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考古学证明,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些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下列遗址具备以上特征的是( )
A. 兴隆洼遗址 B. 陶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仰韶遗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些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兴隆洼遗址、河姆渡遗址和仰韶遗址均没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 《礼记·王制》记载:“圭璧金璋不鬻(购买)于市,命服命车不鬻于市,宗庙之器不鬻于市,牺牲不需于市,戎器不鬻于市。”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的( )
A. 工商食官制度 B. 重农抑商政策 C. 商业契约出现 D. 国内关税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材料“圭璧金璋不鬻(购买)于市,命服命车不鬻于市,宗庙之器不鬻于市,牺牲不需于市,戎器不鬻于市”和所学知识,圭璧金璋、宗庙之器和牺牲在西周时期多与礼制相关,是彰显贵族等级身份地位的物品,其制造和流通受官府严格控制,其不得在市场买卖,所以是工商食官制度,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手工业管理,不能体现农业状况,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圭璧金璋、宗庙之器等禁止在市场流通,和商业契约出现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国内关税税收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3. 历史学家祝总斌明确将宰相的职权核心归纳为“议政权”和“监督百官执行权”,按照这一标准,下列职官中最接近宰相职权的是( )
A. 唐代的节度使 B. 宋代的参知政事 C. 明代的内阁首辅 D. 清代的军机大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在宋朝,参政知事是宰相的得力助手之一,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和处理。参知政事一般由资历较浅、经验不足的官员担任,作为宰相的副手,协助处理政务,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监督,最接近宰相职权,B项正确;节度使是唐朝地方行政体系中的高级官员,主要负责一个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项;内阁只是侍皇帝左右备顾问的秘书机构,阁权是皇权的延伸,阁权的大小亦完全取决于皇帝的需要,首辅与阁臣在本质上只是皇帝的近身侍臣,他们没有法定的政治地位,他们的任职和去职都完全取决于皇帝的需要和喜好,排除C项;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跪受笔录,担当秘书职责,排除D项。故选B项。
4. 宁波保国寺《寺志》记载,东汉世祖时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于灵山,后舍宅为寺,初名灵山寺。唐武宗会昌年间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唐僖宗广明元年复寺,并赐名为保国寺。该寺由来与毁建反映了( )
A. 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本土化 B. 佛教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改造
C. 佛教融入中国的曲折历程 D. 中国文化对外的辐射力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东汉世祖时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于灵山,后舍宅为寺,初名灵山寺。这一历史事件折射了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并产生影响的过程;唐武宗时期,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反映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受到阻碍;唐僖宗广明元年复寺,并赐名为保国寺,反映了佛教再次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因此保国寺的由来与毁建反映了佛教融入中国的曲折历程,C项正确;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行动并不能证明佛教完成了本土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关于佛教对儒家文化的改造,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非中国文化的外传,排除D项。故选C项。
5. 元代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省制在元代基础上的变化体现在( )
A. 专设六科给事中行使监察各省的职能
B. 实行三年一次的“大计”考核各省文官
C. 行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D. 设置了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对各省进行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明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 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C项正确。六科给事中的职责是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六部事务,而非监察各省,排除A项;大计是对外官的考核,不含中央六部九卿之京官,外官包括各省军政、民政、司法等主官,以及省辖府、州、县在籍官员,故考察各省文官说法错误,排除B项;宋朝设置了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对各州进行控制,和明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 中国近代铁路干线津浦路的修建经过了十分曲折的过程。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
1896年
容闲以江苏候补道的身份提出借助美国资本修建津镇铁路,得到清政府批准。
1898年3月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德国拒绝非德国修建的铁路经过山东。清政府要求将津镇铁路改道河南,并要求在6个月内招齐股金,而且只能招中国资本。容闳被迫放弃津镇路计划。
1898年8月 英国政府借口沙俄侵犯了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提出津镇铁路贷款权的要求,德国也提出同样的要求。
1908年1月 清政府外务部与德国、英国签订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该合同首先将“津镇铁路”改为“津浦铁路”
1912年11月 随着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建成,津浦铁路全线竣工通车。
①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我国的铁路事业产生了双重影响
②列强在铁路修筑权上既勾结又矛盾,并积极争取在华特权
③津浦路的修建过程折射出我国近代城市化的曲折历程
④津浦路权改变引发的“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中国境内抢夺铁路修筑权,方便了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经济侵略),但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①正确;依据表格信息可得出结论:德国和英国在津浦铁路修建过程中既有争夺又互相妥协达成合作协议,中国近代津浦铁路的修建历经曲折终于在1912年11月全线竣工通车,而津浦铁路的通车可以推动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据结论可知②③正确;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是四川保路运动,④表述错误。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7. 如图为英国漫画家大卫·罗于1935年夏创作的一幅作品,图中,身上标着“China”的人的一半身子已被一只身上标着“JapGrab”的老虎吞下,他拿手跟老虎比划着,标题为“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如果仔细看,图中右上角的树上还躲着一个人,身上写着“Foreign Interest”。对该漫画涵义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该作品创作的直接背景是“华北事变”
②作者讽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③该作品表明了作者对德日意结成轴心国的担忧
④作者通过该作品表达了对大国绥靖政策的不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漫画信息可知,时间为1935年,据材料“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和“Foreign Interest”(外国利益),整体分析漫画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事变,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英法为代表的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没有涉及日本与德国和意大利结成轴心国,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8. 下列有关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所示历史时期中的是( )
A. “三三制原则”为特征的民主政权建立
B. 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C. 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
D.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地图中几个行政区的名字和范围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应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恢复期,此时期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三制是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与材料范围不符,排除A项;国民党对解放区重点进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尚控制南京,与材料范围不同,排除B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是1978年,此时已经没有材料中几大行政区,排除D项。故选C项。
9. 粮食安全关系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对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现在( )
①1996年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②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③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产量创世界纪录
④中国是对外粮食援助的重要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现在1996年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产量创世界纪录,中国是对外粮食援助的重要力量。因此,①③④都符合题意,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注的是中国国家粮食安全立法,对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用不大,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 如图是我国发布的一项纪念标识。该标识发布的时间及其纪念意义是( )
A. 1999年,纪念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诞生
B. 2011年,纪念我国在参与国际经贸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C. 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D. 2019年,纪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成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1年(中国)。材料中的旗帜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旗帜,主要是为了促进世界自由贸易,其中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在2001年,因此为2011年,纪念我国在参与国际经贸中迈出了关键一步,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 古代非洲有一座沙漠城市,“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医生、法官、教士以及其他有知识的人。国王用自己的钱给予他们款待。在这里,潜水员捞上来的北非伊斯兰教地区的手稿和书籍,能卖到比任何商品都高的价钱。”这座城市是( )
A. 摩加迪沙 B. 廷巴克图 C. 巴格达 D. 大津巴布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廷巴克图是古代西非国家马里、桑海的重要城市,在14-16世纪是西非重要的伊斯兰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B项正确;摩加迪沙是古代东非沿海地区的国家,对外贸易发达,排除A项;巴格达是西亚城市,排除C项;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它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B项。
12. 歌德曾说“游罗马需要大量知识储备”。他感慨:“进入罗马城那一刻,我仿佛浴火重生,一生所学历史知识,在这里亲见,整个世界史与这个城市相关。我既可随凯撒远征幼发拉底,也能隐遁罗马神圣大道,静候王者凯旋。”歌德游历罗马时需要储备的“历史知识”包括( )
①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罗马军队曾征服过意大利、西班牙和两河流域
②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
③罗马城有着发达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首创钢筋混凝土建筑
④凯撒时期制定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时期。根据所学可知,罗马不断对外扩张,其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罗马军队曾征服过意大利、西班牙和两河流域,①正确;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另设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②正确;凯撒命人以古埃及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由罗马的“儒略历”发展而来的,④正确;钢筋混凝土建筑是近代才有的建筑技术与风格,古罗马时期并没有,③错误;①②④A项正确;③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他的思想( )
A. 影响了鼓励人们发财致富的新教伦理
B. 适应了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因与马克思的观点针锋相对而受其批判
D. 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英国)。根据“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可得出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自由主义,这顺应了工业革命开展后要求进一步拓展商品销售市场的要求,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鼓励人们发财致富的新教伦理是在宗教改革时期,这早于亚当·斯密的言论与主张,排除A项;马克思的观点主要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与材料中的主旨并不相关,排除C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指导强调的是国家干预,而不是自由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14. 1836年,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在致首相墨尔本和外交大臣巴麦尊的备忘录中强调指出:“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曼彻斯特的厂主甚至私下说:“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只要能够打开这个壁垒就好了。”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积极对外扩张的目的是( )
A. 掠夺原料产地 B. 扩大商品销售市场 C. 进行资本输出 D. 扭转贸易逆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据本题材料“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中国市场对英国制造业的重要性,英国希望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增加贸易量,B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提到英国积极对外扩张的目的是掠夺原料产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英国进行资本输出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因“扭转贸易逆差”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扩大商品销售市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
15. “亚洲的觉醒”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一系列民族民主运动,被列宁称为“开创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这一“觉醒”( )
A. 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 与帝国主义侵略导致亚洲各国民族危机加深有关
C. 过程中各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D. 在印度和中国分别表现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的一系列民族民主运动出现,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亚洲被殖民地区国家人民的反抗,出现了列宁所称的“亚洲的觉醒”,B项正确;“亚洲的觉醒”涉及的国家中,有部分国家早于十月革命,排除A项;这一时期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中,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这一时期的印度并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选择题Ⅱ
16. 《孟子·万章下》云:“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上农夫食(养活)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①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已经形成②战国变法运动具备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③古代民本思想得以发展时代条件④土地和财产税的重要性超过了人头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不同的耕者所获的粮食产量不同,养活的人数也不同,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农业技术是否成体系无法推知,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农业技术也尚未成体系,①错误;农业的发展为战国变法运动创造了必要的经济基础,②正确;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是古代民本思想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③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人头税的重要性超过土地和财产税,④错误;故②③正确,B项正确;①和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7. 如图中划斜线的地区①位于欧亚大陆交汇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部地区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B. 东部地区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 恰塔尔·休于遗址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代末,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不是地图中阴影部分,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根据地图中的信息可知,这一地区属于小亚细亚,结合所学可知,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西亚地区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6000年,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一座城市遗址,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 如表为各地向伦敦传递信息所需要的天数。1860年相对于1820年时间大为缩短,这主要得益于( )
城市 1820年(a) 1860年(b) 缩短时间(a-b)
亚历山大 53 10 43
开普敦(南非) 77 39 38
加尔各答(印度) 154 39 115
香港 141 54 87
纽约 32 13 19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蒸汽船的改进 C.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 D. 电话的问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蒸汽船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使得远程航行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使得各地到伦敦的通信时间也相应缩短,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影响的是大西洋两岸的交往时间,而表格中的各地向伦敦传递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不仅有大西洋两岸,还包括其他地区的内陆交通时间,排除A项;苏伊士运河主要影响的是红海两岸的航运时间,而表格中的各地向伦敦传递信息所需要的时间涉及的地区更多,不仅仅是红海两岸,排除C项;电话主要影响的是语音通信,而表格中的时间缩短主要是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
19. 1918年4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不能以继续向资本主义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攻”。这表明列宁( )
A. 希望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合作 B. 承认战时共产主义是一次失败的探索
C.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路由来已久 D. 主张通过粮食税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线选择题。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苏维埃内战时期。依据材料信息“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攻”可判断列宁主张“退却”而不是“进攻”,如果没有后来武装叛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可能未必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证明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路由来已久,C项正确;结合题干时间信息1918年4月可知,十月革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被消灭,排除A项;结合苏维埃政权内战结果,苏维埃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可以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是一次成功的经验,不是失败的探索,排除B项;结合题干时间信息1918年4月,苏维埃政权正处于三年内战期间,实施的是余粮征集制,不是粮食税,排除D项。故选C项。
20.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英国很多咖啡馆的墙上贴满了商品广告和寻人启事,成为人们交换信息和针砭时弊的场所。2002年8月,美国咖啡业巨头星巴克宣布着手为消费者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在各咖啡门店配备Wi-Fi,将其打造成为办公室和居家之间的过渡性空间。以上史实共同说明( )
A. 咖啡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 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D. 美国正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咖啡原产于非洲,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咖啡馆成了人们交换信息的场所,21世纪咖啡馆成了办公室和居家之间的过渡性空间,体现了咖啡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项正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现代美国无关,排除B项;社会信息化出现于二战后,与二战前咖啡的传播无关,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由发达国家主导,但仅凭一个星巴克的案例看不出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21. 关于《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作者是不是岳飞,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上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余嘉锡首次提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该词首见于岳飞死后300多年后的明代中期,岳飞儿孙编写的岳飞诗文集《金佗粹编》未收入该词;二是词中“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位于甘肃、宁夏境内,当时属于西夏,远离宋金交锋主战场。1983年在浙江江山发现了《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该族谱记载了岳飞在1133年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词作:“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借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这一发现,让历史的真相( )
A. 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不岳飞所作,因与江山族谱版差异很大
B. 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应为岳飞所作,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过变异
C. 更加迷离,学者须对《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版本、年代多加考量
D. 更加迷离,证实了余嘉锡对明代版《满江红》作者的考证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1983年在浙江江山发现了《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该族谱记载了岳飞在1133年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可知,该族谱记载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与《满江红·怒发冲冠》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仅凭族谱一个证据无法证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反而因为内容的相似性让这一争议更加的迷离,学者还需对族谱的真实性多家考量,C项正确;族谱是文献史料,是二手史料,并非实物史料,不能确定其记载就是正确的,排除A项;族谱作为二手史料还需要进一步印证,且明代版《满江红》也无法确定就是岳飞所作,二者都是文献史料,因此其变得更加迷离而非清晰,排除B项;二手的文献史料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具体的实物史料和考古发现等相互印证,无法直接用该族谱来证明学者的考证,还需要与其他资料印证,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朝野人士认为欲使国家富强、民智大开,必须重视普通教育,因而创办京师大学堂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分为普通学(如经学、理学、诸子学、初等算学、初等格致学、初等政治学、地理学等)与专门学(如高等数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农学、矿学、商学、兵学等),学生在学完普通学后,可任选一两门专门学深造。考试采用西方的积分法,逐日考核、按月公布。这初步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特征。
——据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整理
材料二 “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耸动于‘劳工神圣’之思,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
——周恩来《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1921年3月)
“物价高贵,失业者多,劳资阶级之争无或已时,是欧洲执政者所最苦耳。”
——周恩来《致严修》(1921年1月25日)
(注:以上文章为周恩来留法期间担任天津《益世报》驻欧记者时所著)
材料三 工人学校是组织产业工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在一切产业部门均应成立这种学校。工人学校应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普通教育”的目的及京师大学堂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国内国际视角分析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创立“工人学校”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案】22. 目的:国家富强,民智大开。
特点: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
23. 时代背景:国内:①政治方面:五四运动的影响;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以来留学运动的影响。②社会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开国人旅欧的风气。③思想方面: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青年学子探寻国家出路的需要;新文化运动的启蒙。
国际:一战结束后法国重建急需劳动力;十月革命的影响;法国较早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24. 影响:①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素质;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结合;③促进了党组织的壮大(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④推动了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写出三点即可)
趋势:①教育对象日趋广泛(或“大众化“);②教育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③教育内容日益近代化;④新式学堂与留学教育相结合(或“教育方式多样化”)。(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
目的:据材料“甲午战后朝野人士认为欲使国家富强、民智大开,必须重视普通教育,因而创办京师大学堂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得出国家富强,民智大开。
特点:据材料“课程分为普通学……与专门学”得出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结合所学,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
时代背景:从国内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和国际四个角度进行阐释。据材料“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并结合所学得出五四运动的影响,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青年学子探寻国家出路的需要;此外还可以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等方面分析其经济、文化背景;据材料“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并结合所学,得出一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以来留学运动开启了出国务工留学的风气;据材料“耸动于‘劳工神圣’之思”得出十月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一战结束后法国重建急需劳动力,法国较早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成为青年学生选择赴法的重要原因。
【小问3详解】
本题影响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
影响:据材料“工人学校是组织产业工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并结合所学从提高工人素质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工人运动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工人学校应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并结合所学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促进党组织壮大等方面分析。
趋势:从对象、内容、方式、目的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如:教育对象日趋广泛(或“大众化“);教育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教育内容日益近代化;新式学堂与留学教育相结合(或“教育方式多样化”)。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将中医带至更远的中亚乃至欧洲大陆,但还只是零星的,松散的,规模不大,不成体系,但一部分药材作为重要商品也非常受欢迎。当阿拉伯人经由海路来到这个东方的富庶之国,大量的药材也随着浩浩荡荡的商队漂洋过海,先是被运往阿拉伯,随后转销欧洲和北非,中医也同这些药材一起,被介绍到商队途经的各地。在这些地方,中医知识为当地医学吸收、借鉴,为当地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直至17世纪,西方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开始大量、系统地翻译中医典籍,中医在欧洲引起了普遍关注。
——据于智华《中医》
材料二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乎在同时被应用到医学领域,可视化诊断方式开始进入到医生们的视野。
1916年《博医会报》(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在华创办)上,马士敦医生以“中国缠足之恶”为题,对中国的缠脚风俗进行了报道,并利用X线技术对缠足产生的危害作了说明。
《科学画报》1933年在上海创刊,蔡元培、竺可桢、吴有训、茅以升等都曾是该杂志的撰稿人。经统计,1933年至1949年,《科学画报》中有关X射线知识的文章就有数十篇。
1937年,柯达公司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投放了X光机系列广告。其中一则广告写道:“在病家未得放射线照相检验之利益前,殊少拒加手术或治疗者。盖经放射线摄影后,其精确之结果,即可消除一切疑虑,而病状实情得以格外明了也。”
——摘编自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医逐渐边缘化。民国时期陆续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对待中医中药的态度,如“废除中医中药”“废医存药”“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屠呦呦因青蒿素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不仅使本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国际科学界的赞誉,而且是中国科学界对人类健康福祉的贡献。
——摘编自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医和中药材传播到欧洲的几种途径。阿拉伯帝国有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吸收和借鉴了中医药知识,结合所学,请写出它的作者、书名和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医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3)结合所学,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举措。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角度,简析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历史启示。
【答案】23. 途径①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播;②阿拉伯人通过海路传播(或“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再传播到欧洲”)③通过来华的旅行者、外交官、传教士的系统翻译。
作者、书名:伊本·西那、《医典》;地位: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24. 原因①西医以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技术较为先进;②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西学东渐,有识之士通过报刊、杂志进行推广。
影响①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②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移风易俗(“思想解放”或“移风易俗”均可)③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⑤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医的地位。
25. 举措①在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不断总结临床经验;②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和中医院校;③中医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医药制剂。
启示: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将中医带至更远的中亚乃至欧洲大陆,但还只是零星的,松散的,规模不大,不成体系”可知,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播;据材料一“当阿拉伯人经由海路来到这个东方的富庶之国,大量的药材也随着浩浩荡荡的商队漂洋过海,先是被运往阿拉伯,随后转销欧洲和北非,中医也同这些药材一起,被介绍到商队途经的各地”,可得出阿拉伯人通过海路传播或“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再传播到欧洲”;据材料“直至17世纪,西方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开始大量、系统地翻译中医典籍,中医在欧洲引起了普遍关注。”,可得出通过来华的旅行者、外交官、传教士的系统翻译。
本题第二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帝国有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吸收和借鉴了中医药知识是伊本·西那的《医典》;《医典》丰富了内科知识,重视解剖,是十七世纪以前的几百年时间内亚欧广大地区的主要医学教科书和参考书,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小问2详解】
本题第一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二“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乎在同时被应用到医学领域,可视化诊断方式开始进入到医生们的视野”“在病家未得放射线照相检验之利益前,殊少拒加手术或治疗者。盖经放射线摄影后,其精确之结果,即可消除一切疑虑,而病状实情得以格外明了也。”,可得出西医以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技术较为先进;结合近代历史及“《科学画报》1933年在上海创刊,蔡元培、竺可桢、吴有训、茅以升等都曾是该杂志的撰稿人。经统计,1933年至1949年,《科学画报》中有关X射线知识的文章就有数十篇”,可得出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西学东渐,有识之士通过报刊、杂志进行推广。
本题第二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西医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移风易俗;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医的地位。
【小问3详解】
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举措,包括在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和中医院校;中医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医药制剂等。
本题第一问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一、二、三,中西方医学发展的历程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影响,可得出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大事 损失和破坏情况
欧洲“黑死病” (14-17世纪) 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方发生严重饥荒。
“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来) 新航路开辟后100年间,美洲的印第安人减少90%-95%。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 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
拿破仑战争 (1792-1815年) 1807年至1809年,拿破仑从普鲁士等国强征了十亿法郎。在从埃及进军叙利亚时,拿破仑将俘获的四千多名战俘全.部杀害。在开罗,法军洗劫并烧毁许多村庄。法军在攻下马德里后屠杀了西班牙两万多名守备部队和三万多名市民。
——根据选择性必修2,《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及相关历史著述整理
材料二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
请选取材料一中的一个事件,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二中恩格斯的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标题:有题目,有价值判断。标题没有体现两面性的,价值错误的标题不得分。标题示例:黑死病带来的灾难与进步/哥伦布大交换的罪与恩/拿破仑战争:苦难与新生的双重创造者
结构:总分(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总结有价值升华;价值升华可从家国情怀、当代启示出发,如“面对重大疫情灾难,全人类应该团结一致,携手应对“、“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不能以牺牲他国利益、践踏他国主权为代价”。
分论点及史实:“灾难”史实,可依据材料一或所学概括;“进步补偿”的论点和史实,须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至少两个分论点及相应史实;史实表述必须准确且符合“进步”趋势,史实错误不得分。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为14-17世纪、1492年以来、1792-1815年(世界)。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需要拟定论题,根据材料“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可以拟定论题为:黑死病带来的灾难与进步/哥伦布大交换的罪与恩/拿破仑战争:苦难与新生的双重创造者。(任选其一)然后依据材料一或所学概括“进步补偿”的论点和史实,须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至少两个分论点及相应史实,如黑死病对欧洲人口减少的影响和文艺复兴的作用,新航路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拿破仑战争的利弊。最后进行总结,可从家国情怀、当代启示出发,如“面对重大疫情灾难,全人类应该团结一致,携手应对“、“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不能以牺牲他国利益、践踏他国主权为代价”。宁波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考古学证明,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些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下列遗址具备以上特征的是( )
A. 兴隆洼遗址 B. 陶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仰韶遗址
2. 《礼记·王制》记载:“圭璧金璋不鬻(购买)于市,命服命车不鬻于市,宗庙之器不鬻于市,牺牲不需于市,戎器不鬻于市。”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的( )
A. 工商食官制度 B. 重农抑商政策 C. 商业契约出现 D. 国内关税体系
3. 历史学家祝总斌明确将宰相的职权核心归纳为“议政权”和“监督百官执行权”,按照这一标准,下列职官中最接近宰相职权的是( )
A. 唐代的节度使 B. 宋代的参知政事 C. 明代的内阁首辅 D. 清代的军机大臣
4. 宁波保国寺《寺志》记载,东汉世祖时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于灵山,后舍宅为寺,初名灵山寺。唐武宗会昌年间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唐僖宗广明元年复寺,并赐名为保国寺。该寺由来与毁建反映了( )
A. 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本土化 B. 佛教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改造
C. 佛教融入中国的曲折历程 D. 中国文化对外的辐射力增强
5. 元代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省制在元代基础上的变化体现在( )
A. 专设六科给事中行使监察各省的职能
B. 实行三年一次的“大计”考核各省文官
C 行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D. 设置了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对各省进行控制
6. 中国近代铁路干线津浦路的修建经过了十分曲折的过程。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
1896年
容闲以江苏候补道的身份提出借助美国资本修建津镇铁路,得到清政府批准。
1898年3月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德国拒绝非德国修建的铁路经过山东。清政府要求将津镇铁路改道河南,并要求在6个月内招齐股金,而且只能招中国资本。容闳被迫放弃津镇路计划。
1898年8月 英国政府借口沙俄侵犯了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提出津镇铁路贷款权的要求,德国也提出同样的要求。
1908年1月 清政府外务部与德国、英国签订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该合同首先将“津镇铁路”改为“津浦铁路”
1912年11月 随着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建成,津浦铁路全线竣工通车
①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我国的铁路事业产生了双重影响
②列强在铁路修筑权上既勾结又矛盾,并积极争取在华特权
③津浦路的修建过程折射出我国近代城市化的曲折历程
④津浦路权改变引发“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如图为英国漫画家大卫·罗于1935年夏创作的一幅作品,图中,身上标着“China”的人的一半身子已被一只身上标着“JapGrab”的老虎吞下,他拿手跟老虎比划着,标题为“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如果仔细看,图中右上角的树上还躲着一个人,身上写着“Foreign Interest”。对该漫画涵义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该作品创作的直接背景是“华北事变”
②作者讽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③该作品表明了作者对德日意结成轴心国的担忧
④作者通过该作品表达了对大国绥靖政策的不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下列有关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所示历史时期中的是( )
A. “三三制原则”为特征的民主政权建立
B. 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C. 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
D.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9. 粮食安全关系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对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现在( )
①1996年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②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③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产量创世界纪录
④中国是对外粮食援助的重要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如图是我国发布的一项纪念标识。该标识发布的时间及其纪念意义是( )
A. 1999年,纪念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诞生
B. 2011年,纪念我国在参与国际经贸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C. 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D. 2019年,纪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成就
11. 古代非洲有一座沙漠城市,“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医生、法官、教士以及其他有知识的人。国王用自己的钱给予他们款待。在这里,潜水员捞上来的北非伊斯兰教地区的手稿和书籍,能卖到比任何商品都高的价钱。”这座城市是( )
A. 摩加迪沙 B. 廷巴克图 C. 巴格达 D. 大津巴布韦
12. 歌德曾说“游罗马需要大量知识储备”。他感慨:“进入罗马城那一刻,我仿佛浴火重生,一生所学历史知识,在这里亲见,整个世界史与这个城市相关。我既可随凯撒远征幼发拉底,也能隐遁罗马神圣大道,静候王者凯旋。”歌德游历罗马时需要储备的“历史知识”包括( )
①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罗马军队曾征服过意大利、西班牙和两河流域
②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
③罗马城有着发达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首创钢筋混凝土建筑
④凯撒时期制定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他的思想( )
A. 影响了鼓励人们发财致富的新教伦理
B. 适应了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因与马克思的观点针锋相对而受其批判
D. 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
14. 1836年,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在致首相墨尔本和外交大臣巴麦尊的备忘录中强调指出:“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曼彻斯特的厂主甚至私下说:“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只要能够打开这个壁垒就好了。”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积极对外扩张的目的是( )
A. 掠夺原料产地 B. 扩大商品销售市场 C. 进行资本输出 D. 扭转贸易逆差
15. “亚洲的觉醒”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一系列民族民主运动,被列宁称为“开创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这一“觉醒”( )
A. 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 与帝国主义侵略导致亚洲各国民族危机加深有关
C. 过程中各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D. 在印度和中国分别表现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辛亥革命
二、选择题Ⅱ
16. 《孟子·万章下》云:“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上农夫食(养活)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①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已经形成②战国变法运动具备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③古代民本思想得以发展的时代条件④土地和财产税的重要性超过了人头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7. 如图中划斜线的地区①位于欧亚大陆交汇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部地区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B. 东部地区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 恰塔尔·休于遗址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18. 如表为各地向伦敦传递信息所需要的天数。1860年相对于1820年时间大为缩短,这主要得益于( )
城市 1820年(a) 1860年(b) 缩短时间(a-b)
亚历山大 53 10 43
开普敦(南非) 77 39 38
加尔各答(印度) 154 39 115
香港 141 54 87
纽约 32 13 19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蒸汽船的改进 C.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 D. 电话的问世
19. 1918年4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不能以继续向资本主义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攻”。这表明列宁( )
A. 希望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合作 B. 承认战时共产主义是一次失败的探索
C.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路由来已久 D. 主张通过粮食税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
20.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英国很多咖啡馆的墙上贴满了商品广告和寻人启事,成为人们交换信息和针砭时弊的场所。2002年8月,美国咖啡业巨头星巴克宣布着手为消费者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在各咖啡门店配备Wi-Fi,将其打造成为办公室和居家之间的过渡性空间。以上史实共同说明( )
A. 咖啡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 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D. 美国正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21. 关于《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作者是不是岳飞,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上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余嘉锡首次提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该词首见于岳飞死后300多年后的明代中期,岳飞儿孙编写的岳飞诗文集《金佗粹编》未收入该词;二是词中“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位于甘肃、宁夏境内,当时属于西夏,远离宋金交锋主战场。1983年在浙江江山发现了《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该族谱记载了岳飞在1133年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词作:“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借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这一发现,让历史的真相( )
A. 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因与江山族谱版差异很大
B. 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应为岳飞所作,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过变异
C. 更加迷离,学者须对《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版本、年代多加考量
D. 更加迷离,证实了余嘉锡对明代版《满江红》作者的考证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朝野人士认为欲使国家富强、民智大开,必须重视普通教育,因而创办京师大学堂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分为普通学(如经学、理学、诸子学、初等算学、初等格致学、初等政治学、地理学等)与专门学(如高等数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农学、矿学、商学、兵学等),学生在学完普通学后,可任选一两门专门学深造。考试采用西方的积分法,逐日考核、按月公布。这初步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特征。
——据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整理
材料二 “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耸动于‘劳工神圣’之思,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
——周恩来《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1921年3月)
“物价高贵,失业者多,劳资阶级之争无或已时,是欧洲执政者所最苦耳。”
——周恩来《致严修》(1921年1月25日)
(注:以上文章为周恩来留法期间担任天津《益世报》驻欧记者时所著)
材料三 工人学校是组织产业工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在一切产业部门均应成立这种学校。工人学校应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普通教育”的目的及京师大学堂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国内国际视角分析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创立“工人学校”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将中医带至更远的中亚乃至欧洲大陆,但还只是零星的,松散的,规模不大,不成体系,但一部分药材作为重要商品也非常受欢迎。当阿拉伯人经由海路来到这个东方的富庶之国,大量的药材也随着浩浩荡荡的商队漂洋过海,先是被运往阿拉伯,随后转销欧洲和北非,中医也同这些药材一起,被介绍到商队途经的各地。在这些地方,中医知识为当地医学吸收、借鉴,为当地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直至17世纪,西方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开始大量、系统地翻译中医典籍,中医在欧洲引起了普遍关注。
——据于智华《中医》
材料二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乎在同时被应用到医学领域,可视化诊断方式开始进入到医生们的视野。
1916年《博医会报》(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在华创办)上,马士敦医生以“中国缠足之恶”为题,对中国的缠脚风俗进行了报道,并利用X线技术对缠足产生的危害作了说明。
《科学画报》1933年在上海创刊,蔡元培、竺可桢、吴有训、茅以升等都曾是该杂志的撰稿人。经统计,1933年至1949年,《科学画报》中有关X射线知识的文章就有数十篇。
1937年,柯达公司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投放了X光机系列广告。其中一则广告写道:“在病家未得放射线照相检验之利益前,殊少拒加手术或治疗者。盖经放射线摄影后,其精确之结果,即可消除一切疑虑,而病状实情得以格外明了也。”
——摘编自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医逐渐边缘化。民国时期陆续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对待中医中药的态度,如“废除中医中药”“废医存药”“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屠呦呦因青蒿素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不仅使本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国际科学界的赞誉,而且是中国科学界对人类健康福祉的贡献。
——摘编自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医和中药材传播到欧洲的几种途径。阿拉伯帝国有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吸收和借鉴了中医药知识,结合所学,请写出它的作者、书名和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医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3)结合所学,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举措。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角度,简析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历史启示。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大事 损失和破坏情况
欧洲“黑死病” (14-17世纪) 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方发生严重饥荒。
“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来) 新航路开辟后100年间,美洲的印第安人减少90%-95%。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 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
拿破仑战争 (1792-1815年) 1807年至1809年,拿破仑从普鲁士等国强征了十亿法郎。在从埃及进军叙利亚时,拿破仑将俘获的四千多名战俘全.部杀害。在开罗,法军洗劫并烧毁许多村庄。法军在攻下马德里后屠杀了西班牙两万多名守备部队和三万多名市民。
——根据选择性必修2,《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及相关历史著述整理
材料二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
请选取材料一中一个事件,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二中恩格斯的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