏考核,整顿吏治,D项正确;材料是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不是监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税制改革,排除B项;材料是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一本送各部门备注,另一本送朝廷内阁查考,目的不是突出内阁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和宋代(中国)。材料表明汉代刺史逐渐“集军政诸务于一身”,而宋代监司分为“帅、漕、宪、仓”诸司,“分化事权”从不同方面监控节制,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崇文抑武,排除A项;宋朝地方监司与汉代刺史机构设置相比,是权力分散,排除C项;宋朝地方监司设置有创新,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缘是贵胄子孙,多有不专经业,便与及第,深谓不然。自今已后,一依令式考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认为,贵族子弟不认真读书,就可以及第,这不利于人才选拔,因此下令必须考试,目的是更好地选拔对国家有用的人才,A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没有取消贵族特权,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不能达到提高官学地位的效果,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考试才可以及第,与门第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朝文人进身仕途除了科举考试还可以通过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是社会名流推荐的方式,这可以看出唐朝形成多元选拔人才的机制,B项正确;科举选拔方式与内部派系复杂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仅从这种选拔人才的机制上是无法说明世家大族把持入仕的,也不能就此说明科举考试迈入成熟阶段,排除C、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中国)。根据材料“汉朝有许多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在朝廷任职的士人”,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统治者为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出任官吏,当时实行了以荐举和考试为主的选拔方式。具体包括察举、征辟、上书拜官,还有任子、荫袭、赀选等方式。察举即由皇帝下诏责成中央和地方长官选举贤能,向朝廷推荐出任官吏。征辟是聘任士人为官的一种方式,又分为征召和辟召。皇帝直接聘任士人为官叫征召,大臣聘任士人为官叫辟召,可见两汉文官选拔途径多元,D项正确;材料中的任官方式不是察举,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两汉时期的文学发展是否渐趋成熟,排除B项;材料所述选官方式并非新创,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唐代前期科举出身官员的身份来源统计表”及所学可知,寒族人数有所增加,说明科举制下寒门庶族势力上升,B项正确;材料可见寒族出身在科举中比重上升,说明门阀观念弱化,排除A项;材料并无科举程序的信息,不能得出科举程序存在弊端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出身官员身份的来源,并不能说明选拔标准不公,排除D项。故选B项。
17.(1)表现:取士不问家世,天下之人皆可自由报考;采用糊名法、誊录法,增加考试公平性。
(2)评价:兼顾地区平衡,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性;利于加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利于为国家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利于促进北方及边远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为后世考试制度提供借鉴;制度并不完全公平;易造成南北士子之间新的矛盾。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宋朝。根据材料“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诣路贡士,混合为一”可知宋朝科举考试报考限制很少,对门第和声望没有明确要求,取士不问家世,天下之人皆可报考;根据材料“而惟材是择、又糊名、套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可知采用糊名法和誊录制度使主司不知考生家世状况,增加考试公平性。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明朝。根据材料“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说明统治者实行南北分卷可以兼顾地区平衡,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性,利于促进北方及边远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科举之士,须南北兼取,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北系科所选”可知南北学生所擅长知识不一样,南北分卷有利于为国家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分卷为我国现行高考采取分省命题和阅卷提供了范本,为后世考试制度提供借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分卷平衡南北教育差距,提高了北方录取比例,但也减少了南方学子录取比例,制度并不完全公平,易造成南北士子之间新的矛盾。
18.(1)特点:形成时间早;监察体制不断发展并趋向严密完善;监察机关独立垂直;监察方式丰富多元;监察官员选任标准较为严格(德才兼备);管理制度奖罚分明;服务于君主专制体制。
(2)措施:设立多个监察机构;实行公职人员的轮流任职制,规定公职人员的任职期限;对公职人员任职前与任满后进行监督和审查;确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启示: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要建立严格的官员升降、奖惩机制。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自秦代开始,封建王朝就着手建立强大且权威的监察机关”可分析出形成时间早;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监察体制不断发展并趋向严密完善;根据材料“垂直的行政隶属关系”可分析出监察机关独立垂直;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监察方式丰富多元;根据材料“其选用条件除了忠诚皇帝以外,还应廉洁奉公、无阿私者,具备良好的法律储备和文化素养,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较强的工作能力”可分析出监察官员选任标准较为严格(德才兼备);根据材料“而对于勤恳奉公、举百司紊失的官员,朝廷会极力褒奖:对于玩忽职守、徇私作弊的监察人员,处罚也要重于一般官员”可分析出管理制度奖罚分明;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服务于君主专制体制。
(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雅典。
措施:根据材料“公民大会、陪审法庭、议事会分别负有监督职责”可分析出设立多个监察机构;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可分析出实行公职人员的轮流任职制,规定公职人员的任职期限;根据材料“任职之前,要对其政治观点、道德高尚程度、年龄等进行审查,若不通过,则不可任职。任满后的公职人员也要接受专业人员对其执政期间的账目进行审查”可分析出对公职人员任职前与任满后进行监督和审查;根据材料“从第一部成文法—德古拉立法,到梭伦建立民主政治开端的宪法,再到古典时代伯里克利颁布的各种法令等,雅典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大量法令构成的法律体系”可分析出确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启示:结合雅典完备的法律体系可分析出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结合所学可知,要建立严格的官员升降、奖惩机制。
19.(1)变化:察举制自下而上,以官选官,而科举制允许自由投考,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察举制选官标准多样,科举制则以一科取士;相比察举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更加客观、公正。
(2)共同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加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打开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为国家选拔和输送了相对优秀的官员;有利于打破出身论的阶级固化,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通;推动了文官政治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隋唐。根据材料“选举标准是乡举里选,由地方治理官员对辖区内有才能、德行的贤人义士向皇帝和上级进行推选的官员推荐制度”得出察举制自下而上,以官选官。根据材料“经过分科考试..自由报考”得出科举制允许自由报考,采取考试方式选拔人才。根据材料“察举制有三种名目,即贤良方正、孝廉、秀才”得出察举制选官标准多样。根据材料“主要是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得出科举制主要以一科取士。根据材料“察举制遭到全面破坏,人才选拔也已名不副实……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得出相比察举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更加客观、公正。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和隋唐。根据材料“汉高祖认识到人才的紧缺和重要,开始选贤任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面向一般士人的时务策,突破了门阀士族对传统经学的限制”得出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加强了封建统治基础,打开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为国家选拔了相对优秀的官员。有利于打破阶级固化,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文官政治的发展。
20.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不违背政治逻辑和统治规律的前提下发生调适性变革。
阐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每一次调适性变革都是因朝代更替的历史背景变化、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外部环境压力影响而逐渐靠近“阈值临界点”,造成原有选官制度的稳定性减弱而发生制度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剧烈转型之中,世卿世禄制已经不能适应各国争霸图强需要,尚贤思想兴起,各国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东汉末年,察举征辟制被豪强把持,在朝代更替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矛盾的外部环境压力下,九品中正制通过渐进式制度变迁得以形成。然而,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层固化和君主门阀对立的局面,不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在隋唐时期发生了制度断裂而转向科举制。科举制以更加客观的选官标准、更加严密的选拔程序促进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选官权力收归中央,有效维护了君主权威,而以儒学为考核内容则使官僚在入仕前就已将儒家教义内化于心,从而在入仕后能够自觉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总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面临政治冲突和社会冲突时,在不背离政治逻辑与统治规律的前提下,多次发生调适性变革,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由于没有较多基础知识做依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所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图文信息进行现场学习和思维构建,考查考生再学习的能力。
示例:
论题:根据材料“其历史逻辑是在不违背政治逻辑和统治规律的前提下实现选官制度的调适性变革,以达到选贤举能的目的。”并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史实可知将论题拟定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不违背政治逻辑和统治规律的前提下发生调适性变革。”
阐述: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两次断裂式转向和多次渐进式制度变迁,其历史逻辑是在不违背政治逻辑和统治规律的前提下实现选官制度的调适性变革,以达到选贤举能的目的,从而维持统治和适应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每一次调适性变革都是因朝代更替的历史背景变化、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外部环境压力影响而逐渐靠近“阈值临界点”,造成原有选官制度的稳定性减弱而发生制度变迁。根据材料“一旦其所依赖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动,废止与消亡便成为定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取代两汉的察举制;隋唐时期科举制又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总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面临政治冲突和社会冲突时,在不背离政治逻辑与统治规律的前提下,多次发生调适性变革,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含解析) --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