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练习
一、单选题
1.述及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唐初,“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唐中后期,“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嘉隆后行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清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上述材料表明( )
A.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B.农民赋役负担逐渐减轻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2.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
白居易《重赋》 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传》 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南郊赦文》 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 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3.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该赋税制度的要义是( )
A.“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B.“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4.1906年,清廷设立税务处,除涉及外交支用税项外,所有关于海关关税事务,统归税务处核办,并指挥地方海关监督和通过总税务司(洋员)间接指挥地方税务司(洋员)。这反映出( )
A.清末新政收回了海关人事权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晚清关税管理近代化的努力 D.清朝中央权力下移的趋势
5.在封建社会,收取地租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其基础是( )
A.农民没有劳动工具 B.农民没有人身自由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
6.唐初的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即“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一改革( )
A.使征税标准由税产变为税丁 B.依托于国家对土地的分配制度
C.使农民的赋税负担越来越轻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7.下表为汉昭帝时期的更赋表。据此可知, 当时的以钱代役( )
更赋类别 服役内容 代役价
“更卒” 23至50岁的男丁到本郡服兵役一年 可纳钱200文,由政府雇人代役
“正卒” 23至50岁的男丁在郡县或京师服徭役一个月 每月 200文
“戍卒” 23至50岁的男丁一生必须去边境屯戍一年 可以纳2400文代役
“戍边” 男子每年须戍边三日 可纳钱300文代役
A.开始瓦解了旧的贵族等级体系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抑制了官员的腐败和土地兼并
8.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
贞元初年 (785年) 贞元八年 (792年) 贞元九年 (793年) 长庆四年 (824年)
米(1斗) 200 70—80 40—70 50
绢(1匹) 4000 1500—1600 800—900 800
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 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9.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这样描述,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广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据此可知,该赋税制度为(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10.如表展示了北宋与明朝税收发展变化情况,此变化反映出明朝( )
时间 赋税总额 农业税 商业税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 约7070万贯 2162万贯 4911万贯
明神宗万历初年(公元1574年) 约2217万贯 1877万贯 340万贯
A.商品经济严重衰退 B.城市的经济职能减弱
C.国际贸易优势减弱 D.经济对农业依赖性加强
11.“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杨炎制定的“量出制入”的税收原则,打破了从西周以来的“量入为出”的传统财政税收思想。在两税支出额制定时,“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旨在给统治集团制定一个税收的限额。由此可见,“量出制入”的税收原则的实施(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C.扩大了征收赋税对象 D.遏制了地方官员的腐败
12.贞元三年(787年),唐德宗询问长安郊外农民:“仍岁颇稔,何不乐乎?”答曰:“盖由陛下诏令不信于人所以然也。前诏云:‘于两税之外,悉无他徭。’今非两税而诛求者殆过之。”这说明唐朝( )
A.存在两税之外的附加税 B.中央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C.两税法在基层名存实亡 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权威
13.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行政级别 财政来源
中央 州上供
藩镇(节度使、观察使) 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
州 送使外的留州份额
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形势 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理念 D.使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
14.个人所得税是目前各国官方征收的一个税种,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5.《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材料中的赋税制度( )
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助推唐朝统一全国
C.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负担 D.将人口税彻底废除
16.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有三条途径,下面朝代的赋税制度完全符合三条演变路径的是( )
①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
②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最终赋役合一。
③征税方式由最初的劳役税向实物税转化,最终转化为货币税。
A.北魏均田令 B.唐朝“两税法” C.元朝“科差” D.明朝一条鞭法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陷入严重困境。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唐政府开始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纳税人不分主户与客户,只要有当地资产,即为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课税不以年龄而异,而是根据贫富,拥有资产多的人多缴税,反之,则少缴税。在纳税时间上,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分别在六月和十一月征收完毕。纳税方式也由实物赋税向货币赋税逐渐过渡……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列举了税收的四项原则,其中包括平等原则、确实原则(应当缴纳的税收必须明确地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具体地说,就是纳税时间、地点、手续、数额等都要事先规定清楚)、便利原则。而两税法在某些程度上与这些原则不谋而合。
——摘编自沈路露《两税法研究》
材料二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下令“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总数为基数征收丁银,此后新增的人丁一律免征丁银。雍正即位之后继续进行赋役制度改革,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并逐步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允许农民和手工业者自由迁徙以出卖劳动力。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它彻底取消了人头税,结束了按人丁和地亩征税的双重标准,使赋役制度一元化。
——摘编自胡文骏《清代摊丁入亩的影响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如何与亚当·斯密的四项税收原则“不谋而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税制改革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汤沐邑: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至孝文时,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邓氏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孝景时,上郡以西旱,亦复修卖爵令;及徒复作(复作:在官府服役的女犯人),得输粟县官以除罪。
——摘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宋代建立了国家和商人共利分利的双赢机制,如马端临所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这个基本机制使得商品经济领域中的财富增长可以转化为国家财政。宋代被纳入专卖管理的商品种类更多,且在管理上逐步向间接专卖制度转变,确立了在这些大宗商品的专卖领域中官商的共利和分利机制。相对于直接专卖,这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国家和商人利益的共赢。同时工商业成为为国生财的重要领域,工商课税逐步赶上并超过两税收入,而且工商业收入主要以现钱、轻资为主,政府掌握的专卖商品又是市场的大宗商品,因而工商业收入不仅在比重上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而且在财政调度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宋代财政运行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财政史》
材料三 “厘金”和海关税收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的,由此增多的税收收入对延长清政府统治的寿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状态不属于中央政府对财政基础的再建,也不是财政基础确立的保证条件,具有土地税的附加税性质的各种课征的膨胀,实质上是增大了地方巡抚所掌握的财源。由于过去的法定诸税种的比重的降低,要实现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意志的难度增大了。自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外省的财政报告之类不再上报户部。因此,从1864年起,户部只能通过每年给各省的督抚及海关指派一定定额的京饷来维持中央政府的运转。另外,对于各省间的协饷,户部也以同样的方法来加以分配。但是,这种分配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收支状况来进行的,因而地方上会寻找各种理由来敷衍上面下达的派款指令或减额上缴。
——摘编自【日】岩井茂树著;付勇译《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前期的重要财经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双赢机制”的建立途径,并简述其效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财政状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9.农业税,俗称交公粮。新中国成立后计划征收,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在这50多年里,农业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40年来,安徽省农业税的征收,贯彻中央统一规定的税法,评定“常年产量”,依率计征,依法减免的办法。1949年,全省实际负担率12.4%,这一年农民负担较重,是为了支援解放全国的战争。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和“一五”、“二五”计划时期,实际负担率分别为9.26%、9.19%和12.2%。1961年,为了在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安徽省根据中共中央批转财政部党组关于调整农业税负担的报告,把平均税率降到9.3%,实际负担率从1960年的11.2%降低到1961年的6.5%。“四五”、“五五”、“六五”计划期间的实际负担率一直下降,分别为5.2%、4.1%、2.75%,1989年只有2.42%。
——摘编自安徽族讯
(1)依据材料,概括安徽农业税征收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新中国农业税的征收。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中为古人关于唐两税法的主要评价。
齐抗 唐宰相 “督纳有时,贪暴无所容奸。二十年间,府库充物”,“以钱为税,则人力竭而有司之不觉”。
陆贽 唐宰相 “本惩赋敛繁重,所以变旧从新”“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制度弛紊,疆理隳坏”。
苏轼 宋文学家 “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其初盖甚均也”“有兼并之族而赋甚轻,有贫弱之家而不免于重役,以至于破败流移而不知其所往,其赋存而其人亡者,天下皆是也”。
马端临 宋历史学家 “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尤为得当”“不征粟帛而征钱,更得为奸以病民”,“不能量入为出以制国用,虽竭天下之力以奉之,多为法以取之,只益见其不足耳”。
——摘编自付志宇《唐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结合两税法相关知识,从表中选取一定史料作为支撑,围绕国家治理如何实践“制度创新”,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C
6.D
7.C
8.B
9.B
10.D
11.B
12.A
13.B
14.A
15.A
16.D
17.(1)体现:两税法根据贫富差异征税,体现了平等原则;资产和田亩作为缴税依据,夏秋两季定为缴税时间,体现了确实原则;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统一了混乱的税制,用货币地租替代实物地租,简化了赋税的计算过程,体现了便利原则。
(2)意义:实现了赋役合并,结束了征税的双重标准;取消了人头税,促进了人口增长;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人口流动;减轻了民众负担。
18.(1)举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分立;铸币权收归国家;鼓励民间转粟、纳粟。
(2)途径:基于间接专卖制度推动大宗商品的贸易;基于商税制度进行官商之间的分利。
效果: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宋代国家财政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增强。
(3)变化:清政府开辟新税源;中央财政基础崩坏;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提高。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导致清政府税源枯竭,财政开支日益增加;镇压太平天国后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财政的独立性大大增长。
19.(1)特点:具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依法征收、减免(依据中央税法与规定)依据常年产量征收;服务于现实需要;适时调整;税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2)农业税在建国后的很长时间内,是国家对农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它的征收,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推动了国家其他事业特别是工业化的建设。
建国初农民的负担较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后来农业税逐渐减轻到最终取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0.示例
观点:制度创新需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人民利益需求。
论述:两税法是唐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制度混乱,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实行的。两税法税目简并、丁户入地、计资而税、货币计税,助于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身控制,相对公平合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顺应(私有制发展趋势、人口迁移、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展趋势,举出其中)(齐抗的“二十年间,府库充牣”,苏轼的评论“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其初盖甚均也”,举出其中一点即可)马端临的评论“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尤为得当”证实了这点。
两税法更多以统治者利益为重,推行过程中执行不利,加重百姓负担,造成部分地区贫富分化;如(同齐抗所言“以钱为税,则人力竭而有司之不觉”,如陆贽言“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如马端临所说“不征粟帛而征钱,更得为奸以病民”“不能量入为出以制国用竭天下之力以奉之”,举出其中一点即可)这些表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又额外加征或变相加征,最终使人民负担加重,影响了其效果。
因此,制度创新需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人民利益需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练习(答案)--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